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傾銷目的

外匯傾銷目的

發布時間:2021-10-10 08:32:47

『壹』 中國是否存在外匯傾銷

目前國內暫時還沒有發生過外匯傾銷。外匯傾銷(Exchange Dumping)是指一國政府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手段來達到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能力和擴大出口的目的。這是向外傾銷商品和爭奪國外市場的一種特殊手段。

『貳』 商品傾銷和外匯傾銷區別

一、商品傾銷是指出口商以低於正常價格的出口價格,集中地或持續大量地向國外拋售商品。

二、按照傾銷的具體目的,商品傾銷可以分為偶然性傾銷、間歇性或掠奪性傾銷和長期性傾銷三種形式。

  1. 偶然性傾銷通常指因為本國市場銷售旺季已過,或公司改營其他在國內市場上很難售出的積壓庫存,以較低的價格在國外市場上拋售。

  2. 間歇性或掠奪性傾銷是指以低於國內價格或低於成本價格在國外市場銷售,達到打擊競爭對手、形成壟斷的目的。待擊敗所有或大部分競爭對手之後,再利用壟斷力量抬高價格,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3. 長期性傾銷是指無期限地、持續地以低於國內市場的價格在國外市場銷售商品。

三、外匯傾銷(Exchange Dumping)是指一國政府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手段來達到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能力和擴大出口的目的。

四、外匯傾銷不能無限制和無條件地進行,只有在具備以下條件時,外匯傾銷才可起到擴大出口的作用。

  1. 貨幣貶值的程度要大於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必然會引起貨幣對內也貶值,從而導致國內物價的上漲。當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趕上或超過貨幣貶值的程度時,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就會回升到甚至超過原先的價格,即貨幣貶值前的價格,因而使外匯傾銷不能實行。

  2. 其他國家不同時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當一國貨幣對外實行貶值時,如果其他國家也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這就會使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保持不變,從而使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也保持不變,以致外匯傾銷不能實現。

  3. 其他國家不同時採取另外的報復性措施。如果外國採取提高關稅等報復性措施,那也會提高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從而抵銷外匯傾銷的作用。


『叄』 出口鼓勵政策的傾銷政策

商品傾銷(Dumping)
商品傾銷就是指出口商以低於國內市場價格,甚至低於商品生產成本的價格,集中或持續地大量向國外市場拋售商品的行為。
商品傾銷通常由私人壟斷企業進行,但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一些國家設立了專門機構直接對外進行商品傾銷。如美國設立的農產品信貸公司,以高價收購國內農產品,然後在國外以比國內價格低一半的價格銷售。商品傾銷的目的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打擊競爭對手,佔領國外市場。具體說來,有的是為了開辟新的市場,有的是為了維護原有市場的競爭地位,有的是為了解決國內產品「過剩」的危機,有的甚至為了控制他國的政治和經濟。
從表面上看來,商品傾銷會使出口商利潤減少甚至虧損,但從長遠來看卻帶來了出口國更重要的長期、整體的政治經濟利益。況且,這些短時間的利潤損失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辦法得到補償:一是通過貿易壁壘維持國內市場上的壟斷高價,以彌補對外傾銷的損失;二是通過國家有關機構提供各種出口補貼來補償傾銷虧損;三是現在損失將來補,即在國外傾銷商品,等打垮外國競爭者,壟斷了國外市場後再抬高價格,以彌補過去傾銷的損失。
商品傾銷又可分為偶然性傾銷、掠奪性傾銷、持續性傾銷和隱蔽性傾銷。偶然性傾銷一般是因為銷售季節已過,或因公司改營其他業務,而在國內市場上又較難出售這些剩餘物資,出口商可能會臨時性地實行傾銷。掠奪性傾銷又稱間歇性傾銷,是指頻繁地使用傾銷手段控制產品的銷售價格,在國外市場上大量拋售商品,在擊垮對手、佔領市場後再大幅度提高價格,其目的是佔領、壟斷或掠奪國外市場,獲取高額利潤。持續性傾銷是指長期地持久地以低於國際市場價格和國內市場價格的方式在國際市場大量推銷本國商品。這種傾銷一般與國內經濟長期出現過剩危機、失業問題嚴重等背景相關聯。隱蔽性傾銷是指出口商按國際市場上的正常價格出售商品給進口商,但進口商以傾銷性的低價在進口國市場上拋售,其虧損部分由出口商給予補償。
外匯傾銷(Exchange Dumping)
外匯傾銷是指出口企業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機會爭奪國外市場的一種特殊手段。外匯傾銷一直是許多國家出口鼓勵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浮動匯率制為各國最大限度地使用外匯傾銷手段創造了便利。外匯傾銷會產生兩種有利於本國貿易的效應:
1、外匯傾銷的本幣貶值會降低本國出口產品的價格水平,從而提高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如1987年6月至1994年6月美元與日元的比價由1美元=150日元下跌到1美元=100日元,美元貶值了33.3%。假定一件在美國售價為100美元的商品出口到日本,按過去匯率折算,在日本市場售價為15000日元,而美元貶值後售價為10000日元。這時候出口商有三種均對自身有利的選擇:(1)把價格降至10000日元,增強出口商品價格上的優勢,在保持收益不變的情況下大大增加了出口額。(2)繼續按15000日元的價格在日本市場出售該商品,按新匯率計算,每件商品可多收入5000日元(合50美元)的外匯傾銷利潤,出口額不變。(3)在10000~15000日元間酌量減價,既有一定的傾銷利潤,又會擴大出口額。
2、外匯傾銷使外國貨幣升值,提高了外國商品的價格水平,從而降低進口產品的國內市場競爭力,有利於控制進口規模。仍以上述例子為證:如按過去1美元=150日元的比價,一件在日本售價為15000日元的商品出口到美國值100美元,而美元貶值後同一商品在美國的售價就為150美元,這必然給日本廠商帶來不利。
當然,外匯傾銷的上述效應具有滯後性、暫時性、有限性等缺點,要想行之有效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貨幣對外貶值的程度大於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一般說來,貨幣對內貶值與對外貶值的趨勢基本是一致的,而只有在對外貶值的程度高於國內物價上漲程度時,才有可能「獎出限入」。但對外貶值必然引起國內物價上漲,當國內物價上漲程度趕上或超過貨幣對外貶值的程度時,外匯傾銷就起不到作用了。但國內物價的相應上漲總是滯後於貨幣對外貶值一段時期,因此出口企業可在這段時期內從中獲得外匯傾銷的好處。
2、出口商品的價格需求彈性比較大。一國貨幣對外貶值後,其對出口作用的大小還要受到出口商品價格需求彈性大小的制約。即隨著商品價格的下跌,需求量會大增,則需求彈性大。如果出口商品價格需求彈性大,出口數量增加的幅度超過價格下跌的幅度,則貨幣貶值對商品出口的促進作用相應也比較大;如果出口商品價格需求彈性較小,則對出口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3、其他國家不同時進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措施。如果一國貨幣對外貶值,但對方國家的貨幣也進行同等程度的貶值,則兩國貨幣貶值的效果就相互抵消了,匯率仍處於貶值前的水平而得不到貨幣對外貶值的利益。例如,6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相互間競爭激烈,台灣的新台幣貶值30%,以期使產品更多地打入韓國市場,但韓元也貶值30%,以此抵消了新台幣貶值的競爭效果。

『肆』 美國為什麼要中國人民幣升值這將對我國經濟和人民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美國為什麼讓人民幣升值?

現在1美圓=8.01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升值為1美圓=4人民幣,這時你可以看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同樣的一樣商品,假設原來的價格是8人民幣,原來能換1美圓,現在可以換2美圓了,你說美國人購買的興趣是不是會大大地降低呢?而同樣地,原來1美圓的美國商品,現在只需要4人民幣就可以買到了,中國人購買的興趣會不會提高很多呢?這樣以來就可以遏制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提高美國對中國的出口.
因為中國對美國長期保持貿易順差,美國希望讓人民幣升值來改變這種順差.這是他們的本意所在.
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影響很多,簡單地來說,就是對出口行業有不利的影響(比如紡織行業\家電行業),對相關的進口卻很有好處(比如我們國家大量進口的原油\鋼鐵\汽車等就可以從中受益),從而對相關的從業人員以及流動都會產生影響,而且我們用的進口產品可能會更多一些,我們的人力成本優勢被明顯的削弱,對國內相關產業會帶來一定的沖擊.但同時我們出國旅遊\購物將會得到收益.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中施加壓力最大就是美國,美國這一次參議院通過一個決議,當然現在是推遲表決。它的內容是什麼呢?非常簡單,如果中國人民幣到今年十月還不明顯升值,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統統加征27.5%關稅,美國眾議院多數已經通過了,這個事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國參議院留了一些餘地,推遲表決,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時間來看看中國的態度,如果真的是表決的話估計也是通過!這個趨勢是非常的嚴峻,美國為什麼施加這么大壓力?人民幣外匯表面是一個貨幣、金融現象,但人民幣升值講到底還是貿易逆差的問題。什麼道理呢?美國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來,年年對外貿易都出現逆差。在八十年代幾百億美元,八十年代後期超過一千億,甚至是二千億美元,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年貿易高達到五千億美元。外匯就像一個人口袋裡面的現金,你一開始虧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虧誰敢借給你?為什麼美國貿易逆差這么多年而一直沒有垮台,是因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東西到美國,它就用印鈔票的機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鈔發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貿易逆差。二十多年來貿易逆差這么大,大家都喪失了對美元的信心,美國馬上就面臨像六十年代的情況,大家都把美元當成是燙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幾年它覺得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怎麼解決呢?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就採取了一個手段,以前美國是搞強勢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設法讓人民樹立對美元的信心,美元外匯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它的走勢是比較堅挺!一看美元的外匯走勢非常堅挺,就說明美元可以,老百姓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著美元不放。這幾年沒有辦法,它就把「強勢美元政策」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美元外匯走低就產生一種外匯傾銷效應。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的話,一開始美國是悄悄行動!當年歐元兌美元強的時候,1歐元可以換0.8美元,這是三、四年前;美國想辦法讓美元匯率走弱,就變成1歐元可以換到1.3美元,美元兌歐元就貶值了。美國的財務部長講了一句話,他說「為了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可以採取弱勢美元政策」,但美國小布希從來沒有承認他是弱勢美元,他一直強調自己是強勢美元。這樣做有了效果,對日本、歐盟有效果,美元兌日元、歐元的匯率下跌了,和他們的貿易差額就縮小,甚至某些貿易商品可能出現順差!但它這樣做,對中國貨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人民幣宣布升值是這個月21日,在這之前中國人民幣外匯制度是什麼呢?用官員原來宣布的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外匯制度」,這個說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人民幣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貨幣上漲我也上漲,你跌我也跌,它從強勢美元政策悄悄改變弱勢美元政策,為的就是改變貿易逆差,但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無論怎麼跌人民幣是不發生變動,所以說對是中國要達到它這個效果是沒有辦法的,這就是美國非常惱火的事情。因為現在美國最大的貿易差額恰恰是來自於中國,它是對華貿易逆差是美國所有貿易逆差中數額最高的國家。按照他們的統計,去年就虧中國1千六百億美元,按照今年預測至少是兩千億美元,單單是中國一家就要虧兩千億美元,那五千億的貿易逆差總額怎麼樣降下來!這就是美國之所以壓人民幣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拚命的壓你。講來講去就是抓住一個意思「人民幣外匯制度一定要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講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這樣做,我美元怎麼變也沒有效果!美國一會壓人民幣升值,一會又不談人民幣升值,它又直接在貿易上做文章,讓中國多買他們的美國貨,它的貿易差額就會少一些!
對我國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幣升值了2%對貿易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先從思路上來梳理一下,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第一個影響是外匯傾銷效應。什麼是「外匯傾銷效應」,它有一個定義:有意識把本國貨幣匯率降下來,出口商品用外幣來表現就比以前以前貴了。因為人民幣值錢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別人對你的需求量就會減少。進口商品中用人民幣表現的商品價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說,對外貿發展來說要分兩頭來講,主要是出口企業的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僅人民幣升值就會使你的出口量增加產生困難;那麼如果主要從事進口貿易,反而成本會下降,因為進口商品價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進口商品作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響,但與純進口貿易的損失相比可能會少一點!但總的來說,這個效應是比較強調它的負面作用,因為中國出口數量非常巨大,人民幣升值對貿易出口帶來的困難就在這一個方面,你要花力氣能不能在價格中間來消化這部分內容。但這一個因素不能過分強調,因為關繫到中國出口貿易的一個缺陷,我們往往喜歡搞低價競銷,這是中國出口貿易一個致命傷。另外,我認為還要關注其他幾個方面的效應,而其他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對整個外貿發展來講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個效應是貿易結構效應。中國外貿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創造外貿奇跡的同時,我們的貿易結構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1、外資出口比例顯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億出口額,大概有60%左右是外資企業的出口,真正國內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辦企業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不到50%。2、出口貿易額很大,但產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在北京開一個WTO會議聽了一個故事,2003年到東北去考察,沈陽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市長講,2003年沈陽市出口貿易額13億美元,其中有6億美元是一家外資企業的出口,佔40%左右。而這六億的出口額中國佔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員,平均工資是1300元,原材料是國外進口。大家想想,中國就賺了兩個,一個是雇員的勞動收入,一個是繳納的一些稅收。我們也知道政府對外資企業優惠再優惠,就這雇員的工資在這六億美元當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這種出口額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這是外貿結構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人民幣升值在這方面是有好處,這個觀點我就不展開,可能這個觀點跟其他的觀點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僅僅是人民幣升值因素引進外資是困難的,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以後境外來中國投資都是用美元來表現,同樣一百萬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幣數額比較多,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比較少,所以就會有所減退。在外貿結構當中,外資企業的出口比重也會相應下降!但是有的時候,外資引進可能還會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幣升值對他產生的影響,我現在是把其他因素撇開,僅僅是人民幣升值這個因素引進外資是比較困難!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會慢慢的淘汰,原來搞低價競銷,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現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種企業將面臨嚴重困難,甚至破產、倒閉是非常正常的。當然唯一有一個問題要先解決,轉移的勞動力怎麼樣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現在是2%,可能後面還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從貿易結構來講是正面!原來政府拚命的宣傳推動外貿結構改善,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這次人民幣升值的話可能就會加快外貿結構的改善。第三,貿易規模。貿易規模並不是指貿易額,規模怎麼樣擴大,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進口貿易,如果不是人為刻意要壓的話,總體上由於價格比較便宜可以進一步上升,但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由於出口貿易受到阻礙,進口貿易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總的來說進口貿易可能會增加。學術界有一個公式,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是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這幾個因素甚至於包括運輸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後運輸成本下降,因為運輸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運輸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講了,總的來說也是跌,不可能升。進口貿易可以相應的擴大規模,另外出口貿易從理論角度來分析,也能證明它是可以擴大,所以貿易規模是不用擔心。就是貿易的額、外匯的量這個變化是比較復雜,但由於時間關系在這里就不展開的。第四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大家聽的相對比較少,貿易條件講的復雜一點可以分成五個概念來講,我用不著講這么復雜,我講一個最簡單的,用貨幣表現出口商品價格比進口商品價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個襯衣,今天可以換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換五十五斤大米,這個就是貿易條件好轉;如果後天可以換四十五斤大米,這就是貿易條件轉壞了。這個術語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中國原來是追求貿易出口的數量,不強調貿易的效益,所以貿易條件的概念原來在貿易界宣傳得很少,貿易條件總的來說有利於改善,也就是說中國出口的產品總的趨勢會換來越來越多的外匯產品。第五貿易政策效應。貿易政策效應是什麼意思?人民幣升值以後無論是對中央政府貿易政策,或者是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都有一個觸動。對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我們特別強調一個觀點,原來中國地方政府的行為是一種悖論,什麼是悖論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積極發展地方經濟和貿易增長的積極性,把地方經濟、貿易搞上去,動了很多腦筋、出台了很多政策來推動,應該充分肯定;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地方政府的行為、出台的一些政策與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這是中國的一種特殊現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無意是在保護、鼓勵下面的企業是搞粗放型的工業。包括中國加入WTO和WTO對中國各種各樣的批評指責,很多是來自於地方政府行為。現在,有一些粗放型企業地方政府已經有意識的在轉變了。這里只有第一條是負面的,不要認為人民幣升值對貿易發展絕對是負面影響,不會是這樣。第六,人民幣匯率的趨勢。人民幣升2%,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2%相對還會穩定一段時間。但這個穩定並不是一成不變,既然定了2%這是典型的實驗性做法,要看看我們的銀行、企業受到的沖擊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貫徹一段時間。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沒有大的波動,等到下一個出其不意的時機還會繼續升值。這是我個人觀點,為什麼?一個是人民幣升值有很多時機,前幾年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g a o s h e n g )集團的董事,他對人民幣的分析在中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他在兩年前分析覺得人民幣要升值15%!現在美國通過各種渠道透露出來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說10%是底線,至少是10%,當然40%也不可能。至少給我們提示了一個信息,中國必須至少升10%。從網上的兩個方案2%、5%,最後選擇2%,可是並不代表5%這個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國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國會答應嗎?中國貿易出口額其中有40%是在美國實現!你真的把美國關系搞緊張了、徹底搞破裂了,對中國絕對沒有好處,這不是雙贏而是雙輸。對美國的要求中央政府採取的態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復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中國這25年的崛起就是靠這一個路線,既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則問題,就要堅持這個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國實現的,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程度非常高的市場!第三,要考慮一下美國貿易運作中的一些特點。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有時候是蠻橫不講理,可是這個世界是以實力說話,它就這樣做了你有什麼辦法。比如說它打伊拉克這在國際規則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實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樣,美國在經濟上如果是下了決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嚴重成果。何況,人民幣升值有內在的需要,別人不壓你,人民幣也應該升值,只是別人壓你以後這個問題就變得迫切了。中國有個習慣「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東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馬上就改了。比如說銀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銀行改革可能就沒有么快。改革的觀點一直在宣傳,一直在說,可是都沒有積極的動作;可是加入WTO以後,改革得比原來宣傳的更積極,四大銀行中有的還引進外資、上市了。同樣的道理,是因為國際壓力大了,這個問題就變得緊迫了。綜合這些原因,我們中央政府目前的態度我認為是比較恰當。先升2%看看情況,以後可能還要升,這一點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美國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這樣大家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然隨著趨勢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升10%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伍』 外匯傾銷 的利潤來自國內還是國外

外匯傾銷(Exchange Dumping)是指一國政府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手段來達到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能力和擴大出口的目的。這是向外傾銷商品和爭奪國外市場的一種特殊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傾銷不能無限制和無條件地進行,只有在具備以下條件時,外匯傾銷才可起到擴大出口的作用。
1.貨幣貶值的程度要大於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必然會引起貨幣對內也貶值,從而導致國內物價的上漲。當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趕上或超過貨幣貶值的程度時,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就會回升到甚至超過原先的價格,即貨幣貶值前的價格,因而使外匯傾銷不能實行。
2.其他國家不同時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當一國貨幣對外實行貶值時,如果其他國家也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這就會使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保持不變,從而使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也保持不變,以致外匯傾銷不能實現。
3.其他國家不同時採取另外的報復性措施。如果外國採取提高關稅等報復性措施,那也會提高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從而抵銷外匯傾銷的作用。

『陸』 在實施外匯傾銷時,為什麼本國貨幣的貶值程度必須大於國內的通貨膨脹程度請舉例

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必然會引起貨幣對國內也會貶值,從而導致國內物價的上漲。當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等於或大於貨幣貶值的程度時,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就會回升到甚至超過原先的價格,即貨幣貶值前的價格,因而使外匯傾銷不能實行。比如:A國貨幣對B國匯率是1:150,現在A國貨幣貶值1/3,匯率變為1:100,原來A國1元的商品賣到B國的價格,按照B國貨幣計值,從150元降低到100元,當然會容易銷售。但是,A國商品在本幣貶值時,價格也會上漲,如果價格漲了1/3,那麼,出口價格就喪失了價格優勢。
另外,還有兩個條件保障外匯傾銷:一是其他國家不同時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二是其他國家不同時採取另外的報復性措施。

『柒』 外匯傾銷為什麼會促進出口

外匯傾銷(Exchange Dumping)是指一國政府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手段來達到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能力和擴大出口的目的。這是向外傾銷商品和爭奪國外市場的一種特殊手段。

『捌』 外匯傾銷的概念和條例

外匯傾銷是指一國政府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手段來達到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能力和擴大出口的目的。這是向外傾銷商品和爭奪國外市場的一種特殊手段。
一些國家之所以搞外匯傾銷,這是因為本國貨幣貶值後,出口商品用外國貨幣表示價格降低,提高了該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利於擴大出口;而因本國貨幣貶值,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削弱了進口商品的競爭力,限制了進口。外匯傾銷需要一定的條件,主要是本國貨幣對外貶值速度要快於對內貶值以及對方不進行報復等。
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可以起到提高出口商品競爭能力和降低進口商品競爭能力的作用。因為,貨幣貶值意味著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比率的降低,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商品用外國貨幣表示的價格降低,故提高了商品競爭能力;反之,進口商品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價格則提高,故降低了進口商品的競爭能力。因此,可以起到擴大出口和限制進口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傾銷不能無限制和無條件地進行,只有在具備以下條件時,外匯傾銷才可起到擴大出口的作用。參考www.fxpro.cn/?ib=1025860
1.貨幣貶值的程度要大於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必然會引起貨幣對內也貶值,從而導致國內物價的上漲。當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趕上或超過貨幣貶值的程度時,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就會回升到甚至超過原先的價格,即貨幣貶值前的價格,因而使外匯傾銷不能實行。
2.其他國家不同時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當一國貨幣對外實行貶值時,如果其他國家也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這就會使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保持不變,從而使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也保持不變,以致外匯傾銷不能實現。
3.其他國家不同時採取另外的報復性措施。如果外國採取提高關稅等報復性措施,那也會提高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從而抵銷外匯傾銷的作用。

『玖』 美國為什麼費盡心計要讓人民幣升值,這對美國有什麼好處,對中國又有什麼壞處呢

美國為什麼讓人民幣升值?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中施加壓力最大就是美國,美國這一次參議院通過一個決議,當然現在是推遲表決。它的內容是什麼呢?非常簡單,如果中國人民幣到今年十月還不明顯升值,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統統加征27.5%關稅,美國眾議院多數已經通過了,這個事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國參議院留了一些餘地,推遲表決,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時間來看看中國的態度,如果真的是表決的話估計也是通過!這個趨勢是非常的嚴峻,美國為什麼施加這么大壓力?人民幣外匯表面是一個貨幣、金融現象,但人民幣升值講到底還是貿易逆差的問題。什麼道理呢?美國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來,年年對外貿易都出現逆差。在八十年代幾百億美元,八十年代後期超過一千億,甚至是二千億美元,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年貿易高達到五千億美元。外匯就像一個人口袋裡面的現金,你一開始虧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虧誰敢借給你?為什麼美國貿易逆差這么多年而一直沒有垮台,是因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東西到美國,它就用印鈔票的機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鈔發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貿易逆差。二十多年來貿易逆差這么大,大家都喪失了對美元的信心,美國馬上就面臨像六十年代的情況,大家都把美元當成是燙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幾年它覺得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怎麼解決呢?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就採取了一個手段,以前美國是搞強勢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設法讓人民樹立對美元的信心,美元外匯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它的走勢是比較堅挺!一看美元的外匯走勢非常堅挺,就說明美元可以,老百姓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著美元不放。這幾年沒有辦法,它就把「強勢美元政策」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美元外匯走低就產生一種外匯傾銷效應。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的話,一開始美國是悄悄行動!當年歐元兌美元強的時候,1歐元可以換0.8美元,這是三、四年前;美國想辦法讓美元匯率走弱,就變成1歐元可以換到1.3美元,美元兌歐元就貶值了。美國的財務部長講了一句話,他說「為了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可以採取弱勢美元政策」,但美國小布希從來沒有承認他是弱勢美元,他一直強調自己是強勢美元。這樣做有了效果,對日本、歐盟有效果,美元兌日元、歐元的匯率下跌了,和他們的貿易差額就縮小,甚至某些貿易商品可能出現順差!但它這樣做,對中國貨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人民幣宣布升值是這個月21日,在這之前中國人民幣外匯制度是什麼呢?用官員原來宣布的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外匯制度」,這個說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人民幣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貨幣上漲我也上漲,你跌我也跌,它從強勢美元政策悄悄改變弱勢美元政策,為的就是改變貿易逆差,但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無論怎麼跌人民幣是不發生變動,所以說對是中國要達到它這個效果是沒有辦法的,這就是美國非常惱火的事情。因為現在美國最大的貿易差額恰恰是來自於中國,它是對華貿易逆差是美國所有貿易逆差中數額最高的國家。按照他們的統計,去年就虧中國1千六百億美元,按照今年預測至少是兩千億美元,單單是中國一家就要虧兩千億美元,那五千億的貿易逆差總額怎麼樣降下來!這就是美國之所以壓人民幣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拚命的壓你。講來講去就是抓住一個意思「人民幣外匯制度一定要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講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這樣做,我美元怎麼變也沒有效果!美國一會壓人民幣升值,一會又不談人民幣升值,它又直接在貿易上做文章,讓中國多買他們的美國貨,它的貿易差額就會少一些!
對我國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幣升值了2%對貿易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先從思路上來梳理一下,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第一個影響是外匯傾銷效應。什麼是「外匯傾銷效應」,它有一個定義:有意識把本國貨幣匯率降下來,出口商品用外幣來表現就比以前以前貴了。因為人民幣值錢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別人對你的需求量就會減少。進口商品中用人民幣表現的商品價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說,對外貿發展來說要分兩頭來講,主要是出口企業的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僅人民幣升值就會使你的出口量增加產生困難;那麼如果主要從事進口貿易,反而成本會下降,因為進口商品價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進口商品作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響,但與純進口貿易的損失相比可能會少一點!但總的來說,這個效應是比較強調它的負面作用,因為中國出口數量非常巨大,人民幣升值對貿易出口帶來的困難就在這一個方面,你要花力氣能不能在價格中間來消化這部分內容。但這一個因素不能過分強調,因為關繫到中國出口貿易的一個缺陷,我們往往喜歡搞低價競銷,這是中國出口貿易一個致命傷。另外,我認為還要關注其他幾個方面的效應,而其他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對整個外貿發展來講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個效應是貿易結構效應。中國外貿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創造外貿奇跡的同時,我們的貿易結構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1、外資出口比例顯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億出口額,大概有60%左右是外資企業的出口,真正國內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辦企業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不到50%。2、出口貿易額很大,但產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在北京開一個WTO會議聽了一個故事,2003年到東北去考察,沈陽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市長講,2003年沈陽市出口貿易額13億美元,其中有6億美元是一家外資企業的出口,佔40%左右。而這六億的出口額中國佔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員,平均工資是1300元,原材料是國外進口。大家想想,中國就賺了兩個,一個是雇員的勞動收入,一個是繳納的一些稅收。我們也知道政府對外資企業優惠再優惠,就這雇員的工資在這六億美元當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這種出口額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這是外貿結構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人民幣升值在這方面是有好處,這個觀點我就不展開,可能這個觀點跟其他的觀點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僅僅是人民幣升值因素引進外資是困難的,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以後境外來中國投資都是用美元來表現,同樣一百萬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幣數額比較多,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比較少,所以就會有所減退。在外貿結構當中,外資企業的出口比重也會相應下降!但是有的時候,外資引進可能還會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幣升值對他產生的影響,我現在是把其他因素撇開,僅僅是人民幣升值這個因素引進外資是比較困難!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會慢慢的淘汰,原來搞低價競銷,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現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種企業將面臨嚴重困難,甚至破產、倒閉是非常正常的。當然唯一有一個問題要先解決,轉移的勞動力怎麼樣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現在是2%,可能後面還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從貿易結構來講是正面!原來政府拚命的宣傳推動外貿結構改善,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這次人民幣升值的話可能就會加快外貿結構的改善。第三,貿易規模。貿易規模並不是指貿易額,規模怎麼樣擴大,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進口貿易,如果不是人為刻意要壓的話,總體上由於價格比較便宜可以進一步上升,但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由於出口貿易受到阻礙,進口貿易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總的來說進口貿易可能會增加。學術界有一個公式,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是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這幾個因素甚至於包括運輸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後運輸成本下降,因為運輸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運輸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講了,總的來說也是跌,不可能升。進口貿易可以相應的擴大規模,另外出口貿易從理論角度來分析,也能證明它是可以擴大,所以貿易規模是不用擔心。就是貿易的額、外匯的量這個變化是比較復雜,但由於時間關系在這里就不展開的。第四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大家聽的相對比較少,貿易條件講的復雜一點可以分成五個概念來講,我用不著講這么復雜,我講一個最簡單的,用貨幣表現出口商品價格比進口商品價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個襯衣,今天可以換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換五十五斤大米,這個就是貿易條件好轉;如果後天可以換四十五斤大米,這就是貿易條件轉壞了。這個術語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中國原來是追求貿易出口的數量,不強調貿易的效益,所以貿易條件的概念原來在貿易界宣傳得很少,貿易條件總的來說有利於改善,也就是說中國出口的產品總的趨勢會換來越來越多的外匯產品。第五貿易政策效應。貿易政策效應是什麼意思?人民幣升值以後無論是對中央政府貿易政策,或者是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都有一個觸動。對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我們特別強調一個觀點,原來中國地方政府的行為是一種悖論,什麼是悖論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積極發展地方經濟和貿易增長的積極性,把地方經濟、貿易搞上去,動了很多腦筋、出台了很多政策來推動,應該充分肯定;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地方政府的行為、出台的一些政策與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這是中國的一種特殊現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無意是在保護、鼓勵下面的企業是搞粗放型的工業。包括中國加入WTO和WTO對中國各種各樣的批評指責,很多是來自於地方政府行為。現在,有一些粗放型企業地方政府已經有意識的在轉變了。這里只有第一條是負面的,不要認為人民幣升值對貿易發展絕對是負面影響,不會是這樣。第六,人民幣匯率的趨勢。人民幣升2%,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2%相對還會穩定一段時間。但這個穩定並不是一成不變,既然定了2%這是典型的實驗性做法,要看看我們的銀行、企業受到的沖擊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貫徹一段時間。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沒有大的波動,等到下一個出其不意的時機還會繼續升值。這是我個人觀點,為什麼?一個是人民幣升值有很多時機,前幾年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g a o s h e n g )集團的董事,他對人民幣的分析在中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他在兩年前分析覺得人民幣要升值15%!現在美國通過各種渠道透露出來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說10%是底線,至少是10%,當然40%也不可能。至少給我們提示了一個信息,中國必須至少升10%。從網上的兩個方案2%、5%,最後選擇2%,可是並不代表5%這個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國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國會答應嗎?中國貿易出口額其中有40%是在美國實現!你真的把美國關系搞緊張了、徹底搞破裂了,對中國絕對沒有好處,這不是雙贏而是雙輸。對美國的要求中央政府採取的態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復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中國這25年的崛起就是靠這一個路線,既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則問題,就要堅持這個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國實現的,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程度非常高的市場!第三,要考慮一下美國貿易運作中的一些特點。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有時候是蠻橫不講理,可是這個世界是以實力說話,它就這樣做了你有什麼辦法。比如說它打伊拉克這在國際規則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實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樣,美國在經濟上如果是下了決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嚴重成果。何況,人民幣升值有內在的需要,別人不壓你,人民幣也應該升值,只是別人壓你以後這個問題就變得迫切了。中國有個習慣「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東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馬上就改了。比如說銀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銀行改革可能就沒有么快。改革的觀點一直在宣傳,一直在說,可是都沒有積極的動作;可是加入WTO以後,改革得比原來宣傳的更積極,四大銀行中有的還引進外資、上市了。同樣的道理,是因為國際壓力大了,這個問題就變得緊迫了。綜合這些原因,我們中央政府目前的態度我認為是比較恰當。先升2%看看情況,以後可能還要升,這一點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美國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這樣大家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然隨著趨勢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升10%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閱讀全文

與外匯傾銷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