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近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乙二醇期貨交易,合約正式交易日期定於2018年12月10日。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EG1906、EG1907、EG1908、EG1909、EG1910、EG1911,合約基準價格設定為6000元/噸。乙二醇作為化纖產業的基礎原料,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化纖生產和消費國。近年來,乙二醇價格波動劇烈,開展期貨交易能夠為行業提供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工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健康發展。
乙二醇,又名「甘醇」,是一種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礎原料,廣泛用於生產聚酯纖維、聚酯瓶片、聚酯薄膜、聚酯工程塑料、防凍劑等。從全球范圍看,聚酯產品的消費占乙二醇總量的90%;在中國,這一比例超過90%。乙二醇生產主要分為乙烯法和煤基合成氣草酸酯法,後者在中國應用廣泛。
我國乙二醇生產量大,但消費量更大,且依賴進口。2017年,我國乙二醇總產能達到806萬噸,產量為557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20%左右,年均增長率約為16.1%。其中,乙烯法路線佔比70.07%,煤基合成氣草酸酯法制乙二醇佔比31.25%。產能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上海等東部沿海地區。
乙二醇的主要消費領域為聚酯,其中滌綸長絲、滌綸短纖、聚酯切片(包括纖維級、瓶用和薄膜)是主要產品。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聚酯生產國,聚酯生產能力約4552萬噸/年,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福建等省份。防凍液是乙二醇的另一重要使用領域,2017年需求量約為50萬噸。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未來防凍液需求將持續增長。
乙二醇的進口量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台灣、加拿大、新加坡和韓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是主要進口來源地,常年佔比44%。我國乙二醇的現貨貿易流向相對簡單、清晰,江浙滬等東部沿海地區為最大流入地,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為第二大地區。
乙二醇現貨市場表現出表觀消費量穩步增長、產品自給率提高、煤制乙二醇加速投產的趨勢。全球供應結構較為分散,呈多元化格局,國外供應有沙比克、MEGlobal、南亞、殼牌等,國內供應則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殼牌、河南煤業、山西陽煤、富德能源等。
乙二醇價格變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上游原料價格、產業政策、宏觀經濟、下游需求等。能源價格的漲跌對乙二醇價格有較大影響,尤其是油頭乙二醇的產能產量。行業中的乙二醇供應、產能釋放、裝備檢修等也會影響價格。下游需求方面,聚酯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乙二醇需求。
乙二醇期貨合約的要素包括合約月份、交易時間、手續費等,風險控制辦法涉及漲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證金、提保限倉和持倉限額等。交割細則包括交割單位、方式、質量規定、費用等。我國乙二醇供應不足,進口依存度高,交割貨源以進口船貨為主。交割庫容的增加和交割規則的優化有助於確保交割平穩順暢。
總的來說,開展乙二醇期貨交易對於促進乙二醇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期貨交易能夠為產業提供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的工具,有助於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隨著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乙二醇期貨交易將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加高效、透明的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