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美國干預外匯

美國干預外匯

發布時間:2021-10-10 22:32:28

❶ 政府對外匯市場干預的方式有哪些

中央銀行在進行這種干預時可採取雙管齊下的手段:

(1)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外匯時,同時在國內債券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債券,從而使匯率變而利率不變化。例如,外匯市場上美元對日元的匯價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銀行想採取支持美元拋出日元,美元成為它的儲備貨幣,而市場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貨幣供應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趨勢。為了抵消外匯買賣對國內利率的影響,日本中央銀行可在國內債券市場上拋債券,使市場上的日元流通量減少,利率下降的趨勢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銀行不改變政策的干預就越有效果,否則就沒有效果。

(2)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通過查詢匯率變化情況、發表聲明等,影響匯率的變化,達到干預的效果,它被稱為干預外匯市場的「信號反應」。中央銀行這樣做是希望外匯市場能得到這樣的信號: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將要發生變化,或者說預期中的匯率將有變化等等。一般來說,外匯市場在初次接受這些信號後總會作出反應。但是,如果中央銀行經常靠「信號效應」來干預市場,而這些信號又不全是真的,就會在市場上起到「狼來了」的效果。1978年至1979年卡特政府支持對美元的干預,經常被認為是「狼來了」信號效果的例子。而1985年西方五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的「廣場飯店聲明」立刻使美元大跌,就經常被認為是「信號效應」成功的例子。

所謂改變政策的外匯市場干預實際上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一種轉變,它是指中央銀行直接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而聽任國內貨幣供應量和利率朝有利於達到干預目標的方向變化。例如,如果馬克在外匯市場上不斷貶值,德國中央銀行為了支持馬克的匯價,它可在市場上拋外匯買馬克,由於馬克流通減少,德國貨幣供應下降,利率呈上升趨勢,人們就願意在外匯市場多保留馬克,使馬克的匯價上升。這種干預方式一般來說非常有效,代價是國內既定的貨幣政策會受到影響,是中央銀行看到本國貨幣的匯率長期偏離均衡價格時才願意採取的。

判斷中央銀行的干預是否有效,並不是看中央銀行干預的次數多少和所用的金額大小。從中央銀行干預外匯的歷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結論。

第一,如果外匯市場異常劇烈的波動是因為信息效益差、突發事件、人為投機等因素引起的,而由於這些因素對外匯市場的扭曲經常是短期的,那麼,中央銀行的干預會十分有效,或者說,中央銀行的直接干預至少可能使這種短期的扭曲提前結束。

第二,如果一國貨幣的匯率長期偏高偏低是該國的宏觀經濟水平、利率和政府貨幣政策決定的,那麼,中央銀行的干預從長期來看是無效的。而中央銀行之所以堅持進行干預,主要是可能達到以下兩個目的:首先,中央銀行的干預可緩和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跌勢或升勢,這樣可避免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對國內宏觀經濟發展的過分沖擊;其次,中央銀行的干預在短期內常會有明顯的效果,其原因是外匯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這種突然出現的政府幹預。這給予中央銀行一定的時間來重新考慮其貨幣政策或外匯政策,從而作出適當的調整。 3、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歷史發展

從1973年到現在,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經常在外匯市場上進行直接干預,其中較大的聯合干預約有5次,成功和失敗的兼而有之。對1976年—1979年美元弱勢的干預 在經過1974年至1975年的世界性經濟衰退以後,美國的經濟仍處於高通貨膨脹,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率的處境。卡特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決定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雖然利率在上漲,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漲得更快,外匯市場因此開始不斷地拋美元,使美元的匯價一路下跌。面對美元的跌勢,卡特政府決定干預外匯市場。1978年10月底,卡特政府宣布了一項反通貨膨脹的計劃,但由於對美國未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明確的表示,美元反而在外匯市場上狂瀉。面臨馬克和日元升值的巨大壓力,德國和日本兩國的中央銀行被迫進行不改變自己政策為前提的大規模干預,買美元拋本國貨幣,但收效甚微。

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目標 自從浮動匯率制推行以來,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來沒有對外匯市場採取徹底的放任自流的態度,相反,這些中央銀行始終保留相當一部分的外匯儲備,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外匯市場進行直接干預。 一般來說,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的價格出現異常大的、或是朝同一方向連續幾天劇烈波動時,往往會直接介入市場,通過商業銀行進行外匯買賣,以試圖緩解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對於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原因,理論上可以有很多解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原因大致有三個。
第一,匯率的異常波動常常與國際資本流動有著必然聯系,它會導致工業生產和宏觀經濟發展出現不必要的波動,因此,穩定匯率有助於穩定國民經濟和物價。現在國際資本跨國界的流動不但規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為障礙很小。工業國家從70年代末開始放寬金融方面的規章條例,進一步為國際資本流動提供了方便。在浮動匯率制的條件下,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外匯市場的價格浮動。如果大批資本流入德國,則德國馬克在外匯市場的匯價就會上升,而如果大批資本流出美國,外匯市場上的美元匯價必然下降。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人們都期待某一國貨幣的匯率會上升,資本就勢必會流向該國。

資本流動與外匯市場變化的相關性對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產業配置和物價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當一個國家的資本大量外流,導致本國貨幣匯價下跌時,或者當人們預計本國貨幣的匯價會下跌,導致資本外流時,這個國家的產業配置和物價必然出現有利於那些與對外貿易有聯系的產業的變動。任何一個國家的產業從對外貿易角度來看,可分為能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和無法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兩種。前者如製造業,生產的產品可出口和進口,後者如某些服務業,生產和消費必須在當地進行。當資本流出貨幣貶值時,能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部門的物價就會上升,如果這一部門工資的上漲速度不是同步的話,追加這一部門的生產就會變得有利可圖,出口因此也會增加,但是從國內的產業結構來看,資本就會從非貿易產業流向貿易產業。如果這是一種長期現象,該國的國民經濟比例就可能失調。因此,工業國家和中央銀行是不希望看到本國貨幣的匯價長期偏離它認為的均衡價格的。這是中央銀行在本國貨幣持續疲軟或過分堅挺時直接干預市場的原因之一。

資本流動與外匯市場變化的相關性對國民經濟的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在於,大量資本流出會造成本國生產資本形成的成本上升,而大量資本流入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通貨膨脹壓力,影響長期資本投資。美國從80年代初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大量資本流入,美元匯價逐步上漲,而美國的聯邦儲備銀行(美聯儲)在1981年和1982年間對外匯市場又徹底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西歐國家為了防止資本外流,在歐洲貨幣的匯率不斷下跌時,被迫經常直接干預外匯市場,並一再要求美聯儲協助干預。 第二,中央銀行直接干預外匯市場是為了國內外貿政策的需要。

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外匯市場的價格較低,必然有利於這個國家的出口。而出口問題在許多工業國家已是一個政治問題,它涉及到許多出口行業的就業水平、貿易保護主義情緒、選民對政府態度等許多方面。任何一個中央銀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國外貿順差是由於本國貨幣的匯率太低而被其他國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銀行為這一目的而干預外匯市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❷ 外匯干預中 直接干預和間接干預如何區分

中央銀行在進行這種干預時可採取雙管齊下的手段: (1)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外匯時,同時在國內債券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債券,從而使匯率變而利率不變化。例如,外匯市場上美元對日元的匯價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銀行想採取支持美元拋出日元,美元成為它的儲備貨幣,而市場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貨幣供應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趨勢。為了抵消外匯買賣對國內利率的影響,日本中央銀行可在國內債券市場上拋債券,使市場上的日元流通量減少,利率下降的趨勢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銀行不改變政策的干預就越有效果,否則就沒有效果。 (2)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通過查詢匯率變化情況、發表聲明等,影響匯率的變化,達到干預的效果,它被稱為干預外匯市場的「信號反應」。中央銀行這樣做是希望外匯市場能得到這樣的信號: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將要發生變化,或者說預期中的匯率將有變化等等。一般來說,外匯市場在初次接受這些信號後總會作出反應。但是,如果中央銀行經常靠「信號效應」來干預市場,而這些信號又不全是真的,就會在市場上起到「狼來了」的效果。1978年至1979年卡特政府支持美元的干預,經常被認為是「狼來了」信號效果的例子。而1985年西方五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的「廣場飯店聲明」立刻使美元大跌,就經常被認為是「信號效應」成功的例子。

❸ 中國為何不拿外匯干預美國經濟

因為這樣做對中國不利。
中國之所以在08年加持美國國債,就是害怕美國經濟下滑,並且美元加速疲軟。中國的經濟中出口貿易是優勢最大的一方面,尤其對美國是巨額的貿易順差,也就是說我們從美國市場里賺取了大量美元。
但是如果美國經濟崩潰,造成美元加速下跌,那麼人民幣就會相對升值,會造成我國的出口商品的價格優勢縮小,競爭力變差。而且造成在美國市場賺到的美元轉化成更少的人民幣,降低出口產業的實際利潤。。。所以說中國不會允許美國市場崩潰,更不願意看到美元很快下跌(雖然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是無法改變的)。
所以中國怎麼可能會想干預美國經濟呢。。。早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

❹ 美國是外匯管制國家嗎

不是。美國沒有外匯管制政策。金融體制較完善的國家都沒有外匯管制政策。

❺ 美國官員為什麼會說中國已實質停止外匯干預

之前干預外匯市場是因為沒有辦法 就像當年索羅斯做空泰銖 港幣 如果北京政府不幹預回 港幣早就歇菜了答 還有就是中國的資本市場剛發展沒多久 就像一個剛會走路的孩子 父母能不扶著點嘛 現在中國資本市場逐漸開放 而隨著人民幣加入SDR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前景可見一斑 順便插一句別說中國了 日本 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 他們也時不時干預外匯呀 美國佬整天就想遏制中國的發展 一帶一路 亞投行 是人民幣真正走向世界的一個契機和途徑 ,期待人民幣成為各國的外匯儲備的那一天吧!!!

❻ 美聯儲會如何干預外匯市場案例中體現了中央銀行的哪些業務

外匯抄交易量是虛高的,說的5.1萬億其實是幾十個貨幣對,一共的交易量,而且外匯市場基本上都是百倍杠桿,那麼保證金可能才幾百億美金,交易額,而且外匯基本上都是場外交易監管不嚴經常出問題,之前的流暢性波動性比中國很多期貨差遠了。像之前IF300的日成交額超過2萬億人民幣,而且只有一個合約都能被操縱何況外匯。外匯期貨在美國期貨市場有場內交易,你們可以去看看,交易額比股指期貨和原油期貨低多了。所以外匯市場吹噓的大交易額,公平都是騙人的。你可以看看,投資界最有錢的大佬基本上都是炒股發財的。炒外匯的首富才幾個?而且外匯經常出黑天鵝,止損都止不了,比如瑞朗事件,讓福匯都差點破產,何況投資者

❼ 美聯儲如何干預外匯市場

美聯儲三個主要職能:公開市場操作(主要貨幣政策工具),規定銀行准備金比率,批准各聯邦儲備銀行要求的貼現率。從而改變影響美元在社會的流通量,達到美元升值或貶值的效果。
美聯儲主要是通過控制本國貨幣價值或大量投放/收購原油、黃金、白銀等來干預外匯市場。

❽ 為什麼說"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

比如說咯,咱跟美國貿易。咱把外匯儲備拿到美國花掉或是借給美國,這樣的話,美元的貨幣總量就增加了,按照最基本的供求關系,美元就貶值咯,咱人民幣就相對增值咯。

❾ 美國的貿易20多年來一直是逆差,為什麼美國採取「弱勢美元政策」(即:美元外匯走低)能減少貿易上的逆差

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由他的經濟結構,產品結構,包括社會結構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並不能簡單的說他願意造成貿易逆差,呵呵
勞動力成本和外貿出口的科技含量等造成了美國的出口成本增加,以及出口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沒有足夠的價格優勢等,然而依據國內資源戰略等考慮,美國又依靠大量的進口基礎原材料來補充國內製造業的材料來源,導致美國貿易持續逆差,這也僅僅是從貿易數據上來說的
弱勢美元,首先弱勢的第一方面,本來貿易逆差,財政赤字突出的資本主義國家,通過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生產,刺激消費,刺激出口提高就業率等,然後通過發行統一國債來彌補資金缺口,或者通過國債來補貼某些政策下的企業發展資金,通過匯率操控,能夠使得國債貶值,從而達到用更少的錢來獲得更多的他國資金支持,這些靠的是美國的整體實力以及信譽度來說的,不是經常聽說信譽評級么?這個就直接關系著國債的發行
第二,弱勢美元,如果簡單的說,就是貨幣戰爭,依靠自己強大的經濟實體,通過自身貶值,迫使他國貨幣變相升值,降低他國出口貨物的價格優勢,從而提高本國出口競爭優勢,並且通過操控外匯匯率,操控國際對沖基金,對他國進行金融沖擊,從而獲得更多的回報,來填補他國通過低勞動成本換來得高出口額,如果這些的目的只是為了平衡,那麼還好,如果成為一種投機模式,那麼他國就會為了保持本國的出口優勢,以及出口企業的成長,會干預外匯匯率,如果這種干預沒有任何數據支持和他國認同,就會被認為是操控匯率,這種操控對美國來說是不利的,因為弱勢美元本身就減弱了信譽評級,減少了國債發行率,本身就一定的風險,如果沒有從外匯匯率上獲得回報,那麼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能理解么?
美國其實並不在意貿易赤字,因為這正好是他去針對他國貿易保護主義,以及他國匯率操控,以及他國人權政策等一系列的根源,因為站在美國的角度和標准上,他國就是不標準的,呵呵

閱讀全文

與美國干預外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