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證券法,上市證券發生權益分派、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等情況,交易所會在股權登記日次一交易日對該證券作除權除息處理。
A股中很多股民都很疑惑為什麼股票在除權除息之後股價會大幅下跌呢?這是錯誤性的理解,股價大幅下跌其實就是一種調整折價而已,折價的多少是根據股票除權除息的比例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比如上市公司在股權登記日2018年9月12日,上市公司股票除權日就是2018年9月13日;根據10派1元(含稅)的除息,公司總股本為基準,向所有大中小股東享有現金分紅的股東實施每1月派0.1元的紅利稅,在除息日股價當天做出0.1元的折價;也就是10元的股價除息日當天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折價為從10元折價後9.9元;如上圖股票調整的折價空間就是除息;
綜合以上分析提主提出的為什麼股票在除息日之後會下跌?因為根據證券法上市公司有發生除權除夕的處理作出相對應的調整折價而已,並不是真正的下跌,作出調整折價後所有大中小股東的權益並未發生任何改變,總體市值也未發生改變;所以這就是讓很多股民投資者弄不懂的原因,為什麼除權除息後股價會大幅下跌的真正原因!
B. 除息的第二天股價一定會跌嗎
這不是跌,這是對價形成的。你的資金並沒少,一般會填權,給你這些分紅。
看股票走勢而定,不用管這些信息。
C. 請問股票除權後是不是一定下跌謝謝
不一定
除權與除息是投資者在日常交易中經常遇到的兩個名詞,這里涉及到上市公司分紅派息和配股。分紅派息是上市公司向其股東派發紅利和股息的過程,其主要形式有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兩種;而配股是指股份公司對老股東按一定比例配售公司新發行的股票,是公司的一種再籌資方式。除權是指除去股票中領取股票股息和取得配股權的權利,除息是指除去股票中領取現金股息的權利。公司在進行分紅派息和配股時,會規定某一交易日為股權登記日(R日)或股息登記日(R日),只有在該日收盤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才有獲得分紅派息和配股的權利,股權登記日和股息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為除權或除息基準日(R+1日),該日交易的股票已被除權或除息處理,不再享有分紅派息和配股的權利,該日被除權或除息的股票,滬市用XR表示除權,XD表示除息,DR為同時除權和除息,深市無標記。
滬市送股到帳和上市交易日為R+1日,現金股息的到帳日為R+2日,配股繳款起始日為R+1日,繳款期通常為10個交易日,配股代碼為700xxx。深市送股到帳和上市交易日以及現金股息的到帳日均為R+2日,配股繳款起始日也是R+2日,繳款期通常也是10個交易日,配股代碼為8xxx。
兩市股票可配股票數量,投資者可在自己的帳戶內查詢。有關配股的信息,投資者可查閱配股之前刊登在三大證券報上的該股票的《配股說明書》。
股票的除權除息參考價的計算公式有兩種,滬市、深市各不相同。
滬市:
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派息率)/(1+送股率+配股率)
(結果四捨五入至0.01元)。
例:某上市公司分配方案為每10股送3股,派2元現金,同時每10股配2股,配股價為5元,該股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12元,則該股除權參考價為:(12+0.2×5-0.2)/(1+0.3+0.2)=8.53(元)
深市:
與滬市有所不同,其計算方式以市值為依據,其公式為:
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總市值+配股總數×配股價-派現金總額)/除權後總股本
(結果四捨五入至0.01元)。
其中:
股權統計日總市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除權前總股本。
除權後總股本=除權前總股本+送股總數+配股總數。
例:深市某上市公司總股本10000萬股,流通股5000萬股,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10元,其分紅配股方案為10送3股派2元配2股,共送出紅股3000萬股,派現金2000萬元,由於國家股和法人股股東放棄配股,實際配股總數為1000萬股,配股價為5元,則其除權參考價為:
(10×10000+1000×5-2000)/(10000+3000+1000)=7.36(元)
D. 除權除息日後股價會下跌一點嗎
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或者向股東分配紅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送還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因股本增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權,因紅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息。
例如,公司原來股本為1億股,每股市價為10元,現公司每股送一股的比例實施,則該事實完成後企業實際價值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但總股本增加到2億股,也就是說轉增股本後的兩股相當於此前的一股所代表的企業價值,每股盈利變為0.5元,其市價應相應除權,調整為5元。這樣,除權前後企業的市價總值不變,都為10億元。如果企業不是決定轉增股本,而是決定將每股盈利1元全部作為紅利派發,那麼實施送紅利之後,每股實際價值將減少1元,應當對其市價除息,相應調整為9元。
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時,需要確定股權登記日,在股權登記日及此前持有或買進股票的股東享受送股、派息或配股權利,是含權(含息)股。股權登記日的次交易日即除權除息日,此時再買進股票已不享受上述權利。因此一般而言,除權除息日的股價要低於股權登記日的股價。
★ 除權(除息)股與含權(含息)股的差別就在於是否能夠享受股利、股息,這也決定了兩者市場價值之間存在差異。除權日當天開市前要根據除權除息具體情況計算得出一個剔除除權除息影響後的價格作為開盤指導價,這也稱為除權(除息)基準價,其計算辦法是:
(1)除息基準價的計算辦法為:
除息基準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所派現金
(2)除權基準價計算分為送股股權和配股股權:
股權登記日收盤價
送股除權基準價=
1+每股送股比例
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
配股除權基準價=
1+每股配股比例
(3)有送紅利、派息、配股的除權基準價計算方法為:
收盤價+配股比例×配股價-每股所派現金
除權基準價=
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 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上漲,這種行情稱為填權。倘若股價上漲到除權除息前的價格水平,變稱為充分填權。相反,如果多數人不看好該股,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下降,則為貼權。股票能否走出填權行情,一般與市場環境、發行公司的行業前景、公司獲利能力和企業形象有關。
E. 為什麼股票在除息日之後會下跌
很多投資者不是很理解,上市公司有能力派發股息代表該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公司有能力給股東派發股息,那麼為什麼到了除息大多數股票都是會出現下跌的狀態呢,下面我們具體來解析下這個問題。
總結:利好的兌現預期結束和短線資金的出逃導致股票除息日後的下跌。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加關注獲取更多市場分析和預測。
F. 股票在分紅除權除息日是否會大跌
股價會調低的,但大跌會不會是不一定的,有時會填權的
除息日當天即除版息基準日會出現除息報價,權即基準日前一天的市場收盤價減去該公司應發放的現金股利,它是除息日當天開盤價的參考價。
除權日當天叫除權基準日會出現除權報價。
除權價格的計算,分三種情況:
1.送股時:除權價格=(除權日前一天收盤價)÷( 1+送股率)。
2.有償配股時;除權價格=( 除權日前一天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配股率)。
3.送股與有償配股相結合時: 除權價=除權日前一天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
G. 股票除權除息後為什麼會出現暴跌
不會的,價格的同時,股票數量增加。所謂換湯不換葯。
H. 除權除息日股票會跌嗎 除權除息的股票好嗎
股票除息除權,對股價沒有什麼影響,股票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如果是高除權的,建議離場觀望,小除權的影響不大,總之,需要尊重股票內在的運行規律。除權除息,對股價的影響表現在除權之前和除權之後,除權除息本身說明公司業績很好,因為容易得到資金的追捧。
一方面,在業績報告出來之前,業績良好,可能引發除權之前的追捧,另一方面,除權之後,一隻股票很可能從高價股變成低價股,符合股民喜歡買低價股的心理想法,而且股民還有這只股票可以回到原來價位的預期。
因為除權之後,經常會出現填權行情。在除權除息之前不需要做任何准備。除權之後大跌,是因為利好兌現。如果除權之前在漲,除權之後繼續漲,說明主力對該股介入非常深,利用大勢吸引眼球,繼續拉升擇機出貨!
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實施高比例的送股和轉增,會使除權後的股價大打折扣,但實際上由於股數增多,投資者並未受到損失。除權、除息對於股東而言影響是中性的。除權、除息一方面可以更為准確地反映上市公司股價對應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股東調整持股成本和分析盈虧變化。
然而,上市公司通過高比例分配等方式將總股本擴大,將股價通過除權、除息拉低,可以提高流動性。股票流通性好的上市公司,如果業績優良,往往容易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這在實施定向增發和後續可能實施的融資融券業務中都是重要的因素。
除權後,如果不進行復權處理,上市公司的股價就會形成一個較大的缺口,使K線和技術指標都出現不正常的變化,不利於投資者進行技術分析。不過,在一般的股票分析軟體中,都有對K線進行復權的選擇操作,並分為前復權和後復權,有的軟體為下復權和上復權。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也可以通過上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