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儲備差額是什麼
此前,人民銀行公布了2009年末國家外匯儲備數據,去年全年外匯儲備增加4531億美元。而同期貿易順差為1960.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00.3億美元,這兩項與外匯儲備增加額的差額為1670億美元。有分析認為,這一差額無法解釋,即為「熱錢」流入。
B. 外幣專門借款匯兌差額是什麼意思
外幣專門借款匯兌差額是指企業外幣專門借款時,借款日和外幣使用日不是同一天,匯率往往不一樣,而產生的匯兌差額。由於企業取得外幣借款日、使用外幣借款日和會計結算日往往不一致,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外幣專門借款匯兌差額一般需要資本化。在資本化期間內,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匯兌差額,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成本。而除外幣專門借款之外的其他外幣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當企業為以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所借入的專門借款為外幣借款時,外匯匯率又在隨時發生變化,因此,外幣借款會產生匯兌差額。相應地,外幣借款所產生的匯兌差額,是購建固定資產的一項代價,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成本。
外幣專門借款匯兌差額是難以避免的,一般認為,只要匯率發生變動,就應在期末確認其匯兌損益實現,而不管其實實際的業務是否已經發生,外幣買入賣出已經發生,外幣性的債權、債務在本期已經結算,以此作為確認匯兌損益的依據,未實現的匯兌損益要遞延到以後會計期間。
外幣匯兌差額也對公司利潤影響。在2016年,以中國國航為例,2016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64%,但在航空油料成本同比減少23.32億元的情況下,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2.45%,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匯兌凈損失達16.98億元。航空公司也都採取了一些措施減少匯兌損失。
企業使用專門借款外幣時,若企業將外幣存款向銀行兌換人民幣,銀行要按兌換當天牌價的買價計算。企業將外幣向銀行兌換另一種外幣時,應按實際兌入的外幣金額和企業選用的匯率摺合為記賬本位幣,按實際兌出的外幣金額和企業選用的匯率摺合記賬本位幣,兩者差額計入匯兌損益。
C.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是什麼意思呢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就是因為匯率不一樣而產生的差額。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是指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把國外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以所在國家貨幣編制的財務報表折算成以記賬本位幣表達的財務報表時,由於報表項目採用不同匯率折算而形成的匯兌損益。
外幣報表折算損益是一種未實現損益,它一般不在賬簿中反映,只反映在報表中。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處理大致有兩種方法:
(1)遞延處理。
在遞延法下,將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並單列項目反映。遞延處理有利於保持會計報表有關項目原有的比例關系,便於進行財務比率分析。
(2)計入當期損益。
將折算差額計入損益,列入利潤表。這樣做的優點是能真實反映企業所承受的匯率風險,但是將未實現的損益記入當期損益,有可能引起對會計報表的誤解。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比如:將折算差額借方發生額,即折算損失,記入損益;將折算差額貸方發生額,即折算收益,加入遞延,記入所有者權益。
D. 什麼是匯兌差額
以非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的企業或有國外分公司的企業.在年末將非人民幣財務會計報表換算為人民幣報表時而產生的匯兌差額。這是一種特殊的匯兌損益,一般不能計入當期損益,應在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增設「貨幣換算差額」賬戶反映,如為借方差額,則可用負號表示,以保持資產負債表的平衡。
E. 什麼是外幣資本折算差額,說的明白點,再給舉個例子
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採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例:某企業接受一投資者投入外幣資本100000美元,收到投資款當日的匯率為1:8.3,投資合同約定匯率為1:8.5。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100000×8.3) 830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20000
貸:實收資本 850000
若投資合同約定匯率為1:8,則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100000×8) 830000
貸:實收資本 800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30000
註:目前,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應當採用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折算,不得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F. 什麼是對外貿易差額
對外貿易,出口額和進口額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外貿易的差額。出口額大於進口額,就是對外貿易順差;反之,就是對外貿易逆差。對外貿易順差,才能夠賺取更多外匯,才能夠有更好發展。
G.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是怎麼算的,它又與匯兌差額又有什麼區別呢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的計算方法:
(1)遞延處理。
將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並單列項目反映。
(2)計入當期損益。
將折算差額計入損益,列入利潤表。
(3)將折算差額借方發生額,即折算損失,記入損益;將折算差額貸方發生額,即折算收益,加入遞延,記入所有者權益。
與匯兌差額的對比:
1、兩者的產生方式不同。外幣業務匯兌損益是在交易過程中或在期末採用現行匯率對外幣項目進行折算產生的,而外幣會計折算差額是在外幣會計報表折算中產生的。
2、兩者包括的損益不同。
匯兌損益既可能是已實現損益,也可能是未實現損益;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屬於未實現損益。
綜上所述,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不同於外幣業務匯兌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