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經濟學是什麼
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主要研究對象有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收支理論、匯率理論、要素的國際流動、國際投資理論、開放的宏觀經濟均衡等。
國際經濟學是20世紀20年代初在傳統的國際貿易學和國際金融學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它在資本主義國家越來越受到重視。
(1)國際經濟學外匯市場擴展閱讀:
基本理論:
1,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
貿易政策理論是較早發展起來的國際經濟學理論之一。早在本世紀20年代末,作為「新重商主義」的凱恩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一書中就指出:「政府的機能不能不擴大。
這從19世紀政治家來看,或從當代美國的理財家來看,恐怕要認為是對於個人主義之極大侵犯,然而我為之辯護,認為這是一切現實的辦法,可以避免現行經濟形態的全部毀滅。」在國際貿易方面凱恩斯主張政府幹預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利用貿易順差保持國內充分就業。
本世紀70年代之後,新自由主義占據了經濟理論的中心位置,主張政府應該對國際貿易進行適度的干預。
作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認為:「自由市場的存在當然並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於它是競賽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解釋和強制執行這些已經被決定的規則的裁判者,時常所做的是大大減少必須通過政治手段來決定的問題范圍,從而縮小政府直接參與競賽的程度」。
2,國際金融理論和政策
1997年發生在東亞地區並波及到整個世界的金融危機,推動國際經濟學界對國際金融一體化發展、國家貨幣政策、國際資本流動、匯率制度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金融和政策理論有國際金融安全、克魯格曼的貨幣匯率理論、國際貨幣一體化等。
3,貨幣一體化
貨幣一體化就是各成員國聯合起來,結成固定的匯率,執行共同的貨幣政策。西方學者對不同層次的貨幣一體化進行了劃分:
⑴匯率同盟。
⑵假匯率同盟。
⑶貨幣一體化。
⑷貨幣聯盟。貨幣一體化理論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之間越不能靠經常的匯率變動來改變相互之間的貿易條件和本國的國際收支地位,這兩國(或多國)走向貨幣一體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具體說來又主要是與以下一些因素有關:
⑴相同或相似的通貨膨脹率;
⑵要素流動的程度;
⑶一國的經濟規模與開放程度;
⑷商品多樣化的程度;
⑸工資、價格的(變動浮度);
⑹商品市場一體化的程度;
⑺財政一體化程度;
⑻政治因素。
貨幣一體化的主要收益來自於匯率穩定。匯率經常經常性變動會影響正常貿易和投資的開展,使用單一貨幣能減少外匯風險,而外匯風險會象交易成本一樣減少一國的 進出口,同時單一貨幣能減少外匯風險,而外匯風險會象交易成本一樣減少一國的進出口。
當前貨幣一體化理論的最新進展就是運用理性預期的形成,時間不一致性,信譽問題以及匯率決定等宏觀經濟學的新概念、新理論及分析方法對貨幣一體化的成本、收益進行分析:在貨幣中立問題方面:弗里德曼和盧卡認為因為有理性預期的存在。
長期來看,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並不存在著此消彼長的交替關系,應該存在著與通貨膨脹率毫不相關的自然失業率。
在時間不一致性問題方面,在對「貨幣中立建議」西方學者進一步運用時間不一致性觀點來考察貨幣一體化的成本。
2. 關於國際經濟學外匯的計算題 試題等!!!急~~~~~
1、(1)貼水(2)升水(3)升水(4)升水
2、以瑞郎即期匯率買進美元,同時以180D的遠期匯率賣版出美元
3、60天後空頭8900萬日元權
5、a、減少官方外匯儲備
b、增加貨幣供應量,有引起通脹危險
c、減少基礎貨幣供給
3. 國際經濟學有哪些主要內容
《國際經濟學》內容精要:《國際經濟學》是論述國際經濟學理論的一本權威性著作。包括26章、9個附錄,主要內容如下:第1章,國際經濟學的研究。此章實際上是該書的引子,在此章中,作者對20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發生的四大件事即美元浮動、美國的進口侵入與保護貿易主義、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勝利、管理跨國公司進行了探討,認為這些大事構成了該書的探討方法與內容,在此基礎上,對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區別作了分析。
第一編,國際貿易論。包括第2至第5章,提出了貿易是怎樣進行的。特別是第5章對關於不平衡發展、貿易條件惡化的加劇以及國際上的技術領先地位何時與何故更迭這個引起人們興趣的問題的論述作了改進。他指出:「如果一國的生產要素增長是由於擴大了出口貿易,那麼貿易與生產相比就會擴展,貿易條件可能會變得對該國不利。在貿易條件變壞的增長這一極端情況下,擴大出口的增長使貿易條件嚴重地下降,以致使這個國際的實際經濟境況惡化。」他還強調「技術領先國之可能衰落,是由於與技術領先地位無關的力量,或是由於最初的技術領先地位可能造成的,但並不是一定會造成的態度或機構方面的缺陷」。
第二編,貿易政策。包括第6至第12章,提出了什麼樣的貿易政策會帶來利益和給誰帶來利益。尤其是,第8章對出口補貼、抵消關稅、傾銷和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等提出了新看法;第9章從范圍較廣的農業計劃的政治經濟學這一角度來分析歐洲共同體的共同農業政策;第11章對正在進行的南北對話中的一些問題採用了一種有條有理的新見解,第10章重點論述了石油輸出國組織。
第三編,外匯及國際收支調查過程。包括第13至17章,根據當時發生的一些世界大事與理論上取得的一些進展來闡述各國的貨幣匯率是這一篇的中心內容,其中第13章和第17章概述了目前公認的匯率升降原因的精髓。即「決定即期匯率的方式受到各種匯率制度的影響」、「關於匯率怎樣變動的任何解釋都集中在各國的貨幣供應量和貨幣需求上」、「匯率的短期變動主要取決於投資者對匯率的預期和他們對新聞的反應」。
第四編,開放經濟的宏觀政策。包括第18至22章,作者在第19章(固定匯率下的對內平衡與對外平衡)和第20章(變動匯率和對內平衡)兩章中採用一種新穎而簡潔的方式來考慮如何穩定一種開放的宏觀經濟這個主要經濟問題;在第22章(世界貿易的變動性)中闡明了國際貨幣從商品(黃金)本位演變到今日自由流動的境外歐洲貨幣這個變化過程。
第五編,生產要素的流動。由第23章至26章構成。作者在本編中改進了關於國際間生產要素移動的論述,使之適合新的要求。在第23章關於與國際間移民有利害關系的政策的論述中指出,移民接受國不僅通過一般的勞動力市場影響,而且通過公共預算影響成了一個凈獲益者,移民輸送國則在這兩方面都受到了損失,據此,徵收那種補償移民輸送國為其出境移居的所作出的各項公共投資的「人才外流」稅是言之成理的。
在九篇附錄中對正文中一些關鍵性理論和公式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補充。
4. 《國際經濟學》簡述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有哪些
一、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
1.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1)影響物價的上漲或下降 匯率變動後,立即對進口商品的價格發生影響。首先是進口的消費品和原材料價格變動,進而以進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與進口商品相類似的國內商品價格也發生變動。匯率變動後,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也發生變動。如本幣匯率下降,則外幣購買力提高,國外進口商就會增加對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供應數量不能相應增長的情況下,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必然上漲。在初級產品的出口貿易中,匯率變化對價格的影響特別明顯。在資本主義周期的高漲階段,因國內外總需求的增加,進口增多,對外匯需求增加,外幣價格高漲,導致出口商品、進口商品在國內價格的提高,並在此基礎上推動了整個物價水平的高漲。
(2)一定情況下影響出口商品的生產部門 外幣升值時,將使進口商品變得更貴,從而使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成本上升,削弱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而對以國內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較為有利。外幣貶值時,將使進口商品變得便宜,從而使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成本下降,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也增強,而同時以國內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則得不到由於匯率變動而帶來的好處。非貿易項目由於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而發生的資本流向的變化等,也將對出口商品生產部門的資金供求等方面發生相應的影響。
2.匯率變動對一國對外經濟的影響
(1)對一國資本流動的影響 從長期看,當本幣匯率下降時,本國資本為防止貨幣貶值的損失,常常逃往國外,特別是存在本國銀行的國際短期資本或其它投資,也會調往他國,以防損失。如本幣匯率上漲,則對資本移動的影響適與上述情況相反。也存在特殊情況,近幾年,在短期內也曾發生美元匯率下降時,外國資本反而急劇湧入美國進行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利用美元貶值的機會,取得較大的投資收益,這對緩解美元匯率的急劇下降有一定的好處,但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於美元的特殊地位決定的。
(2)對對外貿易的影響 本幣價值下降,具有擴大本國出口,抑制本國進口的作用,從而有可能扭轉貿易收支逆差。
(3)對旅遊部門的影響 其它條件不變,以本幣表現的外幣價格上漲,而國內物價水平未變,對國外旅遊者來說,本國商品和服務項目顯得便宜,可促進本國旅遊及有關貿易收入的增加。
5. 國際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好不好
國貿專業,顧名思義,就是要能具有從事國際貿易的能力,能夠製作處理各種單證,能夠進行外貿談判,接洽。
方向1,貿易公司。成為單證員,業務員,外銷員,國際商務師,外貿經理。
方向2,公務員。海關,商檢,商務局。
方向3,外資公司。
你現在應該做好自己的知識儲備,尤其是商務英語。想進入外資公司,必須打造你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英語。
不建議考研,國貿專業本來就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除非你要做研究。
國貿的就業方向是進出口公司
好的還有
海關
商務部等等
後來知道
去海關商務部要考公務員
要找進出口公司去真做外貿機會很少
還需要考一堆證
我們現在差不多都簽了3方
但是有的在做保險
有的再做房地產
有的在銀行
還有的考了證去期貨交易所了
基本跟國貿都沒關系的
現在大學畢業很難找到跟所學專業能掛鉤的工作
國貿比較明顯是這樣的
你要想做國際貿易建議你在大學考報關報單那個證
看你考的什麼證
證券期貨的
初級會計都可以考
國際貿易最後拿的是經濟學學士學位
就是
金融證券
國際貿易
等跟經濟有關的工作都可以做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政府對外貿易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外貿管理工作,到外貿企業從事對外貿易業務及國際市場的營銷工作,到國家機關、國民經濟綜合部門、商業部門、涉外企業、合資企業、大型工商貿易公司或企業從事貿易經濟、市場營銷、經營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前景一:市場/公關
職業概況:企業通過媒介的介紹、傳播,和觀眾的交流、溝通和互動,在公眾面前樹立並強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而在這一系列活動安排中,專業公關是企業的好幫手。
薪酬水平:2000-4000元/月不等。
6. 國際金融 和 國際經濟與貿易 都是學什麼的 有什麼區別啊
國際金融學,研究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包括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兩個方面,其目標是闡述國際金融關系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揭示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的基本規律。它的萌芽可追溯到200多年前。它是在國際貿易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形成於本世紀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生產和資本國際化迅速發展,與之相適應,國家之間的貨幣金融關系也日益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金融化和一體化趨勢加速,國際金融的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國際金融的領域不斷拓寬,幾乎滲透到國際經濟和各國經濟的每個角落。國際金融在國際經濟關系和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課件就是向大家介紹國際金融的基本問題。 從全球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國際間貨幣金融關系和運行;從一國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經濟開放中對外貨幣金融關系和活動。作為一門學科,國際金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既有理論,又有實務;既有微觀問題,又有宏觀問題;既有自己獨特的專門領域,又有與其他經濟學科相關的交叉領域。 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具體而言,有:國際收支的概念;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與編制原理;國際收支調節與外匯管制;國際儲備的構成、作用和管理方法等。 2.國際貨幣流通。具體而言,有:外匯,匯率,國際結算,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等。 3.國際資金融通方面。包括:國際借貸與資金轉移;國際金融市場等。 4.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方面。包括:國際貨幣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國際金融機構的性質與作用。 國際經濟與貿易 英文名: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涉外經貿人才。 二、培養規格與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養: 1. 正確理解並執行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奮斗的理想和為人民服務、勇於開拓、艱苦創業的事業心與責任感; 2. 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 3. 具有經濟管理、經濟貿易、市場營銷、進出口貿易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知識; 4. 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5. 了解中國的經濟政策和法規,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貿易政策; 6. 了解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發展動態; 7. 能夠熟練地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8. 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三、學制與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本科一般實行3~7年彈性修業年限。 四、主幹學科 經濟學、統計學 五、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財務管理、國際結算、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六、畢業與學位 修完培養方案規定的最低學分並達到畢業條件者准予畢業,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509所院校開設了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本科專業。另有沈陽葯科大學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醫葯)」專業;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開設的專業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文)」;東北電力大學開設「經濟學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上海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專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開設的專業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方向)」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新聞方向)」。 3. 沈陽葯科大學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醫葯)」專業為理學類,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與其他本科院校開設的該專業(或該專業方向)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不同。 4.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英文名一般譯作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但也可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前者著重於該專業要學習經濟學專業理論知識、為開展國際貿易實務或從事研究奠定基礎;後者實為「國際商務與貿易」,名稱上著重於該專業主要學習開展商務、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因此,建議本科層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譯為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專科層次的該專業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或者直接用International Business似更為貼切
7. 國際經濟學的國際匯率
與商品市場一樣,外匯市場交易也有一定的行情和價格變動,所謂匯率即外匯買賣的價格,它等於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交換的比率,國際匯率問題在國際經濟學理論中一直處於較為重要的位置。從歷史上看,關於匯率的理論有匯率決定的貿易論或彈性論,匯率決定的購買力平價論、匯率決定的貨幣主義理論、匯率決定的資產組合平衡理論等。最近十幾年來,對匯率的模型與動態分析、匯率與購買力平價關系、資本帳戶研究分析等較為吸引經濟學界的關注。1976年,多恩布希提出了多恩布希模型。而多恩布希則假定:資產市場價格(如利率、匯率等)是瞬時調節的,而短期內商品市場價格是粘性的,即短期內購買力平價假定並不成立。但多恩布希模型保留了浮動價格的貨幣模型的長期均衡的基本決定因素。多恩布希認為,短期內產品市場僅僅是緩慢地調整,金融市場的調整似平要快得多,事實上瞬間完成的。金融市場為了彌補商品市場價格剛性,會對擾動作出過度的調整;而在長期內,則會慢慢趨向於回到其長期均衡水平。羅伯特.盧卡斯以及斯托克曼的一般均衡的匯率決定模型進入80年代,羅伯特.盧卡斯以及斯托克曼於1982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的匯率決定模型,從某種意義上說,一般均衡模型是浮動價格的貨幣模型的延伸和推廣。它把浮動價格的貨幣模型由兩個商品進行貿易推廣到充分多個商品在兩國間進行貿易。布蘭森認為個人會將其財富配置於各種可供選擇的資產,這其中最常見的是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以及本國證券和外國證券。各國貨幣的比價決定於各種外幣資產的增減,各種外幣資產的增件源於投資者對資產組合比例的調整,這種調整會引起國際資本的流動,從而影響外匯供求和匯率的變化,資產組合模型將貨幣只當作人們可能選擇持有的一系列資產的一種,強調了不同的資產組合對匯率的決定以及影響作用。保羅.克魯格曼認為貿易流量對匯率變化反應遲緩,為進入一國市場,進口商和出口商必須承擔一定的沉沒成本,他們的未來收益採取一種貨幣形式,而成本則採取另一種貨幣形式,當匯率的未來變化不確定時,他們未來贏利也不確定。在短期內匯率對貿易流量沒有什麼影響,因為不確定性誘使貿易商繼續等待,但此後為回應基本沖擊,匯率必須發生大幅變動才能使市場出清,這樣,最初的波動就會對匯率變動產生放大的影響,在《目標區域與匯率動態》一文中,保羅.克魯格曼認為,當匯率接近區域上限時,由於預期未來匯率會下跌,投資者就會減少貨幣持有量,從而導致匯率迅速下降,在目標區域的下限,情況正好相反。
8. 關於國際經濟學匯率計算的問題。求大神進
(1)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利率高的貨幣遠期貼水,美元利率高於瑞士法郎,遠期美元貼水,瑞士法郎升水,瑞士法郎升水的幅度與兩種貨幣的利差一致,升水率8.26%-4.04%=4.22%。
瑞士法郎升水後,根據利率平價理論,拋補利率平價匯率應該為0.8275*(1+4.22%/4)=0.8362,與瑞士法郎升水幅度不一致(與0.8319比較)。
(2)同理,以日元標價,遠期美元貼水,貼水幅度(年率)為8.26%-1.875%=6.385%
美元貼水後,根據利率平價理論,拋補利率平價匯率應該為120.06*(1-6.385%/4)=118.14,與美元貼水幅度不一致。
9. 國際經濟學的簡單題 ——以下各事件對美元/歐元匯率的影響是什麼
這些都是國際經濟學的內容吧,前四道問題,涉及的都是跨國買賣的問題,你可以這樣從外匯市場的角度考慮。兩國之間買賣勞務或商品,就是購買國先將自己的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兌換成外幣,在用外幣購買國外的商品,這就導致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增加,外國貨幣減少,匯率也就是貨幣之間的比率就很明顯了。上升,上升,上升,下降。第五道,紐約人認為歐元貶值,他們就會做空歐元,做多美元,如果沒有和他們抗衡的力量,會導致歐元貶值,匯率下降。
10. 國際經濟學有關匯率的計算題
至2020年7月,1美元=6.9939人民幣,1人民幣=0.143美元。
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是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逐日向國內外公布。
作為一切外匯收支結算的交換比率,是官方匯率,沒有市場匯率,其標價方法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直接標價法,即以固定單位 (如100,10000,100000等) 的外幣數摺合若干數額的人民幣,用以表示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
(10)國際經濟學外匯市場擴展閱讀:
匯率使用注意事項:
購匯用途管理。我國對於兌換外匯有著嚴格的用途管理,兌換外匯時需要向銀行櫃員提供相應的用途(用途可以是旅遊,留學,商務等),或是在自助機上選擇相應的用途。如果是旅遊則需要提供旅遊的目的,方式。
現鈔和現匯的區別。銀行的外幣分為現鈔和現匯兩種,通俗理解是現鈔是紙面上的外匯(紙幣),現匯是賬面上的外匯,所以需要兌換的是現鈔。
銀行發布的外匯匯率有好幾個,主要分為三類:銀行買入價,銀行賣出價和中間價。其中買入價和賣出價又分為現鈔和現匯的買入價和賣出價(這些價格均是從銀行的視角進行劃分,客戶購買外匯相當於銀行賣出外匯,所以要看銀行的賣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