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量先價行指標源碼

量先價行指標源碼

發布時間:2021-01-07 06:07:54

❶ 量是價的先行,先見天量後見天價,地量之後有地價

你去看看各股的歷史就知道了~~~地量出現後才出現地價,天量之後是天價~~~重要的是結合K線來看~~~一般說的地量地價是制的地量的陽線!

股票中通常所說的大盤的指數是指什麼

大盤指數大盤指數
英文: Market index
一般而言,我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這兩市的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綜合指數/成份股指數
按照編制股價指數時納入指數計算范圍的股票樣本數量,可以將股價指數劃分為全部上市股票價格指數(即綜合指數)和成份股指數。
綜合指數
是指將指數所反映出的價格走勢涉及的全部股票都納入指數計算范圍,如深交所發布的深證綜合指數,就是把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變化都納入計算范圍,深交所行業分類指數中的農林牧漁指數、採掘業指數、製造業指數、信息技術指數等則分別把全部的所屬行業類上市股票納入各自的指數計算范圍。
成份股指數
是指從指數所涵蓋的全部股票中選取一部分較有代表性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稱為指數的成份股,計算時只把所選取的成份股納入指數計算范圍。
例如,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指數,就是從深圳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中選取40種,計算得出的一個綜合性成份股指數。通過這個指數,可以近似地反映出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走勢。上海的上證30指數是上交所的上證成份股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大盤指數反映了整個股市的強弱走勢,理論上說,每一個股票的升跌都影響大盤指數,只是權重股對大盤指數影響比較大,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的走勢強弱.一般大盤指數上漲,個股短線操作的機會很大,可以進場短線操作,大盤下跌,就要小心,個股操作時切忌追高。

❸ 發生增資行為時,原先的期權數量和行權價格需要改變嗎

作者:弈驍
是不是上市公司不重要。

是否需要對行權價格及期權數量進行調整,原理都是相同的,就是各個期權持有人持有的期權總價值在事件發生前後沒有發生變化。
通過推導,也就是各個期權持有人全部期權行權價*行權數量在事件發生前後不變(此處是關鍵)。證明過程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價格與數量調整問題研究的103頁-104頁。原作者是證監會廣東監管局上市公司監管一處的謝可平、黃王侯,鏈接的文章顯示是青島科技大的周紅艷,不知道誰抄的誰的。

還是貼一下吧。
"保持管理層期權總價格不變調整方案應滿足的條件:

在影響管理層獲得期權總價值三個主要因素中,公司股票除權情況受發生特殊情況的股票拆細、縮股以及融資方案影響,屬不可控因素。因此,調整方案只能通過對期權數量、行權價格的合理調整,來維持調整前後期權總價值保持不變。以下根據Black-Scholes公式,對公司正股價格變動時,行權價格及權證數量如何變動才能使權證總價值不變進行推導。
設有S0、X0、Q0和C0,分別表示在調整前的正股價格、行權價格、期權數量與期權價格,S1、X1、Q1和C1分別表示在調整後的正股價格、行權價格、期權數量與期權價格。在無風險收益率r、期權有效期T和股票波動率б已確定的情況下,期權的價格C等於:
<img src="https://pic2.mg.com/_b.jpg"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1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1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img src="https://pic2.mg.com/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2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
上述公式證明當行權價按正股價格變動的比例進行調整時,每份權證的價值也按同樣的比例變化。要使權證總價值不變,權證數量應該按照正股價格變動的反比例進行調整。"

因此,對行權價格和數量進行調整的目的是保證各個期權持有人全部期權總價值在事件發生前後沒有發生變化。只要保證股權調整等事件發生前後期權價值沒變化,就不用費勁去同時調整數量和行權價格。但是了,有些時候不是你不想調整就可以不調整的,比如出現股票拆細、縮股、資本公積轉增等因素屬於逼不得已,是屬於被動調整期權數量,因此只能是配套的反方向調整期權行權價格。
因此上市公司股票期權的調整辦法如下: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
理論上而言,若每股增資價格與企業增資前的每股真實價值不一樣,那麼增資完成之後,公司的每股價值肯定發生變化了。增資前企業價值M=P1*Q1,增資N元=P2*Q2,增資完成後公司每股價值P3=(M+N)/(Q1+Q2)=(P1*Q1+P2*Q2)/(Q1+Q2)=P1*(Q1+P2*Q2/P1)/(Q1+Q2);
P3/P1=(Q1+P2*Q2/P1)/(Q1+Q2);
若增資前期權的每股行權價格是P0,則理論上增資後每股行權價格應該調整為P0*(Q1+P2*Q2/P1)/(Q1+Q2)
為了保證全部期權總價值不變,期權數量應該按照反比例進行調整,即期權數量應該調整為Q0*(Q1+Q2)/(Q1+P2*Q2/P1);

但是、但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屬於不需要的調整,如果不對期權行權價格和數量進行調整,管理層獲得期權總價值肯定也與增資前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對於增資而言,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及數量均不需要調整。

❹ 股票技術分析裡面的量先價行說法作何解釋

首先,成交量和價格是技術分析的兩個基礎,任何分析都繞不開這兩個指標
其次,回價格的變動需要市場答的認同,而對一個價格的認同與否,需要以成交量來體現,所以有量先價行的說法,具體表現在:
1)當市場對價格認同度越高時,往往成交量越小。而成交量越小的時候,越容易成為底部的先兆,當然有一個前提,此時價格必須停止創新低。

2)當市場對價格分歧越大時,成交量往往會持續放大或突然放大。成交量大幅放大一般會出現在三個位置:市場價格經歷低位縮量橫盤後反轉時、對重要價格進行向上突破時、經過一定上漲後引發市場拋售時。
一般來說,成交量越大,越能說明市場主力活躍其中,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觀察成交量放大後的價格運動方向和力度,分析其中利弊,作出對我們有利的抉擇。

還有其他問題請關注我的其他回答或者私信

❺ 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價襲格指數一般有三種: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國內生產總值價格折算指數。簡單說,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5)量先價行指標源碼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

❻ 微觀經濟學中需求和需求量的區別

區別是需求是定性的指標, 需求量是量化指標。

分析如下:

一、需求是定性的指標。內

1、需求是對容某種產品或者服務市場潛在規模、消費意願的分析、預測。

2、需求是消費者在各個可能的價格下希望購買的某種商品的數量。

3、需求的變動是指由該商品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變動,比如消費習慣、工資變動等等,在圖上表現為需求曲線的平行移動。

二、需求量是量化指標。

1、需求量是將上述規模、意願轉變成具體的數字,以統計市場行為的結果或者規模的具體數字。

2、需求量是消費者在某一價格下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的數量。

3、需求量的變動是指由該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變動,表現為一條需求曲線上不同點之間的關系。

(6)量先價行指標源碼擴展閱讀

需求量變動和需求變動的含義:

1、需求量是在某一時期內,在某一價格水平上,居民戶(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數量,商品價格的變動引起購買量的變動,我們稱之為需求量的變動。它表現為該曲線上的點的變動。

2、需求是在一系列價格水平時的一組購買量,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非價格因素的變動所引起了購買量變動(如收入變動等)稱之為需求的變動。它表現為需求曲線的移動。

❼ 貨幣供應量,股票價格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為什麼是先行指標

先行指標又稱超前指標也稱預兆性指標,是指預示未來月份經濟狀況和可回能出現的商業周答期性變化,並為分析者提供利率趨勢變化早期跡象的市場指標。

你說的貨幣供應量,股票價格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都是先行指標,因為他們都是可以用來預測市場、經濟未來走向的重要指標。

❽ 股市中量比價先行是什麼意思

量價先行的意思抄是,在價格襲起來或者跌下去之前,成交量會先起來,成交量起來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放量後,價格才會產生較大的波動!
只有形成一定交易量的價格才有說服力。成交量上升,價格上漲是最好不過的了。

量比價先行是說如果一隻股票要上漲,就必須在相對底部先放量,然後股價才可能大漲。
至於成交量是最真實的說法,我不贊同,現在很多主力莊家善於用成交量這個指標來欺騙廣大中小散戶,也就是說主力莊家可以用對倒的方法來增大當日的成交量,提高日換手率。但是,主力可以做大成交量,但是不能做小成交量,所以量小才是真實的。

❾ excel 中單數列是數量,雙數列是單價行怎麼先求積再求和

假如數據在A1:F1區域,需要計算A1*B1+C1*D1+E1*F1
=SUMPRODUCT(A1:E1*B1:F1*MOD(COLUMN(A:E),2))

❿ 工程量清單計價依據是什麼

在四川成都希達造價培訓學校剛學到過: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根據工程量清單的項目特徵,工專程內容,結屬合施工組織設計,參照企業定額(或當地預算定額),市場價格,確定清單工程內容的實際工程量的價格。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是由多個工程項目內容按照規定計算出來的價格。

閱讀全文

與量先價行指標源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君弘一戶通怎麼買股票 瀏覽:151
60元理財卡 瀏覽:517
股票不分紅價格也不漲 瀏覽:788
蘇交科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327
期貨從業人員可以炒外匯 瀏覽:893
每日股票直播 瀏覽:701
海聯訊是只什麼股票 瀏覽:639
外匯委託騙局 瀏覽:399
應收賬款融資包括什麼 瀏覽:838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
工行貴金屬詐騙案件審理 瀏覽:538
上海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3
平房抵押貸款合同範本 瀏覽:42
廈門銀行外匯 瀏覽:562
維港投資集團 瀏覽:836
代碼000457基金凈值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