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和匯率:
從外匯的含義中可以看出,外匯儲備和匯率關系時非常緊密。外匯儲備變多了,相當於本幣購買力增強,而且本幣需求增加,這樣根據本幣外幣的供給需求曲線,可以得到本幣升值的趨勢。從貨幣政策來說,外匯儲備變多,代表央行用大量本幣購買了外國資產。
從而使得市場上流動性過剩,這樣提高了利率,不過對外可能是升值的,但是實際上可能對內是貶值的,因為大量本幣供給,推高了物價指數。實際物價的上抵消了貨幣的供給。
一國選擇儲備貨幣總是要以儲備貨幣的外匯匯率長期較為穩定為前提。如果某種儲備貨幣其發行國國際收支長期惡化,貨幣不斷貶值,匯率不斷下跌,該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就會不斷削弱, 甚至會失去其儲備貨幣的地位。
(1)我國是外匯儲備擴展閱讀:
主要組成
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
1、主要用途
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2、主要形式
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19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
3、儲備比例
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B. 什麼是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匯儲備有多少
外匯儲備:各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對外流動性資產,主要是銀行存款和國庫券等。
外匯儲備並不是越多越好
外匯儲備的作用:
1融通國際收支赤字(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2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本國匯率穩定
3充當對外舉債的保證(作對外借款的信用保證)
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接近一萬億美元
C. 外匯儲備意味著什麼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專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屬掌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D. 我國的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有哪些我國當前的外匯儲備是多少如何管理我國的外匯儲備
我國當前外匯儲備大約3.2萬億美元。
主要來源:
1、長期對外貿易順差
2、外國對華實體經濟回投資
3、外國資本答流入(熱錢)
4、外匯儲備經營產生的收益
5、其它
外匯儲備管理:
一、堅持外匯儲備總量控制:外匯儲備並非越多越好,保持適當規模;
二、安排高素質的交易員、操盤手管理好外匯資產,獲取投資性收益;
三、依託中國的經濟實力,盡快讓人民幣也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四、外匯儲備應多元化投資,避免某種貨幣資產規模偏大;
五、分清楚外匯儲備的構成,尤其是要警惕熱錢流入而形成的外匯儲備(這一部分一定要嚴控);
六、對於貿易順差,應進行科學的引導,提高科技、勞動附加值高德綠色產業的順差貢獻度,降低三高產業貿易順差;
七、外匯管理,風險控制要始終擺在首位。
八、及時利用外匯儲備,購買中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物資、科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
E. 人民幣貶值 我國的外匯儲備是增加還是減少
外匯儲備是以外幣表示的國家儲備,人民幣幣值的變化與外匯儲備是否增減沒有關系.也就是以外幣表示的資產量不變.
人民幣貶值,以本幣計算的外匯儲備量增加,因為人民幣貶值,單位外匯摺合的人民幣數量增加.
F. 我國的外匯儲備是多少
(上海綜合電)中國的外匯儲備,在貿易盈餘急速增加下,預期在今年就將超專越日本,成為全球外匯儲屬備最高的國家。
《中國證券報》昨日報道,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受訪時指出,9月份中國外匯儲備增幅減緩,說明升值預期比匯改前減弱。不過,按目前的增速,今年之內中國有可能超過日本的外匯儲備。
至2005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7690億美元,同比增長49.5%。今年1-9月國家外匯儲備增加1591億美元,同比多增478億美元。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158億美元,同比少增26億美元。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是4033億美元,到2004年增加到6099億美元。
反之,日本今年9月份的外匯儲備較8月份的8435億6000萬美元減少了42億美元至8394億美元。
促使中國外匯儲備急速增加的主因是外貿盈餘增加迅速。今年前9個月,中國外貿盈餘就增加了683億美元,創下新高紀錄。
巴曙松認為,中國外匯儲備已經大量形成,需要探索外匯儲備的高效率運用,不應僅是低效率購買債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