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匯准備金率調整為零是什麼意思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就是銀行對於外幣存款,應該保留一定比例的風險准備金,以應對擠兌。調整為零後,實際上是向市場注入了新的流動性,利多股市、債市,抑制資本外流。
外匯風險准備金是央行在2015年的《關於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的。文件中要求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准備金,准備金率暫定為20%。金融自購在央行的外匯風險准備金凍結期為1年,利率暫定為0。
央行當時推出外匯風險准備金主要是為了抑制彼時外匯市場過度波動,打擊跨境外匯套利外匯風險准備金是2015年人民幣大貶值的時候提出來的,效果很不錯。
(1)外匯風險准備金率下調利好擴展閱讀:
收取外匯風險准備金業務范圍為:
1、境內金融機構開展的代客遠期售匯業務。
具體包括:客戶遠期售匯業務;客戶買入或賣出期權業務,以及包含多個期權的期權組合業務;客戶在近端不交換本金、遠端換入外匯的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業務;客戶遠期購入外匯的其它業務。
2、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外與其客戶開展的前述同類業務產生的在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平盤的頭寸。
3、人民幣購售中所涉及的前述同類業務。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方面。自2017年9月11日起,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2017年9月1日至10日發生的相關業務仍按照此前的規定交存外匯風險准備金。
❷ 央行將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利好還是利空
當然利空了,國家為了不讓人民幣對外匯率漲得太快,對國內出口企業過度影響等等,所以把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零
❸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有什麼好處
國家為了不讓人民幣對外匯率漲得太快,對國內出口企業過度影響等等,所以把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零。
對出口企業利空影響做了調整
❹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什麼意思
外匯風險准備是為了抑制外匯市場過度波動,打擊外匯跨境套利,要求銀行把客戶購匯業務的本金,按照規定的風險准備金率存放到央行的資金,存期一般是一年,不支付利息。銀行當月風險准備金=上月遠期匯售業務簽約額*存款准備金率,匯售業務是企業擔心未來利率變動和銀行簽訂的合約。
遠期售匯業務:比方說在國際貿易中進口原材料,為了防止幾個月之後的匯率變動,就跟銀行簽訂一份幾個月後的遠期購匯合約,在交割當天按照合同約定的幣種,匯率交割。
目前我國的風險准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從20%下調為0。
一方面有助於降低企業遠期購匯成本,更好地利用人民幣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另外一方面,遠期美元購匯需求的增加,也可以抑制人民幣匯率的過快升值,從而實現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雙向波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對股市是利好嗎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對股市是利好。
調整為零後,實際上是向市場注入了新的流動性,利多股市、債市,抑制資本外流。
外匯風險准備金是央行在2015年的《關於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的。文件中要求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准備金,准備金率暫定為20%。金融自購在央行的外匯風險准備金凍結期為1年,利率暫定為0。
央行當時推出外匯風險准備金主要是為了抑制彼時外匯市場過度波動,打擊跨境外匯套利外匯風險准備金是2015年人民幣大貶值的時候提出來的,效果很不錯。
(5)外匯風險准備金率下調利好擴展閱讀:
收取外匯風險准備金業務范圍為:
1、境內金融機構開展的代客遠期售匯業務。
具體包括:客戶遠期售匯業務;客戶買入或賣出期權業務,以及包含多個期權的期權組合業務;客戶在近端不交換本金、遠端換入外匯的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業務;客戶遠期購入外匯的其它業務。
2、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外與其客戶開展的前述同類業務產生的在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平盤的頭寸。
3、人民幣購售中所涉及的前述同類業務。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方面。自2017年9月11日起,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2017年9月1日至10日發生的相關業務仍按照此前的規定交存外匯風險准備金。
❻ 央行下調遠期售匯風險准備金率至0,這對儲戶有何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從20%下調為0,這個做法讓很多人認為是央行要有新的動作了,這個事情對儲戶有沒有影響呢?
當然,儲蓄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特色,很多人只是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而已,而不是為了獲得高額的報酬,我們能夠做好的就是拿出一部分理財,拿出一部分投資,拿出一部分儲蓄,這樣就可以將風險均攤,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大家覺得呢?
❼ 外匯儲備金下調為零是利好嗎
行網站發布消息稱,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從20%下調為0。記者注意到,央行於2015年將銀行遠期售匯業務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並將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定為20%。此後,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跟隨形勢變化幾經調整。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如果遠期售匯的風險准備金率從20%降到0,企業開展遠期購匯的成本就會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增加企業遠期購匯的積極性,增加外匯市場的需求。”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看來,“自5月底以來,人民幣匯率連續升值,特別是國慶節後人民幣強勢升破6.7,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匯率升值雖然能夠起到降低進口成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提振資本市場等作用,但升值速度過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本就脆弱的實體和出口部門,對經濟復甦產生部分抑制。”他認為,此時調降遠期售匯風險准備金率,降低企業遠期購匯成本,有利於增加購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平緩匯率升值幅度和速度,更好的實現匯率穩定和雙向波動。
中信證券FICC首席分析師明明指出,“這說明央行不追求趨勢升值,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仍然是主要目標。八月份以來受美元總體弱勢,包括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最近一兩個月累計升值的幅度比較大。考慮到我們現在貨幣政策的匯率目標仍然是保持人民幣合理均衡,那麼在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經比較大的時候,有必要進行周期調節。所以,通過下調遠期售匯業務的准備金,可以進一步平衡外匯市場的供需,從而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位置上保持穩定。”
溫彬也表示,此時將外匯風險准備金率下調為零,一方面有助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銀行降低遠期售匯成本,增加企業對此產品需求,以更好地利用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
❽ 如何理解央行調整外匯風險准備金
2017年9月8日,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外匯風險准備金政策的通知》(銀發[2017]207號),將境內金融機構代客遠期售匯業務所需提取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0%。
其目的在於打斷人民幣的持續升值趨勢,不讓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我們預計,未來人民幣繼續維持如此迅猛升勢的概率較小。
一來現在央行已經注意到人民幣的「異常」的升勢,釋放出了穩定的信號,如果升值趨勢不減,那麼未來央行可能會繼續出手。
二來當前人民幣突破6.50,相對來說已經是一個買入美元的低位,在央行舉措出來後,升值預期會受到一定影響,購匯盤可能會出手抄底,結匯盤則會相應的收斂,等待未來更具競爭力的結匯價格,從而打壓人民幣的升值動力。
三來貿易順差在升值壓力下會收窄,削弱人民幣走強的基礎。現在國內這一輪原材料與中間品價格上漲,並非源於持續的需求端擴張,而是供給收縮,從PPI向CPI傳導不通暢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相比於消費品,貿易品的結構與工業品更為相似,國內工業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拉低了國內外的價格,削弱了中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國內的部分商品,比如螺紋鋼,價格已經超過了歐盟和美國。中外價差這種的收窄,加快進口替代國內產品,我們看到去年8月以來進口增速持續快於出口增速。
人民幣兌美元和一攬子貨幣的升值,也將逐步反映到進出口上來。雙重壓力之下,預計貿易順差將逐步被擠壓。這會削弱人民幣走強的基礎,因為雖然短期資本流動對匯率的影響更為明顯,但長期來看匯率還是由貿易順差等基本面因素決定。
❾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對人民幣匯率應該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保持溫度上漲趨勢消弱,美元兌人民幣上漲現在已經出現做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