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恆通置業(廣東)、華凱股份、海國實、沈陽長白、杭州大自然、五星三環;在NET系統中:東方實業、中興實業、建北集團、湛江供銷、廣東廣建等 。
一、老三板股票交易規則:
1、凈資產為負的公司每周交易三次,每周一、三、五交易。其股票名稱尾帶3字,如:達爾曼3;
2、凈資產為正的公司每周交易五次,每天交易。其股票名稱尾帶5字,如:龍滌5;
3、不能按時披露年報的公司,每周只能在周五交易1次,其股票名稱尾帶1字,如:猴王1。
4、漲跌停板為5%。
5、交易股數與主板一樣,都是1手為100股起買。申報買入股份,數量應當為一手的整數倍。不足一手的股份,只能一次性申報賣出。
6、一次競價,在收盤時只要有對手盤就成交,沒有成交的錢就回到帳上。
7、傭金其他費用與A股相同。
二、老三板的股票交易具體流程:
1、開設帳戶,顧客要買賣股票,應首先找經紀人公司開設帳戶。
2、傳遞指令,開設帳戶後,顧客就可以通過他的經紀人買賣股票。每次買賣股票,顧客都要給經紀人公司買賣指令,該公司將顧客指令迅速傳遞給它在交易所里的經紀人,由經紀人執行。
3、成交過程,交易所里的經紀人一接到指令,就迅速到買賣這種股票的交易站(在交易廳內,去執行命令。
4、交割,買賣股票成交後,買主付出現金取得股票,賣主交出股票取得現金。交割手續有的是成交後進行,有的則在一定時間內,如幾天至幾十天完成,通過清算公司辦理。
5、過戶,交割完畢後,新股東應到他持有股票的發行公司辦理過戶手續,即在該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他自己的名字及持有股份數等。完成這個步驟,股票交易即算最終完成。
⑵ 只要股民擁有的資金或股票的數量達到一定的比例,就能令股價的走勢隨心所欲,從而控制住股價以從中漁利
非也非也
樓上回答太過輕松 並沒有隨心所欲的事情
你有達到一定比例的股票後證監會就會公布你在該股票的份額,並且會隨時根據你的變動公布,所以在你達到一定的份無的時候你也就將自己的操盤記錄留在了網路上,那麼只要有人想打壓你,並且比你有錢那麼你的股票行為是很危險的.
比如現在巴非特中石油的H股減持就在世人的眼下.巴非特有錢吧,當他拋出中石油時,中石油的H股價卻上升了
股票 其中滋味 個中體會
祝你好運 阿門
加分啊 呵呵
⑶ 股票當天賣第二天什麼時候可以拿到錢
股票當天賣第二天股票開市後就可以把錢轉賬到銀行卡,一般是實時到賬。
股票銀證轉賬:是指證券內公司和銀行之間建立的資金通道,用以連接銀行和證券公司投資者的資金賬戶。
轉賬時間為股票交易時間,其餘時間不予以受理,銀證轉賬限於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股票是只能在交易時間買賣,轉賬可以延長到交易後半小時。股容票一般都是交易時間,不過下午三點到三點零五分之間可以進行大宗交易,就是大筆的股票交易,不計入該股當天成交量。
⑷ 股市名詞TS股票名是什麼意思
是ST 股票吧。
ST 是英語 special treatment 的縮寫,就是
特別處理的意思。
該股票連續3個季度赤字的話,那下次公布季報後就會被戴上ST的帽子。
⑸ 股票買賣規定的時間間隔是多少
我國股市只能做復T+1交易,即今天買入制,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股票買賣最短交易時間間隔是18個半小時又2秒,當天14點59分59秒買,下個交易日9點30分01秒賣。當然,只要你有多餘的錢,可以隨時買同一隻票,但賣的話就是t+1日。
(5)令完成的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參考資料網路 股票
⑹ 股票特別處理規定
股票特別處理規定:滬、深證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據1998年實施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對財務狀況或 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由於「特別處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縮寫是「ST」),因此這些股票就被簡稱為ST股。
上述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主要是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其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遼物資」;(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審計。
股票特別處理的分類:
S----還沒有完成股改。
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里。
S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里+還沒有完成股改。
*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
S*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還沒有完成股改。
⑺ 股票當天賣了可以再買嗎
當天賣出A股股票的資金,當天可以用於繼續交易,但不可取,需下一交易日才可取。
⑻ 被成為股市黑色星期一的是那天
黑色星期一是指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的股災。當日全球股市在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帶頭暴跌下全面下瀉, 引發金融市場恐慌, 及隨之而來1980年代末的經濟衰退。
1987年10月16日 (星期五)
紐約股市經過夏季連創新高後, 在當日下跌逾 91 點 (約 5%)。但因時差, 美國東岸時間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場遲開市, 當紐約股市暴跌時, 其他市場己休市, 並未被波及, 甚至與紐約股市同步的多倫多股市也未受影響。
1987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當日悉尼股市首先開市未見異動。
香港時間早上10時, 香港股市准時開市, 惟恆生指數一開市即受紐約影響恐慌性下瀉120點,中午收市下跌235點,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點,收市報3362.39 (超過 10%),各月份期指均下跌超過300點跌停板。
受香港暴跌影響, 各亞太地區股市全面下瀉, 效應並如骨牌般隨各時區陸續開市擴展至歐洲市場, 並最終繞地球一圈回到紐約: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10月19日大幅下跌508點 (逾 20%)。
整個1987年10月下來:
• 香港: 10月20日清晨,香港聯交所宣布10月20日至10月23日歷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月26日,恆生指數重新開市後全日下跌1120.7點,跌幅達 33.3%,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單日跌幅。全月下跌 45.8%。
• 悉尼: 全月下跌 41.8%
• 倫敦: 全月下跌 26.4%
• 紐約: 全月下跌 22.6%。10月19日的跌幅是紐約股市歷史上第二大單日跌幅 (最大單日跌幅是1914年12月12日: 單日跌 24.4%; 最大單日下跌點數是2001年9月17日: 單日跌 684.81點)
• 多倫多: 全月下跌 22.5%
除香港停市外, 其他在該星期仍開市的市場都定下交易限制, 讓電腦系統有足夠時間清理交易, 這讓聯儲局和各國中央銀行有足夠時間把大量資金 (liquidity) 注入市場, 舒緩市場的恐慌情緒, 避免了不斷的恐慌性下跌和可能隨之而來的金融崩潰。
事後金融界人士都認為股災把當年過高的股價和市值一次性從市場中消除。
很多人在股災後感到奇怪, 因當日根本沒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聞, 因此下跌看似並無實在的原因, 令當時很多人懷疑是羊群心理、市場失敗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或經濟失衡引致股災, 至今仍在爭論。
1986年,美國經濟已經從高速發展變為緩慢發展。直接導致經濟放緩爆漲停止的「軟著陸」。1987年緩慢地過去了,似乎經濟衰退的恐懼並沒有馬上爆發。股票市場在1987年8月到達了頂峰。接著連續數日,市場大面積下滑。8月,觀察員警告,技術分析表明,市場此時處在一個循環,然而這種說法沒有被廣泛認同。
股災後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論, 主要認為股災成因包括: 程式交易、股價過高、市場上流動資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最多人認同的理論是股災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電腦程式實時計算股價變動和買賣策略, 在1970年代末漸在華爾街盛行, 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時買和賣。股災後很多人說電腦程式看到股價下挫, 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設定的機制加入拋售股票, 形成惡性循環, 令股價加速下挫, 而下挫的股價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拋售股票。也有人認為股災前的股市暴漲是由程式交易引起 (上升原理相同, 股價方向相反而已), 而因此造成的股價過高現象引致股災。
投資組合保險(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謂投資組合保險,就是當市場下滑時,為止住損失,就賣掉股票。這里有個前提,就是得有潛在的接盤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盤者都消失了,投資組合保險的操作方式將股價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資組合保險依靠的是幾乎沒有限制的資金流動性,但流動性並不總是存在的,資金的流動性有時會乾涸。在每個人都想賣出時,這樣的投資策略是不可行的。
經濟學家 Richard Roll 認為市場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國盛行, 但沒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卻在10月19日當天帶頭下挫, 因此是因為市場全球化令在一個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動在一天內漫延全球股市。
有理論認為貨幣政策和經濟政策的沖突是原因: 當時美國當局希望讓美元升值來壓抑通脹, 因此貨幣政策的緊縮來得比歐洲貨幣政策的調整快, 結果令市場對與美元掛鉤的港元信心下降, 令香港股市首先崩挫, 再漫延其他市場。
Jude Wanniski 認為在股災前七大工業國組織中止 Louvre Accord, 令美元兌日元和西德馬克的匯價不再有保持穩定的保證, 也是令市場失去信心而從股市撤資的原因。
另一理論認為1987年英國風災是股災原因之一: 1987年的風災發生在10月16日 (股災前的星期五), 期間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倫敦嚴重受災, 很多倫敦的經紀和金融業人士當天無法上班, 而當時並無網際網路交易, 導致大量未平倉的交易無法在周末前交割, 令有關未平倉交易要渡周末, 這令市場人士不安。
⑼ 一支股票變ST的條件 和 摘掉ST的條件 是什麼詳細簡單點 謝謝
一、變ST條件:
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為負值,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別處理。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低於注冊資本。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別處理。
3、注冊會計師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產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認的部分 ,低於注冊資本。
5、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
6、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
二、摘掉ST條件:
1、年報必須盈利;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權益為正值,即每股凈資產為正值,每股凈資產必須超過1元;
3、最新年報表明公司主營業務正常運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正值;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沒有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5、沒有重大會計差錯和虛假陳述,未在證監會責令整改期限內;
(9)令完成的股票擴展閱讀: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
(1)股票報價日漲幅限制為5%,跌幅限制為5%;
(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銀廣夏(000557)」;
(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審計。
股票中 ST、*ST、SST、S*ST、S
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理。
*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
S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理 還沒有完成股改。
S*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 還沒有完成股改。
S----還沒有完成股改
NST----N代表new,即」新的「,st表示的是該股的業績經營等方面出現了風險導致了該股面臨退市風險,NST也就是說,當天剛剛被st或者是st股票經過特殊處理或者別的後重新進入市場交易的意思。
⑽ 怎麼看懂一支股票建倉完成洗盤結束
怎麼看懂一支股票建倉完成洗盤結束
1、走出獨立行情的股票
有的股票,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不跌。這種情況通常表明大部分籌碼已落入莊家囊中:當大勢向下,有浮籌砸盤,莊家便把籌碼托住,封死下跌空間,以防廉價籌碼被人搶了去;大勢向上或企穩,有游資搶盤,但莊家由於種種原因此時仍不想發動行情,於是便有兇狠的砸盤出現,封住股價的上漲空間,不讓短線熱錢打亂炒作計劃。股票的 K 線形態就橫向盤整,或沿均線小幅震盪盤升。
2、縮量便能漲停的次新股
新股上市後,相中新股的莊家進場吸貨,經過一段時間收集,如果莊家用很少的資金就能輕松地拉出漲停,那就說明莊家籌碼收集工作已近尾聲,具備了控盤能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盤面。
3、該跌不跌的股票
突發性利空襲來,莊家措手不及,散戶籌碼可以拋了就跑,而莊家卻只能兜著。於是盤面可以看到利空襲來當日,開盤後拋盤很多而接盤更多,不久拋盤減少,股價企穩。由於害怕散戶撿到便宜籌碼,第二日股價又被莊家早早地拉升到原來的水平。
4、走勢震盪成交萎縮的股票
莊家到了收集末期,為了洗掉短線獲利盤,消磨散戶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籌碼做圖。從日 K 線上看,股價起伏不定勢,一會兒到了浪尖,一會兒到了谷底,但股價總是沖不破箱頂也跌不破箱底。而當日分時走圖上更是大幅震盪。給人一種莫明其妙、飄忽不定的感覺。成交量也極不規則,有時幾分鍾才成交一筆,有時十幾分鍾才成交一筆,分時走勢圖畫出橫線或豎線,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極度萎縮。上檔拋壓極輕下檔支撐有力,浮動籌碼極少。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