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交易屬於一種低風險的盈利方式,在08年金融風險時期比較盛行.因為外匯市場中的利息是以天來進行結算的,周三過夜的利息過是平時的三倍,投資者在利息結算之前買入低利率兌高利率的貨幣對,利息結算以後再反向平倉操作,這中間就有一個利息差,也就是持有買入高利率的貨幣收益大於借入低利率所支付的利息,這就是套利交易的基本的盈利方式.很多人都是通過這種買入高利率貨幣賣出低利率貨幣來賺取隔夜利息.
一、常用的套利手段有以下幾點:
EA交易 對沖交易
二、 一般進行外匯套利交易的貨幣對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兩種貨幣之間的利息率差很大.
2、該貨幣是處於上行趨勢中的貨幣.
例如澳大利亞銀行的利率是4.5%, 而美聯儲的利率是0.5%, 也就是說,存在著4%的利率差異,貨幣在2001年到2007年的6年間, 從0.4800漲到了0.9800, 漲幅5000點, 處於明顯的上升期,這就比較適合進行套利交易,更多請參看匯龍投資網。
套利交易主要取決於利率的波動,這也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焦點,各國的央行都會進行每月的利率調整決議這就關繫到投資者的具體盈利情況,所以做套利交易的投資者應該實時關注各國央行發布的利率決議.另外,掌握套利交易的同時還要對市場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過程,這對交易者分析市場行情也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② 外匯套利與套匯不同。外匯套利是套利息,能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嗎還有外匯套利最基本的投資策略有哪些
外匯套利有套取匯率和套取利息兩種方式。
套取匯率,是利用相同的貨幣對,不同專市場存在價差進行屬買賣操作套取收益。如境內人民幣匯率和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匯率,由於資金流動的管制,境內人民幣匯率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存在價差,就可以進行套利。如近期,境內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6.1250,離岸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6.1400,這樣,如果銀行或客戶能打通境內外交易,就可以在境內按6.1250的匯率買入美元,再將美元轉至境外,按6.1400的匯率兌換成人民幣,套取無風險收益。
另外一種是套取利差。即利用境內外利差進行套利。如境外美元利率非常低,如利率為2%,而境內的理財利率就可以達到5%,這樣客戶可以想辦法在境外融美元,轉入境內後轉為人民幣做理財,等到期後再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歸還境外融資。在存續期內,如果人民幣匯率與美元保持穩定,客戶利差收入就可以得到滿足。存在的風險是境內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貶值。
③ 外匯市場上套利者的行為解釋
1.套利是指利用外匯匯率的波動賺取買賣差價收益。如果在美元兌日元匯率118.00時買進美元賣出日元,當匯率波動至121.54時,再拋出美元買回日元, 這一買一賣之間就可以賺取3%的匯差盈利。
2.早期的外匯市場里,主要是以各國匯率之間因為地域和時間性所造成的匯率差異來進行套利組合。
如果還不清楚可以追問。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外匯套利交易的具體原理和具體操作流程
目前市場上主要流行的套利交易,其實本質上屬於套息交易。套息是指利用外幣幣種之間儲蓄利率的差別賺取較高的利息收入。主要是買入高利率貨幣賣出低利率貨幣,賺取中間的隔夜利息,用於買入的貨幣主要為高利率貨幣中的澳元和紐元,而主要賣出的貨幣為低利率的日元和美元。由於平台杠桿的存在,1手100000美金的標准合約,中間大的NED/JPY利差可能一天有10多美金,周三的時候甚至會有40美金。但不同的平台外匯交易的隔夜利息又不一致,這是由於資金決定的,由於息差客觀存在,平台不會為客戶承擔這部分成本,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其次,一天最多15美金美金的息差在外匯市場中可能剛剛就是一個點差,匯價每天的波動一天100點屬於正常,有時候300到500點的行情也會出現,如果朝著你逆勢的方向走了200點,那麼一手合約的損失可能就是2000美金,對比你得到的這15美金的固定收入來說,可能會是撿芝麻丟西瓜之事,得不償失。
那麼市場中真正的外匯套利是什麼呢?真正的外匯套利大部分是由銀行來做,對於專業知識以及資金量的要求較高。主要利用掉期的手法。掉期是指在外匯市場上買進即期外匯的同時又賣出同種貨幣的遠期外匯,或者賣出即期外匯的同時又買進同種貨幣的遠期外匯,也就是說在同一筆交易中將一筆即期和一筆遠期業務合在一起做,或者說在一筆業務中將借貸業務合在一起做。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市場任何的套利空間都會在幾毫秒之內被銀行的高頻交易系統識別,在剩下的幾毫秒之內由於套利資金的交易,套利空間進一步壓縮,市場價格重新回歸正常。
目前市場上也存在一種類似於中國化的套利方式,我們姑且叫他套利。主要原理是利用兩種品種的背離值進行操作。例如原油,由於全球原油市場較為龐大,所以也會產生很多原油報價中心,主要以布倫特原油和美國原油為主,兩者的報價差額通常會在2美金之內,一個做多一個做空,利用合理的倉位管理進行交易,把握好峰值的統計,當然這種交易模型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在一定的風控把握的情況下也會有部分利潤值得投資者去做。
⑤ 索羅斯有哪些投機套利的典型案例
最典型的是製造97年亞州金融危機,最後一站做空香港,敗給中國政府
⑥ 匯率制度與外匯管制的案例,越多越好!
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也是匯率的產生原因。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兩個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財富生活 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元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元,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財富生活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財富生活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1)購買力平價 (PPP) 購買力平價理論規定,匯率由同一組商品的相對價格決定。通貨膨脹率的變動應會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匯率變動所抵銷。舉一個漢堡包的經典案例,如果漢堡包在美國值 2.00 美元一個,而在英國值 1.00 英磅一個,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匯率一定是 2 美元每 1 英磅。如果盛行市場匯率是 1.7 美元每英磅,那麼英磅就被稱為低估通貨, 而美元則被稱為高估通貨。此理論假設這兩種貨幣將最終向 2:1 的關系變化。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主要不足在於其假設商品能被自由交易,並且不計關稅、配額和賦稅等交易成本。另一個不足是它只適用於商品,卻忽視了服務,而服務恰恰可以有非常顯著的價值差距的空間。另外,除了通貨膨脹率和利息率差異之外,還有其它若干個因素影響著匯率,比如:經濟數字發布/報告、資產市場以及政局發展。在 20 世紀 90 年代之前,購買力平價理論缺少事實依據來證明其有效性。90 年代之後, 此理論似乎只適用於長周期(3-5 年)。在如此跨度的周期中,價格最終向平價靠攏。 (2)利率平價 (IRP) 利率平價規定,一種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升值(貶值)必將被利率差異的變動所抵銷。如果美國利率高於日本利率,那麼美元將對日元貶值,貶值幅度據防止無風險套匯而定。未來匯率會在當日規定的遠期匯率中被反映。在我們的例子中,美元的遠期匯率被看作貼水,因為以遠期匯率購得的日元少於以即期匯率購得的日元。日元則被視為升水。 20 世紀 90 年代之後,無證據表明利率平價說仍然有效。與此理論截然相反,具有高利率的貨幣通常不但沒有貶值,反而因對通貨膨脹的遠期抑制和身為高效益貨幣而增值。 (3)國際收支模式 此模式認為外匯匯率必須處於其平衡水平——即能產生穩定經常帳戶余額的匯率。出現貿易赤字的國家,其外匯儲備將會減少,並最終使其本國貨幣幣值降低(貶值)。便宜的貨幣使該國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價格優勢,同時也使進口產品變得更加昂貴。在一段調整期後,進口量被迫下降,出口量上升,從而使貿易余額和貨幣向平衡狀態穩定。 與購買力平價理論一樣,國際收支模式主要側重於貿易商品和服務,而忽視了全球資本流動日趨重要的作用。換而言之,金錢不僅追逐商品和服務,而且從更廣義而言,追逐股票和債券等金融資產。此類資本流進入國際收支的資本帳戶項目,從而可平衡經常帳戶中的赤字。資本流動的增加產生了資產市場模式。 (4)資產市場模式 目前為止的最佳模式。 金融資產(股票和債券)貿易的迅速膨脹使分析家和交易商以新的視角來審視貨幣。諸如增長率、通脹率和生產率等經濟變數已不再是貨幣變動僅有的驅動因素。源於跨國金融資產交易的外匯交易份額,已使由商品和服務貿易產生的貨幣交易相形見絀。 資產市場方法將貨幣視為在高效金融市場中交易的資產價格。因此,貨幣越來越顯示出其與資產市場,特別是股票間的密切關聯。
⑦ 外匯市場如何做對沖套利
對沖外匯交易的兩種途徑
1、現貨合約:現貨合約是零售外匯交易者內最常見的交易類型,由於現貨合約的交容割日期很短(兩天),並非最有效的貨幣對沖工具。常規現貨合約通常是對沖被需要的原因,本身其實並不是用來對沖的。
2、外匯期權:外匯期權是外匯對沖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和其它證券類型期權一樣,外匯期權賦予買方權力而非義務,在未來某個時間的指定匯率買賣貨幣對。常用的期權策略如頂部/底部跨式組合、寬跨式組合、熊市/牛市期權差價,都可以用來減少特定交易的潛在虧損。
對沖外匯交易的操作策略
1、分析風險:交易者必須能識別到目前或者計劃的頭寸會有哪些風險,同樣交易者也必須意識到如果這個風險未進行對沖會發生什麼,並確定目前外匯市場風險的高低。
2、確定風險承受能力:交易者按照自己本身的風險承受水平,來決定需要對沖多少頭寸風險。每一場交易都有風險,交易者應自主決定每場交易能承受多少風險,以及願意支付多少費用來避免超額的風險。
3、選定對沖策略:如果使用外匯期權對沖交易風險,那麼交易者就要決定哪種策略最實用。
4、執行和監管策略:這是為了確保對沖策略能有效進行,風險能夠降到最低。
⑧ 《國際金融》案例五:套利交易
存在套利可能,買入英鎊對美元,三個月後獲得的利息為(本金:版USD除以匯率:1.5828再乘以12%),權然後三個月掉期利率貼水為100點,就是1.6128,你拿英鎊3個月獲得的利息去減去美元同期利息再和1.6128以上的匯率損失相比就得出答案了。
⑨ 套匯的案例題
1.100*7.7528/7.7368=100.21
2.100*1.9*0.9/1.6=106.875
⑩ 外匯期貨投機者和套利者成功和失敗真實例子 不要太長 還要外貨期貨交易的事例
設E0為當前兩種貨幣的匯率,即買入一英鎊需要E0美元;F0為遠期價格,即今天達成協議於將來某一版時間權t購買一英鎊所需美元數目。設美英國無風險利率為rUs和rUk,根據利率平價理論,當E0(1+rUs)=F0(1+rUk)時,套利將無利可圖,而前者大於後者的部分就是無風險的套利所得。如果這個值大於零,則在英國借款,在美國貸出,然後建立英鎊期貨的多頭頭寸;如果這個值小於零,則在美國借款,在英國貸出,建立英鎊期貨的空頭頭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