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提問一個關於日本外匯儲備的問題
外匯儲備的多少,取決於兩個因素:外匯的收入和外匯的支出。
外匯的收入主要源於兩個因素:外貿出口的所得和外來投資;外匯的支出則對應地源於外貿進口的支出和對外投資。
對於日本而言,它的外貿出口遠大於外貿進口,也就是所謂貿易順差,巨大的貿易順差,給日本帶來了大量的外匯。(鑒於樓主的PS內容,不復制粘貼數據了。呵呵)
在投資方面,日本是典型的避險型投資市場,或者准確地說,在上世紀90年代之後,日本成為了典型的避險型投資市場。這就導致大量國際資本緩慢而堅定地湧入日本,在近年的金融危機作用下,這個過程明顯加速。(數據略)
由於貿易和投資方面,日本都是外匯凈流入國,所以,日本的外匯儲備較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附帶說三個問題:
一:我國外匯儲備能夠超越日本成為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大的國家,一是因為我國的外貿始終保持順差的狀態;二是因為人民幣升值後,國際熱錢湧入明顯。
二:一個國家外匯儲備的大小,與是否是發達國家無關,主要看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導致的貿易和資本流動情況。比如石油出口國,外匯儲備也會不少。而美國?外匯儲備必然很低。
三:外匯儲備大,有好處也有壞處,這個就不多說了。
純手寫,希望樓主明白了這個問題。
數據方面:
2005年據國際在線:據日本財務省20號公布的2005年度日本貿易收支快報顯示,日本05年度的貿易順差額為7兆8992億日元,比04年度減少了30.3%,時隔4年出現減少。
2006年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2007年5月14日,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6財政年度(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日本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比上一財年增長11.1%,達到21.2531萬億日元,連續4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2007年據和訊網:據日本共同通信社報道,日本財務省13日發表07年國際收支報告,日本07年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實現順差25兆12億日元,較06年上漲26%,連續兩年實現增長。
2008年據南方紡織網:日本財務省9日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日本08年經常項目順差較前年下降34.3%,其中商品和服務貿易順差下降81.7%,08年全年日本經常項目順差為16.28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92日元),較07年下降34.3%。商品和服務貿易順差為1.8萬億日元,較前年驟降81.7%。
2009年據神光證券網:日本財務省22日公布的年度貿易統計速報顯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09財政年度,日本貿易順差額為5.23萬億日元。
網站樓主可以自己分別查看。
資本賬方面,樓主去看一下jasoniyy給的網站吧,那裡有05到08年的數據。你自己整理一下。
㈡ 為什麼日本外匯儲備那麼多而日元價值這么低
我們中國的外貿從2001年的5000億美圓到2004年的11547.4億美圓。中國有2001年是世界第6大貿易強國,變成2004年世回界第3大貿易強國。吸答引合同外資金額1534.79億美元。\r\n 首先從數字上來講,作為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我們吸引的外資並不算多,中國商務部門有個材料中國的吸引外資只不過占我們去年GDP的3.8%。應該說著個比例是很低的。從人均吸引外資的數量上來講:發達國家人均吸引外資金額500美元,發展中國家人均吸引外資金額107美元,中國才41美元。所以這個問題上還要有個清醒的認識。\r\n 我想問下上面的這位,你有沒有學習國際貿易,居然說:\\「外資是外國人所有,是他們不需要花的錢,可以拿到中國來花,來中國買東西……」真是好笑!還有,外匯可不是什麼廢紙!從一定角度上講,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徵。所以,只要沒有經濟危機或嚴重的通貨膨脹,那是多多益善的!\r\n 麻煩你,想賺取積分寫這么多字是否太累了!
㈢ 日本的外匯儲備現在有多少
2004年12月在日本的外匯儲備各細項中,外幣儲備總額為8242.6億美元,在國際貨幣專基金組織的儲備屬額為67.0億美元,擁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28.0億美元。此外,日本還擁有相當於107.8億美元的黃金儲備。
日本財務省最新公布的一組數字稱,到2005年6月底,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外匯儲備總和首次超過了日本,首居世界第一。
中國內地和香港外匯儲備總額在6月底達到了8379億美元,已超過日本8340億美元。
㈣ 日本外匯儲備有多少是中國的幾分之幾
日本1.2萬億差元左右,中國3.44億美元,約1/3
㈤ 日本外匯儲備多少萬億 外匯是人民幣貶值好還是壞
你好,
按照日本當前公布的數據:
截止2017年7月7日,中國6月外匯儲備為32,051.60 億美元,雖然比2016年6月的將近萬億美元有所下降,但仍然位居全球第一的位置,高於第二位的日本將近3倍。根據日本財務省6月7日公布的5月底外匯儲備余額為12539.67億美元。
人民幣貶值有好有弊,
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好壞都有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對進出口的利弊影響:進口減少、出口增加。
1.進口會減少,以進口為主的企業,其利潤會下降。
因為進口貨物時,須先用人民幣到銀行兌換成美元等外幣,然後再從國外購買貨物。人民幣貶值後,相同的人民幣換得的美元更少,所購買到的貨物量更小,導致進口成本增加,使進口商品的競爭力降低。所以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將抑制進口,對進口不利。
2.出口會增加,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其利潤會增加。
人民幣貶值後,出口同樣的貨物所收到的美元,能從銀行換回更多的人民幣,利潤會增加。企業為了競爭的需要,有了更大的降價空間。所以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實質是對出口企業進行補貼,幫助這些企業出口,有利於保護低端工業和落後產能,但會增加工業污染、破壞生態環境,不利於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二、對就業的利弊影響:增加就業。
人民幣貶值後,由於進口減少,使國內銷售市場的競爭減小,國產貨物的銷量增加,就業崗位會增加;而由於出口增加,出口企業利潤會增加,也會導致就業機會增加。
三、對國際資本流動和國家外匯儲備的利弊影響
1. 國際游資(國際炒家)大量外逃,使國家的外匯儲備減少。
國際資本流動常常會受到匯率的重大影響。當人民幣貶值成為持續性趨勢,國內外的投資者就會力求持有美元等外幣資產以保值,會使大量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引發國內的大量資本外流,產生「資本項目收支逆差」。同時,由於人民幣紛紛轉兌外幣,使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貶值。
如果本幣持續貶值的趨勢不減,國際資本會持續外逃,達到一定嚴重程度後,會使國家的外匯儲備減少、甚至出現赤字,無法清償到期的國際債務,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國家信譽將嚴重受損,國內政治和經濟將面臨嚴重困難。
2. 因出口增加,使國家的外匯儲備增加。
如前所述,人民幣貶值會增加出口,使國家的外匯儲備增加,產生「經常項目收支順差」。
但是,本幣貶值對出口的增加是有限度的,主要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如果工業化水平高,本幣貶值對出口和外匯的增加就會明顯,否則就不明顯。道理很簡單,如果你的產品質量低、創新差,即使不停地降價,人家也不會要,就像現在智能手機普及後,市場上的功能手機降價到只賣1、2百元,卻無人問津一樣。
四、對國內物價的利弊影響:消費品物價上漲;股市和樓市價格下跌,資產泡沫破滅。
1.進口影響物價:生產、生活消費品物價上漲。
人民幣匯率貶值,會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推動物價總體水平上升。
國家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鐵礦石、木材、大豆、糧食等生產、生活消費品,這些都是以美元結算的。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這些消費品的進口價格就會升高,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成本增加,最終轉嫁給消費者,產生通貨膨脹。
2.資本流動影響物價:使股市和樓市價格下跌,資產泡沫破滅。
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會使國際資本投資者產生悲觀預期,導致其大量拋售(變賣)在中國的股票、房產等,然後用變現得到的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等外幣逃出國外(熱錢外逃)。由此導致股市和樓市的價格持續下跌,隨之國內資產泡沫破滅。
㈥ 日本的外匯儲備比中國多多少呢
正如樓上所說,日本的外匯儲備比中國多2000多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是中國的十倍版,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負債國,其次是日本,再其次是英法,整個歐盟和日本差不多,美國人用一堆廢紙,消費了世界上大部分能源,也創造了借一桶油,還十分之一桶油的神話.
㈦ 國家外匯儲備的用途日本一般保留多少
國家外匯儲備的用途:
第一點:
以我國為例,我國採用的是強制結匯制度,就是說企業進出口的外匯都要受到外管局的管理約束。
在國際市場中,美元是主要的交易工具,黃金是各國都認可的通貨,所以一國必須保證足夠的外匯儲備,才能保證對國外的支付。
第二點:
在外匯市場上,本國的匯率是受到供求影響的。
為了保持穩定,本國管理機構可以通過自己手中持有的外匯儲備,去進行干預。
例如:以當前人民幣為例,當前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從供求角度分析就是因為人民幣需求過盛,這是央行就有必要買進美元,拋出人民幣來平衡。
第三點:
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體現在他的經濟實力上,經濟發展是基礎。外匯儲備是最直接的保證能力的體現
第四點:
外匯儲備代表著我國央行的資產,外匯儲備越多,央行資產就越多。我國進行國際事務就越有經濟支持。
同時,當國際發生金融危機時,我國就越有能力去面對。例如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各國紛紛宣布貨幣貶值,而我國本著一個負責任大國,宣布人民幣不貶值。這是以外匯儲備為基礎的!
外匯對外支付:
1、企業進口購匯
包括企業進口商品、對外投資等等
2、個人購匯
其實綜合起來一個主要的作用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由於我國不是實行浮動匯率,而是盯住幾個貨幣組合有限浮動。
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可能就要動用外匯儲備。
例如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面臨貶值,證明流通中的人民幣過多而美元外幣過少,為了穩定匯率,央行就會拋出儲備的美元而買入人民幣,使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變少,恢復與美元的匯率平衡,這時外匯儲備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現在是人民幣因巨額順差面臨升值壓力,流入的美元過多,央行要麼放手讓人民幣自然升值,但太猛烈升值顯然是有負面作用的,央行只能使升值在自己的可控范圍內,為了保持匯率,相對於過多的美元就只能發行相應的人民幣來平衡,這使得流通的人民幣更加泛濫,內部又出現通貨膨脹。這是現在央行面臨的窘境,升值和通貨膨脹並存。
要解決這一問題,可能要從制度方面解決,即改變強制結匯制度,讓外匯保留在國外,阻止美元流入。
希望你能滿意!
㈧ 日本的外匯儲備比中國多多少
不比中國多,比中國的少。以最近公布的數據來看,2017年11月中國外匯儲備31192.77億美元,2017年11月日本外匯儲備12612億美元。
㈨ 日本外匯儲備多少萬億 做外匯最好的選擇
日本外匯的存量這個是官方的數據,跟你個人做外匯是沒有關系的。日版本的家庭主婦在家做外匯權是很普遍的現象,在世界都是比較出名的現象。一般個人做外匯主要是在外匯經紀商那裡開戶,入金就可以交易了。如果還有其他問題也可聯系我
㈩ 什麼叫不允許民間持有外匯是不可以用外匯去市場上買東西么
我國有一項政策,普通公民只能持有五萬美元每年銀行有外幣兌換的限額系統;不光美元,兌換其他貨幣也是等值五萬美元的限制。
這是舊時代的政策了,是指老百姓手中的外匯都必須強制換成人民幣。因為以前中國外匯儲備太少,國家必須集中民間的外匯,好去國際市場采購急需的產品、技術跟設備。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