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貴金屬的政策法規
正規貴金屬來交易中心指出自,由於前期國務院發布的38號文整頓交易市場,隨後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文,嚴格禁止除了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以外任何機構和個人設立黃金交易所,或黃金交易平台。
根據相關文件,2011年國務院發布38號文《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38號文指出,除依法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期貨監管機構批准設立從事期貨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單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准化合約交易。從事保險、信貸、黃金等金融產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必須經國務院相關金融管理部門批准設立。
目前國內貴金屬投資以可以使用交易平台的現貨白銀和部分實物黃金為主,其中不乏許多非法的平台,如許多以美元報價的倫敦金、倫敦銀等地下盤,多年來也出現過許多詐騙的案例,需要投資者謹慎。
Ⅱ 代客操盤現貨貴金屬違反什麼法律
違反了金融法。
你是有人幫你操作還是你自己是業務員呢?
Ⅲ 國家針對黃金現貨有什麼相關規定嗎
你好
這個暫時還沒有
關於這個話題已經討論了有10年之久了
但是國家一直都是處於一個觀望的狀態
所以最終也導致國內在一個時間段內也產生了很多所謂的交易所
2011年的時候,國家就專門清理過國內的市場,當時關閉了差不多有300個黃金交易品種
唯獨現貨黃金和上海黃金沒有被處理
現貨黃金屬於國際投資,國家想要國際化就必須面對這個投資
只是不能一下子接納而已,這個市場最終會在國內成立,並且會掌握在國家手中
以上意見純屬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Ⅳ 現貨黃金違法嗎
如果只是投資的話不違法。
目前現貨黃金在內陸並沒有成立現貨黃金交內易所,只有期貨黃金和黃容金TD,而現貨黃金在其他發達國家都是正規合法且設有交易所的,所以說如果個人投資者只是單純的去投資現貨黃金是並不違法的,因為在法律法規裡面並沒有寫明個人投資境外現貨黃金屬違法行為。
也正是因為內陸沒有現貨黃金交易所,所以投資者在交易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申請法律援助會比較困難,因為你要跑到國外去,最近的現貨黃金在香港。
所以投資者在選擇平台的過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通常鑒別是否為正規平台的方法有:
1,平台受到監管的交易所是否正規合法。
2,交易所給予平台的經營許可權裡面是否允許交易現貨黃金。
3,你手中的平台以及開戶的官網是否與交易所上面登記的平台名字,官網是否一致。
4,你在存入資金的時候是否是銀聯監管,是否打入的是對公賬戶。
Ⅳ 貴金屬現貨交易合法嗎
關鍵看平台的資質 還有背景!
Ⅵ 國家關於貴金屬和珠寶的法律法規
我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立項工作是伴隨著中國金幣事業的發展,尤其是我國貴金屬紀念幣營銷體制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經歷了一個從起步、發展到逐步規范的歷程。在每個發展過程中,立項工作從很大程度上也主導著我國貴金屬紀念幣的發售政策。
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隨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人民幣、紀念幣立項、設計、生產、發行暫行規定》,貴金屬紀念幣的項目立項有了政策和法規依據,立項工作開始向科學規范的方向發展。
立項及審批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及《人民幣、紀念幣立項、設計、生產、發行暫行規定》,我國貴金屬紀念幣的立項原則是以弘揚民族文化、宣傳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促進世界和平為主導方向。一般項目報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重大政治、歷史題材項目,要進一步上報中央、國務院批准。
立項及報批程序
我國現行貴金屬紀念幣的立項機制為由中國金幣總公司提出申請,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簽報主管貨幣金銀工作的行領導審批,並正式確定年度項目發行計劃。貴金屬紀念幣如以重大政治、歷史事件為題材或使用國家領導人肖像的,中國人民銀行還需將立項計劃及設計圖稿報請中央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每年項目的執行均依據年度項目發行計劃執行,立項計劃如需調整,由中國金幣總公司提出申請,貨幣金銀局報主管貨幣金銀工作的央行領導審批。
具體內容見連接:http://www.chinagoldcoin.net/BIG5/shidian/2005-5-13/zz.htm
Ⅶ 國內做現貨黃金違法嗎
不違法,但是也不受法律保護。國家在現貨黃金方面還沒有出台相關的法律文件出來。
Ⅷ 現貨鉑金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嗎
當今的黃金市場可分為商品性市場和金融性市場,商品實物黃金交易額不足總交易額的3%,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黃金金融衍生物。也就是說,黃金金融衍生物的交易才是市場的主流。而目前中國的黃金市場還停留在以實物商品交易為主的階段。
以上海黃金交易所為例,作為我國唯一的黃金場內交易所,2005年該所年黃金交易量突破900噸,交易金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但與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市場相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2005年倫敦黃金市場的日均結算量高達73.83億美元。原因無他,上海黃金交易所為場內交易,並以實物黃金為主。而倫敦黃金市場則是場外交易,並且其黃金現貨延期交割的交易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參與進來,因為造就了全球最為活躍的黃金市場。
上海金交所的交易卻主要在會員之間,會員主要是用金企業,且一般為工業用金,因此交易主要是購買實物黃金,買入占其全部交易的佔比在99.8%%以上,且主要從事現貨交易,供生產使用。缺乏投資目的的機構和個人的參與,價格波動幅度和彈性較差,這體現在國際金價大幅波動時,國內金價變動相對滯後,出現了一定的套利機會。
此外,中國黃金市場又是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金交所的外資會員實行較為嚴格的審批,目前有1家中外合資企業會員和12家外商獨資與中外合資企業客戶。2005年這類會員與客戶的黃金買賣總量為9427公斤,只佔交易所交易總量的1.04%。缺乏國際報價機構的參與,造成國內黃金市場價格不能完全與國際市場接軌,有時甚至相背離。
隨著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的發展,許多投資者已經不滿足於僅僅進行場內的撮合交易。眾多黃金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黃金做市商。伴隨著金價在近幾年的步步走高,國內黃金市場日趨火熱,國內的黃金做市商得到了蓬勃的發展。雖然目前對黃金做市商制度的法律法規還是一片空白,但黃金做市商交易制度必然要在中國生根、發展。參照倫敦黃金市場的發展歷程,黃金做市商制度能夠彌補目前國內現有的交易所交易模式的不足,提供黃金市場更多的交易流動性,促進中國黃金市場的繁榮。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四大黃金生產國,第三大黃金消費國,但我國人均年黃金消費量僅約0.26克,遠遠低於0.7克的世界平均水平,這反映出中國黃金投資市場潛力巨大。我們以為,中國黃金市場的未來在於大力發展黃金衍生產品,與國際接軌,成為國際性的主要黃金市場。而擺在眼前道路只有一條,即「兩條腿走路」—場外交易和場內交易並舉。其中場內交易則是發展以黃金期貨和期權為主,接近紐約和東京的黃金期貨市場;而場外交易以現貨延期交割的模式為主,類似於倫敦黃金市場和蘇黎世黃金市場。
就場內交易而言,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品種單一,交易機制不健全:實物黃金交易成本較高,不具備做為投資性工具的功能; au(t d) 交易模式雖然具備了「准黃金期貨」的性質,但還不是很完善,與真正意義上的保證金交易和賣空機制還有極大距離。反觀國際主要黃金市場,場內交易的主流品種即是黃金期貨,從紐約商品交易所,到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其黃金期貨品種引導著市場對黃金價格定位和預期。
目前黃金期貨的上市還未有時間表,但已不遠。不論是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上市,還是剛剛掛牌成立的中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面對目前的大好時機,歷史性的機遇絕不容錯過。而在黃金期貨的基礎上,一系列的衍生產品,包括期權,遠期,以及近幾年異常火熱的黃金etf,甚至更多的創新產品都將逐步推出,進一步加大中國黃金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另一方面,場外交易市場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略,從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軌跡看,場外市場的交易量占整個黃金市場交易量近90%。就倫敦黃金市場而言,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其交易是通過「無形方式」—五大金商及客戶網路間的相互聯系組成;蘇黎士黃金市場也沒有正式組織結構,由主要通過瑞士三大銀行為客戶代為買賣並負責清算。
中國黃金市場未來的發展也將尋此軌跡,大量的交易將通過場外交易市場完成,市場價格將會由有實力的做市商引領。其中商業銀行或者說如瑞士三大銀行一樣的專業性黃金銀行,以及一些具備品牌影響力的專業黃金投資機構將成為做市商的主體。
我們相信,中國黃金市場在經歷十幾二十年的發展後,將逐步成為占據主導地位的國際黃金市場:首先是投資品種的豐富與多樣化,黃金期貨,期權,黃金存摺,紙黃金,黃金eft,黃金遠期等產品不斷推出並逐步完善。其次是市場主體的廣泛參與,黃金市場作為投資性的金融市場不但吸引大量的境內機構和個人加入進來,同時開放國門,讓國際性的大銀行和大金商一同參與,從而使得與國際其他黃金市場逐步接軌。我們深信,黃金市場必將成為我國除股票,期貨,外匯市場之外的第四大金融投資市場。
2、鉑金市場的發展趨勢:
日本-復甦的鉑金市場
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最大鉑金首飾消費市場,鉑金首飾在市場上的份額逐年增長。1994年各種貴金屬的銷售總件數為36,286,000件,其中21%為鉑金首飾;雖然1997年之後由於
Ⅸ 炒現貨黃金有哪些法律法規啊去哪裡能看的到
目前沒有炒國際現貨黃金的法律法規
維財金是由政府審批推出的新型理財產品,資金是由中國工商銀行託管的炒黃金投資可以了解一下
維財金既結合了
外盤高杠桿的優勢又解決了
資金安全問題,可以滿足各類投資者的需求。這是我們維財金最大的優勢,也是廣大投資者的最佳選擇。目前免費推廣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