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風險的測量

外匯風險的測量

發布時間:2021-07-24 04:41:09

外匯風險敞口的外匯風險敞口計量

風險計量的方法有很多,傳統的風險計量方法由於比較簡單粗糙已經很難回適應現代瞬息萬答變的金融市場。VaR模型,作為新的風險管理模型,能夠有效衡量金融市場風險,並在總體上改變了企業處理其風險的管理方式,如今,每日監控和管理外匯匯率風險技術首要的是IMF 強烈推薦的VaR 管理技術。VaR全稱是Value at Risk,它的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量化風險,它最初是用來測量證券組合的市場風險,即在既定的持有期內、既定置信水平下,由於匯率、利率、商品或股票價格波動而造成證券組合資產的最大損失。

② 如何算外匯風險(舉例說明)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做外匯保證金,一般資金占總資產的10%,風險控制在3~5%左右。打個比方,你有1000美金,1:100的杠桿,那麼你最好下單0.1手,止損在30~50點左右。

③ 跨國公司外匯風險如何判斷大小

首先,看幣種。幣種是否兌換自由。此項可通過銀行存款和簽訂買賣合同的幣種看出來。
第二,看敞口。日清月結,查看每種外幣的風險敞口有多大。
第三,看收付款時間。關注長期收付的外幣。

④ 外匯風險是什麼

指一個金融的公司、企業組織、經濟實體、國家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貿易、金內融、外匯儲備容的管理與營運等活動中,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未預料的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價值的增加或減少的可能性。

⑤ 「外匯風險」的含義 「外匯風險」如何計量、確認

外匯行業的風險是巨大的,至於個人要承擔多少,這要看您是如何做投資計內劃的。做外匯,無外容乎兩種方式:一、自己做單這樣的話,風險完全是由個人承擔了。帳戶的盈虧,也就取決於個人的操作了。二、代客操盤雖然這個服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國家法律上是不認同的,但在民間,做這塊業務的,還是大有人在一般來說,如果能找到一個比較不錯的操盤團隊,客戶可能需要承擔的,就是合同里約定的風險了

⑥ 什麼是外匯風險外匯風險有哪三種類型

外匯市場的投資投機者,經常說外匯市場如何如何賺錢。但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則把全球匯市的波動起伏視為風險,不論是參加外匯交易的個人還是銀行、企業,只要有外匯,就有外匯風險。一般地說,人們將「因匯率變動而蒙受的損失以及將喪失所期待的利益的可能性」稱為外匯風險。通常還將承受外匯風險的外幣金額稱為「受險部分」。
自1973年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貨幣匯率波動頻繁,不僅幅度大,而且各種主要貨幣之間經常出現強弱、地位互相轉換的局面。我國在改革開放前,由於一直實行嚴格的外匯管理,匯率調節機制僵化,且多數涉外企業沒有真正成為自負盈虧的主體,所以外匯風險主要由國家來承擔。隨著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推進,我國進入WTO的日益臨近,銀行、企業已經不能依賴政府的庇護,因此,如何防範外匯風險就成為銀行、企業、個人的燃眉之急。
外匯風險的表現之一是:外匯交易風險。由於進行本國貨幣與外幣的交換才產生外匯風險。以外匯買賣為業務的外匯銀行負擔的風險主要是外匯風險。銀行以外的企業在以外幣進行貸款或借款以及伴隨外幣貸款、借款而進行外匯交易時,也要發生同樣的風險。個人買賣外匯同樣也存在風險。
外匯風險的表現之二是:為了將來進行外匯交易而將本國貨幣與外幣進行兌換,由於將來進行交易時所適用的匯率沒有確定,因而存在風險。這是一般企業以外幣計價進行貿易交易及非貿易交易時產生的風險,因此也稱為「交易結算風險」。
外匯風險的表現之三是:企業進行會計處理和進行外幣債權、債務決算等時候如何以本國貨幣進行評價的問題。比如在辦理決算時,評價債權、債務,因所適用的匯率不同,就會產生賬面上損益的差異,因此也稱為「評價風險」或「外匯折算風險」。
外匯風險表現之四是:經濟風險——指企業或個人的未來預期收益因匯率變化而可能受到損失的風險。
外匯風險的表現之五是:國家風險——即政治風險。它是指企業或個人的外匯交易因國家強制力而終止所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來源:fx678

⑦ 外匯風險敞口的外匯風險敞口測算

要對外匯敞口風險進行管理,首先要對風險敞口進行測算。外匯資產(或負債)由於匯率變動而可能出現增值和減值,這種增值和減值可能自然抵消或被某種措施人為沖銷,其中無法自然抵消也沒有被人為沖銷的外匯資產(或負債)就暴露在匯率變動的風險中,形成匯率風險敞口。外匯的風險敞口凈額取決於財務公司的資產(或負債)的性質和匯率變動時其受到影響的范圍和方式
對於總凈額外匯敞口的計量,通常採用凈匯總敞口、總匯總敞口、匯總短敞口三種計量方法。凈匯總敞口是各種多頭頭寸與空頭頭寸相互抵消後的絕對值。當外匯敞口組合中的貨幣變動高度相關時,多頭頭寸外幣敞口與空頭頭寸外幣敞口之間的匯率風險可以相互抵消。在這種組合下,適合採用凈敞口計量方法衡量匯率風險。當外匯敞口組合中的貨幣變動完全不相關時,外幣多頭頭寸和外幣空頭頭寸之間的風險就不能相互抵消,應該用多頭頭寸和空頭頭寸相加的總匯總敞口來衡量匯率風險。
財務公司的風險敞口根據財務公司自身的業務和偏好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自留敞口,自留敞口是指財務公司根據業務需要和自身偏好願意承擔匯率風險的敞口部分,這部分敞口不需要進行對沖;一個是對沖敞口,財務公司不願意承擔匯率風險,需要通過風險對沖手段來對沖的敞口部分。一般所說的匯率風險管理主要是針對對沖敞口的部分。
外匯資產的匯率風險可以通過套期保值、消除風險敞口來迴避,也可以在預測匯率波動的基礎上對風險進行計量,主動保持風險敞口來實現風險盈利。例如:在對預測匯率和遠期匯率進行比較的情況下買賣遠期外匯,並對外匯資產組合的期限結構進行調整;根據不同幣種匯率的預測來調整外幣資產的結構。國外一些商業銀行外匯資產組合的模式就有「五五制」(即50%的頭寸進行保值,其50%頭寸處於敞口狀態)和「三三制」等。無論是否消除風險敞口,對外匯匯率波動預測和相應風險測量是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礎。

⑧ 外匯風險特徵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對外開放領域的不斷拓展,國際經濟交流將更加頻繁。對外貿易、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資金融通等,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水平上,都必將躍上一個新台階。然而,在浮動匯率制度條件下,匯率波動具有經常性和不確定性,對外經濟活動中難免會遇到匯率變動而產生的風險。如何正確地認識外匯風險和較好地防範和化解外匯風險,是一個亟待探討和解決的問題。本文的重點在於探討防範和化解外匯風險方法。一 外匯風險的定義 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牙買加協定》承認浮動匯率制的合法性。於是各國的貨幣匯率頻繁變動,並且經常大幅進行變動,正是如此,各國在國際經濟交易中就會產生外匯風險。外匯風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外匯風險是指由於匯率的變化以及交易者到期違約和外國政府實行外匯管制等給外匯交易者和外匯持有者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狹義的外匯風險僅指由於匯率的變化以給外匯交易者和外匯持有者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二 外匯風險的表現外匯風險的種類很多,主要表現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經濟風險和儲備風險。 (一) 交易風險交易風險指在約定以外幣計價成交的交易過程中,由於結算時的匯率與交易發生時即簽訂合同時的匯率不同而引起收益或虧損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 1、以即期或延期付款為支付條件的商品或勞務的進出口,在貨物裝運和勞務提供後,而貨款或勞務費用尚未收付前,外匯匯率變化所發生的風險。 2、以外幣計價的國際信貸活動,在債權債務未清償前所存在的匯率風險。例如:某項目借入是日元,到期歸還的也應是日元。而該項目產生效益後收到的是美元。若美元對日元匯率猛跌,該項目要比原計劃多花許多美元,才能兌成日元歸還本息,結果造成虧損。3.向外籌資中的匯率風險。借入一種外幣而需要換成另一種外幣使用,則籌資人將承受借入貨幣與使用貨幣之間匯率變動的風險。 3、待履行的遠期外匯合同,約定匯率和到期即期匯率變動而產生的風險。 (二) 會計風險會計風險也稱折算風險,是指由於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某些外匯資金項目金額變動的可能性。它是一種賬面的損失和收益,並不是實際交割時的實際損益,但它卻會影響企業資產負債的報告結果。例如:某企業進口設備30萬美元,當時匯率為100美元=890元人民幣,換算為267萬人民幣,並記錄這一負債。在會計期末對外幣業務賬戶金額進行換算時,匯率發生了變化為100美元=830元人民幣,這時資產負債表上外匯資金項目的負債為249萬元人民幣。其中18萬元人民幣就成為匯率變化而產生的會計風險。 (三) 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由於意料之外的外匯匯率變化而導致企業產品成本、價格等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企業未來經營收益增減的不確定性。例如,我國某集團公司在美國有一子公司,利用當地資源和勞動力組織生產,產品以美元計價銷售。突然美元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貶值,這就會給子公司的經濟績效帶來潛在的風險。 (四) 儲備風險儲備風險是指外匯作為儲備資產因外匯匯率變動而引起價值下跌或上升的可能性。上述四類風險有一定的聯系,從時間上看,會計風險是對過去會計資料計算時因匯率變動而造成的資產或負債的變異程度,是賬面價值的變化;交易風險和儲備風險是當前交易或結算中因匯率變化而造成的實實在在的經濟損失或經濟收益;而經濟風險是因匯率變化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經營收益所產生的潛在的不確定性。三、外匯風險的防範外匯風險屬系統性風險,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我們在對外活動中只要樹立外匯風險意識,建立外匯風險管理機制,對外匯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和分析,設計和選擇防止或減少損失的處理方案,就有可能以最小的成本,達到風險處理的最佳效能。如果操作得當,不但可以化解外匯風險,甚至可以借之牟利。目前國際上常見的防範外匯風險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一)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規避外匯風險衍生金融工具在外匯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外匯風險管理和金融工具創新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創新金融工具的出現是金融市場(包括外匯市場)發展的結果,外匯市場的發展,使得外匯風險日益加劇,從而對管理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創新金融工具的出現,也促進了外匯市場的發展,對外匯風險管理「雪中送炭」,為企業外匯風險管理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運作空間,財務風險管理不再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而是延伸到企業外部的外匯市場之中。從目前情況看,外匯風險管理所運用的創新金融工具主要有外匯遠期合同、外匯期貨、外匯期權和互轉等。 1、 匯遠期合同避險遠期合同指企業處於避免外匯風險或投機的目的,與他方簽定合同,規定買賣外匯的數量、匯率(遠期匯率)和交割時間,到規定的交割日,買賣雙方按合同約定,賣方交匯買方付款的外匯交易。遠期合同避險,就是利用遠期外匯市場,通過簽定抵消性質的遠期合同來防範由於匯率變動而可能蒙受的損失,以達到保值的目的,及企業預定在未來一定日期,會收到或支付一筆外幣款項時,先在遠期外匯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該種外幣,將未實現的匯率予以固定,而不管契約期間的匯率如何變動,企業都可以確定將來能夠收到或付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遠期合同是不可撤消的,應否採用這種避險工具的關鍵是對未來匯率的預測,若匯率預測失誤,雖鎖定了風險,卻也失去了本應得到的收益。因而,這種避險工具常用於保守型管理策略之中。 2、 匯期貨避險外匯期貨的避險原理與外匯遠期合同是相似的,即為了使實際或預期的外匯頭寸免受匯率的不利影響,進行與現貨頭寸相反方向的外匯期貨交易。也就是買進(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買進)期貨合約而補償因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根據套期保值交易採取的方向,外幣期貨分為買進對沖與賣出對沖。賣出對沖又稱空頭,是指預期未來將在現貨市場售出某種外幣,而先於現貨市場出售與該幣相同或相當的外幣期貨契約,到時,在現貨市場出售該幣的同時,再將原先已售出的期貨契約在期貨市場結清。買入對沖又稱多頭,是指預期未來將在現貨市場購入某外幣,而先於此買入與該外幣相同或相關的外幣期貨合約,到期時在現貨市場上買入該幣的同時,再將原先買入的期貨契約在期貨市場結清。通過對沖,實際上是將未來外幣交易匯率事先固定下來,從而可避免匯率波動的風險。外匯期貨交易的選擇,同樣也取決於匯率預測的可靠程度及信用風險,但期貨有獨特的保證金制度,它是利得與損失的杠桿,它既不限制風險,又不限制收益,即到期不履行時,支付保證金。可見,該避險工具可滿足持「中庸型」或「保守型」風險管理策略的需要。 3、 外匯期權避險外匯期權又稱外幣期權,是一種選擇契約,其持有人及期權買方享有在契約屆期或之前已規定的價格購買,或銷售一定數額某種外幣資產的權利。當形勢有利時,他有權買進或賣出該種外幣資產,如形勢不利時,他也可不行使期權,放棄買賣該種外幣資產。而期權的賣方則有義務在買方要求履約時,賣出或買進期權買方買進或賣出的該種外幣資產。從避免外匯風險的角度看,外匯期權是外匯遠期合同和外匯期貨的延伸,但外匯遠期合同是不可更改的,即使合同到期前,出現匯率朝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變動,也必須按約定履行,從而不得不坐失本可得到的匯兌收益;外匯期貨契約簽定後,雖可在匯率朝有利方向變動時,與契約到期前以反向交易沖銷原契約,而不坐失匯率有利變動的好處,但期貨契約必須交納保證金,並每日按清算價計算盈虧,必要時尚需追加保證金,否則已進行的期貨契約會被拍賣掉;期權則不同,它有選擇餘地,買方可放棄履約,從而隨市場行情的變化,獲得無限大的利益,他無需每日清算,而只需支付權利金,又稱其權費或保險費,於定約時由買方支付給賣方,以取得履約選擇權的費用)。因此,這種避險工具可適用於持「積極進取型」風險管理策略的需要。 4、 貨幣互換避險互換又稱掉期,指交易雙方依據預先約定的規則,在一段時間內,交換一系列付款的交易。貨幣互換為互換的一種,它的基本做法是,在交易之初,雙方以議定的匯率互換的本金,根據互換的金額,計算利息,互換交易期間,雙方按約定的付息期和金額進行利息互換;在交易到期日,雙方進行本金的再次互換。在貨幣互換交易中,由於匯率是預先確定的,交易者不必承擔匯率變動的風險,因而起到避險的作用。貨幣互換是以目前現匯匯率為基礎,或以事先約定的遠期匯率為准,匯率多少由交易雙方商定,且互換交易的期限往往較長,因而它比運用期貨、遠期合同等方式來避免長期外匯風險要簡潔的多;另外,它在企業籌資中具有籌資成本低,籌資靈活性大等優點,故受到企業廣泛的採用。當然,外匯風險管理所用的創新金融工具還不止這些,隨著國際金融業的競爭的加劇,不斷有更新的金融工具推出。如目前最新的幾種外匯交易方式,有可變式遠期外匯交易、圓筒式期權交易、投標期間買匯期權、防止出口投標風險期權等;另外,為了揚長避短,各種金融工具往往組合使用。但是,正如前面所說,運用各工具避免風險,也僅僅是避免風險而已。(二)貨幣選擇法規避外匯風險
選擇好計價結算貨幣是涉外企業避免外匯風險的一種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企業計價貨幣選擇的原則是:
1、合理選擇計價貨幣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既有本幣與外幣之分,又有硬幣與軟幣之分。企業在交易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計價貨幣,是防範外匯風險的重要方法。選擇計價貨幣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遵循「收硬付款」的原則。即在出口貿易中,力爭選擇硬貨幣來計價結算;在進口貿易中,力爭選擇軟貨幣計價結算。但是在實際業務中,貨幣選擇並不是一相情願的事,因為交易雙方都希望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貨幣,從而將匯率風險轉嫁給對方。因此交易雙方在計價貨幣的選擇上往往產生爭論,甚至出現僵局。為打開僵局,促成交易,使用「收硬付款」原則要靈活多樣。比如,通過調整商品價格,把匯率變動的風險計進商品價格中,同時還可採取軟硬對半策略等等,使買賣雙方互不吃虧,平等互利。

閱讀全文

與外匯風險的測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實盤秀怎麼沒了 瀏覽:268
車貸款50000一年利息是多少 瀏覽:97
基金經理范冰個人介紹 瀏覽:141
價格1與財務間的關系 瀏覽:750
公積金貸款房產證辦理流程 瀏覽:6
360理財通 瀏覽:938
金融租賃與信託 瀏覽:395
在北京銀行貸款會下批款涵嗎 瀏覽:498
央企改革基金能買嗎 瀏覽:537
跟蹤中證信息指數基金 瀏覽:721
千萬科技資金流向 瀏覽:317
基金如何平衡組合 瀏覽:162
理財專修學院 瀏覽:200
理財用什麼軟體好 瀏覽:999
創匯通理財 瀏覽:459
甘肅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38
聯合貸款信息安全管理辦法 瀏覽:371
正規黃金白銀投資咨詢平台 瀏覽:208
信託好么 瀏覽:963
工銀添益工銀瑞信添益快線貨幣基金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