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舉外匯風險的例子說明外匯風險
案例7 外匯風險案例:百富勤破產案
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eregrine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成立於年底,由集團主席杜輝廉和董事兼總經理梁伯韜在香港創辦。在短短的幾年間,其業務已遍及亞太各地。該集團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型的綜合投資銀行及證券經紀服務。百富勤由最初3億港元的資本發展成為擁有240億港元總資產的跨國投資銀行,在東南亞及歐美共設有28家分行,業務遍及證券、期貨經紀、基金管理、投資融資、包銷上市等。
1997年下半年爆發了滌盪全球的金融風暴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泰株、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吉特、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大幅下跌,屢創歷史新低。由於百富勤大量投資於東南亞市場,持有巨額亞洲貨幣債權,此番東南亞貨幣狂瀉給它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同時匯市的動盪也帶來了股市的暴跌,10月23日恆生指數由11700點暴跌至10426點,跌幅達到10.4%。10月24日,恆生指數略有反彈,但在10月28日恆指再次暴跌1438點,創歷史紀錄,收報9059點。從10月20日到28日,恆生指數在短短的幾天里跌去4541點,跌幅達33.4%。若以香港股市7月3日的3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到10月28日已損失約1400多億美元。作為從事證券業務的百富勤在1997年7月至10月的股票損失估計至少近10億港幣 。
1998年1月12日下午5時,百富勤宣告破產。
-------------------------------------------------------------------------
【案例分析題】20×7年1月,中華集團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簽訂出口訂單1 000萬美元,當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20, 6個月後交貨時,人民幣已經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00,由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該公司損失了200萬元人民幣。
這一事件發生後,該公司為了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切實提升公司外匯風險防範水平,於20×7年3月召開了關於公司強化外匯風險管理的高層會議,總結本次損失發生的經驗教訓,制定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對策。有關人員的發言要點如下:
總經理陳某:我先講兩點意見:(1)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對於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外匯風險管理應當抓住重點,尤其是對於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管理,必須制定切實的措施,防止匯率變化對於公司利潤的侵蝕。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我完全贊同總經理的意見,在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的背景下,我們只要抓好生產,完成訂單,利潤就不夠實現,而目前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發生了變化,我們不能再固守以往的管理方式,漠視匯率風險,必須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必要的保值措施。另外,總經理提出的加強折算風險管理的觀點也十分重要,我們建立的海外子公司即將投入運營,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避免出現賬面損失。
總會計師李某:加強外匯管理的確十分重要。我最近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還是比較多的,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因此強化外匯風險管理,首先必須重視對於匯率變動趨勢的研究,根據匯率的不同變動趨勢,採取不同的對策。
董事長張某:以上各位的發言我都贊同,最後提兩點意見:(1)思想認識要到位。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在此宏觀背景下,採取措施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十分必要。(2)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
要求:
(1)題目中給出的匯率是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
(2)題目中的舉例體現的是哪一種風險?
(3)從外匯風險管理基本原理的角度,指出總經理陳某、常務副總經理吳某、總會計師李某以及董事長吳某在會議發言中的觀點有何不當之處?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提示】
(1)直接標價法
(2)交易風險
(3)
——總經理陳某:
有關外匯風險管理重點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經濟風險比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更為重要,因為其影響是長期性的,而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
(1)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資產和負債由於匯率變動可能出現增值或減值,這種增值或減值可能自然抵銷,因此不需要對所有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
(2)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減少折算風險的同時可能會增加交易風險,因此,如果折算風險不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就不必對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
——總會計師李某:
(1)「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採取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等金融工具避險,通過鎖定匯率,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但同時也失去了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而採取外匯期權金融工具避險,既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又可以享受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
(2)「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的損失和收益取決於三個因素:(1)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外匯敞口;(2)匯率變動對外匯資產和負債的影響程度;(3)匯率變動時間和幅度。
——董事長張某:
「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風險包括經濟風險、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其中經濟風險涉及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以及區位等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因此,經濟風險的管理超出了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通過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和採取內部管理辦法來達到管理經濟風險的目的。
❷ 炒外匯有什麼風險怎麼把風險降到最低
一、炒外匯的風險
1、資金安全
交易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資金安全。NFA在針對OTC炒外匯零售客戶的官方宣傳材料中明確指出:OTC炒外匯沒有結算機構的擔保,客戶用於買賣外匯和約的入金不受任何監管機構保護,且在破產時不被優先考慮;即便客戶的資金由經紀商存放在擁有FDIC保險的銀行帳戶中,在經紀商破產的情況下客戶的資金也得不到保護。
即使像RefcoFX一樣在NFA和CFTC進行注冊並受其監管,國內客戶的資金也一樣得不到保護,甚至連「客戶」都算不上。根據美國破產法的規定,股票客戶或商品客戶擁有清算理賠的優先權,所以當經紀商破產時彵們保全全部資金的可能性相當高。但是,由於外匯現貨既不屬於股票也不屬於商品,所以外匯現貨客戶既不是股票客戶也不是商品客戶。正是由於法律地位的缺失,使得在RCM開戶的國內外匯投資者無法在破產清算中享有「客戶」待遇,只能以無擔保債權人的資格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將可能導致血本無歸。
2、市場風險
外匯市場24小時運轉且沒有漲跌幅限制,波動劇烈的時候在一天之內就有可能走完平時幾個月才能達到的運動幅度。外匯的走勢受眾多因素影響,沒有人能確切地判斷匯率的走勢。在持有頭寸的時候,任何意外的匯率波動都有可能導致資金的大筆損失甚至完全損失。
3、高杠桿風險
每種投資都包含風險,但由於外匯保證金交易採用了高資金桿桿模式,放大了損失的額度。尤其是在使用高杠桿的情況下,即便出現與你的頭寸相反的很小變動,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包括所有的開戶資金。所以,用於這種投機性炒外匯的資金必須是風險性資金;也就是說,這些資金即便全部損失也不會對你的生活和財務造成明顯影響。
4、網路交易風險
雖然大部分經紀商有備用的電話交易系統,但外匯保證金交易主要還是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由於互聯網本身的特性,所以可能出現無法連接到經紀商交易系統的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客戶可能無法下單,或無法至損現有的頭寸,這將導致無法預料的虧損的出現。經紀商對此是免責的,甚至經紀商的交易系統出現當機彵們也不會承擔責任。同樣,國內銀行的實盤交易對於此類風險也是免責的,這在交易開戶書的協議條款中寫得清清楚楚。
二、降低風險的方法
一個很好的交易習慣,應時刻懷揣風險意識。很多簡單實用的方法,對風險控制非常有效。投資者通過不斷的學習總結,靈活運用這些策略和技巧,可以將風險系數降至最低。
止損止贏 有分析研究表明,人們對風險態度是不夠理性的,在不同的情緒下會有不同的風險偏好,比如:在贏利情況下厭惡風險,在虧損情況下喜好風險。然而事實是,風險並不會因投資者所處的盈虧狀態而發生改變。因此,在下單之前就應當養成設置止損止盈習慣,可以規避因情緒變化對決策造成影響。
對沖避險 指的是在買入某貨幣對的同時,賣出同等數量相同貨幣對的單子。對沖的直觀效果就是兩個方向的頭寸的浮動盈虧會相互抵消,使賬戶的風險暴露降低。對沖即可以鎖定虧損,也可以鎖定利潤,是一種降低交易風險,而又保有頭寸可以繼續參與市場的一種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對沖單需要找到合適的解鎖位點,獲利出場。否則就如同增加了交易成本。
採用低杠桿 外匯交易是以小博大的游戲,如果能做到以大搏小,風險就自然降低了。因此在選擇杠桿比例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太高的杠桿交易。在高杠桿的情形下,爆倉的概率會大大提高。而較小比例的杠桿,可以有足夠的資金對抗市場行情。
避免持倉過夜 持倉過夜不僅會產生隔夜利息,更為關鍵的是晚間行情波動很大,尤其在凌晨有重要數據公布時,如果方向不對,很容易出現爆倉。同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持倉過周末,因為哪怕設置止損,也有可能因出現跳空而不起作用,投資者只有慘遭強行爆倉的命運,這些不可預知的風險其實完全可以避免。
不可忽視的交易成本現在多數交易平台都不向客戶收取傭金,投資者需要付出的交易成本僅僅是點差而已。即便如此,這也是不能忽視的一筆費用。對於一些頻繁交易的投資者,日積月累,這筆支出也相當吃驚。少上單,做點差小的幣種,將交易成本將至最低。
可以設置風險資金的交易系統 外匯行業革命性突破,有很多軟體特有的風險控制系統,能自動幫您算好風險資金,如選擇點值100美元,所要承擔的風險資金即為10,000美金,另外投資者可以根據個人承受的風險能力選擇相對應的金額。
控制倉位 倉位控制是避免損失最有效的一道防線,如果5%是您的倉位極限,那麼毫無疑問,您將在這個市場活得更久,而在外匯市場只要能一直生存下去,就意味著勝利。
以上方法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在投資領域,收益和風險就如同一對孿生兄弟形影不離,投資者需要意識到,並沒有100%奏效的風險控制方法存在。因此,要做好即使在損失全部資金的情況下,也不會對生活和家庭造成影響的准備。
來自市場的風險可以通過交易技巧交易策略有效避免,但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同樣是不能忽視的風險所在。選擇FSA監管的可靠外匯經紀商,是規避風險要走好的第一步。
❸ 炒外匯風險有多大
盈利總是伴隨著風險,
相信你一定聽說過這么一句話,
高收入高風險。
當然了,你可以選擇正規平台,可以做0.01手,這樣風險就容易把握一些。
門檻也低,兩百五十美金最低入金。可以同時交易外匯黃金CFD等產品。
這些都可以有效控制風險。
總之,要賺錢,風險必然要控制和把握
❹ 舉例說明什麼是外匯風險
案例7 外匯風險案例:百富勤破產案
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eregrine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成立於1988年底,由集團主席杜輝廉和董事兼總經理梁伯韜在香港創辦。在短短的幾年間,其業務已遍及亞太各地。該集團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型的綜合投資銀行及證券經紀服務。百富勤由最初3億港元的資本發展成為擁有240億港元總資產的跨國投資銀行,在東南亞及歐美共設有28家分行,業務遍及證券、期貨經紀、基金管理、投資融資、包銷上市等。
1997年下半年爆發了滌盪全球的金融風暴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泰株、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吉特、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大幅下跌,屢創歷史新低。由於百富勤大量投資於東南亞市場,持有巨額亞洲貨幣債權,此番東南亞貨幣狂瀉給它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同時匯市的動盪也帶來了股市的暴跌,10月23日恆生指數由11700點暴跌至10426點,跌幅達到10.4%。10月24日,恆生指數略有反彈,但在10月28日恆指再次暴跌1438點,創歷史紀錄,收報9059點。從10月20日到28日,恆生指數在短短的幾天里跌去4541點,跌幅達33.4%。若以香港股市7月3日的3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到10月28日已損失約1400多億美元。作為從事證券業務的百富勤在1997年7月至10月的股票損失估計至少近10億港幣 。
1998年1月12日下午5時,百富勤宣告破產。
-------------------------------------------------------------------------
【案例分析題】20×7年1月,中華集團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簽訂出口訂單1 000萬美元,當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20, 6個月後交貨時,人民幣已經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00,由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該公司損失了200萬元人民幣。
這一事件發生後,該公司為了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切實提升公司外匯風險防範水平,於20×7年3月召開了關於公司強化外匯風險管理的高層會議,總結本次損失發生的經驗教訓,制定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對策。有關人員的發言要點如下:
總經理陳某:我先講兩點意見:(1)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對於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外匯風險管理應當抓住重點,尤其是對於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管理,必須制定切實的措施,防止匯率變化對於公司利潤的侵蝕。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我完全贊同總經理的意見,在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的背景下,我們只要抓好生產,完成訂單,利潤就不夠實現,而目前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發生了變化,我們不能再固守以往的管理方式,漠視匯率風險,必須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必要的保值措施。另外,總經理提出的加強折算風險管理的觀點也十分重要,我們建立的海外子公司即將投入運營,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避免出現賬面損失。
總會計師李某:加強外匯管理的確十分重要。我最近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還是比較多的,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因此強化外匯風險管理,首先必須重視對於匯率變動趨勢的研究,根據匯率的不同變動趨勢,採取不同的對策。
董事長張某:以上各位的發言我都贊同,最後提兩點意見:(1)思想認識要到位。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在此宏觀背景下,採取措施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十分必要。(2)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
要求:
(1)題目中給出的匯率是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
(2)題目中的舉例體現的是哪一種風險?
(3)從外匯風險管理基本原理的角度,指出總經理陳某、常務副總經理吳某、總會計師李某以及董事長吳某在會議發言中的觀點有何不當之處?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提示】
(1)直接標價法
(2)交易風險
(3)
——總經理陳某:
有關外匯風險管理重點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經濟風險比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更為重要,因為其影響是長期性的,而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
(1)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資產和負債由於匯率變動可能出現增值或減值,這種增值或減值可能自然抵銷,因此不需要對所有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
(2)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減少折算風險的同時可能會增加交易風險,因此,如果折算風險不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就不必對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
——總會計師李某:
(1)「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採取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等金融工具避險,通過鎖定匯率,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但同時也失去了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而採取外匯期權金融工具避險,既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又可以享受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
(2)「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的損失和收益取決於三個因素:(1)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外匯敞口;(2)匯率變動對外匯資產和負債的影響程度;(3)匯率變動時間和幅度。
——董事長張某:
「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風險包括經濟風險、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其中經濟風險涉及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以及區位等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因此,經濟風險的管理超出了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通過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和採取內部管理辦法來達到管理經濟風險的目的。
❺ 外匯實訓總結報告
做外匯投資,切記「黃金口訣」:順勢而為,嚴格止損。
1,交易篇:下單前,要做內好投資計劃。完整的投資計劃包容括 方向;點位;止損;止盈;合理的倉位。
2,消息篇:主要關注美國,歐盟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常見的有利率決議,美國非農數據,重要領導人講話。
3,貨幣篇:做外匯的貨幣對,一般做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澳元兌美元,美元兌日元。
4,技術篇:習慣做短線交易的,可以用KDJ,BOLL指標。習慣做中長線的,可以用MA均線和MACD。
5,心態篇:外匯投資是保證金交易,注意風險控制。「順勢而為,市場永遠是對的」、「保住本金」、「市場的錢賺不完你的錢是虧的完」、「只要有波動,都有機會」、「切忌肯贏不肯輸」。
❻ 外匯風險中的信用風險有哪些請寫詳細些。
主要特徵
信用風險有四個主要特徵:1、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傳染性,一個或少數信用主體經營困難或破產就會導致信用鏈條的中斷和整個信用秩序的紊亂;3、可控性,其風險可以通過控制降到最低;4、周期性,信用擴張與收縮交替出現。 由於信用風險會對公司或個人的利益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信用風險管理變成很重要的工作,較大的公司常有專門人員,針對各個交易對像的信用狀況作評估來衡量可能的損益以及減低可能的損失。
[編輯本段]信用風險管理
信用風險管理,指的是針對交易對手、借款人或債券發行人具有違約「可能性」所產生的風險,進行管理。詳細拆分此風險成分,可以區分成「違約機率 default probability」、「違約後可回收比率 recovery rate」、「本金 principal」。 信用風險管理為目前金融業界的最大課題。除了針對「放款部位」進行信用風險管理外,也需要針對其投資的「交易對手」,或「證券發行者」進行信用風險管理。 信用管理的分類: 按授信方的不同,信用風險可被分為國家風險、行業風險、個體風險。 按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信用風險可被分為道德性信用風險和非道德性信用風險。 按源信用風險可控程度,信用風險可被分為可控風險和非可控信用風險。
[編輯本段]信用風險的測量
信用風險對於銀行、債券發行者和投資者來說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影響決策的因素。若某公司違約,則銀行和投資者都得不到預期的收益。現有多種方法可以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但是,現有的這些方法並不能滿足對信用風險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對如何測量信用風險和信用風險對投資者、發行者和銀行的影響作了詳細說明。並對管理信用風險的傳統方法(如貸款出售、投資多樣化和資產證券化等)作了總結。 國際上,測量公司信用風險指標中最為常用的是該公司的信用評級。這個指標簡單並易於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對企業的信用評級即被廣為公認。該公司利用被評級公司的財務和歷史情況分析,對公司信用進行從 aaa到ccc信用等級的劃分。aaa為信用等級最高,最不可能違約。ccc為信用等級最低,很可能違約。 另外一個對信用風險度量的更為定量的指標是信用風險的貼水。信用風險的貼水不同於公司償債的利率和無違約風險的債券的利率(如美國長期國債)。 信用風險的貼水為債權人(或投資的金融機構)因為違約發生的可能性對放出的貸款(或對投資的債券)要求的額外補償。對於一個需要利用發行債券籌資的公司來說,隨著該公司信用風險的增加,投資者或投資的金融機構所要求的信用風險貼水也就更高。某種級別債券的風險貼水是該類債券的平均利率減去十年期長期國債利率(無風險利率)。信用評級與信用風險貼水有很強的關聯。公司的信用評級越高,則投資者或金融機構所承擔的信用風險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風險貼水越低;而公司信用評級的降低,則投資者或金融機構所承擔的信用風險越高,則在高風險的情況下,投資者或金融機構要求公司付出信用風險貼水越高,則公司會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資成本。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級別的債券,在不同的時間段里籌資所要求的風險貼水也不同。是依據無風險利率和該類債券平均利率的變化而確定的。
[編輯本段]信用風險的影響
信用風險對形成債務雙方都有影響,主要對債券的發行者、投資者和各類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有重要作用。 對債券發行者的影響 因為債券發行者的借款成本與信用風險直接相聯系,債券發行者受信用風險影響極大。計劃發行債券的公司會因為種種不可預料的風險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資成本。例如,平均違約率的升高的消息會使銀行增加對違約的擔心,從而提高了對貸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資成本增加。即使沒有什麼對公司有影響的特殊事件,經濟萎縮也可能增加債券的發行成本。 對債券投資者的影響 對於某種證券來說,投資者是風險承受者,隨著債券信用等級的降低,則應增加相應的風險貼水,即意味著債券價值的降低。同樣,共同基金持有的債券組合會受到風險貼水波動的影響。風險貼水的增加將減少基金的價值並影響到平均收益率。 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當借款人對銀行貸款違約時,商業銀行是信用風險的承受者。銀行因為兩個原因會受到相對較高的信用風險。首先,銀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業上較為集中,這就限制了通過分散貸款而降低信用風險的方法的使用。其次,信用風險是貸款中的主要風險。隨著無風險利率的變化,大多數商業貸款都設計成是是浮動利率的。這樣,無違約利率變動對商業銀行基本上沒有什麼風險。而當貸款合約簽定後,信用風險貼水則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風險貼水升高,則銀行就會因為貸款收益不能彌補較高的風險而受到損失。
[編輯本段]信用風險的傳統管理方法
管理信用風險有多種方法。傳統的方法是貸款審查的標准化和貸款對象多樣化上。近年來,較新的管理信用風險的方法是出售有信用風險的資產。銀行可以將貸款直接出售或將其證券化。銀行還可以把有信用風險的資產組成一個資產池,將其全部或部分出售給其它投資者。當然,使用各種方法的目的都是轉移信用風險而使自己本身所承受的風險降低。不過,這類方法並不完全滿足信用風險的管理需要。
[編輯本段]貸款審查標准化和貸款對象分散化
貸款審查的標准化和貸款對象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風險的傳統方法。貸款審查標准化就是依據一定的程序和指標考察借款人或債券的信用狀況以避免可能發生的信用風險。例如:如果一家銀行決定是否給一家公司貸款,首先銀行要詳細了解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然後,應當考慮借款公司的各種因素,如盈利情況,邊際利潤、負債狀況和所要求的貸款數量等。若這些情況都符合貸款條件,則應考慮欲借款公司的行業情況,分析競爭對手、行業發展前景、生產周期等各個方面。然後,銀行就依據貸款的數量,與公司協商償還方式等貸款合同條款。盡管共同基金與債券投資並不能確定投資期限,他們也是通過類似的信用風險分析來管理投資的信用風險。 另一方面,銀行可以通過貸款的分散化來降低信用風險。貸款分散化的基本原理是信用風險的相互抵消。例如:如果某一個停車場開的兩個小賣部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了解到其中一家在賣冰淇淋,另一家則賣雨具。在晴天賣冰淇淋的生意好,賣雨具的生意不好。而在雨天則情況相反。因為兩家小賣部的收入的負相關性,其總收入波動性就會較小。銀行也可利用這樣的原理來構造自己的貸款組合和投資組合。在不同行業間貸款可以減少一定的信用風險。 貸款審查標准化和投資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風險的初級的也是必須的步驟。而利用這兩個步驟控制信用風險的能力往往會因為投資分散化機會較少而受到限制。例如,因為商業銀行規模較小,發放貸款的地區和行業往往是有限的。貸款發放地區的集中使銀行貸款收益與當地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同樣,貸款發放行業的集中也使銀行貸款收益與行業情況緊密相關。而且,在貸款發放地區和行業集中的情況下,往往對貸款審查標准化所依賴的標准有所影響,不能從更為廣泛的角度考慮貸款收益的前景。因此,利用上述傳統方法控制信用風險的效果是有限的。
❼ 炒外匯交易風險
外匯交易風險,是指企業或個人在交割、清算對外債權債務時因匯率變動而導致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成因:
交易風險是未了結的債權債務在 匯率變動後,進行外匯 交割清算時出現的風險。這些債權債務在 匯率變動前已發生,但在 匯率變動後才 清算。 匯率制度體系是外匯 交易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 固定匯率體制將風險給屏蔽了,而 浮動匯率體制增加了未來貨幣走勢的不確定性,擴大了 風險敞口。 外匯風險一般包括兩個因素: 貨幣和時間。如果沒有兩種不同 貨幣間的兌換或折算,也就不存在 匯率波動所引起的 外匯風險。同時, 匯率和 利率的變化總是與時間期限相對應,沒有時間因素也就無 外匯風險可言。 經濟主體帳款收付與最後 清算日的時間跨度越大, 匯率波動的幅度可能越大, 貨幣間的 折算風險也就越大。 外幣與 本幣間的兌換,成為外匯 交易風險產生的先決條件,而時間因素則是外匯交易風險產生的催化劑。
規避方法:
(1) 遠期外匯交易的合理應用。 遠期外匯合約通常是不可撤消的,它是保障收益和現金流的工具。採用這一避險工具的關鍵是對未來 匯率的預期,若匯率實際變動與預期不符,則雖鎖定了風險,卻也失去了應得的收益。因而,這一避險工具常用於保守型管理策略之中。
(2)外匯 期貨的合理利用。 外匯期貨交易的選擇,同樣取決於 匯率預期及信用風險,但期貨有獨特的 保證金制度,它是利得與 損失的杠桿,既不限制風險,也不限制收益。
(3) 外匯期權交易的合理利用。從避免 外匯風險的角度看, 外匯期權是外匯遠期合同和 外匯期貨的延伸,不同之處在於它具有選擇權, 期權買方可放棄履約,從而隨市場行情變化,獲得無限大的利益。由於銀行考慮到外匯交割通常會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相應會提高交易費用,因此,在做 期權交易時,應盡可能地縮短未來不確定時間,以獲得更有利的 遠期匯率。
(4) 互換交易的合理利用。在 貨幣互換交易中,由於 匯率是預先確定的,交易者不必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因而可起到避險作用。 貨幣互換匯率由交易雙方商定,且 互換交易的期限往往較長,因而在規避長期 外匯風險時它比期貨、 遠期合同等更簡潔。 互換交易是降低長期資金籌措成本,防範 利率和 匯率風險的最有效的 金融工具之一。
❽ 外匯風險的規避和表現的總結
1、套期保值: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交易、外匯期權交易等
2、交易貨幣的選擇
3、金融市場操作:投資法、借款法
4、對於經濟風險可通過多樣化經營等。贊同0| 評論
❾ 外匯投資風險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無論是投資國內市場,還是投資國外市場,不論是投資一般商品,還是投資金融商品,投資的基本策略是一致的,在更為復雜的外匯市場上尤為如此。各人投資的策略雖有不同之處,但有一些是基本的,如下面的策略總結,是筆者多年從事外匯投資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對各種投資者來說,都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1.以閑余資金投資
如果投資者以家庭生活的必須費用來投資,萬一虧蝕,就會直接影響家庭生計的話,在投資市場里失敗的機會就會增加。因為用一筆不該用來投資的錢來生財時,心理上已處於下風,故此在決策時亦難以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
2.知己知彼
3.切勿過量交易
要成為成功投資者,其中一項原則是隨時保持3倍以上的資金以應付價位的波動。假如閣下資金不充足,應減少手上所持的買賣合約,否則,就可能因資金不足而被迫'斬倉'以騰出資金出來,縱然後來證明眼光准確亦無濟於事。彈葯不要一次用光,子彈隨時上膛。
4.正視市場,摒棄幻想
不要感情用事,過分憧憬將來和緬懷過去。一位美國期貨交易員說:一個充滿希望的人是一個美好和快樂的人,但他並不適合做投資家,一位成功的投資者是可以分開他的感情和交易的。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總是自己。
5.勿輕率改變主意
預先訂下當日入市的價位和計劃,勿因眼前價格漲落影響而輕易改變決定,基於當日價位的變化以及市場消息而臨時作出決定是十分危險的。鐵軍必有鐵的紀律。
6.作出適當的暫停買賣
日復一日的交易會令你的判斷逐漸遲鈍。一位成功的投資家說:每當我感到精神狀態和判斷效率低至90%,我開始賺不到錢,而當我的狀態低過90%時,便開始蝕本,故此,我會放下一切而去渡假數周。
當太近森林時,你甚至不能看清眼前的樹。
7.切勿盲目
成功的投資者不會盲目跟從旁人的意思。當每人都認為應買入時,他們會伺機沽出。當大家都處於同一投資位置,尤其是那些小投資者亦都紛紛跟進時,成功的投資者會感到危險而改變路線。這和逆反的理論一樣,當大多數人說要買入時,閣下就該伺機沽出。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人手理。
8.拒絕他人意見
專題推薦:外匯投資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❿ 炒外匯怎麼控制風險
炒外匯風險大不大?很有新手在炒外匯之前可能都會想到這問題,實際上,炒外匯風險還是很大的,但是伴隨著炒外匯的高風險,我們也有相當高的收益。但是炒外匯風險是可以降低或者是直接規避的,這就需要我們在炒外匯的時候要有良好的風險意識,同時也需要我們有一套自己的詳盡的方法來控制風險,從而盡最大可能的獲取收益。
制定詳細的計劃的時候,有很多的因素需要我們來考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就是,我們什麼時候就要立刻選擇平倉,退出之前的交易;什麼要是買進,選擇建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我們已經制定好了計劃,就要嚴格的去實施,不能有半分的猶豫。
具體我們還要有的計劃有:
1、虧損方面:要有自己的底線,如果發生虧損或者判斷出錯,已經超過了我們的底線,就要立刻推出,不能心存僥幸。
2、盈利方面:盈利的話也要有自己的一個線,只要達到了我們的目標,就可以坦然退場,貪多嚼不爛是一個不變的真理。
3、我們也要有一個計劃來應對匯市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會發生變化的情況。
虧損的時候容易產生僥幸的心裡,盈利的時候容易產生貪婪的心理。其實,炒外匯風險控制的最佳手段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只有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才能在外匯市場上長久的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