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鎳都的資源分布
截止1991年底,已發現各類礦產地94處。其中,大型礦床14處,中型礦床7處,小型礦床23處,礦點或礦化點50處。 一、鐵礦
以中、小型貧鐵礦為主,儲量不大。主要為沉積變質型(鞍山式),沉積型和熱液型次之。
1、沉積變質型(鞍山式)鐵礦
東大山鐵礦(44,礦產資源圖礦點編號,下同)1958年7月,祁連山地質隊(現甘肅省第六地質隊)發現。在河西堡北西17度10.5公里處。儲量2247.3萬噸,其中工業儲量1282.4萬噸。
芨嶺鐵礦(18)1958年11月,祁連山地質隊發現。在芨嶺火車站北東25度4公里處。儲量105.64萬噸。
三回頭溝鐵礦(25)1959年,地質六隊發現。在露泉火車站北東32度1.3公里處。品位TFe25-40,估算儲量2萬噸。
平口鐵礦(26)1959年3月,地質六隊發現。在芨嶺火車站南東77度11.5公里處。品位TFe30-39,估算儲量0.46萬噸。
紅疙瘩溝鐵礦(43)1973年,地質六隊發現。在平口火車站北東87度3.4公里處。平均品位TFe30.61,地質儲量2.06萬噸。
馬大坂鐵礦(13)1959年,地質六隊發現。在芨嶺火車站北東25度11.5公里處。品位TFe34,估算儲量0.2萬噸。
三岔溝鐵礦(20)1965年,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市區北西63度17公里處。目估品位TFe25-40,最高50,估算儲量0.46萬噸。
小寬溝堖鐵礦(32)在平口火車站北西22度3.2公里處。品位TFe19.22-32.78,平均26.78,估算儲量0.7萬噸。
2、沉積型鐵礦
曹大坂鐵礦(10)1960年,地質六隊發現。在市區北西55度30公里處。主要為菱鐵礦石,品位TFe35,遠景儲量20萬噸。
煤山子鐵礦(54)1960年,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永昌縣城北西58度3公里處。品位TFe40.94-44.19,估計儲量0.2萬噸。
紅山窯鐵礦 (61)1960年,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永昌縣城北西80度30公里處。平均品位TFe30.61,地質儲量6.64萬噸。
3、熱液型鐵礦
鐵山咀鐵礦(47)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河西堡火車站北東75度23.7公里處。品位TFe30-35,估算儲量1萬噸。
赤金子鐵礦 (48)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河西堡北東78度28公里處。儲量C+D級3萬噸。
龍口鐵礦 (49)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河西堡火車站北東81度38.4公里處。目估品位TFe25-40,估算儲量0.41萬噸。
二、鐵錳礦、鉻礦
紅泉北鐵錳礦 (30)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河西堡火車站北西3度13公里處。品位Mn7.71,Fe20361.9,Sio219.15,估計儲量8.3萬噸。
鉻礦系金川硫化銅鎳礦床中的伴生礦產。主要含鉻礦物為鉻鐵礦、鉻尖晶石等。Cr203含量平均0.47,儲量170.7萬噸。尚未回收利用。 一、鎳礦
鎳礦是金昌主要礦藏,僅為岩漿型硫化銅鎳礦床一種類型。其中,金川硫化銅鎳礦床儲量豐富,在世界同類礦床中,可與加拿大薩德貝里相媲美,位居世界第二。除豐富的銅、鎳外,並伴生有鉑、鈷等20餘種稀貴金屬礦產。
金川硫化銅鎳礦(41)地處白家咀一帶。含礦超基性岩體呈不規則岩牆狀,不整合侵入於前長城系白家咀子組大理岩和混合岩之間。走向北西50-60度,傾向南西,傾角在70度以上,局部50度左右。岩體總長6500米,寬15一528米,延深400-1200米尚未尖滅。按自然形態和後期斷層分割由西向東形成四個礦區。I礦區的岩體和礦體均出露地表,形成典型的硫化礦床氧化帶。岩體長1500米,寬170-320米,東部僅幾十米,西部延深700米尚未尖滅。II礦區岩體出露地表,而礦體則隱伏於地下200-400米。岩體長3000米,中部寬500多米,向兩端變窄,約200-300米。西部延深1200米尚未尖滅。III、IV礦區岩體均覆蓋於第四系之下,分別長500和1100米,寬100米和200-300米,向兩端逐漸尖滅。
全區共計682個大小不等的礦體。按成因可分為:岩漿熔離型、岩漿深部熔離一一貫入型、晚期貫入型和接觸交代型等四大類型。礦石類型主要有:海綿狀、星點狀、塊狀、半塊狀、浸染狀和網脈狀等。礦物成分主要為:磁黃鐵礦、鎳黃鐵礦、紫硫鎳鐵礦、黃鐵礦、黃銅礦、方黃銅礦、墨銅礦、馬基諾礦、鉻尖晶石、磁鐵礦及鎳華、孔雀石、蘭銅礦等。礦石中有用元素含量:富礦平均Ni2.02,Cu1.32;貧礦平均Ni0.55,Cu0.32。尚有豐富的鈷、硒、蹄、硫、鉻、鉑、鈀、金、銀、鋨、銥、釕、銠及微量鎵、鍺、銦、鉈、錸、鎘等10多種稀貴金屬礦產。共探明礦石儲量51693.3萬噸,鎳金屬儲量553.11萬噸,銅金屬儲量349.92萬噸。截止1990年底,尚保有鎳金屬儲量505.09萬噸,銅金屬儲量322.21萬噸。
北海子銅鎳礦(68)1961年,地質六隊發現。在永昌縣城北東35度3公里處。含礦的中一基性岩體共有5個,侵入於下寒武統變砂岩中,長50-400米,寬3-30米,最寬達110米,延深10餘米,即分岔急驟變薄並有尖滅之勢。以中粒閃長岩為主,少量橄欖輝長岩。其中以II號岩體礦化較好,呈北西5度的透鏡狀產出,地表可分東西2個礦化帶,共4個氧化礦體。最大礦體長123米,厚8.2米,其餘長10-35米,厚1-2米。礦物主要為黃鐵礦、磁黃鐵礦、孔雀石、蘭銅礦等。含鎳一般0.3-0.4,最高0.6,銅一般0.34-0.60,最高2.27,鈷最高0.058。
二、銅礦
銅礦主要有岩漿銅鎳型銅礦,含銅多金屬銅礦和熱液石英脈型銅礦。除銅鎳型銅礦外,其餘均為礦化點。
1、岩漿銅鎳型銅礦
岩漿銅鎳型銅礦為最主要的工業銅礦類型。金川硫化銅鎳礦床最大,其次為北海子銅鎳礦化點。
2、多金屬銅礦
二道溝銅礦(3)1963年,地質六隊、物探隊共同發現。在白家咀北西45度31.4公里處。礦物主要為孔雀石、蘭銅礦、褐鐵礦等,沿岩石裂隙分布。品位Cu0.37-3.78,Pb0.08,Zn0.22。
頭道溝銅礦 (8)1963年,地質六隊發現,在白家咀北西46度30.2公里處。主要礦物有孔雀石、蘭銅礦、方鉛礦等,含銅0.5-1,最高為2。
3、熱液石英脈型銅礦
銀洞溝銅礦(2)1966年,地質六隊發現。在西井北西35度12公里處。含銅3.29,微量鉛和銀。
三道溝銅礦 (7)1966年,地質六隊發現。在白家咀北西52度33.8公里處。Cu含量1.14一7.18。
西井溝銅礦 (14)1963年,地質六隊發現。在西井北東51度1.1公里處。含銅0.82一0.91。
墩子溝銅礦 (23)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白家咀北西55度16公里處。含銅1.27。
三岔溝上游銅礦 (21)1962年,地質六隊發現。在西井南東65度9.6公里處。品位Cu1.91,Co0.044。
毛家圈銅礦 (75)1967年,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永昌縣新城子南西83度13.4公里處。含銅0.17-1.39,平均0.51。
毛草泉銅礦 (40)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河西堡城堡北東5度12.5公里處。銅品位0.32-1.47。
三、鈷、鋁土、鉛鋅、鎢礦
鈷礦系金川銅鎳礦床中的伴生礦產,主要呈類質同像存在於鎳礦物中,礦床中的含量與鎳成正消長關系。少量呈礦物存在,主要為鎳質輝鈷礦,鐵鎳輝鈷礦等。鈷平均品但0.015-0.114。儲量為15.96萬噸。
砂路咀鋁礦 (33)1958年,天祝地質隊發現。在河西堡北東8度9.5公里處。礦石為鋁質頁岩,品位Al20330-37,SiO232.31-58.94,Fe2030.63-1.09。估算儲量12萬噸。
紅山窯鋁礦 (59)1958年,天祝地質隊發現。在永昌縣城北西79度32.4公里處。品位Al2O333-42,鋁硅比0.7。估計儲量5.3萬噸。
小石門溝鉛鋅礦 (92)在永昌縣永安堡南西50度3.6公里處。品位Pb1.17-2.05,Zn0.66-1.11。
饅頭山鎢礦 (73)在永昌縣城南西83度26公里處。產於加里東期灰白色似斑狀花崗岩中。品位W030.27-0.42,Bi 0.5,Mo 0.003,Au 0.1一0.2g/t、Ag1.5-20.0g/tTFe3.2。估計儲量:354.2噸。 一、貴金屬礦
貴金屬礦產均為金川硫化銅鎳礦床中的伴生礦產。金、銀、鉑、鈀、鋨、銥、釕、銠等含量豐富。按礦床規模劃分,金相當於3-5個大礦、銀相當於1-2個大礦,鉑族金屬按鉑計,相當於20個大礦。
1、金、銀礦
金、銀主要分布在金川硫化銅鎳礦1礦區的東部和II礦區的西部,主要富集在銅鎳硫化物富礦體的厚大部位。金、銀大部分呈礦物狀態存在。主要有自然金、金銀礦、銀金礦、鈀金礦、鉑金礦、金鉑鈀礦、碲銀礦、鉍銀礦、碲鉛銀礦等。金含量0.03一0.3克/噸,最高5.1克/噸;銀含量1.0-6.1克/噸,最高26.8克/噸。儲量為金74947.8公斤,銀1272303.4公斤。
2、鉑族金屬礦 (鉑、鈀、鋨、銥、釕、銠)
鉑族金屬主要分布在金川硫化銅鎳礦床I礦區的東部和II礦區的西部。鉑、鈀,主要富集在銅鎳硫化物富礦體的厚大部位,以海綿狀富礦體中,特別是受後期熱液疊加強烈的地段最為富集。鋨、銥、釕、銠圍繞鉑、鈀富集地段周圍分布。鉑、鈀主要呈礦物狀態存在,鉑以砷鉑礦為主,其次為自然鉑等10餘種含鉑礦物。鈀的礦物主要有鉍碲鈀礦、鉍鈀礦、鈀金礦、銻鉑鈀礦等14種。銥、銠主要呈細小礦物,在硫化物中呈包體。鋨、釕主要呈類質同像存在於硫化物中(見礦床地質橫剖面及有用元素含量變化圖)
二、稀有分散元素、稀土元素礦
現有的稀有分散元素礦產均為金川硫化銅鎳礦床中的另一種伴生礦產資源。
1、硒、碲
金川硫化銅鎳礦床中,硒大多分布在銅鎳硫化物礦體中,以類質同像置換硫而存在。黃銅礦、方黃銅礦和鎳黃鐵礦中含量最高。碲主要呈礦物分布在硫化物和氧化物中。碲的礦物主要有碲 鉛礦、碲鉍鎳礦、碲鉍礦、碲銀礦、碲鉑礦等10餘種。硒含量一般為0.0006--0.0044%,碲含量一般為0.0001一0.0007%。儲量分別為硒7210.4噸,碲1583.3噸。
2、鎵、鍺、銦、鉈、錸、鎘
主要分布在銅鎳礦體中。根據II、IV礦區部分組合樣品分析結果,其含量分別為:鎵0.00033-0.00121,鍺0.00006-0.00026,銦0.00004-0.00010,鉈0.00000-0.00007,錸0.00002-0.00031,鎘僅在煙灰中考查過有鎘的存在,但含量不清。
3、稀土元素礦
稀土元素礦產屬馬房子溝磷礦床中的伴生礦產。主要有鑭(La)、鈰(Ce)、鐿(Yb)、釔(Y)等。稀土元素主要賦存在磷的礦物中,其含量隨P205的增高而增高。
非金屬
非金屬礦點50處,其中大型礦床13處,中型礦床6處,小型礦床13處,礦化點18處。有石灰岩、白雲岩、硅石(石英岩、石英砂岩和脈石英)、螢石、磷、硫、粘土、黃土、花崗岩、輝綠岩、膨潤土、石膏、滑石、玉髓一瑪瑙、水晶等15個礦種。
一、石灰岩礦
孩母寺石灰岩礦 (29)地質六隊於1960年發現。在河西堡火車站北西23度15公里處。儲量7113萬噸。
紅泉石灰岩礦 (37)1972年,地質六隊發現。在市區南西85度11公里處。儲量C+D級2582萬噸。
九洞灣石灰岩礦 (28)1984年,地質六隊進行過普查評價。在市區正西14公里處。儲量D級9753萬噸。剝采比0.52。
黃草凹掌石灰岩礦 (27)1984年,地質六隊發現。在市區正西14公里處。儲量7922萬噸。
紅山窯石灰岩礦 (58)1988年,金昌市礦產資源踏勘組發現。在永昌縣城北西79度32.8公里處。估計儲量約30-50萬噸。
毛卜喇石灰岩礦 (63)1988年,金昌市礦產資源踏勘組發現。在永昌縣城北西28度11.4公里處。
二、白雲岩礦
寧遠堡西白雲岩礦 (42)省地礦局區測一隊發現。在市區正南6公里處。估計儲量7.66億噸。
小白芨芨溝白雲岩礦 (17)1967年,區測一隊發現。在芨嶺火車站北西26度6.3公里處。估計儲量17635萬噸。
大窯溝白雲岩礦 (16)1988年,金昌市礦產資源踏勘組發現。在芨嶺火車站北東25度8公里處。估計儲量約14.66億噸。
東大山白雲岩礦 (45)1959年,地質六隊作過礦點檢查評價。在河西堡北西5度8.3公里處。估計儲量6545萬噸。
三、硅石礦
1、石英岩礦
高石咀石英岩礦(46)1964年10月,地質六隊發現。在河西堡北西23度10公里處。儲量為C級654.5萬噸,D級158.7萬噸。合計813.2萬噸。
砂路咀石英岩礦 (36)1964年,地質六隊發現。在河西堡北西18度14公里處。儲量C2級709.29萬噸。
毛草泉石英岩礦 (39)1962年,地質六隊發現。在河西堡城堡北東10度14公里處,儲量為D級51.4萬噸,表外48.4萬噸。
赤金子石英岩礦 (50)1961年,地質六隊發現。在白家咀南東60度21.5公里處。估計儲量18萬噸。
東水崖子石英岩礦 (51)1965年,地質六隊發現。在白家咀南東68度34.7 公里處。估計儲量約60萬噸。
2、石英砂岩礦
馬蓮溝石英砂岩礦 (83)1959年,地質六隊發現。在永昌縣城南西65度44公里處。估計儲量7000萬噸。
長溝石英砂岩礦 (76)在新城子鎮南西45度6公里處。
風門山石英砂岩礦 (70)1988年,金昌市礦產資源踏勘組發現。在青山堡火車站北西66度1.5公里處。
3、脈石英礦
大橫溝脈石英礦 (88)區測一隊發現。在山丹軍馬一場南東49度8.2公里處。估計儲量795萬噸。
澇池溝脈石英礦 (5)1983年,地質六隊發現。在白家咀北西48度30公里處。儲量不詳。
四、螢石礦
夾道頭溝螢石礦 (78)1960年地質六隊作過礦點檢查評價。在永昌縣城南西58度21公里處。D級儲量29.06萬噸。
照路溝螢石礦 (77)在永昌縣城南西56度18.5公里處。儲量C+D級78.91萬噸,屬中型礦床。
火燒溝螢石礦 (80)1960年和1967年,分別由地質六隊、區測一隊進行過地表檢查評價。在永昌縣城南西37度13公里處。估計遠景儲量6.5萬噸。
郜家灣螢石礦 (55)在永昌縣紅山窯北西25度6公里處。
東石門螢石礦 (89)在永昌縣新城子南東3度17公里處。
四溝堖螢石礦 (84)在永昌縣城南西57度26.3公里處。
南泥塘子螢石礦 (87)在山丹軍馬一場南東72度11.8公里處。估計礦石儲量達9.54萬噸。
寺兒溝堖螢石礦 (93)在永昌縣永安堡南西37度8.3公里處。
五、磷礦
馬房子溝磷礦 (22)1973年,地質六隊發現。在白家咀北西72度19公里處。儲量B級137.23萬噸,C級1152.09萬噸 ,D 級613.23萬噸,合計1902.64萬噸,表外儲量78萬噸。為一中型低品位磷塊岩礦床。
大黑溝磷礦 (19)1973年,地質六隊發現。在白家咀北西67度23公里處,系馬房子溝磷礦西延部分。D級十遠景儲量211.2萬噸,其中D級57.6萬噸。
大大坂溝磷礦 (31)1973年,地質六隊發現。在市區正西11公里處。
棕子井溝磷礦 (6)地質六隊發現。在市區北西59度36公里處。
六、硫礦
硫為金川硫化銅鎳礦床中的伴生礦產,含硫礦物主要有磁黃鐵礦、黃鐵礦、鎳黃鐵礦、紫硫鎳鐵礦、黃銅礦、方黃銅礦、馬基諾礦、白鐵礦等。儲量為2046.3萬噸。
七、粘土礦
紅山窯粘土礦 (57)在永昌縣城北西78度32公里處。地質儲量200萬噸。
毛卜喇粘土礦 (62)1959年地質六隊作過評價。在河西堡城堡南西78度14公里處。
馬家灣粘土礦 (66)在永昌縣城北東40度8.5公里處。儲量24.5萬噸。
馬營溝粘土礦 (90)在永昌縣城南西52度40公里處。估計儲量4.4萬噸。
上泉溝粘土礦 (85)在永昌縣城南西60度39.5公里處。
西大坂粘土礦 (56)在永昌縣城北西74度42公里、郜家灣西7.5公里處。
砂路咀粘土礦 (34)在河西堡北西15度11.7公里處。估計儲量39.36萬噸。
風門山粘土礦 (71)1988年金昌市礦點組踏勘發現。在青山堡火車站北西66度1.5公里處。
八、花崗石礦
九井花崗石礦 (65)1988年金昌市礦點組發現。在永昌縣城北西25度7公里處。估計該礦總體積為2200萬立方米。
九、膨潤土礦
紅泉膨潤土礦 (38)1972年,地質六隊發現。在河西堡火車站正北10公里處。總儲量2818萬噸(不含南礦帶)。其中北礦帶19-28線間儲量,B級256.9萬噸,C級1174萬噸,D級307.2萬噸,合計1738.1萬噸。
十、其他非金屬礦
頭道溝一二道溝變輝綠岩礦 (4)1966年和1983年由地質六隊相繼發現。在白家咀子北西48度29公里的頭道溝一二道溝一帶。估計礦石儲量5.4億噸。
白土灘黃土礦 (69)在河西堡南東75度20公里處。儲量226.5萬噸。
青土井石膏礦 (12)1966年區測一隊發現。在市區北西36度17公里處。估計儲量30.8萬噸。
東水崖子滑石礦 (52)在河西堡火車站正東41公里處。
干澇池溝玉髓一瑪瑙礦 (94)在永昌縣城北西33度53公里處。含礦率約為10公斤/立方米,估計儲量2690噸。
青山堡水晶礦 (95)在永昌縣城北東82度34公里,南西距青山堡火車站9.5公里。化學成分Si02達98以上。 一、煤礦
紅山窯煤礦 (60)在永昌縣城北西79度32.5公里處。儲量581.4萬噸。其中,工業儲量41.4萬噸,遠景儲量540萬噸。
廟兒溝煤礦 (74)在永昌縣城南西75度21公里處。儲量965.7萬噸。
馬營溝(西大坂)煤礦 (82)在永昌縣城南西72度43公里處。儲量1054.7萬噸。
上泉溝煤礦 (86)在永昌縣城南西58度37公里處。儲量2093.9萬噸。
東石門煤礦 (91)在永昌縣城南51度41公里處。儲量1878.5萬噸。
毛卜喇煤礦 (64)在永昌縣城北西18度10公里處。儲量486萬噸,其中工業儲量265.8萬噸,遠景儲量302.6萬噸。
馬家灣煤礦 (67)在永昌縣城北東62度8.5公里處。儲量540.4萬噸,其中工業儲量265.8萬噸,遠景儲量274.6萬噸。
風門山煤礦 (72)在永昌縣城北東85度22.5公里處。
砂路咀煤礦 (35)在河西堡城堡北西31度13公里處。遠景儲量154萬噸。
曹大坂煤礦 (11)在市區北西55度26公里處。遠景儲量234萬噸。
二、石油
青土井石油礦點 (9)在潮水盆地中,距自家咀北西30度23公里。潮水盆地東西長150公里,寬50公里,面積約6800平方公里。含油層為侏羅系砂質泥岩、頁岩、油頁岩、中粒砂岩等。總厚1100-1800米。礦點位於青土井構造中,曾見原油沿斷層面流出地面。
② 甘肅漢唐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甘肅漢唐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是2002-10-25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合水路14號11幢1單元2902號-2室。
甘肅漢唐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0104739614473U,企業法人王東升,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甘肅漢唐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儀器儀表、消防器材、通用機械、專用設備(不含特種設備)、五金工具、金屬材料(不含稀貴金屬)、建築材料(不含木材)、化工產品(不含成品油及危險化學品、監控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閥門管件、計算機及配件、農副日雜(不含糧油及發菜)、辦公用品的批發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甘肅漢唐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③ 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開戶會員什麼意思
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是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同意設立蘭州新回區的批復》(國函〔答2012〕104號)和甘肅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的意見》(甘發〔2012〕10號)等文件精神,經蘭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由蘭州新區管理委員會和蘭州新區金融辦批准成立的西北地區第一家專業的稀貴金屬交易中心。目前,交易中心上市交易的品種有鉑金、鈀金、白銀、銅、鎳等貴金屬,計劃上市的交易品種有銦、鈦等稀有金屬。
而你說的會員是指甘肅貴金屬交易中心的會員單位,就是說你可以在那家會員單位開戶進行交易,而不能直接在甘肅貴金屬交易中心直接交易,會員單位只是搭橋 的作用,你要想炒現貨就要先再會員單位開戶。
前段時間有這個人、現在不知道是不是還叫這個名字呢。表面是教股票的做投資的、實際是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隴交所)下屬一個會員單位的、靠忽悠股民參與大宗商品交易(瀝青)獲取利潤。
⑤ 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於2013年09月18日在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蘭州新區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周里昂,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對機構、企業、會員、合格自然人投資者的稀貴金屬現貨交易等。
法定代表人:周里昂
成立時間:2013-09-18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2010020010788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產業孵化大廈510室
⑥ 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怎麼樣/交易規則呢
1 中心概況 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是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同意設立蘭州新區的批復》(國函〔2012〕104號)和甘肅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的意見》(甘發〔2012〕10號)等文件精神,經蘭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由蘭州新區管理委員會和蘭州新區金融辦批准成立的西北地區第一家專業的稀貴金屬交易中心。
甘肅擁有承東啟西、南拓北展的戰略地理優勢,同時甘肅也是連通歐亞第二座大陸橋的重要通道,是西部交通、物流和信息的樞紐。甘肅還是有色金屬、礦產和能源相當豐富的省份之一。位於甘肅中部的蘭州新區是國務院批復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也是西北地區的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區位優勢明顯。
2 中心簡介
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成立於2013年9月,注冊資本一億元,總部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運營中心設立在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都市之門。
交易中心遵循「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依託甘肅豐富的稀貴金屬現貨資源,採用創新的分散式櫃台交易模式進行稀貴金屬現貨電子交易,與國際市場接軌。交易中心上市交易的品種有鉑金、鈀金、白銀、銅、鎳等貴金屬,計劃上市的交易品種有銦、鈦等稀有金屬。
甘肅稀貴金屬交易中心的成立為全國提供了一個可靠、安全的稀貴金屬交易平台,是蘭州新區開展綜合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實踐之一,是對我國稀貴金屬市場體系的補充。有利於規范和引導場外稀貴金屬交易市場發展,有利於逐步把握我國在國際稀貴金屬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定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