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對個人持有外匯的限制規定是什麼
個人換匯每年限額5萬美元或等值外幣。
境內居民個人因私兌換外匯業務指定由中國銀行統一辦理。居民在以下情況,可到中行各地分支機構購匯:出境旅遊、探親、會親兌換外匯,去香港、澳門地區可兌換1000美元,或1000美元的等值外匯,去香港、澳門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含台灣)可兌換2000美元,或2000美元的等值外匯;
自費留學以及自費出國就醫人員出境時可一次性兌換2000美元,或2000美元的等值外匯;居民個人自費出境參加國際學術活動,被聘任教等,如邀請方不負擔旅途零用費,則按照出境探親標准兌換外匯。
(1)外匯現鈔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
第四章個人外匯賬戶及外幣現鈔管理
第二十七條個人外匯賬戶按主體類別區分為境內個人外匯賬戶和境外個人外匯賬戶;按賬戶性質區分為外匯結算賬戶、資本項目賬戶及外匯儲蓄賬戶。
第二十八條銀行按照個人開戶時提供的身份證件等證明材料確定賬戶主體類別,所開立的外匯賬戶應使用與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記載一致的姓名。境內個人和境外個人外匯賬戶境內劃轉按跨境交易進行管理。
第二十九條個人進行工商登記或者辦理其他執業手續後可以開立外匯結算賬戶。
第三十條境內個人從事外匯買賣等交易,應當通過依法取得相應業務資格的境內金融機構辦理。
第三十一條境外個人在境內直接投資,經外匯局核准,可以開立外國投資者專用外匯賬戶。賬戶內資金經外匯局核准可以結匯。直接投資項目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准後,境外個人可以將外國投資者專用外匯賬戶內的外匯資金劃入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賬戶。
第三十二條個人可以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開立外匯儲蓄賬戶。外匯儲蓄賬戶的收支范圍為非經營性外匯收付、本人或與其直系親屬之間同一主體類別的外匯儲蓄賬戶間的資金劃轉。境內個人和境外個人開立的外匯儲蓄聯名賬戶按境內個人外匯儲蓄賬戶進行管理。
第三十三條個人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應當遵守國家有關管理規定。
第三十四條個人購匯提鈔或從外匯儲蓄賬戶中提鈔,單筆或當日累計在有關規定允許攜帶外幣現鈔出境金額之下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單筆或當日累計提鈔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提鈔用途證明等材料向當地外匯局事前報備。
第三十五條個人外幣現鈔存入外匯儲蓄賬戶,單筆或當日累計在有關規定允許攜帶外幣現鈔入境免申報金額之下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單筆或當日累計存鈔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攜帶外幣現鈔入境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金融機構外幣現鈔提取單據在銀行辦理。
第三十六條銀行應根據有關反洗錢規定對大額、可疑外匯交易進行記錄、分析和報告。
❷ 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的總攬
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關於印發《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匯發〔2003〕102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駐天津、上海特派辦,各直屬海關、院校;各外匯指定銀行:
為了方便出入境人員的對外交往,規范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行為,打擊洗錢、貨幣走私和逃匯等違法犯罪行為,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聯合制定了《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並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以下簡稱《攜帶證》)仍沿用1999年8月1日開始使用的《攜帶證》,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統一印製,各外匯指定銀行應到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領取。
二、出境人員可以攜帶外幣現鈔出境,也可以按國家金融管理規定通過從銀行匯出或攜帶匯票、旅行支票、國際信用卡等方式將外幣攜出境外。
出境人員攜帶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的,無須申領《攜帶證》,海關予以放行;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海關憑加蓋外匯指定銀行印章的《攜帶證》驗放;出境人員原則上不得攜帶超過等值10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對屬於下列特殊情況之一的,出境人員可以向外匯局申領《攜帶證》:
1.人數較多的出境團組;
2.出境時間較長或旅途較長的科學考察團組;
3.政府領導人出訪;
4.出境人員赴戰亂、外匯管制嚴格、金融條件差或金融動亂的國家;
5.其他特殊情況。
三、考慮到外幣支付憑證和外幣有價證券將納入銀行管理系統,具體管理辦法另行制定,對出入境人員攜帶上述憑證和證券出入境,海關不再予以管理。
四、國家外匯管理局和海關的各級機構應當組織對《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進行學習和培訓,並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廣泛進行宣傳,以便貫徹執行。收到本通知後,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盡快轉發所轄支局、外匯指定銀行和相關單位;外匯指定銀行應盡快轉發所轄分支行;各直屬海關應盡快轉發所轄海關。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經常項目管理司或海關總署監管司反饋。
外 匯 局
海關總署
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❸ 中國銀行現匯換現鈔的規定
取鈔幣種的鈔賣價與匯賣價一致時,客戶辦理外匯戶取外鈔,同一天專提鈔額在等值1萬美屬元(含)以內時,暫免收匯買鈔賣價差;同一天提鈔額超過等值1萬美元(不含)以上部分,按交易時匯買鈔賣價折算。
外匯戶轉外鈔戶視同中行從客戶手中買入外幣現匯(適用匯買價)、並賣出外幣現鈔(適應鈔賣價),因此外匯戶取外鈔按交易時匯買鈔賣價折算(即計算鈔賣價與匯買價的價差)。具體計算公式為:
若從該幣種的外幣存款賬戶收取價差,以該外幣支付,該外幣價差=外幣交易金額×(1-匯買價/鈔賣價);
若從人民幣賬戶收取價差時,人民幣價差=外幣交易金額×(鈔賣價-匯買價);
若從與交易外幣不一致的其他外幣賬戶收取價差時,其他外幣價差=人民幣價差/該其他外幣的匯買價。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❹ 取美元現鈔一次可 取多少
每日累計不能超過1萬美元,超過1萬美元需要向當地外匯局事前報備。
居民一年換內外匯不能超容過5萬美金。
關於個人外匯管理,目前執行的是《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和《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根據實施細則第三十條規定:個人提取外幣現鈔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提鈔用途證明等材料向銀行所在地外匯局事前報備。
銀行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經外匯局簽章的《提取外幣現鈔備案表為個人辦理提取外幣現鈔手續》。
(4)外匯現鈔規定擴展閱讀
攜帶外匯出境:境內居民個人攜帶等值2000美元以下的外幣現鈔出境不需申報;攜帶等值2000美元以上的,需要向銀行申領外匯攜帶證,海關憑攜帶證查驗放行。
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本人名下銀行卡(含附屬卡)合計每個自然年度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每卡每日不得超過等值1萬元人民幣。
❺ 進出境攜帶外幣有什麼規定
根據《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的規定:
出境人員攜帶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的,無須申領《攜帶證》,海關予以放行;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海關憑加蓋外匯指定銀行印章的《攜帶證》驗放;
出境人員原則上不得攜帶超過等值10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對屬於下列特殊情況之一的,出境人員可以向外匯局申領《攜帶證》:
1、人數較多的出境團組;
2、出境時間較長或旅途較長的科學考察團組;
3、政府領導人出訪;
4、出境人員赴戰亂、外匯管制嚴格、金融條件差或金融動亂的國家;
5、其他特殊情況。
(5)外匯現鈔規定擴展閱讀
對攜帶外匯進出境管理規定是為加強對攜帶外幣現鈔、外幣支付憑證進出境的管理,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於1996年12月31日聯合制定,自1997年2月10日起實施的關於對攜帶外匯進出境管理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所稱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
(一)外幣現鈔,包括紙幣、鑄幣;
(二)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
(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
(四)特別提款權;
(五)其他外匯資產。
❻ 提取外匯現鈔手續
(1)提取外幣現鈔或兌換人民幣等值1萬美元以下的,可到銀行直接辦理。
回(2)一次性答提取外幣現鈔或兌換人民幣等值1萬美元(含1萬美元)以上,5萬美元以下的,客戶須持以下相關材料到銀行辦理:
專利、版權收入:真實身份證明、專利或版權證書、轉讓或者使用協議及境外完稅證明。
稿費收入:真實身份證明、已發表作品、境外完稅證明。
咨詢費收入:真實身份證明、咨詢協議及境外完稅證明。
保險金收入:真實身份證明、保單、索賠書、理賠證明。
利潤、紅利收入:真實身份證明、投資協議或者股權證明、利潤分配協議或者紅利支付書、境外完稅證明。
利息收入:真實身份證明、債券或者債券登記證或者存款利息單、境外完稅證明。
年金、退休金:真實身份證明、公正書、境外完稅證明。
雇員報酬:真實身份證明、僱傭協議、境外完稅證明。
遺產繼承外匯:真實身份證明、公正書、境外完稅證明。
贍家款:真實身份證明、親屬關系證明。
捐贈外匯:真實身份證明、捐贈協議。
其他以上未列明的項目。
(3)一次性提取現鈔或兌換人民幣5萬美元(含5萬美元)以上的客戶到當地外匯局辦理核准件。
❼ 個人外幣存款有哪些規定
外幣現鈔存現的基本規定:
單筆或當日累計等值5000美元(含)以下的,可直接辦理;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需提供海關簽章的《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本人及他人代辦(當地分行要求不能代辦的除外)均須遵循人行反洗錢規定,如出示(雙人)有效身份證件。
外匯存款是外貿企業經營進出口業務收入的外匯現匯資金,存入國家銀行,並按需要進行支付的款項。企業發生外幣銀行存款業務時,應將有關外幣金額摺合為人民幣記帳,並同時登記外國貨幣金額和摺合率。外幣金額摺合為人民幣記帳時,可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外匯牌價作為摺合率。
它是單位或個人將其所有的外匯資金,在我國境內辦理的以外國貨幣作計量單位的存款,並於以後隨時或約定期限支取的一種業務。
(7)外匯現鈔規定擴展閱讀:
外幣交易可以有以下四種方式:
(1)企業購買和銷售或提供以外幣標價的商品和勞務。
(2)為融資目的將以外幣標價的應收款或應付款進行互換的行為。
(3)企業作為應履行的期匯合同的當事人。
(4)企業基於其他原因取得或處理按外幣計價的資產,承擔或清償以外幣計價的負債。
外幣交易:指企業以功能貨幣以外的貨幣(即外幣)進行的款項收付、往來結算、接受投資以及籌資等交易
外幣報表折算:指從事跨國經營活動的公司,採用其功能貨幣來重新表述部分財務報表中按外幣計量的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等項目的會計程序和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幣存款
❽ 外匯管制下,個人最多可攜帶多少現鈔出入境
進出境可以攜帶的人民幣限額為20000元。如政策調整,具體以主管海關實際辦理結果為准。
根據《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規定:
1、攜帶外幣現鈔入境時,超過等值5000美元,應當向海關書面申報。
2、攜帶外幣現鈔出境時,等值5000美元(含),可直接攜帶出境;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並向海關書面申報,但《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累計總額不得超過等值10000美元。
(8)外匯現鈔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
出境人員可以攜帶外幣現鈔出境,也可以按國家金融管理規定通過從銀行匯出或攜帶匯票、旅行支票、國際信用卡等方式將外幣攜出境外。
出境人員攜帶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的,無須申領《攜帶證》,海關予以放行;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海關憑加蓋外匯指定銀行印章的《攜帶證》驗放。
出境人員原則上不得攜帶超過等值10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對屬於下列特殊情況之一的,出境人員可以向外匯局申領《攜帶證》:
1、人數較多的出境團組。
2、出境時間較長或旅途較長的科學考察團組。
3、政府領導人出訪。
4、出境人員赴戰亂、外匯管制嚴格、金融條件差或金融動亂的國家。
5、其他特殊情況。
❾ 中國銀行外幣匯款有什麼規定或者限制
境內個人、境外個人實行年度總額管理(目前為每年每人等值5萬美元),個人年度總額內結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佔用額度的個人結匯業務;除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外,客戶還可提供交易真實性證明材料,辦理不佔用額度的個人結匯業務 。
需要注意:
1、個人可委託直系親屬代為辦理年度總額內的結匯,需提供雙方身份證件、授權書、直系親屬關系證明;其他情況代辦的,需提供雙方身份證件、授權書、規定的證明材料。
2、年度總額不得跨公歷年度使用,對於上一年度未使用或未用完的額度不得轉入下一年度使用。
3、個別小幣種兌換、在線預約等產品與服務僅在部分分行辦理,具體請以各地中國銀行營業網點提供信息為准。
(9)外匯現鈔規定擴展閱讀:
跨境匯款的方式
1、現金
對一次可攜帶的外幣金額,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超過限額的,則必須辦理《攜帶外幣出境許可證》,並在出境時主動向海關出示。
《攜帶外幣出境許可證》可在銀行辦理,每份《許可證》收取約10元人民幣手續費。攜帶現金可立即用於支付,成本低,但這種方式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現鈔一旦丟失或被盜,無法得到補償。因此,出國留學時除攜帶必要的少量現金外,大額外幣最好通過匯款等其他方式。
2、電匯
電匯的幣種多、安全、速度快、匯通全球,可直接匯達收款人賬戶,但是費用相對較高,比較適合已知曉收款人名稱、賬號及收款銀行信息,並對匯款到賬時間和安全性有較高要求的客戶。
電匯的費用分兩部分,一部分與電匯金額有關,即1‰的手續費,另一部分與匯款的金額無關,而與筆數有關,即每匯一筆就要收取一次電訊費。
不同的銀行收費標准差距較大,客戶在選擇匯款銀行時可做好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匯款存在中間行扣費,且無法預知匯款過程中的扣費金額,可能導致匯出的留學學費或保證金不能足額到賬,影響辦理簽證或進行注冊。
因此,需要盡可能多匯一些。由於匯款手續費一般都有最高限額,所以每次匯的金額越多越劃算,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一次多匯一些,不要分的次數太多,否則需要多支付不少手續費用。
3、外幣匯票
對於初次赴境外的,沒有境外賬戶並且所攜帶外幣資金數額較大的,可以使用外幣匯票。銀行已開辦的外幣儲蓄幣種都可簽發個人外幣匯票,外幣匯票攜帶及支付方便、安全、手續費低廉,可掛失和退票。
但這一方式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資金到賬速度較慢,因為匯票在境外取款時需辦理托收、且托收到賬時間均需遵守境外受理行規定。因此,時間充裕的人可以選擇這種方式。
4、旅行支票
在歐美國家,旅行支票像現金一樣被廣泛使用,可用於購物、用餐及交保費等等。旅行支票兼有現金和匯票的特點,使用起來靈活方便。
旅行支票也有一些缺點:如果不在免費兌換點兌換,可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在國內銀行購買的時候,要交一定的手續費,一般為票面金額的1%,且上不封頂。另外,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國家或地區可能不接受旅行支票直接消費,因此在選擇使用時要先咨詢清楚。
5、信用卡
國內各大銀行都推出了國際信用卡,或兼具人民幣和特定的外幣賬戶,或者是專門的單外幣賬戶,都可以在國外使用,有的銀行還專門推出了留學生信用卡,基本上能夠提供主要留學國家和地區的豐富幣種選擇。
因此,如需攜帶較多外幣資金,可以考慮將其中一部分外幣存入信用卡。不過信用卡的申請一般都需要一段時間,應提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