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為什麼會在1999年5月19日井噴
由於國務院發布關於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利好消息,中國股市啟動了迄今版為止最壯觀的一輪牛權市行情,上證指數從1050點附近開始啟動,一個月後便達到1756點,兩年之後更是攀上了2245點的歷史新高,指數的累積漲幅超過了100%。
不過,隨後股市便進入了長達5年的大熊市,萬千股民深套其中,萬億市值揮來散去。
(1)四季教育股票擴展閱讀
過程:
行情來得非常突然,事先沒有任何徵兆,並且一旦啟動就具有巨大的爆發力,當年5月19日至6月30日的31個交易日中,僅有8個交易日是下跌,指數幾乎是沿著一條60度傾斜的上升通道攀升,短線漲幅驚人。
成交量急促放大,6月30日兩市合計成交量達到833億元的天量,這一紀錄保持到2002年6·24行情中才被刷新。
技術上走勢更強的上證綜指在突破歷史高位1558點時繼續上漲了13%,在創出1756點歷史新高後才停止上攻,行情幾乎是一氣呵成。
市場熱點層次鮮明,科技股、網路股、績優股和國企大盤股輪番領漲,深科技、東方明珠、深發展、四川長虹等老龍頭股對大盤貢獻巨大。其中,網路科技股的市場熱點更持續到2000年夏季。而績差股、ST股大多在原地踏步,直到大盤見頂回落,才走出補漲行情,漲幅大多非常有限。
❷ 六月十五曰股票行情
本周大盤震盪攀升,6月12日盤中最高上至5178點,創出2008年1月22日以來的新高,收至5100點之上。周內前四個交易日的兩市日成交金額逐日縮減,周四為周內最低,為1.79萬億元,周五放大至1.96億元。
新股發行方面,6月17日共3家。6月18日共11家。6月19日共9家,6月23日共2家。6月17日為資金壓力最大的交易日,最大申購資金解凍日為6月24日,橫跨端午假期。下周前半周市場將面臨較大的套現壓力。另外下周也是股指期貨1506合約的最後交易周,市場震盪幅度也會加大。
央行本周四在公開市場繼續暫停操作。這是4月20日降准以來,央行連續第十六次暫停公開市場例行操作。本周將實現零投放、零回籠。這也是4月27日當周以來的連續第七周零凈投放/凈回籠。貨幣市場資金面有望保持寬松狀態,央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符合預期。下周因IPO發行,貨幣市場利率將會短時間上揚。本周從財政部獲得額外1萬億債務置換額度的地方政府,下周繼續密集招標地方債,至少將有1612億元地方債發行,包括江西、寧夏、新疆、四川等省區。結合5月份經濟數據、半年末時點、地方債發行等因素看,貨幣政策仍有寬松空間,對股市形成利好預期。
技術面上,大盤周K線收出長陽線,大漲2.85%,而前一周大漲8.92%(創出2014年12月中旬以來單周最大漲幅),日均成交金額與前一周相近,處於歷史高水平。周K線均線系統基本維持多頭排列,周K線遠離5周均線,出現超買。從日K線看,周五大盤收出帶下影線的小陽線,站穩5日均線支撐。均線系統維持多頭排列,5日均線上翹,走勢看好。擺動指標顯示,大盤在多方強勢區上翹,仍有上行空間。布林線上,股指處於多頭市道,線口上翹,呈現盤升形態。
下周為6月份的第三個交易周,既是開始新股密集發行的一周,也是股指期貨1506合約的最後交易周,還是端午節假期前的一周。由於5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景氣度維持低位,刺激政策仍會繼續加碼,對市場構成支撐,但一級市場短期內會吸引資金流出,大盤將出現劇烈震盪,預計將先抑後揚,失守後會再度站穩5100點整數關口。
下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000-5180點
下周熱點 金融、地產
下周焦點 政策、成交額
短線市場休整需求升溫
東吳證券 羅佛傳
本周大盤震盪攀升,多空盤中爭奪明顯加劇,但由於市場人氣較高使多方略占上風,滬深兩市指數均創下反彈新高。但量能創下天量後逐步萎縮,後市股指仍將在多空雙方頻繁爭奪中走出震盪走勢,投資者在繼續參與的同時需提防市場突如其來的調整。操作上,建議投資者盡量在調整時介入而不宜再盲目追高,並適當降低盈利預期。
與前期走勢相比,本周股指明顯放緩了上漲步伐,滬指曾多次考驗5000點附近支撐,走出了反復拉鋸的走勢,表明目前多方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分化,空方動能乘機藉助各種消息試圖進行釋放,但仍有場外資金不斷的等待調整後的入市時機,導致盤中跳水後便被逢低買盤托起。從權重板塊來看,銀行藉助混改的利好一度大漲,但持續性較差,煤炭、有色等其他權重板塊也難有持續的上漲走勢,導致指數欲漲乏力。由於此類板塊駐扎大量的機構,其反復的走勢可側面反映出當前逢高減持的機構數量在逐步增加。相比之下,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雖然漲幅過大、估值存在較大泡沫,但在游資和散戶資金的推動下仍為市場創造了接連不斷的熱點,維系了市場人氣。因此,後市股指仍將在多空雙方頻繁爭奪中走出震盪走勢,市場熱點的切換將會變得更加頻繁。
在大盤保持完好上升趨勢的背後,投資者也必須注意一些短期的負面因素將襲擾市場。首先,下周資金面較前期更為緊張。包括國泰君安在內的25家新股將發行,預計凍結資金或達到7萬億。同時至少有1612億元的地方債面臨發行。而央行會否在此時間節點降准尚難判斷;其次,兩市成交量繼周一創下天量後快速萎縮,表明多空雙方較為謹慎,經過一段時間的拉鋸後或將迎來方向性選擇;最後,市場熱點持續性下降,板塊和個股輪動加快,表明市場心態較為浮躁,持股耐心有所下降,不利於指數的繼續拉升。
下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000-5300點
下周熱點 國企改革
下周焦點 權重股動向
上攻乏力強勢整固在即
西部證券 黃錚
上周市場延續上漲行情,指數反彈新高再度刷新,但盤中滬指多以依託五日均線上行,兩市量能明顯呈現縮減態勢,預示市場多空分歧有所加大。隨著熱點盤中快速輪動,活躍品種的多元化擴散,近期市場風格分化跡象愈加明顯。預計本周市場高位整固的必要有所加大,關注滬指5000點的防守性,整體操作宜在半倉之下靜觀其變。
最新公布的五月宏觀經濟數據,依然顯示經濟增長不明顯。因而進入本周,資金供給格局的微妙變化或將影響更甚。恰逢年中季節性收緊的重要時點,資金面波動因素陡然增強。前期央行降息降准,進入六月中旬,銀行流動性充沛卻不如五月寬松,繼央行上周連續數周在公開市場未進行任何操作,空窗顯示流動性邊際收緊。此外,財政部發布第二批置換債一萬億,本周至少將有1612億元地方債發行。疊加二級市場新股批量發行影響,國泰君安為首的25隻新股申購,無疑又將刷新新股凍結資金之最,且結合前期中國核電發行前後市場波動情況,下周A股面臨的資金因素擾動或更劇烈,IPO公開發行的趨勢化特徵,將會在下一階段繼續考驗A股資金面的承受能力,提醒投資者關注的是,券商指數自四月以來久盤不跌,本周券商板塊異動會對市場帶來一定導向作用。考慮上周指數運行過程中,兩市量能所呈現的縮減態勢,多空對持的膠著格局仍會延續。
結合上周市場走勢觀察,指數上攻減緩與熱點交錯無序並存。一方面,滬深兩市股指再度刷新反彈新高,伴隨滬指後半周盤中不足百點的振幅,指數上攻力度明顯減弱,市場整體上行節奏放緩。與此同時,中小板和創業板綜指差異化走勢突顯,上周初創業板綜指一度回抽短期均線下方,在創業板整體高居的市盈率下(截至周五收盤創業板綜指動態市盈率148倍),創業板內板塊趨勢化特徵並不明顯,強勢整固恐有延續。另一方面,熱點多元化擴散且以二、三線類品種為主。數據顯示,行業板塊方面,以航空指數、休閑用品指數和貿易指數漲幅居前,上周累積上漲幅度分別為10.45%、9.98%和9.51%;概念板塊中則以次新股指數、上海本地重組和垃圾發電指數居前,一周累積上漲均超11.80%。以銀行股、有色煤炭股為代表的一線權重股,表現也不夠不突出,相反,兩市領漲板塊退居二、三線類指數已成趨勢,前期強勢的主流品種表現較為乏力,互聯網++指數、建築指數、教育指數和券商指數一周漲幅不過-3.60%、-2.43%、-0.44%和0.08%。因而,主題類品種也以區域性題材的單日行情為主,領漲核心的悄然轉變,正是促成市場整體上攻節奏放緩的最主要原因。
技術走勢來看,滬指日K線依託短期均線穩步上移,但強度、力度均有放緩跡象,伴隨市場已有的上漲幅度,上漲縮量表明做多力量有所謹慎。周K線方面,滬指多頭上攻格局完好,說明市場中長期趨勢穩定,指數與均線偏離度過大,強勢形態之下調整會以盤中回刺來完成。總體看,進入本周的市場格局,暫處於多空對峙的整固階段,滬指5000點關口將是多空防守的重要點位。操作策略方面,提高持股集中度的同時,應符合基本面、技術面俱佳要求,整體持倉置於可攻可守的半倉水平。
下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4950-5330點
下周熱點 券商、保險
下周焦點 新股發行
整固夯實5000點平台
申萬宏源 錢啟敏
本周滬深兩市震盪整理,上證指數守穩5000點整數關,而權重股和小市值題材股反向震盪。從目前看,短線大盤仍以震盪為主,繼續消化整固,夯實股價上台階後的基礎。
首先,從市場內生性角度看,在上證指數跨越5000點整數關,創業板指突破4000點整數關時,多空雙方產生激烈博弈,需要進行獲利回吐、震盪洗盤,這是行情上漲到重要關口時的客觀要求,符合技術慣例。從目前看,消化整固只有一周,尚不充分,後市還有持續換手的要求。
其次,下周有國泰君安等新一批新股集中申購,計劃融資規模在400億元左右,其中僅國泰君安一隻就計劃融資約300億元,考慮到可能會有較高的中簽率,因此有機構預估屆時有望吸引超過5萬億元的資金參與申購,即便以上周銀證轉賬凈流入9000億元計算,短線二級市場分流資金也將在2-3萬億元以上,因此從供求關系看,下周行情應以守為主。
最後,本周中國中車沖高回落、持續調整,對權重股板塊以及大央企整合預期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制約兩市權重股表現及主板指數的運行狀態。從短線看,中國中車仍在探底企穩途中,尚未出現明顯止跌信號,因此也難以帶動權重股及大盤指數快速上揚,且快牛走勢亦不符合管理層的預期和導向。據此,維持震盪應是大概率事件。
從操作上看,在震盪中建議投資者適當收縮杠桿,避免過於激進的操作手法,畢竟震盪中個股分化明顯,隨機性較高,把握難度較大。同時可以留出部分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在偏高中簽率的情況下,打新收益率還是挺誘人的。
下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050-5300點
下周熱點 高彈性小盤題材
下周焦點 熱點、成交量
震盪攀升拓展空間
新時代證券 劉光桓
本周大盤小幅震盪攀升,突破5100點整數關後,市場多空雙方基本上圍繞5100點上下展開激烈爭奪,市場心態比較謹慎,但多方還是略勝一籌,周五大盤再創5178點反彈新高。
基本面上,本周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密集公布,整體來看並不樂觀,但也有積極改善的方面。周二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增長1.2%,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4.6%,連續三個月持平,顯示國內通縮壓力依然較大,經濟下行的風險依然存在。從上述數據看,市場對降息降准預期再度增強。不過也有積極的數據,周四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1%,比4月份加快了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其中消費品行業、高新技術產業、部分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新興產品出現快速增長,顯示經濟調結構取得一定成效。周三國務院推出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促進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等多種措施,以刺激國內消費和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同日發改委再度批復機場、鐵路等七大項目,投資規模超1200億元。
流動性上,周四央行公布數據顯示,5月末M2餘額130.74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比上月末高出0.7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2.6個百分點。5月新增貸款9008億元,同比少增43億元,比上月多增1929億元,顯示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增加。本周央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市場資金利率低位運行,顯示市場資金面寬松。簽於通縮壓力較大,M2增速仍低於央行年初制定的12%的目標,市場預計降准降息仍是大概率的事情。
技術面上,本周滬市大盤周K線收小陽線,這主要是上周大盤漲幅巨大,本周大盤基本上維持高位震盪整理的格局,以消化市場獲利籌碼,多方仍占據優勢,中線趨勢繼續向好。日K線上,均線系統保持多頭排列,對大盤構成強勁支撐,短期趨勢繼續向上。下周新股IPO又將開始,市場資金面將再次面臨考驗,不過,相對上周凍結的資金量預計將出現明顯減少,這對市場多方較為有利,後市大盤有望依託5日均線震盪攀升,繼續向上拓展上升空間。操作策略上,建議投資者逢低積極介入,持股待漲。
下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100-5500點
下周熱點 大金融、國企改革
下周焦點 貨幣政策、IPO
震盪仍是短期主旋律
銀泰證券 陳建華
本周A股盡管滬深主板以及中小板三大股指均創出新高,但上行節奏較前期相比明顯放緩,盤中其大多時間維持震盪整理格局,創業板在經過周一的大跌後雖然連續四個交易日向上反彈,但指數並未能進一步創出新高,弱勢跡象初現。從盤面各板塊表現情況看,本周市場各板塊呈普漲格局,然而普遍漲幅有限,食品飲料的領漲也顯示出資金防禦心態較前期相比有所增強。
對於後期,結合各方面因素我們認為市場繼續維持震盪整理的可能性較大,滬深兩市短期向上將面臨動力不足的局面,但向下顯著回調的風險亦相對較低。首先,當前A股增量資金入場的趨勢仍在延續,其將對市場整體形成有力支撐。增量資金入場是推動本輪行情上漲的重要因素,目前看無論是新增股票開戶數,還是新基金的發行,均表明這一趨勢仍在持續,在資金不斷入場的背景下,滬深兩市將持續受到支撐。其次就市場具體情況而言,盡管中小市值個股估值處於偏高水平,但權重藍籌估值優勢依然明顯。滬深300成分當前整體PE為19倍左右,雖然較2014年年中相比明顯提升,但和歷史平均水平相比其仍處於相對低位。在A股牛市格局的背景下,權重板塊依然偏低的估值同樣決定了其調整空間的有限。
然而盡管增量資金的入場以及權重依然偏低的估值將對市場整體形成支撐,但短期而言兩市要進一步上行同樣面臨諸多問題。一方面來自監管層面的壓力將對市場形成負面影響,從而抑制資金持續做多的動能。今年以來伴隨滬深兩市的強勢上行監管機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為股市降溫,包括加快新股發行、清理場外配資、加強執法監管等,而證券公司為防範兩融業務風險也紛紛下調擔保券折算率。另一方面,就市場本身情況看,滬深兩市連續上漲後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在展開新一輪的上漲之前市場同樣存在休整的必要。此外,前期漲幅巨大的中小市值個股伴隨半年報預披露時間的臨近其將面臨業績證偽的壓力,此類個股調整同樣將對市場整體形成負面影響。
總的看,投資者無需過分擔憂,但同樣不宜盲目樂觀,市場在滬指5000點附近出現反復整理將是大概率事件。當然從中期的角度看,A股牛市格局仍將延續,國內貨幣政策寬松周期未盡以及後期實體經濟的企穩回升均利於A股中長期向上運行。
下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000-5200點
下周熱點 白酒、國企改革、新能源
下周焦點 新股發行
❸ 盛通股份第四季度財報
教培行業"雙減"政策在2021年7月出台後,屬於學科類的教培企業迎來了一場腥風血雨--股價暴跌、公司裁員、機構倒閉,全行業一夜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人感到憂愁,也有人感到開心,"雙減"政策直接使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受到打擊,但是是別的細分領域的培訓機構也得到了機遇,像今天我們要談到的,在一個月就實現了翻倍的盛通股份。
在進入正文之前,我整理好的不受雙「雙減」政策影響的教培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戳這里就能領取了:【寶藏資料】:教培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公司成立的時間是1993年,上市的時間是2011年,在當時是A股"印刷第一股"。公司收入的80%以上是印刷業務帶來的,它是公司的主要業務。公司的第二大業務是培訓業務。於2015年公司開始在素質教育方面進行籌劃布局,在2016年,公司收購了樂博教育100%的股份,進入了機器人和少兒編程領域。而培訓業務目前是公司增長更為快速的業務,其營收佔比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還是會持續增加,公司即將實現二次增長曲線。
那這家培訓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有何不同之處?咱們接著看吧。
亮點一:管理層與時俱進,不懼寒冬,逆勢擴張
有必要說一下,公司管理層的領導能力非常優秀。我們也清楚,2011年後平面媒體受到互聯網的嚴重影響,2014年的時候,公司的業績增長的速度已經達到了近年來最低點。公司還是積極的對於一些產品的結構問題做出了調整,其中包括了推進雲印刷供應鏈管理業務等,這就讓公司的印刷業務在上市至今收入復合增速達到19%。
在2015年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進軍教育產業。雖在2020年遭受疫情的沖擊,不過公司在困難面前沒有放棄,繼續前行,不僅僅參股北京未科、還控股了創想童年等教育機構。
有著那麼出色的管理層,我們相信公司會越做越好。
亮點二:政策支持,對手弱化,未來可期
"雙減"政策一出台,對公司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的學科培訓變少之後,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了,此時政策也在打壓K12 培訓,不過對於機器人教育、少兒編程等,國家教育部的有明顯的政策支持。因此盛通股份在未來的發展,還是比較可期的,篇幅上,有受到相關限制,還有許多關於盛通股份的深度報告、以及風險提示,都由我整理在這篇研報中了,想要查看直接點擊一下即可:【深度研報】盛通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政策方面,國內是支持的,海外也不遜色,而是走在了前頭,奧巴馬呼籲全美學生學習編程的時候是在2012年;11個歐洲國家對編程教學的做法則是納入中小學生教學課程;新加坡2017年將編程考試加入中小學考試科目中。所以未來行業持續向上發展成為必然。
三、總結
盛通股份在增長方面不斷找方法,它又是一個政策支持的行業,我們相信未來肯定不錯,但是文章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假如要對盛通股份未來行情知道的更及時,下面的鏈接直接點擊,有比較專業的投資顧問幫你診斷股票,看看盛通股份此時的行情如何,是適合買進來還是賣出去:【免費】測一測盛通股份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❹ 科大訊飛股票四季報,002230股票四季報
伴隨科學技術越來越強大,人工智慧產品也因而闖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很看重這個新興領域,學姐這就來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國內人工智慧的頭部企業--科大訊飛。介紹科大訊飛前,先給大家奉上這份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這個鏈接就能領取了:寶藏資料: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科大訊飛是一家專業從事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究,人工智慧產品研發和行業應用落地的國家級骨幹軟體企業。科大訊飛作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先行者,力拓人工智慧領域二十年,對公司來說,要堅持的社會價值始終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陽光健康、高技術屏障、高附加值。下面就來扒一扒這家公司的長處:
優勢一、國內人工智慧的領導者,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科大訊飛拿"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為使命,承建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認知智能領域的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重要平台。
優勢二、業績持續高增長,產業生態持續擴大
智慧教育和智慧醫療業務保持快速增長,開放平台、智能硬體、汽車業務都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其中包括訊飛AI學習機銷量持續增長、智醫助理業務實現了基層常態化使用、發者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以及智能辦公本、錄音筆等硬體銷售大幅增加。同時,公司為開發者團隊提供從初生、壯大到商業價值升級的全鏈路服務,並且的話,還構建出了訊飛AI營銷平台、訊飛智能工業平台等能力平台,推動著AI行業生態持續不斷的擴大。由於篇幅受限,關於科大訊飛的的情況,一些我整理的相關信息放在了這篇研報當中,點擊的話就可以查看:【深度研報】科大訊飛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報告預計,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從目前的全球AI市場來看,其規模已超1萬億美元,中國的市場超1千億元。針對於人工智慧產業來說,它形成了企業+行業+人力的全方位變革。針對企業來說,其數字化趨勢日益凸顯,智慧化應用開始滿足消費者潛在需求。無人駕駛、語音識別、專家系統、智適應學習和機器視覺是近幾年來十分吸引人們關注的幾個應用方向。各國政府鼎力支持人工智慧向前發展,並將其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放出積極信息。總之,我覺得科大訊飛公司作為人工智慧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在此行業高速發展之際有望從中獲取較大紅利。由於文章內容有一定的滯後,想了解科大訊飛未來行情的話就點擊這個鏈接吧,有專業的投顧為你出謀劃策,看下科大訊飛現在市場情況適不適合買入或賣出:【免費】測一測科大訊飛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❺ 土地儲備概念股有哪些
關注土地流轉概念
國研中心「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將土地改革作為八大改革領域和三大突破口之一,再加上地方財政支持和土地流轉政策陸續出台,土地流轉概念或再起波瀾,可關注亞盛集團、羅牛山、輝隆股份、北大荒等股票。
亞盛集團(600108):公司擁有亞盛科學院、甘肅植物資源化工應用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甘肅省啤酒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先後承擔過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公司有權屬的土地面積為342萬畝(其中耕地47.51萬畝,宜農未利用地48.17萬畝,牧草地184.9萬畝,天然牧草地、灌木林地0.64萬畝,冰川5萬畝,其他用地55.71萬畝),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啤酒花種植加工企業。
羅牛山(000735):2010年2月,公司公告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計持有土地11014.48畝,其中,農業用地9615.11畝,商住用地666.46畝,其他建設用地(工業用地、市場用地、教育用地等)732.91畝。2011年7月,全資子公司海南羅牛山肉類加工產業園有限公司與海口力神咖啡飲品有限公司(系公司參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海南羅牛山調味品有限公司(系公司參股公司)組成聯合體,以單價256元/平方米競得49.6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使用權。
輝隆股份(002556):2013年9月,公司在深交所互動平台披露,公司在安徽省全椒縣和臨泉縣參與了土地流轉,全部採取租賃方式,承租面積2萬多畝,承租年限為15年-20年。主要用於傳統農作物種植及園林苗木培植。2013年4月在該平台披露公司於2010年與滁州市全椒縣襄河鎮八波村簽訂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及水面承租協議》,參與八波村的土地流轉,協議為1.4萬畝土地承包權,期限15年。公司計劃引進全椒縣新型農業項目對八波村流轉的土地進行治理,改善種植環境,規劃將該塊土地打造成集農業種植與園林經濟苗木種植為一體現代農業產業化項目。
北大荒(600598):公司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農業類上市公司和商品糧生產基地,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在稅收、銀行信貸、配股融資等方面獲優惠,農業機械化、水利化、良種化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具有明顯的裝備優勢和技術優勢。公司下設16家農業分公司、1家化肥分公司和8個子公司,擁有耕地936萬畝。
海南橡膠(601118)
公司日前在上證e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承包使用農墾集團國有土地總面積總計為351.55萬畝,每年支付承包金,主要分布於海南島中西部,主要用於種植橡膠林等林木以及從事相關的生產活動。資料顯示,公司是我國最大天然橡膠生產企業,橡膠產量佔全國產量30%以上,並計劃擇機參與、控制海南島以外乃至境外膠林資源。
申銀萬國表示,公司海南農墾各國營農場擁有土地資源1127萬畝,其中劃入海南農墾集團及其所屬農場投資公司的土地資源為393.7萬畝,受益於「土地流轉」主題。此外,隨著天膠主要消費地區下游汽車、輪胎行業產銷旺季,以及國內新一季天膠收儲計劃的推出,天然橡膠價格階段性將維持震盪向上走勢,上調公司至「增持」評級。
岳陽林紙(600963)
日前,岳陽林紙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目前擁有林業面積近200萬畝,將繼續堅持「林、漿、紙」一體化發展模式,通過收購等方式進一步擴展林業經營規模。公司將密切關注林權流轉相關的新政策,研究適合公司發展的最佳林業經營模式。
據了解,目前公司造紙產能101.6萬噸,紙漿基本自給;2015年末公司計劃達到林地面積458萬畝,木材資源總蓄積量達到1658萬立方米。公司大股東為中國紙業,實際控制人是誠通控股。公司變身央企,將享受信息、資金、資源、政策等方面的優勢。申銀萬國給予其「增持」評級。
永安林業(000663)
公司是一家集林木培育、木材生產、木材加工為主業的資源型企業。在2013年半年報中,公司披露了現有森林資源(財苑)總面積177萬畝,包括生態公益林20萬畝,商品用材林148萬畝,經濟林等其它林地9萬畝。分析普遍認為,隨著林權改革逐步深化,林業公司的估值也相應提升。
東北證券認為,應該關注公司的資源屬性。公司主業當前盈利依然較差,鑒於行業環境在未來有望好轉,且公司177萬畝林地儲備,對應當前市值,價值被低估,給予公司「推薦」的投資評級。
福建金森(002679)
公司主要從事森林培育營造,森林保有管護和木材生產銷售,經營的森林資源面積達44.19萬畝、林木蓄積量362.07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為全國和福建省國有林場平均水平的7倍和10倍。公司的木材生產銷售位居將樂縣首位。
分析人士表示,國家林業局有關領導近日指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重道遠,未來要規范林權流轉,加快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目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確權工作已基本完成,確權率達95%以上。福建金森估值也相應提升,股價可看高一線。
❻ 泰禾集團股票四季報泰禾集團 除息日泰禾集團可以崛起嗎
政策對於房地產的高壓和精準調控,讓我們面對不斷高漲的房價總算看到了一絲希望。那麼關於房地產行業的未來,其發展又會是怎樣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個優質的房地產企業--泰禾集團。
在研究泰禾集團之前,我歸納了一份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給你們,點擊進去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以下兩個事業: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的開發及運營。公司的主要產品及服務為房地產、租金及託管收入、服務、零售。公司的最核心的品牌的住宅地產產品是泰禾"院子"、泰禾"紅"系列,把"泰禾廣場"作為戰略核心的商業地產產品,這個品牌在全國都是有影響力度,是房產企業步入"知識產權"時代的先驅者。
泰禾集團已經簡單介紹過了,接下來再說說公司的優點有哪些?
優勢一、"泰禾 "戰略 ,多元化發展
為了全面讓城市生活品質得到提高,滿足公司多元發展發展需要,泰禾集團依靠自身在住宅、商業等領域的優質資源,把控股股東泰禾投資在相關領域的資源聚合,就提出"泰禾"戰略意義,大概就是全力以赴提高業主們的生活質量,在品質房產產品核心的基礎上豐富服務項目,強化業主服務領域的縱深,創新後續服務體系,為產品賦予更多附加值,目標為一站式解決業主的購物,社交,養老,醫療,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生活需求,保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開創"中國式美好生活"。
優勢二、戰略布局堅定,產品認同度高
泰禾集團看重一二線核心城市為首的城市群,它們的增值空間大。當前,公司擁有數目眾多的在建項目,並且擁有多系列高端產品品牌,有很高的客戶認同度,這是企業規模擴大的重要原因。「泰禾院子」品牌在高端精品住宅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由於篇幅受限,關於泰禾集團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詳細內容,我在下面的研報里已經准備好了,可以點進去看看:【深度研報】泰禾集團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嚴格調控下房地產行業供給側改革在高速進行,利好穩健優質龍頭市佔率增加了數額。在調控加碼的背景之下,房地產行業供給側改革馬上就要加速了,此前杠桿較高的激進房企融資將受到嚴格限制,預計將退出行業或放緩擴張。對於嘉禾集團這樣優質品牌的企業,其融資渠道順暢,成本較低,不僅具有進一步擴張的空間且還能合規化,將來有盼頭可以實現地產市場份額連續提升。由於行業增長受到限制,公司形成了多樣化的戰略,很有希望一直保持高於行業的增速,一直持續穩健的增長。
總體而言,在我看來,泰禾集團公司身為行業中的領軍企業,也許會在這個行業變更的關鍵時期,可能會再往前發展。文章的內容是有一定的滯後性的做不到隨時更新,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泰禾集團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會替各位診股,看下泰禾集團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泰禾集團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❼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上市基本條件紐約證交所對美國國外公司上市的條件要求:
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紐約證交所也接受外國公司掛牌上市,上市條件較美國國內公司更為嚴格,主要包括:
(1) 社會公眾持有的股票數目不少於250萬股;
(2) 有100股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5000名;
(3) 公司的股票市值不少於1億美元;
(4)公司必須在最近3個財政年度里連續盈利,且在最後一年不少於250萬美元、前兩年每年不少於200萬美元或在最後一年不少於450萬美元,3年累計不少於650萬美元;
(5)公司的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1億美元;
(6)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多項要求;
(7)其他有關因素,如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公司的前景,公眾對公司股票的興趣等。
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NASDAQ上市條件 (1) 超過4百萬美元的凈資產額。
(2) 股票總市值最少要有美金100萬元以上。
(3) 需有300名以上的股東。
(4) 上個會計年度最低為75萬美元的稅前所得。
(5) 每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必需提交給證管會與公司股東們參考。
(6) 最少須有三位"市場撮合者"(Market Maker)的參與此案(每位登 記有案的Market Maker須在正常的買價與賣價之下有能力買或賣100股以上的股票,並且必須在每筆成交後的90秒內將所有的成交價及交易量回報給美國證券商同業公會(NASD)。
NASDAQ對非美國公司提供可選擇的上市標准
選擇權一:
財務狀況方面要求有形凈資產不少於400萬美元;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的兩年)稅前盈利不少於70萬美元,稅後利潤不少於40萬美元,流通股市值不少於3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量在100萬股以上,或者在50萬股以上且平均日交易量在2000股以上,但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股價不低於5美元。
選擇權二:
有形凈資產不少於12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價值不少於1500萬美元,持股量不少於100萬股,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稅前利潤方面則無統一要求;此外公司須有不少於三年的營業記錄,且股價不低於3美元。
OTCBB買殼上市條件
OTCBB市場是由納斯達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統,是針對中小企業及創業企業設立的電子櫃台市場。許多公司的股票往往先在該系統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積累擴張,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升級到上述市場。
與納斯達克相比,OTC BB市場以門檻低而取勝,它對企業基本沒有規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三名以上的造市商願為該證券做市,企業股票就可以到OTCBB市場上流通了。2003年11月有約3400家公司在OTCBB上市。其實,納斯達克股市公司本身就是一家在OTCBB上市的公司,其股票代碼是NDAQ。
在OTCBB上市的公司,只要凈資產達到400萬美元,年稅後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市值達5000萬美元,股東在300人以上,股價達到4美元/股的,便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小型股市場。凈資產達到600萬美元以上,毛利達到100萬美元以上時公司股票還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主板市場。因此OTC BB市場又被稱為納斯達克的預備市場(納斯達克BABY)。
OTCBB買殼上市程序
在一個典型的買殼上市中, 一個現在運作的公司("買殼公司")與一個已上市的公司("空殼公司")合並,空殼公司成為法律上倖存的實體,但是買殼公司的經營並不受影響。買殼公司的股東事先跟空殼公司股東作好取得空殼公司控股權的安排。 買殼公司的股東現在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所有好處,該上市公的股東則現在擁有有價值的合並後的實體的股票,並且有增值潛能。
空殼公司多種多樣。他們可以是完全或部分申報的公司,也可以是在證交所、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報價牌, 或者粉色單股票報價系統交易, 或者擁有現金。買殼公司所付的代價包括可能高達30萬美元的初期付款。合並後公司的5%-26%的股份將在公眾或者前空殼公司股東的手中。 最終的價格將取決於空殼公司的類型,比如:是否在交易所交易,是否向SEC申報,以及所獲得的控股比例, 還有合並後公司的生存能力等。
應該購買一個干凈的空殼公司。
在反向收購空殼公司的過程中最為關心的, 莫過於空殼公司可能有未經披露的責任與義務,或者空殼公司有許多遺留問題,如果不予解決購買者可能會比較擔心。因此,應該做必要的審慎調查, 並且由會計師做財務報表審計。此外,法律意見書也不可缺少。
通過買殼上市,往往比IPO迅速,時間大概在6個月左右。如果空殼公司已經在市場上交易,那麼合並以後股票也很快可以上市交易。不過, 收購空殼公司, 起草意向書,以及最後完成交易, 還是有一定的過程。另外,如果這個公司想在另外一個交易所上市交易, 那麼他還必須申報和獲得審批。從成本上講, 一個空殼公司的價格可以低至五六萬美元,高至幾十萬美元。
此外,還需要支付上市的律師費及會計師費。但買殼上市還是比IPO上市便宜。買殼上市的成本一般在50-60萬美元(包括空殼公司價格和中介費用)。
買殼上市本身並不能籌措資本,真正的資金是通過隨後的配售或二次發行股票籌得,。一般地,如果空殼公司本身有資金,還是不要接受為好,因為這種融資本身會非常的昂貴。另外,空殼公司可能有許多債務。因此, 收購時必須做審慎調查, 同時也應該獲得空殼公司盡可能多和廣泛的陳述和保證。
買殼上市操作流程第一階段:
上市資格評估、簽約或審批 * 確立境外上市意向 * 律師對買殼公司提供的資料進行評估並設計操作方案 * 獲取有關部門審批(如必要的話) * 律師與買殼公司商談操作條件並簽訂委託協議第二階段:收購空殼公司 * 未上市公司: 15-30天 * 已上市公司: 3- 4月 * Reg. D 募股: 90-120天第三階段: 上市交易前的准備 * 進行反向合並 * 重組公司(如必要的話) * 申報新的或修正的報表 * 准備融資文件 * 公司修改商業計劃 * 指定轉讓代理人(7天左右) * 獲取CUSIP交易代號 * 郵告股東 * 注冊申請州"藍天法"豁免 * 指定造市商(約2-4周) * 造市商進行審慎調查 * 公司/造市商決定競價 * 指定投資者關系顧問進行上市包裝 * 准備給經紀人、承銷商、投資人的審慎調查報告 * 准備促銷材料 * 路演(Road Show) * 股票分銷 * 組織承銷團第四階段: 上市交易可先在OTCBB上交易,然後升格到NASDAQ,也可以直接在NASDAQ上市交易,視購買何種空殼公司而定。第五階段: 上市後的繼續申報與披露 公司上市後,應每季申報10-Q表,每年申報10-K表並附經審計的財務報表。此外,公司的任何重大事項應及時並適當地用8-K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