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匯買賣差價的原因
外匯買賣有差價,是受到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影響。還有就是受本國幣值的影響。在直內接標價法中容,如果本幣升值,外匯則下降。反之,本幣貶值,外匯升高。還有人們的心理預期影響外匯的供求,各國的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也決定外匯買賣的高低,所以外匯買賣就產生了差價。
銀行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基準貨幣的報價。銀行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基準貨幣的報價。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交易頻繁的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買賣差價相對較小,而一些交易清淡的幣種差價就比較大。
㈡ 外匯匯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簡單說,是由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糾集一幫專家根據復雜的演算法弄出來的,每天不同,按時公布。
詳細說,看以下內容:
1. 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個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㈢ 個人利用外匯率買賣外匯賺取差價犯法嗎
中國資本市場沒有正式開通官方匯率衍生品交易平台,投資者在境內外的外匯交易平台交易只要資金出入金不超額且不帶有洗錢等違法性質就不違法,但萬一被黑平台坑了也不受法律保護。至於現貨外匯買賣,只要換匯額度不超過一定規模都不算違法。
㈣ 什麼是外匯匯率的差價
外匯匯率是指一個國抄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我們做外匯交易賺取的主要利潤是匯率現在的比價與未來比價之間的差價。而有些匯友卻拾芝麻丟西瓜,過於注重貨幣的利息收入,為此有時還會逆勢而為,出現虧損。利息收入多少無所謂,是「小錢」,匯率差價才是我們爭取的「大錢」。
有的匯友認為外匯匯率漲勢或者跌勢與現狀不符合,脫離了實際,所以不肯去交易。在外匯市場中有一句話「重勢不重價」,價格上漲為「天價」也會有人去買,價格跌到「地價」,依然有人會去做空。所以我們需要關注趨勢,如果趨勢夠強,就繼續順勢而為。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外匯市場中說了算的是「錢」,有了錢,匯率推到天價、砸到地價都是合理的。
㈤ 匯率的各個差價是怎麼回事
存貸款利率都是一樣的.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的標准.只不過各銀行有最低下浮15%的許可權,有的銀行對某家企業可能只下浮10%,對別的資信好的企業下浮15%,對民營企業完全不下浮.要依據銀行的和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匯率基準價是一樣的,但每個銀行要收取一定的差價做為利潤,這一點上實際執行的利率是不一樣的.目前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比較優惠.
㈥ 為什麼中國銀行外匯買賣中,不同貨幣差價比例不同
肯定是不同的 各國的消費水平以及物價都不一樣!發展程度也不一樣!
㈦ 各銀行之間匯率收取的匯率差價是多少
通常說的中間價有兩個概念:1、央行中間價;2、市場匯率中間價。
央行中間價是指每日上午9:15分央行公布的當天市場基準價,由於之前該價格一直稱央行中間價,所以這個稱謂一直延續下來。其實用央行基準價這個說法可能會更合適。央行中間價是由央行決定的,其作用是用於限制外匯交易中心當天匯率成交的范圍,目前央行規定外匯交易中心當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不得超過央行中間價的上下2%。央行中間價可以完全脫離市場匯率。目前市場匯率在6.2050左右,而央行中間價只有6.1547,因此央行中間價是個不可成交價,普通投資這無需關心這個價格。
市場匯率中間價:指的是某一時刻市場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的價格,市場中間價表示的是市場某一時刻的實時價格,屬於可成交價。
結論:央行中間價是央行的一個匯率調控價格,並非是一個市場可成交價,因此與市場的美元結匯或售匯價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偏離。
㈧ 外匯率 是什麼意思啊
貨幣外匯匯率(Foreign Exchange Rate)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其買進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為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賣出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
㈨ 外匯買賣差價的原因有哪些
外匯買賣有差價,是受到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影響。還有就是受本國幣值的影響。在直接回標價法中,如答果本幣升值,外匯則下降。反之,本幣貶值,外匯升高。還有人們的心理預期影響外匯的供求,各國的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也決定外匯買賣的高低,所以外匯買賣就產生了差價。
銀行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基準貨幣的報價。銀行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基準貨幣的報價。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交易頻繁的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買賣差價相對較小,而一些交易清淡的幣種差價就比較大。會計課程可以到www.gaon.com學習。
㈩ 關於外匯匯率的問題
就是說,你拿著1美元,可以兌換7.7655港幣,,,不過,你去兌換1美元的話,需要7.7665港幣.
外匯上說的是,買跌(做空)USD/HKD的價格是7.7655,買漲(做多)USD/HKD 的價格是7.7665,中間的差價叫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