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貨幣需求的三大動機
由於某些貨幣需求的目的、用途、特點基本相同或相近,並且其決定因素和影響面也大致相同,可以簡要地將上述七個動機歸納為三類:
1、商業性動機。
它包括產出流量動機、貨幣—工資動機和金融流量動機。由於這三個動機都與商業性有關,故可歸結為同一類。商業性動機是與生產或流通活動相連的。這種生產流通活動主要是企業家發起的,其流量是整體經濟活動、工資率和產出價值的函數。在發達國家,由於工資的年增長率比就業的年增長率高得多,因此貨幣-工資動機在其中具有很重要的影響。由商業性動機產生的貨幣需求可以稱之為商業性貨幣需求。這部分貨幣需求主要有三個特點:
(1)商業性貨幣需求主要用於滿足人們的商業性需要,媒介商品交換;
(2)商業性貨幣需求的主要決定因素是取決於人們收入中的支出部分,包括實際的消費支出和實際的投資支出;
(3)商業性貨幣需求引起的貨幣流通,其變動影響的主要是商品市場的價格。
2、投機性動機。
它包括預防和投機動機、還款和資本化融資動機以及彌補通貨膨脹損失動機。由投機性動機產生的貨幣需求可以稱之為投機性貨幣需求。這部分貨幣需求的特點主要有:
(1)投機性貨幣需求主要用於滿足人們的投機性需要,通過各種金融活動,使現有資產得以保值和增值。因此,這部分貨幣需求形成的貨幣流通,是貨幣的金融性流通。
(2)投機性貨幣需求的多少主要取決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而這種預期將直接影響其經濟決策和行為。
3、公共權力動機。
這是因為政府幹預經濟時需要一定的貨幣量,尤其是在實施赤字財政政策和膨脹性貨幣政策時,貨幣需求就會加大。由公共權力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可以稱之為權力性貨幣需求。
Ⅱ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三大動機是什麼請對其決定因素作簡要說明。
1、交易動機(Transaction motive),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的動機。他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
2、預防動機(Precautionary motive),是指人們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持有貨幣的動機。
3、投機動機,是指人們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需要持有貨幣以便滿足從中投機獲利的動機。
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隨利率的變動而相應變化的需求,它與利率成負相關關系,利率上升,需求減少;反之,則投機動機貨幣需求增加。
(2)外匯需求的動機擴展閱讀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由下列兩個部分組成:
1、對交易動機做精細研究,貨幣不是奢侈品,其更深一層次的含義是,收入分布越是平衡,貨幣總的需求就越大,或收入分布越是不均勻,貨幣總需求就越低;
2、不定性決定謹慎動機,,正如凱恩斯所指出的,「由此動機持有之貨幣,乃在提防有不虞之支出,或有未能逆睹之有利進貨時機。」謹慎需求模型有關不確定性的其它發展是直接基於收入或支出的不確定性,如惠倫(1966)所提出的謹慎性貨幣需求模型就屬於這一類型。
Ⅲ 外匯市場的交易主體及其交易動機是什麼
交易主體:
所有買賣外匯的商業銀行、專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外匯經紀人、進出口商內,以及其外匯容市場供求者。
交易動機:
動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實現購買力的國際轉移,
二是提供資金融通,
三是提供外匯保值和投機的市場機制。
Ⅳ 什麼是貨幣需求人們需要貨幣的動機有哪些
貨幣需求(demand for money):是指社會各部門在既定的收入或財富范圍內能夠而且願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需要或要求. ◎貨幣需求量表現為一國在一定時點上社會各部門所持有的貨幣量. 凱恩斯對貨幣需求的研究是從對經濟主體的需求動機的研究出發的。凱恩斯認為,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出於三種動機:①交易動機:為從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們必須持有貨幣;②預防動機:又稱謹慎動機,持有貨幣以應付一些未曾預料的緊急支付;③投機動機: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持有貨幣。在貨幣需求的三種動機中,由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均與商品和勞務交易有關,故而稱為交易性貨幣需求( L1)。而由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主要用於金融市場的投機,故稱為投機性貨幣需求(L2)。而貨幣總需求(L)等於貨幣的交易需求(L1)與投機需求(L2)之和。對於交易性需求,凱思斯認為它與待交易的商品和勞務有關,若用國民收入(Y)表示這個量,則貨幣的交易性需求是國民收入的函數,表示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該函數是收人的遞增函數。對於投機性需求,凱恩斯認為它主要與貨幣市場的利率(i)有關,而且利率越低,投機性貨幣需求越多,因此,投機性貨幣需求是利率的遞減函數,表示為L2=L2(i)。但是,當利率降至—定低點之後,貨幣需求就會變得無限大,即進入了凱恩斯所謂的「流動性陷阱」,這樣,貨幣需求函數就可寫成:
L=L1(Y)+L2(i)=L(Y,i) 也就是說,貨幣的總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兩個因素決定的。
Ⅳ 簡要分析貨幣需求的動機
按凱恩斯的說法,人們在心理上偏好流動性,在特定的環境下願意持有貨幣而不願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動性資產。這就構成了對貨幣的需求。例如為了應付日常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需要持有貨幣;另外由於市場利率不斷變化及本身逐利的心理,需要持有貨幣以便從利率波動中投機獲利(炒外匯等)。
Ⅵ 求問人們對貨幣需求的動機有哪些
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動機有三種。一是對貨幣的交易需求。交易需求是指為應付日常交易而產生的對貨幣的需求。它根源於收入和支出的不同步性。二是預防需求,指為了防備意外支出而產生的對貨幣的需求。它根源於未來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貨幣的交易需求和預防需求由於都是收入的增函數,常總稱為交易需求。三是貨幣的投機需求,是指為了購買有利可圖的債券而產生的對貨幣的需求。它根源於未來利率的不確定性,是利率的減函數。
Ⅶ 貨幣需求的動機包括哪幾個方面
三個: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使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增多,投機動機是人們對貨幣的需求減少。打個比方就是,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是因為要花錢所以對貨幣有需求,投機動機是為了把錢暫時拿出去賺錢而減少對貨幣的需求
Ⅷ 什麼是貨幣需求需求貨幣的動機有哪些
貨幣需求是一個商業經濟的范疇,發端於商品交換,隨商品經濟及信用化的發展而發展。在產品經濟以及半貨幣化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貨幣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的程度,貨幣與經濟的聯系即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會公眾對持有貨幣的要求程度)較低;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較高。
現代經濟理論認為,居民、企業等持有貨幣是出於不同的動機,它包括交易性動機、預防性動機和投機性動機等。與此相對應,貨幣需求也可以分為交易性貨幣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和投機性貨幣需求等 。
交易性貨幣
交易性貨幣需求是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居民和企業為了順利進行交易活動就必須持一定的貨幣量,交易性貨幣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預防性貨幣
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對貨幣的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與利息率有密切的關系,當利率低,人們持有的成本低,人們就會持有較多的貨幣以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當市場利率足夠高,人們可能試圖承擔預防性貨幣減少的風險,將這種貨幣的一部分變為生息資本,以期獲得較高的利息。
投機性貨幣
投機性貨幣需求是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分為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名義貨幣需求和剔除價格影響下的實際貨幣需求等兩種形式。凱恩斯在凱恩斯總模型中指貨幣是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貨幣的「投機需求」(ls)並非是為了投機的資產,而是為了降低損失風險而以貨幣形式保值的資產。貨幣的「投機需求」有機會成本。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進行不可預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動性。這是必須的,因為經濟主體對未來的狀況是不確定,不能准確預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實際范圍就越大,即可預見的交易數額越大。另一方面,必須的更新購買和維修的不確定性也需要貨幣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獨立的,一般被簡化歸入了「交易需求」。
Ⅸ 什麼是貨幣需求人們需要貨幣的動機有哪些
貨幣需求量(monetary demand)指經濟主體(如居民、企業和單位等)在特定利率下能夠並願意以貨幣形式(現金或存款) 持有的金融資產的數量。
貨幣的動機:
1、交易動機(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的動機。他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
2、預防動機(Precautionary motive)
預防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持有貨幣的動機。凱恩斯認為,出於交易動機而在手中保存的貨幣,其支出的時間、金額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確定。
但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的、不確定的支出和購物機會。為此,人們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貨幣在手中,這類貨幣需求可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
3、投機動機(Speculative motive)
投機動機是指人們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需要持有貨幣以便滿足從中投機獲利的動機。因為貨幣是最靈活的流動性資產,具有周轉靈活性,持有它可以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隨時進行金融投機。出於這種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稱之為貨幣的投機需求。
由於交易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加上出於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構成了貨幣總需求。
(9)外匯需求的動機擴展閱讀
貨幣四種需求
1、交易性貨幣
交易性貨幣需求是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居民和企業為了順利進行交易活動就必須持一定的貨幣量,交易性貨幣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2、預防性貨幣
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對貨幣的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與利息率有密切的關系,當利率低,人們持有的成本低,人們就會持有較多的貨幣以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
當市場利率足夠高,人們可能試圖承擔預防性貨幣減少的風險,將這種貨幣的一部分變為生息資本,以期獲得較高的利息。
3、投機性貨幣
投機性貨幣需求是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分為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名義貨幣需求和剔除價格影響下的實際貨幣需求等兩種形式。
凱恩斯在凱恩斯總模型中指貨幣是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貨幣的「投機需求」(ls)並非是為了投機的資產,而是為了降低損失風險而以貨幣形式保值的資產。貨幣的「投機需求」有機會成本。
4、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進行不可預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動性。這是必須的,因為經濟主體對未來的狀況是不確定,不能准確預知。
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實際范圍就越大,即可預見的交易數額越大。另一方面,必須的更新購買和維修的不確定性也需要貨幣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獨立的,一般被簡化歸入了「交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