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某一隻股票的分析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自上而下,通過國家政策,到行業,在到具體所從事的子行業來分析;另一種是通過該公司的基本面如財務信息、經營分析、股東情況等分析;最後一種是對K線圖做技術分析。最好能結合三種方法做全面的診斷
Ⅱ 請問分析某隻股票會漲,會跌,那個容易
一半一半吧!丟篩子應該比較容易點!
Ⅲ 如何全面的分析一隻股票
分析一個股票首先從它的形態入手,短線炒手拒絕任何的失去上攻動力的股專票,也就是說一隻真正屬值得介入的股票,其上攻的形態一定要完全完美,這種形態的完美不是僅僅表現在日線圖表上。應該將其展開看成各種周期復合狀態下的攻擊形態。
最重要的是分時報價震盪圖上的上攻狀態與上攻氣勢,關鍵技術點位是採取壓單突破還是輕松突破。這都是必須考核的指標。從現行券商主力運作的習慣來看前者運用的比較多。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問題是關於上攻的浪型的如何判斷完畢,一些解決途徑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大盤的見頂決定了個股的上攻浪型運行完畢。板塊的回調加速了浪型的完畢。
第二,沒有擊穿前期一年之內頂的股票可以認為是上攻浪型沒有運行完畢。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能夠有能力穿過前期高點這裡面牽涉到一些分析盤面的真功夫,如主力的試盤,夾板,逼倉,壓盤,震倉,倒倉和反技術的高級技術騙線等等。
Ⅳ 如何分析一隻只股票
首先要抄將自己的關注的股票納入一個股票池之中。
然後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兩個大的方面著手選擇沒有退市風險基本面比較良好的股票。其次,在技術面上已經形成了上升趨勢,或者是說底部已經形成的股票,這樣更加保險一些。總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因為股票是千變萬化的需要有幾年的磨礪時間進行。
Ⅳ 求一篇分析某隻股票的論文!!
分析某隻股票的論文稍等 ,我現在發你。
Ⅵ 如何分析一個股票
你好,分析一隻股票主要從以下幾點看:
第一是要看這支股票所處的行業。如果公司所處的行業是國家壟斷的行業,且在行業中占據領導地位,或者說在行業中佔有相當的份額,那麼,這類股票就值得關注。當然,如果公司所處的行業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且在行業中不那麼令人注意,同時在行業里市場份額也不大,那麼這類股票不碰為好。
第二是要看該股票的流通股本有多少。流通股本在幾千萬的都應該算小盤股了,而流通股本在10來億的應該算中盤股。而流通股本在幾千億的應該算超級大盤股了。通常情況下,中盤股、小盤股拉升遠遠比大盤股來的快的多。所以,通常情況下,選擇中小盤股票。
第三是要看這支股票的控股股東。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及其關聯企業在公司中控股是否超過50%以上?如果超過50%,那麼,第一大股東對該公司絕對控股。第一大股東的絕對控股標志著公司能持續發展。如果第一大股東不能絕對控股,有可能導致被其他公司趁虛而入,從而導致股票在市場上動盪不已。在公司股東中,前10大股東你需留意。
第四是要看這支股票的高級管理人員的素質。
第五就是要看股票的業績。業績是衡量公司是否優秀的最為重要的標准。一個優秀的公司,應該有良好的業績,有創造凈利潤的能力。公司的業績是通過良好的管理,嚴格的財務,優質的服務創造出的。那些把公司吹上了天,但業績卻非常差的公司的股票盡量不要去碰。
第六就是要看股票的股東權益。通常情況下,股東權益越高的股票,意味著公司的分紅會很好。要了解股票往年的分紅派息情況。如果一隻股票,年年分紅派息仍保持較高的股東權益,那麼,這種股票值得你擁有。畢竟,市場通常對那種高送配的股票比較追捧。
Ⅶ A股市場中某一隻股票的分析
浦發銀行(行情論壇)(600000):公司是持續成長性最好的小盤銀行股,受益所得稅減免,利於業績繼續提升。特別是公司不久前召開股東大會,傳出了一些積極訊息,如經營管理層有所變更,預計今年利潤將增長30%以上。同時,經證券時報記者得到證實:公司有意向補充80億元核心資本和110億元附屬資本,其中,向花旗集團定向增發、A股增發和香港上市都是可供選擇的方式之一。豐富的題材以及穩定增長的業績前景將為該股後市中期走牛奠定基礎,投資者可逢低留意。
A+H曾刺激「招行、中信」牛股浦發H股發行預期吸引眼球
根據媒體公開信息,浦發銀行(行情論壇)有意今年在香港發行H股,集資12.8億美元(約100億元人民幣),並擬向花旗銀行定向發行H股股份,使後者持股量由4.2%增至19.9%。關於浦發H股的發行計劃,目前浦發高層僅在去年9月有過公開表態。浦發董事長金運當時表示,浦發2007年將考慮H股上市。花旗銀行對浦發銀行的增持意願未減,花旗銀行董事會已經通過了對浦發銀行進行增持的決議。由此可見,浦發銀行H股發行時間日益臨近,一旦消息進一步明朗,在招行發行H股曾帶動A股持續走牛的預期,以及27日中信銀行A+H同步上市時A股大幅溢價的情況下,浦發銀行(600000)的H股發行預期,至少將加速其值發現機會,或帶來一定的溢價。
特別是公司不久前召開股東大會,又傳出了一些積極訊息,如經營管理層有所變更,預計今年利潤將增長30%以上。同時,經證券時報記者得到證實:公司有意向補充80億元核心資本和110億元附屬資本,其中,向花旗集團定向增發、A股增發和香港上市都是可供選擇的方式之一。豐富的題材以及穩定增長的業績前景將為該股後市中期走牛奠定基礎。對此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伍永剛指出,浦發銀行整體經營水平在同業中並不是特別突出,但目前信息透露出公司未來會出現新氣象,而且進行融資對於銀行的發展來說是積極信號。而浦發2006年不良貸款覆蓋率保持在150%的水平,在同業中保持最高,在他看來,盡管並不意味該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超過同業,但可加強業績增長的持續性與預見性,並為將來利潤的釋放創造了條件。此外,對於前期市場上有投資者預期上海市可能以浦發銀行為核心打造大型金融控股集團,伍永剛認為這並非完全沒有可能,如果一旦實施,無疑將帶給浦發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受益稅改業績有望大幅提升
稅改將會對浦發銀行(600000)業績帶來非常積極的影響。在06年12月,以兩稅合並為核心的新企業所得稅法的法律提案提交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並獲得,提案規定,統一後的內資、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在新的稅收政策下,浦發銀行將成為所得稅減免受益最大的上市銀行。長期以來,公司的實際所得稅率在上市銀行中較高,2005年為41%,06年中期為39%。原因在於除了名義33%的所得稅率外,浦發沒有象部分H股上市銀行那樣享受到部分人力成本的稅前抵扣,也沒有較高比例的業務在所得稅率僅15%的經濟特區。因此,中外資名義所得稅率統一至25%,同時,正常情況下人力支出均可予以稅前抵扣的政策在08年實施後,浦發的實際所得稅率有望降至25%,直接提升凈利潤20%以上。稅率變化,也將在相當程度上提升公司溢價。
從二級市場來看,浦發銀行的市場形象歷來較好,以致包括QFII在內多家機構大舉入駐,對應的是股東人數劇烈減少,其06年三季報顯示其股東人數為150638戶,而在06年年報中,其股東人數只有79002人,預示主力收集籌碼的現象相當明顯。預計在充分洗籌後可望展開下一輪反攻,不妨逢低留意。
Ⅷ 某隻股票行情分析報告
朋友稍微添加一點財經網站的當日分析,再啰嗦一點應該可以搞定!~
上海建工(600170):機構扎堆增發 兩月浮虧4800萬元
6月3日,上海建工(600170)公布非公開增發股票結果,同時公布的還有發行後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情況。
此次上海建工資產重組,公司以14.52元向其控股股東上海建工集團增發3.228億股股份,資產重組交易完成後,建工集團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將從發行前的56.41%上升至69.91%。
建工集團向上海建工注入了包括房地產、水泥深加工業務在內的12家公司的股權。資產主要為建工集團所擁有的與建築承包施工、房地產、預拌混凝土及預制構件和建築機械等核心業務相關的公司股權。按照業務性質可以分為建築承包施工、建築工業和房地產開發等三個業務板塊。
重組完成後,上海建工主業將覆蓋建工業務的上下游產業鏈,而建築+地產的模式亦有利於公司不同業務之間的整合,業務結構更趨合理。
但上海建工資產重組方案叫好卻不叫座。截至6月7日收盤,上海建工收報10.60元,按上海建工3月31日14.16元的收盤價計算,兩個月左右股價跌幅已達25%。
在節節下挫的股價面前,包括諾德價值優勢在內的押註上海建工重組的一眾機構最終不幸失手。截至6月7日收盤,僅最近兩個月以來,其浮虧已超過4800萬元。
機構浮虧逾4800萬元
與上海建工2010年一季報相比,在公司資產重組的示範效應下,機構在二級市場大舉進行了增持。
據非公開增發股票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6月1日,基金累計持股高達1348.77萬股。在4-5月短短兩個月中,基金累計增持達618.41萬股。而截至6月7日收盤,僅最近兩個月以來,其浮虧已超過4800萬元。
此前,在上海建工一季報中,諾德價值優勢還未見蹤影。但此次公布的股東名單上,已經成為上海建工的第二大股東,持有308.51萬股。
一季報中排名第四的南方盛元紅利則加倉139.51萬股,排名升至第三。華夏滬深300雖然增持32萬股,但排名從第三下滑至第五。基金天元也大舉買入107.73萬股,成為第六大流通股東。匯添富上證綜指及易方達滬深300分別增持27.65萬股和6.21萬股排名第九和第十位。
此外,嘉實滬深300和博時裕富滬深300盡管小幅減持,但仍居流通股東第四和第七位。
不過,2010年一季報還現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第五位、持股105.21萬股的全國社保基金六零二組合卻選擇了全身而退。
機構看好上海建工或與其未來兩年業績增長確定性大不無關系。重組前上海建工絕大部分利潤均來自於建築施工業務,本次建工集團注入的資產中包括兩家生產預拌混凝土和預制構件的公司,權益凈利潤達1.4億元;而房地產公司的凈利潤也達1.59億,分別占上海建工重組後2009年凈利潤的19%和21%。
上海建工2009年的凈資產和凈利潤分別為44.76億和3.59億,重組後備考凈資產和凈利潤將分別增加73.2%和105.8%。
公司2009年新簽合同金額531億元,為董事會確定的年度目標的115%,較上年增長18%,而2010年公司計劃新簽合同530億元。
公司過去兩年受世博會的拉動,營業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今後幾年可能難以維持之前的較快增速。但考慮到目前上海建工在手訂單約700億,為2009年營業收入的1.75倍,未來兩年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業績增厚不明顯
不過,在天相投顧分析師王冬看來,公司股價在重組方案公布後市場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或在於,與房地產業務一同進入上市公司的其他資產盈利能力不佳,且佔比較大。其基礎公司和機械公司等資產盈利能力均差於重組前的上海建工,因而造成重組對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幅度以及對每股收益的增厚作用均不明顯。
"按照收入規模測算,重組後的上海建工將擁有集團公司約96.8%的業務,已缺乏進一步整合的想像空間。"王冬認為。
此外,王冬稱,當前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以及世博會召開均會影響公司2010年的營業收入。
上海建工表示,上海市政府規定在世博會期間,上海城區將分層次對於在建工程實施停止施工或限製作業,預計公司2010年營業收入較2009年下降91297萬元,降幅約為6%。
其中,公司建築施工業務2008年毛利為87206萬元,2009年、2010年預計毛利為98146萬元和100323萬元,分別較2008年增長12.55%和15.04%。
上海建工稱,公司房地產開發業務2008年毛利為64562萬元,2009年、2010年預計毛利為39186萬元和48187萬元,分別較2008年下降39.30%和25.36%,但預測毛利率分別較2008年毛利率增長16和25個百分點。
公司表示,2010年的房產開發收入預計與2009年持平。主要原因為2009年度及2010年度,建工房產無新樓盤推出計劃,均以2008年度尾盤銷售為主。
至於建築工業業務,上海建工預測2010年度建築工業業務收入比2008年增加10325萬,增幅為2.04%,較2009年度下降68476萬元,降幅約為11.69%,主要是世博工程及新開工程減少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建築行業准入門檻低,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同時勞務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王冬表示,公司綜合毛利率自2002年以來連續走低,只是在原材料價格暴跌的2008年有短暫的小幅回升,目前公司凈利潤率已不足1%。
考慮到行業競爭激烈的格局短期內難有明顯的改觀,公司建築業務毛利率回升空間將非常有限
Ⅸ 從哪些方面分析某隻股票
技術分析是根據股票歷史交易價格和成交量的變化關系、主要是趨勢和形態,預測未來股專價走勢。通過股票的量屬價變化情況,可以計算出許多技術指標,如MACD、KDJ、DMI指標等,能夠輔助投資者做更深入的分析。技術分析最著名的理論包括道瓊斯理論、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主要參考書有:《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等。
Ⅹ 舉例分析某隻股票的估值是否合理
招商銀行:股價對應估值水平吸引力較大
理由:目前股價對應攤薄後
2.2x10PB/11.9x10PE。2010年公司具備較高的息差彈性、嚴謹的風控體系帶來的基本面基礎,也具備管理上「2次革命」帶來的驚喜,目前股價對應的估值水平吸引力較大。
一季報:招商銀行2010年1季度實現凈利潤59.1億(全面配股攤薄後EPS0.28),同比增長40.4%,與此前公司公告一致,各細項財務數據也較佳。凈利潤增長主要來源於凈利息收入增長、09年較高費用基礎下10年費用增速較低。凈利潤中永隆貢獻了3.29億港幣。
投資亮點:規模平穩增長:1季度末生息資產/貸款同比增長22.4%/28.0%;生息資產/貸款環比增長6.3%/7.3%;規模平穩增長。但10年1季度新增存款僅330億(比年初增長2.1%),簡單按貸款/存款測算存貸比達到77%,存貸比面臨壓力。存款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儲蓄存款大幅下降,企業存款新增810億,但儲蓄存款下降了480億。存款增長乏力的問題在前面的興業、深發展上也有發生。
息差反彈較快。公司公告1季度集團凈息差2.49%(比09年全年提高了26BP)、招行自身凈息差2.55%。測算集團1季度凈息差2.43%,環比09年4季度上升13BP。息差反彈較快的原因可能在於:1)活期化繼續,1季度末活期存款佔比56.1%,比09年底提高了1.2%;2)10年將提升貸款定價能力作為核心工作目標,貸款收益率提升;3)政府類貸款較少,新增貸款配到高議價能力的企業貸款上。
資產質量穩定:1季度末不良余額93.8億,環比下降3.6億,不良率0.74%,但關注類貸款余額環比增加了16.9億(環比增長12%),需要關注。1季度單季度撥備計提15.6億(折信貸成本年化0.55%),覆蓋率上升至272%。
中間業務收入增速39%:09年較低的中間業務增速僅3.2%曾引起市場對招行零售業務的擔心,公司解釋其中有會計准則的調整影響,10年重回39%的高增長有望緩解市場擔憂。
業績預測:預計公司2010/2011公司實現凈利潤245/298億(對應全面攤薄後EPS1.16/1.40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4.1%和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