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股票著名法則

股票著名法則

發布時間:2021-10-21 17:19:10

❶ 求一些股票專用名詞及解釋

1、開盤來價

又稱開市價,是指自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每股買賣成交價格。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都採用成交額最大原則來確定開盤價。

2、收盤價

指滬市收盤價為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

3、跳空

股價受利多或利空影響後,出現較大幅度上下跳動的現象。 當股價受利多影響上漲時,交易所內當天的開盤價或最低價高於前一天收盤價兩個申報單位以上,稱「跳空而上」。

4、抄底

意思是指以某種估值指標衡量股價跌到最低點,尤其是短時間內大幅下跌時買入,預期股價將會很快反彈的操作策略。但究竟怎樣的價格是「最便宜」,或稱「底」,並沒有明確的標准。

5、概念股

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

❷ 各種著名效應

1、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

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復雜性。

2、鱷魚法則

這是經濟學交易技術法則之一,也叫「鱷魚效應」,它的意思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

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有點類似虎怒決蹯。

由於人性天生的弱點,時時不自覺地影響我們的操作,一次大虧,足以輸掉前面99次的利潤,所以嚴格遵守止損紀律便成為確保投資者在風險市場中生存的唯一法則。

3、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是指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鯰魚效應是採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其實質是一種負激勵,是激活員工隊伍之奧秘。

需要強調的一點,在某些企業中,由於一些官僚長期無所作為或者無力承擔新任務新責任,鯰魚性人才成為企業正向提升的動力。

4、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

經濟學里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5、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系,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系,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蝴蝶效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鱷魚法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鯰魚效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羊群效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刺蝟法則

股市名諺!

一、明確投資方向
1.長線投資:長線的股票只關注3點,基本面,業績面和成長性版。只要大盤處於低權潮的時候,這些股票逢低介入持有。主要是一些績優股和藍籌股,比如我持有聯通,寶鋼,遠洋,石化。這類股票不用擔心其未來,肯定是向好的。

2.短期投資
關注消息面:這里主要指的是國家的一些政策取向,建設投入,未來的經濟政策,發展趨勢等等。比如今年5月,聯通的重組炒作;不久前鐵路板塊炒作,每年的兩會農業炒作,這種短期炒作都是快進快出。

概念性炒作:奧運概念,世博會概念等等,這類股票只要在這種概念實現之前,都是有反復炒作的機會,你可以參見中體產業在奧運前的波段炒作

短線的追漲操作:對於前幾日表現一般,突然放量上漲的股票,可以在放量當日快速進場,而後次日獲利離場。如果連續放量拉升的不追漲

對大盤突然異動的判斷:大盤在連續持續低迷,成交量萎縮的時候,某個交易日下午突然出現異動,大幅度拉升。很有可能就是國家即將出台政策利好。因為一些機構往往會提前知道利好,而採取行動。

二、保持良好的心態。形態決定了你的一切。沒有好的心態,所謂的那麼分析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的心情不是穩定

三、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❹ 股市有多少理論

波浪理論把股價的上下變動和不同時期的持續上漲、下跌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波浪的起伏遵循自然界的規律,股票的價格運動也就遵循波浪起伏的規律。簡單地說,上市是5浪,下跌是3浪。根據數浪來判斷股市行情。波浪理論考慮的因素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股價走勢所形成的形態;第二,股價走勢圖中各個高點和低點所處的相對位置;第三,完成某個形態所經歷的時間長短

❺ 什麼是巴菲特法則

《巴菲特法則》由瑪麗•巴菲特——金融天才巴菲特的前兒媳、成功的女商版人與著名的巴菲特法則追權隨者戴維•克拉克合著。這是一部獨特的投資指南,它結合巴菲特撰寫的幾十年的年度報告,詳盡闡述了巴菲特的取勝策略。它將告訴你:◎如何直觀地掌握巴菲特成為世界第二富人的秘訣,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巴菲特的股票投資方法長期有效;◎簡單的數學方程式助巴菲特一臂之力;◎觀察令巴菲特感興趣的公司,學習如何通過這些信息實現你的投資致富之路。縱觀54家巴菲特曾投資過的公司,作者相信,巴菲特對這些公司的投資仍將持續。在投資世界中,沃倫•巴菲特的名字就意味著成功。巴菲特在他的整個投資生涯中所做的選擇永遠都是那麼明智,他小心謹慎地挑選自己中意的股票,積累了大量財富,並由此一舉成名。

❻ 巴菲特的選股十二定律是什麼

不要自己找舒適區啊,要努力8295

❼ 最著名的投資理論有幾種,並詳細敘述

經常被人們追捧的股神巴菲特的。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專門尋找價格低估的證券。不同於成長型投資人,價值型投資人偏好本益比、帳面價值或其他價值衡量基準偏低的股票。
第一法則:競爭優勢原則
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秀並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夠為股東利益著想的管理層經營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最正確的公司分析角度-----如果你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最關鍵的投資分析----企業的競爭優勢及可持續性。

最佳競爭優勢----游著鱷魚的很寬的護城河保護下的企業經濟城堡。

最佳競爭優勢衡量標准----超出產業平均水平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經濟特許權-----超級明星企業的超級利潤之源。

美國運通的經濟特許權:

選股如同選老婆----價格好不如公司好。

選股如同選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

現代經濟增長的三大源泉:

[編輯]第二法則:現金流量原則
新建一家制葯廠與收購一家制葯廠的價值比較。

價值評估既是藝術,又是科學。

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賺錢越值錢

駕御金錢的能力。

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

巴菲特主要採用股東權益報酬率、帳面價值增長率來分析未來可持續盈利能力的。

估值就是估愛情:越簡單越正確

[編輯]第三法則:「市場先生」原則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市場中的價值規律: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

巴菲特對美國股市價格波動的實證研究(1964-1998)

市場中的《阿甘正傳》

行為金融學研究中發現證券市場投資者經常犯的六大愚蠢錯誤:

市場中的孫子兵法: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

[編輯]第四法則:安全邊際原則
安全邊際就是「買保險」:保險越多,虧損的可能性越小。

安全邊際就是「猛砍價」:買價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安全邊際就是「釣大魚」:人越少,釣大魚的可能性越高。

[編輯]第五法則:集中投資原則
集中投資就是一夫一妻制:最優秀、最了解、最小風險。

衡量公司股票投資風險的五種因素:

集中投資就是計劃生育:股票越少,組合業績越好。

集中投資就是賭博:當贏的概率高時下大賭注。

[編輯]第六法則:長期持有原則
長期持有就是龜兔賽跑:長期內復利可以戰勝一切。

長期持有就是海誓山盟:與喜歡的公司終生相伴。

長期持有就是白頭偕老:專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

美國經濟學家馬考維茨(Markowitz)1952年首次提出投資組合理論(Portfolio Theory),並進行了系統、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該理論包含兩個重要內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資組合有效邊界模型。

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馬科維茨投資組合理論早已在實踐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並且被廣泛應用於組合選擇和資產配置。但是,我國的證券理論界和實務界對於該理論是否適合於我國股票市場一直存有較大爭議。

從狹義的角度來說,投資組合是規定了投資比例的一攬子有價證券,當然,單只證券也可以當作特殊的投資組合。本文討論的投資組合限於由股票和無風險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

人們進行投資,本質上是在不確定性的收益和風險中進行選擇。投資組合理論用均值—方差來刻畫這兩個關鍵因素。所謂均值,是指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單只證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權重為相應的投資比例。當然,股票的收益包括分紅派息和資本增值兩部分。所謂方差,是指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我們把收益率的標准差稱為波動率,它刻畫了投資組合的風險。

人們在證券投資決策中應該怎樣選擇收益和風險的組合呢?這正是投資組合理論研究的中心問題。投資組合理論研究「理性投資者」如何選擇優化投資組合。所謂理性投資者,是指這樣的投資者:他們在給定期望風險水平下對期望收益進行最大化,或者在給定期望收益水平下對期望風險進行最小化。

因此把上述優化投資組合在以波動率為橫坐標,收益率為縱坐標的二維平面中描繪出來,形成一條曲線。這條曲線上有一個點,其波動率最低,稱之為最小方差點(英文縮寫是MVP)。這條曲線在最小方差點以上的部分就是著名的(馬考維茨)投資組合有效邊界,對應的投資組合稱為有效投資組合。投資組合有效邊界一條單調遞增的凹曲線。

如果投資范圍中不包含無風險資產(無風險資產的波動率為零),曲線AMB是一條典型的有效邊界。A點對應於投資范圍中收益率最高的證券。

如果在投資范圍中加入無風險資產,那麼投資組合有效邊界是曲線AMC。C點表示無風險資產,線段CM是曲線AMB的切線,M是切點。M點對應的投資組合被稱為「市場組合」。

如果市場允許賣空,那麼AMB是二次曲線;如果限制賣空,那麼AMB是分段二次曲線。在實際應用中,限制賣空的投資組合有效邊界要比允許賣空的情形復雜得多,計算量也要大得多。

在波動率-收益率二維平面上,任意一個投資組合要麼落在有效邊界上,要麼處於有效邊界之下。因此,有效邊界包含了全部(帕雷托)最優投資組合,理性投資者只需在有效邊界上選擇投資組合。

[編輯]現代投資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主要由投資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APT模型、有效市場理論以及行為金融理論等部分組成。它們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過去主要依賴基本分析的傳統投資管理實踐,使現代投資管理日益朝著系統化、科學化、組合化的方向發展。

1952年3月,美國經濟學哈里·馬考威茨發表了《證券組合選擇》的論文,作為現代證券組合管理理論的開端。馬克威茨對風險和收益進行了量化,建立的是均值方差模型,提出了確定最佳資產組合的基本模型。由於這一方法要求計算所有資產的協方差矩陣,嚴重製約了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1963年,威廉·夏普提出了可以對協方差矩陣加以簡化估計的單因素模型,極大地推動了投資組合理論的實際應用。

20世紀60年代,夏普、林特和莫森分別於1964、1965和1966年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該模型不僅提供了評價收益一風險相互轉換特徵的可運作框架,也為投資組合分析、基金績效評價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1976年,針對CAPM模型所存在的不可檢驗性的缺陷,羅斯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即APT模型。該模型直接導致了多指數投資組合分析方法在投資實踐上的廣泛應用。

[編輯]投資組合的思想
1、傳統投資組合的思想——Native Diversification

(1)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否則「傾巢無完卵」。

(2)組合中資產數量越多,分散風險越大。

2、現代投資組合的思想——Optimal Portfolio

(1)最優投資比例:組合的風險與組合中資產的收益之間的關系有關。在一定條件下,存一組在使得組合風險最小的投資比例。

(2)最優組合規模:隨著組合中資產種數增加,組合的風險下降,但是組合管理的成本提高。當組合中資產的種數達到一定數量後,風險無法繼續下降。

3、現代投資理論主要貢獻者(Pioneers):

貢獻者 簡介 主要貢獻 代表作(Classic Papers)
托賓(James Tobin)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哈佛博士,耶魯教授。 流動性偏好、托賓比率分析、分離定理。 「Liquidity Preference as Behavior toward Risk,」 RES,1958.
馬考維茨(Harry Markowitz)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曾在蘭德工作。 投資組合優化計算、有效疆界。 「Portfolio Selection,」,JOF,1952.
夏普(William Sharp)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曾在蘭德工作,UCLA博士,華盛頓大學、斯丹福大學教授。 CAPM 「Capital Asset Pricing: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 of Risk,」 JOF, 1964.
林特勒(John Lintner)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CAPM 「The Valuation of Risk Assets & Selection of Risky Investments in Stock Portfolio & Capital Budget,」 RE&S, 1965.

[編輯]投資組合的基本理論
馬考維茨經過大量觀察和分析,他認為若在具有相同回報率的兩個證券之間進行選擇的話,任何投資者都會選擇風險小的。這同時也表明投資者若要追求高回報必定要承擔高風險。同樣,出於迴避風險的原因,投資者通常持有多樣化投資組合。馬考維茨從對回報和風險的定量出發,系統地研究了投資組合的特性,從數學上解釋了投資者的避險行為,並提出了投資組合的優化方法。

一個投資組合是由組成的各證券及其權重所確定。因此,投資組合的期望回報率是其成分證券期望回報率的加權平均。除了確定期望回報率外,估計出投資組合相應的風險也是很重要的。投資組合的風險是由其回報率的標准方差來定義的。這些統計量是描述回報率圍繞其平均值變化的程度,如果變化劇烈則表明回報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即風險較大。

從投資組合方差的數學展開式中可以看到投資組合的方差與各成分證券的方差、權重以及成分證券間的協方差有關,而協方差與任意兩證券的相關系數成正比。相關系數越小,其協方差就越小,投資組合的總體風險也就越小。因此,選擇不相關的證券應是構建投資組合的目標。另外,由投資組合方差的數學展開式可以得出:增加證券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基於迴避風險的假設,馬考維茨建立了一個投資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點為:

(1)投資組合的兩個相關特徵是期望回報率及其方差。

(2)投資將選擇在給定風險水平下期望回報率最大的投資組合,或在給定期望回報率水平下風險最低的投資組合。

(3)對每種證券的期望回報率、方差和與其他證券的協方差進行估計和挑選,並進行數學規劃(mathematicalprogramming),以確定各證券在投資者資金中的比重。

[編輯]投資組合理論的應用
投資組合理論為有效投資組合的構建和投資組合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和一整套分析體系,其對現代投資管理實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馬考威茨首次對風險和收益這兩個投資管理中的基礎性概念進行了准確的定義,從此,同時考慮風險和收益就作為描述合理投資目標缺一不可的兩個要件(參數)。

在馬考威茨之前,投資顧問和基金經理盡管也會顧及風險因素,但由於不能對風險加以有效的衡量,也就只能將注意力放在投資的收益方面。馬考威茨用投資回報的期望值(均值)表示投資收益(率),用方差(或標准差)表示收益的風險,解決了對資產的風險衡量問題,並認為典型的投資者是風險迴避者,他們在追求高預 期收益的同時會盡量迴避風險。據此馬考威茨提供了以均值一方差分析為基礎的最大化效用的一整套組合投資理論。

2.投資組合理論關於分散投資的合理性的闡述為基金管理業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在馬考威茨之前,盡管人們很早就對分散投資能夠降低風險有一定的認識,但從未在理論上形成系統化的認識。

投資組合的方差公式說明投資組合的方差並不是組合中各個證券方差的簡單線性組合,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證券之間的相關關系。單個證券本身的收益和標准 差指標對投資者可能並不具有吸引力,但如果它與投資組合中的證券相關性小甚至是負相關,它就會被納入組合。當組合中的證券數量較多時,投資組合的方差的大 小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取決於證券之間的協方差,單個證券的方差則會居於次要地位。因此投資組合的方差公式對分散投資的合理性不但提供了理論上的解釋,而且 提供了有效分散投資的實際指引。

3.馬考威茨提出的「有效投資組合」的概念,使基金經理從過去一直關注於對單個證券的分析轉向了對構建有效投資組合的重視。

自50年代初,馬考威茨發表其著名的論文以來,投資管理已從過去專注於選股轉為對分散投資和組合中資產之間的相互關繫上來。事實上投資組合理論已將投資管理的概念擴展為組合管理。從而也就使投資管理的實踐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4.馬考威茨的投資組合理論已被廣泛應用到了投資組合中各主要資產類型的最優配置的活動中,並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編輯]投資組合理論在應用上的問題
馬考威茨的投資組合理論不但為分散投資提供了理論依據,而且也為如何進行有效的分散投資提供了分析框架。但在實際運用中,馬考威茨模型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困難:

1.馬考威茨模型所需要的基本輸入包括證券的期望收益率、方差和兩兩證券之間的協方差。當證券的數量較多時,基本輸入所要求的估計量非常大,從而也就使得馬考威茨的運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馬考威茨模型目前主要被用在資產配置的最優決策上。

2.數據誤差帶來的解的不可靠性。馬考威茨模型需要將證券的期望收益率、期望的標准差和證券之間的期望相關系數作為已知數據作為基本輸入。如果這些數據 沒有估計誤差,馬考威茨模型就能夠保證得到有效的證券組合。但由於期望數據是未知的,需要進行統計估計,因此這些數據就不會沒有誤差。這種由於統計估計而帶來的數據輸入方面的不準確性會使一些資產類別的投資比例過高而使另一些資產類別的投資比例過低。

3.解的不穩定性。馬考威茨模型的另一個應用問題是輸人數據的微小改變會導致資產權重的很大變化。解的不穩定性限制了馬考威茨模型在實際制定資產配置政策方面的應用。如果基於季度對輸人數據進行重新估計,用馬考威茨模型就會得到新的資產權重的解,新的資產權重與上一季度的權重差異可能很大。這意味著必須對資產組合進行較大的調整,而頻繁的調整會使人們對馬考威茨模型產生不信任感。

4.重新配置的高成本。資產比例的調整會造成不必要的交易成本的上升。資產比例的調整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因此正確的政策可能是維持現狀而不是最優化。

[編輯]投資組合理論在我國證券市場的應用
今天,在我國股票市場運用投資組合理論進行決策分析至少具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馬科維茨投資組合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不同證券收益的相關性分散風險。

我國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中主要應用技術分析面和基本面進行分析,而這兩種分析方法都是注重單只證券,基本上忽略了證券收益的相關性;

二是在我國股票市場中,馬科維茨投資組合理論可以用來穩定地戰勝市場。

通過研究發現,市場綜合指數較大幅度地偏離了投資組合有效邊界。在此條件下,利用投資組合有效邊界完全可以穩定地戰勝市場。

等等很多,說不完的。

❽ 周偉成先生的炒股六大法則

周偉成炒股六大法則

5 1 120ma 2 布林線的中軌 3 kdj上鉤 4階段放量 有20%收益

滿倉的沒有多少的資金的你要懂得換股,我給的這些股票都是好股票,特別是四個中線的大牛股,你盡可能換。手頭上有資金的股票最好還是換籌,因為我覺得很多的基金後知後覺他愚蠢,你割肉他也割,你跑了他也跑,有連動性。

現在會馬上起來的不是基金控盤的股票,而是實打實流動的資金,是最活躍的資金。比如說像寧波敢死隊,他是很活躍,他對市場的感覺很活躍,他在這個點位絕對不會殺跌停,他會去買漲停,他會去推漲停。做法上一看就明白,基金最近的做法是很愚蠢的做法,我說的並不是所有的基金,但是那些在星期四、星期五還恐慌出逃的基金,把汽車股砸到跌聽位置的基金那是很傻。既然有很多愚蠢的基金經理人在運作,所以他的股票暫時不要碰。

找一些活躍的資金,我們跟著這些先知先覺的機構來做一波反彈。

第二,我覺得有一些個股明顯是沒庄的,沒人管的,這種股票也不行,主要要看它量流的變化,我們看好股票,壞股票,首先在底部的換手率。底部的換手率很重要,現在很多的軟體可以做得很細,包括\"大智慧\",很多投資者在用的一些軟體看行情,本身可以做分析。我們選一些股票,這裡面有幾個原則,第一,你看一下它歷史上有沒有暴漲過,是不是大幅炒作過。如果沒有大幅炒作過,又經過了一個長期地下跌,隨著形成一個底部的平台,成交量出現了活躍,成交量非常有規律,每次拉陽線的時候放量,陰線的時候縮量,顯示底部有先知先覺的機構在開始建倉了。如果要算他的持股成本和比例,這是一個公司有一個關鍵的數據不公開,很難算出來。

你做不到能夠統計主力的控盤比例,但是有一些形態是可以把握的,比如說成交量必須要有規律,而且底部的換手要大,他在底部盤了兩到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你做一個階段性的統計,成交量在活躍的區間裡面他的換手率有多大,換手率達到300%以上,同時符合前面的條件,這個股票一定是短線的好股票。

其實選股很簡單。反過來你按照這些原理,你去對比自己手裡的股票,有沒有基金重倉的股票,有沒有歷史上暴漲過的,有沒有我買的股票底部成交量一點都不活躍的,有沒有我買的股票它底部的成家兩一點沒有規律可循的,如果沒有規律可循的,跟我說的這幾個要點都對不上號的,這樣的股票一般來說都是很弱的股票,短期裡面不會大漲的股票。

股票漲跌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必須要有資金進入,必須是一個整體團隊,這是一個有大的資金在運作的,並不是說我們中小散戶及起來打一個股票,讓它放量,這種量是沒有規律的。只有大團隊有條不紊地運作這個股票,它的成交量會有規律地變化,建倉的量能是這樣的形態,他稀盤的變化是什麼樣的,出局的變化是什麼樣的,都有一個規律。我們買股票要買先知先覺的機構,在底部剛剛控盤的股票。這些股票在底部吃飽喝足以後肯定要往上做。

為什麼寧波的敢死隊會這么活躍,為什麼他們會做得這么成功,他們就是研究股票的。就是牢牢把握了我們前面講的幾個要點。其實寧波敢死隊當時出來的時候,他是做煤炭的,我當時在寧波海門的時候,有一個人500萬做到了1200萬,我跟我的會員講課,當時有一個老闆就作做。他在煤炭里賺了幾千萬用五百萬試著做股票。

現在短線炒股有六大法則,其實有七大法則,有一大法則大家在用就是漲停虛實的法則,歷史上沒有暴炒過,經過長期地下跌形成底部的平台,這個底部的平台跟大盤脫離了,大盤漲他不漲,大盤跌他不跌,就是橫著走,成交量換手率明顯地出現有基金交易的痕跡,成交量長活躍。這時候在底部突然出現一根長陽線,漲到90%的時候你用漲停去追,他就玩這一招。漲停板,這個個股吃飽喝足了,他本身要做,你只不過是推波助瀾而已,差5分錢要漲停了,你直接一把。比如說9.85漲停,這個時候股價是9.8,他一把封在9.85。幾百萬的資金就化為烏有了,這時候有一些中小投資者會把這個賣出來。但是它也有一個炒作的原則如果這個股票第二天不漲第二天肯定會割肉出局,嚴重地按照這個規律來運作。這種做法原來是我教出來的漲停趨勢買入法則。後來他們做大了,後面大家嘗到甜頭了,大家用一千多萬在做。

現在大戶越來越做了,煤炭也不做了,專業做股票了。現在有幾個億資金了。現在分布在寧波三個地方,最著名的是寧波解放南路,有一家營業部的老總叫沈光輝(音),很多的大戶跑到他的營業部去了,這家營業部還得了五一國際勞動獎章,就掛在他們的營業部的大廳裡面。

上證指數(1A0001)(相關,行情,個股論壇)見底跌到1500點的時候,我跟這個沈總一起講股評一起吃飯,有敢死隊的三個大戶陪著我說,他說周老師這個很好用,我說大波行情虧了沒有?他們賺了87%,2245點打到1500點他們賺了87%,他們就是用了這一招。這一招裡面有很多的前提,對好股壞股技術上有特徵,一個沒有暴炒過,第二經過長期下跌形成了底部平台。第三底部的平台成交量非常活躍。第四,控盤能夠計算出來更好了,你可以預測它的未來能夠漲多少,控盤比例越大,未來的漲幅越大。如果控盤的比例小,建倉只有20%,他做一個反彈輕松可以出局。如果一個股票底部建倉達到50%,買了一大堆的個股會做出一個波瀾壯闊的行情出來。第四浪的起倉完了以後,第五浪全部隊倒出來。就是利用一個好的消息放量地往上沖。

有資金介入的,它的成本就在這一項,機構還會套牢的這就是好股票,主要是看機構的建倉的成本在哪裡。

很多的投資者剛才給我遞了一大堆的條子,買的很多的股票,我想最後每一張紙抽兩個股票點評一下,其他的股票大家自己按照我的好股壞股的分析原理對照。不好的乾脆切掉換股,換股不損失。你不要牢牢記住我這個股18塊買的,現在8塊割不下去。不是這樣的,你割不割你的損失已經即成實施了,不要自欺欺人,你已經10塊套牢了,已經虧了。不是說不割錢就不虧。不割已經虧了。既然是不好的股票有必要守著嗎?換股也是一種策略,我還一個更好的股票,這個股票我18塊買的現在8塊,我選一個股票8塊能夠漲到16塊,我不是回來了嗎?你死守著一個不好的股票,為什麼要死守?因為它一直在跌,有時候還會補倉,但是補了以後還在跌,為什麼?因為機構走了,就是在你們的散戶手裡傳來傳去的,你忍受不了出去,人家又進來了。機構走人了,建倉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等他重新建完倉你早就已經沒有信心了。有些個股確實基本面出現了變化,有些庄股是棄庄,這就很慘了,再守著就沒有必要了

不要迷信所謂的高人,股市裡沒有高人!!

❾ 股票里有江恩理論還有什麼著名理論,請解釋下

還有波浪理論、道氏理論

艾略特波段理論的含義

美國證券分析家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R.N.Elliott)利用道瓊斯工業指數平均(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DJIA)作為研究工具,發現不斷變化的股價結構性形態反映了自然和諧之美。根據這一發現他提出了一套相關的市場分析理論,精煉出市場的13種型態(Pattern)或謂波(Waves),在市場上這些型態重復出現,但是出現的時間間隔及幅度大小並不一定具有再現性。爾後他又發現了這些呈結構性型態之圖形可以連接起來形成同樣型態的更大圖形。這樣提出了一系列權威性的演譯法則用來解釋市場的行為,並特別強調波動原理的預測價值,這就是久負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論,又稱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
股價的波動與在自然中的潮汐現象極其相似,在多頭市況下,每一個高價都會是後一波的墊底價,在空頭市況下,每一個底價都會是後一波的天價。如果投資者能審時度勢,把握股價的波動大勢趨向的話,不必老圍著股價的小小波動而忙出忙進,而隨著大勢一路做多或一路做空,這樣既能抓住有利時機賺取大錢,又能規避不測之險及時停損,艾略特的波浪理論為投資者很好地提供了判別股價波動大勢的有效工具。

艾略特(RaLPH Nelaon Elliot,1871-1948)是波浪理論的創始者,他曾經是專業的會計師,專精於餐館業與鐵路業,由於在中年染上重病,在1927年退休,長期住在加州休養。就在他休養的康復時期,他發展出自已的股價波浪理論,很顯然,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受到道氏理論的影響,而有許多的共同點,道氏理論主要對股市的發展趨勢給予了較完美的定性解釋,而艾略物則在定量分析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艾略特的大量股市理論論文主要是在1939年發表的,在1946距艾略特去世前兩年,艾略特明確地寫下了波浪理論專著「Natre's lsw-The Secnt of the universe」。 這一書名聽來有些誇大。這是因為艾略特自認為他的股市理論是屬於大自然法則的一部分,這一法則支配人類所有的活動,我們暫且不去考究這一定言,而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對股市規律的研究。

許多從事過波浪理論研究並在實際操作中付諸實施的投資者都曾會感到波浪理論不易領會,甚至望而生畏。波浪理論的基本原則其實很簡單,讀者在不久將會發現波浪理論涵蓋的許多要點。看起來似曾相識,這是因為波浪理論的許多架構,相當符合道氏理論的原理和傳統的圖型技術。不過,波浪理論已超越傳統的圖型分析技術,能夠針對市場的波動,提供全盤性的分析角度、得以解釋特定的圖形型態發展的原因與時機,以及圖形本身所代表的意義,波浪理論同時也能夠幫助市場分析師、找出市場循環周期的所在。

曾經有人說過,多數的技術分析,在本質上是屬於逐勢分析。道氏理論,且不談其所有的優點,也是在趨勢形成之後,才出現確認的訊號,波浪理論則能更進一步的對頭部與底部作出預警訊號,而且能以較傳統的分析方法加以確認,在以下的章節,我們將重點指出波浪理論與較為人熟知的圖型分析的兩者之間的共同點。
詳細參見:http://ke..com/view/31644.html?wtp=tt

道氏理論簡介
(Dow Theory)
道氏理論是所有市場技術研究的鼻祖。盡管他經常因為「反應太遲」而受到批評,並且有時還受到那些拒不相信其判定的人士的譏諷(尤其是在熊市的早期),但只要對股市稍有經歷的人都對它有所聽聞,並受到大多數人的敬重。但人們從未意識到那是完全簡單的技術性的,那不是根據什麼別的,是股市本身的行為(通常用指數來表達),而不是基本分析人士所依靠的商業統計材料。

道氏理論的形成經歷了幾十年。1902年,在查爾斯·道去世以後,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 (William Peter Hamilton)和羅伯特·雷亞(Robert Rhea)繼承了道氏理論,並在其後有關股市的評論寫作過程中,加以組織與歸納而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到的理論。他們所著的《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論》成為後人研究道氏理論的經典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理論的創始者——查爾斯·道,聲稱其理論並不是用於預測股市,甚至不是用於指導投資者,而是一種反映市場總體趨勢的晴雨表。大多數人將道氏理論當作一種技術分析手段——這是非常遺憾的一種觀點。 其實,「道氏理論」的最偉大之處在於其寶貴的哲學思想,這是它全部的精髓。雷亞在所有相關著述中都強調,"道氏理論"在設計上是一種提升投機者或投資者知識的配備(aid)或工具,並不是可以脫離經濟基本條件與市場現況的一種全方位的嚴格技術理論.根據定義,"道氏理論"是一種技術理論;換言之,它是根據價格模式的研究,推測未來價格行為的一種方法。

來源

理論起初來源於新聞記者、首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和道瓊斯公司的共同創立者查爾斯·亨利·道(1851年—1902年)的社論。在其去世後,由威廉·P·漢密爾頓、查爾斯·麗爾和E·喬治·希弗總結出來。道氏他本身從未使用過「道氏理論」這個詞。

理論內涵

道氏理論斷言,股票會隨市場的趨勢同向變化以反映市場趨勢和狀況。股票的變化表現為三種趨勢:主要趨勢、中期趨勢及短期趨勢。

主要趨勢:持續一年或以上,大部分股票將隨大市上升或下跌,幅度一般超過20%。

中期趨勢:與基本趨勢完全相反的方向,持續期超過三星期,幅度為基本趨勢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短期趨勢:只反映股票價格的短期變化,持續時間不超過六天。

牛市的特徵表現為,主要趨勢由三次主要的上升動力所組成,其中被兩次下跌所打斷,如:疲軟期。在整個活動周期中,可能比預期的下跌得低,每次都比上次更低。在整個活動周期中,通常由幾次中期趨勢的下跌和恢復所構成。
詳細參見:http://ke..com/view/31654.html?wtp=tt

閱讀全文

與股票著名法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保貝目標群體資金來源 瀏覽:409
廣西白砂糖今日價格 瀏覽:657
為什麼資金凈流入是負數 瀏覽:949
股票型基金重倉股是什麼 瀏覽:651
孩子理財保險 瀏覽:231
向上理財銀行存管 瀏覽:29
活期理財推薦 瀏覽:970
外匯平台需要多大資金量 瀏覽:785
基金下折後如何計算盈虧 瀏覽:135
商品黃金價格指數 瀏覽:416
方圓基金私募 瀏覽:854
愛米理財網 瀏覽:806
屬相與股票 瀏覽:316
不會數學的人能投資股票嗎 瀏覽:371
雲南旅遊外匯收入 瀏覽:218
上海國鳴投資 瀏覽:491
美國豬肉期貨為啥跌停 瀏覽:409
天滿指數屬於什麼投資 瀏覽:323
外匯剃頭皮ea 瀏覽:342
人民幣可以在外匯市場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