Ⅰ 國產操作系統有哪些
1、紅旗Linux
紅旗linux是中國較大、較成熟的Linux發行版之一,也是國產較出名的操作系統,與日本、韓
國的Linux廠商,共同推出了AsianuxServer,並且擁有完善的教育系統和認證系統。
2、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
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基於Linux穩定內核,分為嵌入式操作系統(NewStart CGEL)、伺服器操
作系統(NewStart CGSL)、桌面操作系統(NewStart NSDL)。
3、深度(Deepin)
deepin是一份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觀、易用、安全、免費的使用環境的Linux發行版。它
不僅僅包括對全球優秀開源產品進行的集成和配置,還開發了基於Qt5技術的深度桌面環境、
基於Qt5技術的自主UI庫DTK、系統設置中心,以及音樂播放器、視頻播放器、軟體中心等一
系列面向普通用戶的應用程序。
4、普華Linux(i-soft)
普華Linux是由普華基礎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一系列Linux發行版, 包括桌面版、服務
器版、國產CPU系列版本,IBM Power伺服器版、HA和虛擬化系列等產品。
5、威科樂恩Linux
WiOS是由威科樂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伺服器操作系統,旨在幫助企業無縫
地過渡到包含虛擬化和雲計算的新興數據中心模式。
6銀河麒麟
銀河麒麟: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中軟公司、聯想公司、浪潮集團和民族恆星公司合作研製的閉
源伺服器操作系統。此操作系統是863計劃重大攻關科研項目,目標是打破國外操作系統的壟
斷,銀河麒麟研發一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伺服器操作系統。銀河麒麟完全版共包括實時版、
安全版、伺服器版三個版本,簡化版是基於伺服器版簡化而成的。
7、中標麒麟Linux(原中標普華Linux)
中標麒麟Linux桌面軟體是上海中標軟體有限公司發布的面向桌面應用的操作系統產品。
8、起點操作系統StartOS(原雨林木風操作系統YLMF OS)
StartOS----是由東莞瓦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的開源操作系統,其前身是由廣東雨林木風計
算機科技有限公司ylmf os開發組所研發的ylmf os,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預裝常用的精品軟
件,操作系統具有運行速度快,安全穩定,界面美觀,操作簡潔明快等特點。
9、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統
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統:是由北京凝思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統遵循國內外
安全操作系統GB17859、GB/T18336、GJB4936、GJB4937、GB/T20272以及POSIX、凝思
磐石安全操作系統TCSEC、ISO15408等標准進行設計和實現。
10、一銘操作系統
一銘操作系統(YMOS)是一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在龍鑫操作系統基礎上推出的系統軟體,是
2013、2014、2015年度中央機關政府協議供應產品,列入全國各級省市的政府采購目錄。產
品基於國家Linux標准開發,貼合國人的使用習慣,在系統安裝、用戶界面、中文支持和安全
防禦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和升級,一銘操作系統(YMOS)集成了常用的辦公軟體、應用軟體和
配置管理工具,支持部分Windows平台應用軟體直接使用。
(1)睿龍學院外匯擴展閱讀:
國際主流的操作系統
1、微軟的window10操作系統
Windows 10是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跨平台及設備應用的操作系統。是微軟發布的最後一個獨
立Windows版本。Windows 10共有7個發行版本,分別面向不同用戶和設備。
2、蘋果的macOS Sierra系統
MacOS Sierra(10.12版本)是2016年6月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16)發布的新一
代Mac操作系統,該版本延續了前代扁平化的設計風格,並在功能上進行了諸多改進與優化。
3、谷歌的ChromeOS系統
Chrome OS是一款Google開發的基於PC的操作系統。 Google Chrome OS是一款基於Linux
的開源操作系統。Google在自己的官方博客表示,初期,這一操作系統將定位於上網本、緊湊
型以及低成本電腦。
4、CentOS操作系統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中文意思是:社區企業操作系統)是
Linux發行版之一,它是來自於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依照開放源代碼規定釋出的源代碼所
編譯而成。由於出自同樣的源代碼,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穩定性的伺服器以CentOS替代商業版
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使用。兩者的不同,在於CentOS並不包含封閉源代碼軟體。
5、OpenSolaris操作系統
OpenSolaris是一個由SUN公司(現已被Oracle收購)所發起的開放源碼操作系統項目,用來
建立以Solaris操作系統為主的開發者社群,專案的適用對象主要是開發者(也就是軟體設計
師、程序員)、系統管理者(資訊管理師、資管師、資管員)以及使用者(用戶),透過這些
人期望能使Solaris獲得進一步的發展與強化。
6、Ubuntu操作系統
ubuntu系統基於Debian發行版和GNOME桌面環境。Ubuntu的目標在於為一般用戶提供一個
最新的、同時又相當穩定的主要由自由軟體構建而成的操作系統,它可免費使用,並帶有社團
及專業的支持。
7、UbuntuKylin中國定製版優麒麟
UbuntuKylin是Ubuntu社區中面向中文用戶的Ubuntu衍生版本,中文名稱優麒麟,與麒麟系
統沒有關系。項目的發起者承諾在用戶體驗、功能、技術支持等方面為中文用戶提供高品質的
產品和服務。
網路——國產操作系統
Ⅱ 1949年黃金運台後去哪裡了
1949年大陸黃金運台後的去向 1949年前後,蔣介石下令將四批總值700萬兩黃金秘密運往台灣。吳興鏞,系「蔣介石的總賬房」、親歷1949年大陸黃金運台的重要人物吳嵩慶之子。他寫的《黃金秘檔:1949年大陸黃金運台始末》(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被評為有關黃金運台的「最詳盡客觀之作」。 蔣介石下野期間(1949年1月-1950年3月1日)的總裁辦公費 1997年9月,筆者回台灣擔任短期訪問教授。留台期間,在先父的一個公文櫃中找出一張借據。這是40多年前筆者留美時,為籌措旅費,先父向經國先生借的新台幣6萬元(當時合美金1500元)。看到這張借條上印有「主計室主任趙志華」,並批有「奉准照借」四個字。筆者來美不到一年如數歸還後,把借條拿回。 這張借據上的趙志華,1962年12月他在這張借據上簽章時,擔任「國家安全局」主計室主任。據他說,簽批「奉准照借」當然是奉蔣經國(當時擔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統一掌管情報)之命借的。這張借據,是先父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向人借貸。父親當時剛從聯勤副總司令退伍(全部退役金才10萬元新台幣,是2500美元),擔任唐榮鋼鐵公司董事長的新職。這是台灣經濟起飛前,做公務員的窘態。相信這是在三四十年前台灣軍、公、教人員及家屬所共有過的經驗。 從1997年的電話長談中得知,趙志華於1949年-1950年間在侍從室工作。2006年我們在美國洛杉磯又有多次機會長談,才知道先父經管的財務署的「軍費」也照顧了下野的蔣介石總裁。趙志華回憶道,在溪口期間,他在第九組(組長陳舜畊)。當時總裁辦公室編制總共不到100人。大家都沒有薪水,每個月夏功權到寧波市銀行去「借」伙食費。隨從人員生活很苦,趙志華說:「三餐只有酸菜、毛豆等蔬食下飯。偶爾大家吃點葷肉,就挨總裁罵。」在離開溪口轉往馬公、上海(復興島)前後,曾得毛人鳳「賙濟」銀圓4萬塊。 另據侍從醫官熊丸於1991年回憶(《中外雜志》): 爾後財務署署長吳嵩慶(即先父)為我們帶了銀圓來溪口,那時我拿到兩百大頭,和曹聖芬各拿了一百大頭托張岳公(群)替我們帶回四川家裡。但沒帶到。 1949年7月10日,蔣總裁應菲律賓總統季里諾之邀,有碧瑤會議;8月6日應南朝鮮李承晚總統之邀,有鎮海會議。在這之前,據趙志華說,先父以「軍費節餘16萬美金,交總裁辦公室,方得出國訪問」。譬如,到菲律賓,預算為5萬美金,包括購買珊瑚等禮物在內。在1949年蔣介石復職前,毛和先父轉撥的這兩筆款子,據趙志華記憶,除了寧波市銀行的少數生活費外,是「總裁辦公室」僅有的兩大筆收入。 1950年1月,父親有一則記錄頗堪玩味:「舜畊來辦公室,送來賬單一迭,囑研究。即邀往公園坐後,說蔣教育長(按:指經國)有事轉達,但吞吐其詞,此已為第三次,不知究為何事,實屬不解。」以後幾天里,兩人又見了面,但始終沒有再記此事。關鍵在於這迭賬單究竟是誰的?如果是蔣經國的,以他當時的職位(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應該不能向財務署直接報銷的(蔣介石到3月才復職,經國出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才有政府公職);如果是總裁的,那就無須吞吞吐吐了。先父不是搞政治的人,換個人這就是拉攏蔣經國的良機,有何不可解呢?也是明知故問的,要站穩腳跟,不願去做討好奉迎的事。 世界各國退休或剛離職的總統,多能以公費繼續維持一個辦公室(雖然當時國民黨政府還沒有建立此制度),陳舜畊向先父替前總統要點生活費用,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何況「總裁辦公室」,他們生活也是自我剋制的,沒有大吃大喝,其實是十分清苦,如果不是趙志華說出這些生活細節,大家不會相信在蔣身邊會這樣苦。早年中共宣傳的蔣介石,是一個腐敗集團的中心。台灣也有些人以為兩蔣強人時代,黨國不分,如果真的不分,在掌管這許多金銀美鈔的筆者父親那兒,盡可予取予求,蔣總裁身邊的人生活何必那樣寒酸呢? 董德成老先生最近告訴筆者一件頗有趣的事,那就是財務署掌管的錢,在蔣介石復職之後,就成為「總統府」的「小金庫」。在50年代,台灣經濟尚未起飛,預算很緊縮,「總統府」總有些額外的需要。先父就記下了一項:「送林可勝出國5千元美金……」林可勝教授是國防醫學院的創始人(Robert K.S.Lin,1897-1969,1948年12月出任衛生署長,1949年5月辭職,赴美任伊利諾大學醫學院訪問教授,是英國愛丁堡大學畢業的醫學專家)。這些都是蔣「總統」為公家的支出。 《聯合報》拿去了多少黃金? 2005年2月號的台北《傳記文學》有一篇頗有趣的文章,為習賢德著《王惕吾、王永濤與民族報崛起的相關考證》,細細一讀才知道,聯合報系的崛起與第二批黃金軍費有關。王永濤就是王逸芬,就是派駐台北收支處的那位處長。那時全國有二十幾個收支處。當然,台北收支處的處長有些特殊,是蔣的親信,幫忙看管軍費金銀。王比起先父要「聰明」太多了,他已經想到用些軍費金子去發展自己未來的事業,1960年以少將退伍就變成台北《民族晚報》報社的發行人。在1987年報禁開放前夕,報載王的家人想出價2億新台幣賣掉,當時記得有人願出1億來買(那也有300萬美金),但沒談成,後來不到半載,台灣報禁一開,大概就不值那麼多了。現在請看這些蔣介石周圍的親信人物,怎樣把老百姓的金子作為自己新聞事業的「開辦費」,當然名義上,大概是為「黨國」辦報紙。 習賢德在《傳記文學》上是這樣寫的: ……聯合報系(按:包括《美洲世界日報》,2008年約年賺美金200萬元匯回台灣)能有今日的規模,一般人都會推崇:這是王惕吾先生睿智和魄力的心血結晶。但是,若要論及「聯合報」前身「全民日報、民族報、經濟時報聯合版」之前「民族報」時代的創業故事,早年真正令惕老感恩戴德,而視為至友的王永濤先生,才是全力扶植當年「民族報」逐步茁壯的重要幕後金主兼重要推手…… 到這里,讀者不禁會問,作為一位少將收支處長,有什麼經濟能力「開辦」《民族報》,又有什麼力量做王惕吾的「重要幕後金主」?且看習文怎樣描寫先父財務署的這位下屬王逸芬(永濤)處長: ……49年1月21日,蔣中正總統宣布下野前,特別將王逸芬由國民政府警備司令部軍需處長,調往台灣,擔任聯勤總司令部(按:中間還有財務署)台灣收支處主任。王逸芬的繼配王愛筠為浙江奉化人,故在此危疑震撼的關鍵時刻,能受到層峰高度信賴,成為協同看管……搶運來台的80萬兩黃金(按:有誤)、白銀、外匯美鈔等國有財資的重要角色。 讀者到此大概也明白了,習文寫的王逸芬變成了掌握運台黃金的主角了,或許已認定他是負責看守整個國庫的。連提到國庫黃金總量,也少得離譜。[按:其實筆者有關軍費黃金的來龍去脈,早十多年前(1996-1997)同一雜志《傳記文學》就發表過。但還是沒有說清楚,王逸芬怎麼會讓王惕吾感恩戴德是他「恩人」。但這裡面又牽扯到陳誠與蔣的權力角逐,習文繼續寫道: 依照葉邦宗所著《蔣介石秘史:我在官邸的日子與一段遭到留白的歷史》一書所述,1947年底,彭孟緝於「228事件」之後向中央建議:台灣需要派駐一支部隊並規劃人選;軍務局長俞濟時乃向蔣中正總統建言,由於大陸情勢惡化,台灣是最後的落腳地,必須以精銳的親兵屯駐,於是擱置彭孟緝自行預為規劃的建議人選名冊,官佐全部都由總統府警衛總隊派任,主要幹部名單為:警衛總隊副總隊長任世桂少將為旅長,俞濟時的機要劉鐵君上校為參謀長,總隊附王瑞鍾上校為第二團團長,其他營長,連長、排長、班長全由官邸派出,浩浩盪盪於1948年2月來台成軍。 這里的王瑞鍾就是王惕吾,「習文」繼續寫道: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陳誠,突於49年5月下令:將王瑞鍾上校調為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高級參謀,改派追隨陳誠多年的汪奉曾上校接任。 但官邸人馬除了蔣總裁、俞濟時,一向無人能下令替換,此舉立即引起第二團全團官兵大嘩,幾乎演成兵變。結果,汪上校沒有到差,原團長王瑞鍾抗命不交,人就躲在台北市杭州南路前聯勤總部(按:即財務署內)由該團看管的黃金倉庫里頭,這個倉庫的門需要三道鑰匙會合才能開啟進入內部,彭孟緝雖派了很多情治人員四處抓拿失蹤的王團長,但毫無下落。 所幸,陳誠這道干犯官邸人事大忌的調職令發布第二天,蔣總裁即飛抵澎湖馬公,俞濟時(是總裁辦公室主任)面告緊急求見申訴的王瑞鍾:「再忍耐,老先生很清楚」。同年6月,王瑞鍾調任高參的命令只發布了一個月,即又改為:升任台灣省警備旅上校參謀長,表面上,似乎結束了一場卡位的明爭暗鬥大戲,但亦赤裸裸地預告了王惕吾在軍中求取發展的末路…… 按習的說法: (1949年底)當王惕吾決定退役投身新聞事業之際,「民族報」亦正陷於社論文字肇禍而停刊的低潮。引起當局不滿的原因,是一篇呼籲軍公教人員應該調薪,標題為「非不能也,是不為也!」的社論,撰稿人是「民族報」主筆殷海光。[按:此大誤,主筆及撰稿人是張鐵君,其外孫女即華人旅美作家張純如,用英文寫作《南京大屠殺》] ……「民族報」登載這篇看似無奇的社論當天清晨,偏巧被即將登機飛往大陸巡視的蔣總裁看到,總裁大為光火,立即用紅筆在報紙上批示:「如此社論!如此荒謬!」並且交代陳誠必須停刊懲處。據了解內情者指出,當時蔣表示:「如果那是別人辦的報紙,我可能沒辦法處理,但是『民族報』是我自己出錢辦的報紙,我就用家法處理!」於是創刊僅三個月的「民族報」於同年8月宣告停刊。 ……但何以蔣總裁看了社論後竟會脫口表示:「民族報」是他自己出錢辦的呢?原因即在該報籌備時的主要資金,部分來自當時姓名還是王逸芬的王永濤負責看管的央行存金,數目是100根金條。 這100根金條一定是10兩重的「大條」,那就是1000兩,應該是屬於先父交王逸芬看管在財務署的第二至第四批黃金,不可能是「央行」國庫黃金。習沒分別清楚「央行」與財務署黃金的區別。先父命王逸芬保管的是財務署的軍費黃金,屬於第二至第四批;有別於第一批260萬兩的「央行」國庫黃金。 ……「民族報」被迫停刊將近滿月時,社內幹部包括王逸芬等在內的湖北同鄉,央請同為鄂省鄉親的軍委會侍從室文膽出身的陶希聖出面向蔣公請示:該報停刊快一個月了,是否可以准許復刊? ……王惕吾接掌「民族報」的時機,即出現在蔣先生同意復刊之後。 ……王惕吾考慮後便同意了,但亦向俞濟時坦率表示:「我總不能空著兩只手去接啊!」於是,俞濟時指示王逸芬第二次動用了央行緊急轉運來台的資金。據說,這回共撥交了200根金條另加一筆美金給王惕吾,讓其風風光光的能以獨資的方式,力取經營實權,躍居「民族報」重新出發的發行人兼社長…… 此時是1949年底,先父正冒著生命危險,押運金子銀圓車隊掙扎在重慶撤退到成都的東線公路上,想親自給前線軍隊發餉,激勵士氣。國民黨政府也正是岌岌可危,國民黨軍隊面臨被大規模殲滅的窮途。而王逸芬、王惕吾就在這緊要關頭打軍費用的黃金的主意。背景則是高層的爭權奪利,豈不令人浩嘆? 這里要指出的是,王逸芬沒經過他頂頭上司我父親的核准,豈敢動用,其實俞濟時一定得蔣介石指示先父給的。但若仔細一想,也不一定。為什麼?像蔣周圍的一批人如俞某等,原來都是大軍頭(俞黃浦一期,曾任軍長、集團軍副總司令),會尊重父親的職權?尤其是已得到蔣的指示之後,也許就要王逸芬開庫房門先拿了再報賬。後來因為俞太專權,與蔣經國發生了沖突,被整調。 以上習、葉所說如屬實的話,《聯合報》以《民族報》起家,前後就從財務署保管的黃金中總共拿了3000兩,另加一筆數目不詳的美金。美金外匯一定是用來購買國外印刷機以及紙張的。僅僅黃金,如以3萬新台幣一兩算,就是近億元新台幣(加上外匯),即使在今日也是個大數目。聯合報系今天當然不在乎這筆錢,是否考慮拿出這筆錢來回饋兩岸,捐作下文提到的「黃金教育基金」的種子錢(seedmoney),加不加利息,就讓繼承王惕吾遺產的後代來決定了。從另一角度看,《聯合報》也應屬於國民黨的「黨產」。但是追究這個「黨產」的人,應該是兩岸的老百姓。當然,有一小的可能性是,這數千兩黃金是支出自蔣存在財務署的那4200兩私人的「特種保管款」,這也許是蔣為什麼說是他「自己出錢辦的」原因。但此可能性似乎不大,因為財務署到1961年還存有黃金6000多兩,應含這「特種保管款」在內。
Ⅲ 金融危機的原理,為何會出現金融危機
(1)經濟過熱導致生產過剩;
(2)貿易收支巨額逆差;
回(3)外資的過度流入答;
(4)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和不當的匯率水平;
(5)過早的金融開放
金融危機是貨幣危機、信用危機、銀行危機、債務危機和股市危機等的總稱,一般指一國金融領域中出現的異常劇烈動盪和混亂,並對經濟運行產生破壞性影響的一種經濟現象。他主要表現為金融領域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金融指標的急劇惡化,如信用遭到破壞,銀行發生擠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股市暴跌,資本外逃,銀根奇缺,官方儲備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出現償債困難等。
主要表現有:
1.股市暴跌。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標志之一。
2.資本外逃。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又一主要標志之一。
3.正常銀行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並伴隨銀行擠兌、銀根奇缺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
4.官方儲備大量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5.出現償債困難。
Ⅳ 金融數學研究生畢業能幹什麼
金融數學專業旨在為金融業提供具有定量分析財務能力的專業人才,它著重應用數學和統計學在金融系統中的應用。該專業在利物浦大學已有多年歷史,而且證明畢業生受業面廣,極受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歡迎。在2006年該專業在中國首次出現,它將為中國乃至世界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急需的金融人才。
雖然投資銀行是金融數學的主要就業行業,但是本專業技能也適用於其它的行業並且有許多研究的機會。例如,那些進行商品貿易或國際貿易的公司(能源公司、航空公司、大型鋼鐵公司、礦業公司及國際大公司)都會面臨商品價格風險及外匯風險。他們便僱用金融數學家處理這些風險。
(4)睿龍學院外匯擴展閱讀:
金融數學是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掌握金融數學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與金融分析方法進行經濟、金融信息分析與數據處理的應用型人才。畢業後能在金融、投資、保險等部門從事金融分析、策劃與管理等工作,並為更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輸送優秀人才。
系統掌握應用數學、金融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形成扎實的數學基本功底和嚴謹的數學思維模式。具備靈敏獲取信息能力和分析信息能力,具備不斷學習和創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教學能力,具有在經濟、金融領域從事定量分析,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及設計經濟數學模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Ⅳ 男生大學畢業做出納有前途嗎
會計么總是從出納做起的,是最簡單的活。其實這可以給我們一個過度的緩沖期,讓我們先適應一下社會實際工作的環境和氛圍,也能讓我們將技能掌握的更扎實。
剛出來做出納是最健康的就業途徑和過程。
再說了,行行出狀元,做什麼都可以爭取在本行的優異成績。能將自己的任務做得讓老闆省心又舒心,那你就是成功的,就是有前途的。
當然要真正的前途,你必須不斷進步,去考助理會計師、會計師甚至注冊會計師,還有音域、計算機等等。總之這是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職業,好好乾吧......記住一定要不斷向上爬。
Ⅵ 錢鍾書簡介
錢鍾書(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錢」。
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錢鍾書的故事
1、少年生活
因為伯父沒有兒子,按照慣例,錢鍾書一生下來就過繼給了伯父。鍾書四歲,伯父教他認字。六歲,送入秦氏小學,不到半年,因為一場病,伯父讓他呆在家不再上學。後來進私塾,伯父又嫌不方便,乾脆自己教鍾書。
上午伯父出去喝茶,給一銅板讓他去買酥餅吃,給二銅板讓他去看小人書。鍾書經常跟伯父去伯母娘家,那有一個大庄園,鍾書成天貪玩,耽誤些功課,伯母娘家人都抽大煙,總是半夜吃夜餐,生活無規律。一回來,父親見鍾書染上許多壞毛病,大罵,但他總不當著其他孩子的面罵。
鍾書十一歲,考取東林小學,而伯父不久也去世了。盡管父親負責他的學雜費,但其它開支無法彌補,沒有作業本,他就用伯父曾釘起的舊本子;筆尖斷了,他就把竹筷削尖替用。
鍾書十四歲考上桃塢中學,父親在清華大學任教,對鍾書的作文始終不滿意,他從此用功讀書,閱讀了大量的書,漸漸地他可以代父親寫信、寫詩,父親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2、代父寫序
錢鍾書18歲時考入美國聖公會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他常為父親錢基博代筆寫信,由口授而代寫,由代寫信而代做文章。
一次錢鍾書代父親為鄉下一家大戶代作墓誌銘。偶然間,他聽見父親對母親稱贊那篇文章,這是錢鍾書第一次聽到父親稱贊他,高興得簡直要跳起來。楊絳晚年回憶,錢穆的《國學概論》1931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他請錢基博為之作序。
錢基博就讓錢鍾書代筆。序寫好後,父親一個字也沒有改動。《國學概論》出版時,沒有人看出這篇序是一個剛滿20歲的年輕人代寫的。
Ⅶ 中國國內知名的管理咨詢公司有哪些
做戰略,找明德。國內很多高難度的戰略規劃咨詢項目最終都是由明德戰略完成的。
明德戰略,即北京明德天行管理咨詢,中國最有思想、最具洞察力、最專業的戰略咨詢機構。
美譽深具,企業信服。
中國戰略管理第一人婁勇是明德戰略創始人,當代思想家。天生戰略頭腦,融通中外管理,洞察歷史脈絡,志在結識天下英才,推動社會進步。
Ⅷ 睿龍團隊是什麼
睿龍團隊:睿龍團隊是由一支強有力的操盤手和分析師組成的黃金外匯專家團隊,其成員大部分來自民間自由職業者,但是他們在這個市場經驗豐富,身經百戰!這是一支有紀律,有組織的團隊,通過對各方面因素綜合分析進而達到穩定而高效的盈利!幫助過眾多投資者從黃金外匯市場獲取利潤,完成他們人生理財規劃的第一夢想!其成員本著服務的態度,更希望能為更多的投資者實現財富夢想,共贏匯市!聯系扣扣:1058307
Ⅸ 求炒外匯的朋友輔導操盤
可以去一些公司和外匯團隊尋求操盤和輔導的啊!或者是跟單指導服務。比如像「睿龍團隊、成都金融俱樂部、玉佳國際、新浪外匯……。有的團隊裡面的外匯專家還非常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