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苯乙烯在常溫下用鎳做催化劑與氫氣加成得到乙苯,很難得到乙基環己烷,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苯上的C=C鏈沒有乙烯上的C=C活潑.
㈡ 聽說 CO+NO→CO2+N2這個反應的條件是什麼啊,是常溫反應嗎 用什麼催化劑啊
用鈀、鉑作催化劑.
將CO、NO從金屬鈀、鉑製成的大量細管中通過,就是這個反應.
㈢ 氫氣和氧氣在常溫下反應,除了用鉑和銠做催化劑,還有什麼催化劑可以使他們反應。求解!回答的好懸賞的高
朋友!我需要提煉鈀金技術,能合作嗎?
㈣ 為什麼金屬催化中鈀研究的最多,它有何特性
發現人:武拉斯頓
發現年代:1803年
發現過程:
1803年,英國的武拉斯頓,在王水中溶解粗鉑,蒸去多餘的酸後,並加氯化亞汞,得黃色沉澱,灼燒後得鈀。
起源於「民科」醫生武拉斯頓(William Hyde Wollaston,1766~1828),他不好好乾自己的本職,在1802年發現了鈀和銠兩種金屬(插句題外話,我特別喜歡銠,Rhodium的詞根來源於玫瑰,因為武拉斯頓當初發現其氯鹽的溶液呈現玫瑰紅色),不過可惜的是,武拉斯頓本人並沒有從他的這個偉大發現中獲得利潤,在他那個年代,鈀被認為是無用的金屬,在他去世後的一百多年內,鈀的化學性質和他的鄰居鎳、鉑相比較,任然被認為是相形見絀的,這個現象一直維持到1942年鈀碳催化劑的發現和1946年Lindlar Catalyst的發現,也是這兩個催化劑使得人們對鈀的活性,以及對於雙鍵和三鍵的親和性得到了重視。
隨著二戰的結束,之後的歐洲重建工作使得對於塑料和精細化工品的需求呈現爆炸性的增長,Walter Hafner就開始研究怎麼從乙烯合成環氧乙烷,當時他的做法是把乙烯和氧氣通過一個鈀碳床,但是得到的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化學品--乙醛,後來這一方法得以商品化,並被稱為Wacker process,這一反應,奠定了鈀在有機合成中重要催化劑的地位。事實上,Hafner也是第一個分離鈀-烯丙基配位化合物的化學家,他的這一發現也為20世紀最偉大科學發現之一提供了靈感: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
㈤ 非晶態合金為什麼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首先,過渡金屬大多具有催化特性,這是其原子D電子外層未排滿決定的,由於D電子層未排滿,所以過渡金屬在氣相條件中具有吸附一種或多種氣體的能力,當然液相和其他體相的也可以。然而金屬鉑由於其D電子只差一個即排滿,所以鉑的化學吸附性處於不強也不弱的中間強度,吸附性太強,則吸附的反應分子不容易脫附,無法達到良好的催化效果。同理,吸附性太弱,也無法吸附反應分子,結果催化效果也不甚理想。
另外,還與它們的化學穩定性有關,在常溫下能做催化劑的物質有很多,比如銀,鐵,鈷,鎳,釩,鉻,鈀,銠,金,銥,鉑,錳等等都可以,但是在高溫催化條件下,例如大於400攝氏度,除了鈀,銠,金,鉑,銥等貴金屬催化劑,其他的都被氧化而失活了,溫度再往高處走,鈀,銠,銥也會相繼氧化失活。到了800攝氏度以上則只剩下鉑與金了。而上了1000攝氏度,雖然金比鉑穩定,但是由於接近金的熔點1063攝氏度,金也失去了使用價值。
抗腐蝕方面:鹼性介質還好,在酸性介質中賤金屬催化劑與貴金屬催化劑相比就相形見絀了。因此綜合許多因素,鉑是處於滿足各種條件平衡狀態下的理想催化劑,能在很多催化領域中發揮它的價值。
㈥ 有沒有一種聚氨酯催化劑,常溫下有4~7小時可操作時間,70~90℃30秒能完成固化到不發粘
可以發到專業的聚氨酯技術論壇,中國聚氨酯技術聯盟網上去探討這個問題
㈦ 常溫常壓下,快速促進水分解的催化劑有哪些
目前好像沒有什麼催化劑在常溫下能直接分解水 這是科學家在探討的問題 我只知道到電解可以從水中分解出氫氣和氧氣
㈧ 為什麼鉑鈀銠的催化劑活性那麼高
首先,過渡金屬大多具有催化特性,這是其原子D電子外層未排滿決定的,由於D電子層專未排滿屬,所以過渡金屬在氣相條件中具有吸附一種或多種氣體的能力,當然液相和其他體相的也可以。然而金屬鉑由於其D電子只差一個即排滿,所以鉑的化學吸附性處於不強也不弱的中間強度,吸附性太強,則吸附的反應分子不容易脫附,無法達到良好的催化效果。同理,吸附性太弱,也無法吸附反應分子,結果催化效果也不甚理想。
另外,還與它們的化學穩定性有關,在常溫下能做催化劑的物質有很多,比如銀,鐵,鈷,鎳,釩,鉻,鈀,銠,金,銥,鉑,錳等等都可以,但是在高溫催化條件下,例如大於400攝氏度,除了鈀,銠,金,鉑,銥等貴金屬催化劑,其他的都被氧化而失活了,溫度再往高處走,鈀,銠,銥也會相繼氧化失活。到了800攝氏度以上則只剩下鉑與金了。而上了1000攝氏度,雖然金比鉑穩定,但是由於接近金的熔點1063攝氏度,金也失去了使用價值。
抗腐蝕方面:鹼性介質還好,在酸性介質中賤金屬催化劑與貴金屬催化劑相比就相形見絀了。因此綜合許多因素,鉑是處於滿足各種條件平衡狀態下的理想催化劑,能在很多催化領域中發揮它的價值。
㈨ 鈀的d軌道是滿的,為什麼還有催化活性
首先,過渡金屬大多具有催化特性,這是其原子D電子外層未排滿決定的,由於D電子層未排滿,所以過渡金屬在氣相條件中具有吸附一種或多種氣體的能力,當然液相和其他體相的也可以。然而金屬鉑由於其D電子只差一個即排滿,所以鉑的化學吸附性處於不強也不弱的中間強度,吸附性太強,則吸附的反應分子不容易脫附,無法達到良好的催化效果。同理,吸附性太弱,也無法吸附反應分子,結果催化效果也不甚理想。另外,還與它們的化學穩定性有關,在常溫下能做催化劑的物質有很多,比如銀,鐵,鈷,鎳,釩,鉻,鈀,銠,金,銥,鉑,錳等等都可以,但是在高溫催化條件下,例如大於400攝氏度,除了鈀,銠,金,鉑,銥等貴金屬催化劑,其他的都被氧化而失活了,溫度再往高處走,鈀,銠,銥也會相繼氧化失活。到了800攝氏度以上則只剩下鉑與金了。而上了1000攝氏度,雖然金比鉑穩定,但是由於接近金的熔點1063攝氏度,金也失去了使用價值。抗腐蝕方面:鹼性介質還好,在酸性介質中賤金屬催化劑與貴金屬催化劑相比就相形見絀了。因此綜合許多因素,鉑是處於滿足各種條件平衡狀態下的理想催化劑,能在很多催化領域中發揮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