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2011年第2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 國家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
關於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試點的公告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2011年第2號
為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化,加強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決定改革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優化升級出口收匯與出口退稅信息共享機制,自2011年12月1日起,在江蘇、山東、湖北、浙江(不含寧波)、福建(不含廈門)、大連、青島地區試點。現公告如下: 試點期間,試點地區試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的《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和《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實施細則》(見附件,以下簡稱試點法規),企業不再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
試點地區外匯局對企業的貿易外匯管理方式由現場逐筆核銷改變為非現場總量核查,通過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全面採集企業貨物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逐筆數據,定期比對、評估企業貨物流與資金流總體匹配情況,便利合規企業貿易外匯收支;對存在異常的企業進行重點監測,必要時實施現場核查。 試點地區外匯局根據企業貿易外匯收支合規性,將企業分為A、B、C三類。A類企業進口付匯單證簡化,可憑進口報關單、合同或發票等任何一種能夠證明交易真實性的單證在銀行直接辦理付匯,出口收匯無需聯網核查;銀行辦理收付匯審核手續相應簡化。對B、C類企業在貿易外匯收支單證審核、業務類型、結算方式等方面實施嚴格監管。B類企業貿易外匯收支由銀行實施電子數據核查,C類企業貿易外匯收支須經外匯局逐筆登記後辦理。
試點地區外匯局結合企業在分類監管期內遵守試點法規情況,動態調整分類結果。A類企業違反外匯管理法規將被降級為B類或C類,B、C類企業在分類監管期內守法合規經營的,監管期屆滿後可升級為A類。 試點期間,試點地區出口企業申報出口退稅時,不再提供紙質出口收匯核銷單。稅務局參考外匯局提供的企業出口收匯信息和分類情況,依據相關規定,審核企業出口退稅。
四、調整出口報關流程
試點期間,試點地區企業出口報關仍按現行規定提供出口收匯核銷單。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全國推廣後,海關總署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將調整出口報關流程,取消出口收匯核銷單。 試點地區企業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增強誠信意識,加強自律管理,自覺守法經營。國家外匯管理局與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數據共享;完善協調機制,形成監管合力;嚴厲打擊各類違規跨境資金流動;嚴厲打擊騙稅、走私等違法行為。
本公告涉及有關外匯管理、出口退稅、出口報關等具體事宜,由相關部門另行規定。試點期間,其他法規與本公告相抵觸的,試點地區以本公告為准。
特此公告。
附件:1.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
2.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實施細則
國家外匯管理局 國家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
二〇一一年九月九日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
⑵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實施細則的第九章 附 則
第六十一條 本細則所列總量核查指標含義如下:
(一)總量差額是指企業最近12個月內被外匯局納入核查的貿易收支累計差額與貨物進出口累計差額之間的偏差;
(二)總量差額比率是指總量差額與該企業同期被外匯局納入核查的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
(三)資金貨物比率是指企業最近12個月內被外匯局納入核查的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與同期進出口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
(四)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是指企業根據本細則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進行貿易信貸報告的月末余額合計與企業最近12個月內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
第六十二條 外匯局可根據國際收支形勢和外匯管理需要,對貿易信貸管理、登記管理、非現場核查以及分類管理的具體內容進行調整。
第六十三條 區內企業貿易外匯收支參照適用本細則,保稅監管區域外匯管理政策另有明確規定的除外。
個人對外貿易經營者的貿易外匯收支適用本細則。
第六十四條 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的管理按照貨物貿易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相關管理規定辦理。
第六十五條 本細則所稱離岸賬戶,是指境外機構按規定在依法取得離岸銀行業務經營資格的境內銀行離岸業務部開立的賬戶。
境內機構在依法取得離岸銀行業務經營資格的境內銀行離岸業務部門開立的賬戶,視為境內機構境外賬戶。
第六十六條 本細則涉及的紙質文件資料,包括商業單據、有效憑證、證明材料的原件或復印件,以及申請書、《登記表》、《分類結論告知書》以及《現場核查通知書》的原件,均應作為重要業務檔案留存備查。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外匯局應當妥善保管相關業務檔案,留存5年備查。
第六十七條 本細則規定的比率、金額、期限均含本值,明確規定不含本值的除外。
本細則規定的日期均為自然日,明確規定為工作日的除外。
第六十八條 本細則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解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⑶ 全國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後,具體要如何操作呀
關於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試點的公告》(2011年第2號,以下簡稱公告),在制度改革全國推廣後,由海關總署與國家外匯管理局調整出口報關流程,取消出口
⑷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方式改革後,出口企業怎樣才會被評為A類企業,需要哪些程序及資料
在「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內的企業,在核查期內企業遵守外匯管理相關規定,且貿易外匯收支京外匯管理局非現場或現場核查情況正常的,可被列為A類企業。
⑸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 預付匯怎麼操作是預付匯30天內沒有到貨必須登記是嗎30天到貨是按報關時間
預付匯先要在服務平台上合同登記、付匯登記、指定銀行登記,這樣之後,就去銀行購匯付匯。這樣就算預付匯完成了。進口合同中含預付貨款條款的,企業應在合同簽約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合同登記,並於預付貨款對外支付前15個工作日內辦理付匯登記。」
等貨到之後,要在平台上注銷付匯金額,然後帶境外匯款申請書、關單、核銷表去外管局核銷。這裡面有個預計到貨時間是指報關單上的進口日期,與實際到貨日期相差90天之內的,影響都不大
⑹ 關於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的公告,自2012年8月1日起取消紙質核銷單
1. 出口收匯核銷期限和核銷單有效期不是同一概念,根據8月1日前的規定,出口收匯回核銷期限是貨物出答口報關後210天。
2. 不知道你說的核銷單核銷早已取消是什麼意思,之前都是需要核銷的,只是很多地方都取消了紙質單據核銷改為網上核銷,但是都是要核銷的。
3. 根據目前的文件,8月1日前報關但未超過核銷期限也未核銷的,以後退稅都不需要提供核銷單,如果用過的你都沒核銷,那其實手上的核銷單就沒用了的。另外還未使用的,我們當地稅務局的通知是自行銷毀處理。
4. 取消紙質核銷單後,報關行報關時是就不需要提供核銷單了,更談不上要提供核銷單號。
因各地具體政策可能有所不同,細節操作還應以當地外管局的具體通知為准。如果當地外管局組織相應的培訓也可以去學習了解一下。
⑺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後,之前的延期付款該到外管局去做申請嗎
首先,是否需要到外管局做延期付款報告的是由企業根據延期付款的金額對總量指標的影響程度自主決定的。
其次,改革後銀行為企業辦理付款時無需像改革前一樣核對企業的延期付款登記,因此,如果你們覺得影響不大而沒有去外匯局作報告的話,到時還是可以對外支付的。
⑻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政策與實務具體是個怎樣的概念
去外匯管理局落實一下,這個好像牽扯到結算啊報價啊什麼的,這個需要自己親自去外匯管理局鬧清楚
⑼ 本人財務菜鳥,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後,統一使用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不會出口退稅網上操作流程
出口退稅網上操作?免抵退是嗎?如果有專門的同事做收匯核銷的話,你只需要在電子口岸系統。里,-----出口退稅,進去交退稅聯給國稅。要核對報關單。不符。要聯系電子口岸客服電話詢問。交單後,一個工作日系統會將報關單反饋給國稅,你就可以進出口退稅系統進行申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