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企業債發行指標

企業債發行指標

發布時間:2021-01-07 09:55:47

1. 中證國債指數到底是什麼

中證全債指數(中證國債指數)是中證指數公司編制的綜合反映銀行間債券市場和滬深交易所債券市場的跨市場債券指數,也是中證指數公司編制並發布的首隻債券類指數。

該指數的樣本由銀行間市場和滬深交易所市場的國債、金融債券及企業債券組成,中證指數公司每日計算並發布中證全債的收盤指數及相應的債券屬性指標

為債券投資者提供投資分析工具和業績評價基準。該指數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對異常價格和物價情況下使用了模型價,能更為真實地反映債券的實際價值和收益率特徵。

中證全債指數體系還包括4隻分年期指數和3隻分類別指數,分年期指數是在全債指數樣本集合中挑選剩餘期限1-3年、3-7年、7-10年及10年以上的樣本構成相應的指數,分類別指數是在全債指數樣本集合中挑選信用類別為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的樣本構成相應的指數。

(1)企業債發行指標擴展閱讀


中證全債指數的成分券包括:銀行間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及公司債,滬市國債、企業債及公司債,深市國債、企業債和公司債,並滿足固定利率、剩餘期限一年以上,信用級別投資級及以上等條件。

中證全債指數的中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的樣本數量分別為71、99、189,市值佔比分別為61.2%、30.9%、7.9%。

各分年期指數中證3債、中證7債、中證10債及中證10+債的樣本券數量分別為58、101、116、84,市值佔比分別為27.64%、30.41%、25.82%、 16.13%。

2. 債券信用評級的現存的問題

1、我國債券信用評級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政策出自多部門,有關管理規定比較零散,缺乏必要的系統化、規范化和清晰化。
這可以從我國近兩年來有關債券信用評級政策規定的出台情況得到證實。2003年,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投資企業債券管理暫行辦法》,相繼認可了5家評級公司,規定保險公司可以買賣經該5家評級機構評級在AA級以上的企業債券;證券業協會發出通知,要求信用評級機構員工必須通過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考試,頒布了《證券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改委要求企業債券必須經過2000年以來承擔過國務院特批企業債券評級業務的信用評級機構評估。2004年,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商業銀行次級債券發行管理辦法》;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次級定期債務管理暫行辦法》;人民銀行發布《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2005年,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第5號公告;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發布第7號公告;人民銀行發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辦法》、《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以及《短期融資券承銷規程》、《短期融資券信息披露規程》兩個配套文件。政出多門,不利於規范管理,也難以避免不協調、不一致情況的發生。
2、債券信用評級機構獨立性得不到足夠保證,機構數量比較多,存在較大程度惡性競爭。
評級機構的首要原則應是客觀、獨立、公正,根據其業務特點和工作性質應該有高度的中立性。但是,我國不少評級機構還未完全改制,仍沒有與原主管部門脫離關系,在人員、資金、管理以及業務來源等方面缺乏獨立性,不利於體現債券信用評級應有的公信度和權威性。在發達國家,一個國家只有少數幾家評級機構。例如,美國有穆迪、標准普爾和惠譽3家,日本有日本公社債研究所、日本投資家服務公司和日本評級研究所3家,加拿大有自治區債券評級公司和加拿大債券評級公司2家,英國有國際銀行信用分析公司1家。我國債券市場規模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但債券信用評級機構居然有9家。評級機構數量過多.勢必造成企業債券評級領域過度競爭,使得評級機構受制於發債企業的壓力不得不給出較高的信用等級,從而造成評級結果的失真。
3、債券評級技術不很成熟。
資信評級在我國屬於一個比較新的行業,債券信用評級專業人才隊伍還很不成熟。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綜合分析能力、道德素質參差不齊,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債券評級的技術水平。當前我國信用評級仍然以經濟體報表財務比率分析為主,在學習借鑒國外經驗時,基本上屬於照搬照抄發達國家做法,在評級方法和指標體繫上存在不少問題:
(1)我國債券信用級別的評定方法是:首先,根據各指標的重要性給出各指標的權重;其次,將發債企業的實際情況與各指標對照得出實際分;最後,根據實際分的高低,確定信用級別。這里就有一個問題:指標的權重是固定的,顯示不出不同類型債券在不同時期評級的相對重要性。比如對於同一企業發行的期限不同的債券,考核指標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如果對長短期限不同的債券按同一標准評級,會影響評級結果的科學性。
(2)從國外的成熟經驗來看,評級方法應以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評級的可靠程度,更多的依賴於經驗豐富、信息充分的分析人員的綜合平衡意見。在我國,債券評級機構的評委只能依據事先確定的指標計算的實際值給出分數,而無法作出自己的綜合判斷,這樣就不能對企業債券信用作出全面的評價。而且對於高級計量法的實施,國內也缺乏優良的人才儲備;即便在外國,優秀的建模分析師也是一將難求。
(3)評級指標體系的設置不夠全面。在《債券信用評級辦法》中,按產業和債券的性質不同,分別設計了《工業企業(技改項目)債券信用評級計分標准》、《商業企業(技改項目)債券信用評級計分標准》等,但缺乏房地產開發、城市公用交通事業、農村鄉鎮企業等信用評級標准。

3. 選擇企業債券投資品種時所要考慮的指標有哪些

在目前我國債來券一級市場源上,個人投資者可以認購的債券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一是憑證式國債;二是面向銀行櫃台債券市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投資者可在這兩個品種發行期間到銀行櫃台認購;三是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投資者可委託有資格的證券公司通過交易所交易系統直接認購,也可向認定的國債承銷商直接認購;四是企業債券,個人投資者可到發行公告中公布的營業網點認購;五是可轉換公司債券,如上網定價發行,則投資者可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系統上網申購。
希望採納

4. 選擇企業債券投資品種時所要考慮的指標有哪些

1、收益率

對於債券投資來說,收益率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1)名義收益率,即票面利率;

(2)直接收益率,又稱即期收益率,是投資者購買債券後的當期收益水平,計算公式為:即期收益率=年息÷購買價格。如,投資者在年初以110元購買某面值100元的債券,票面利率為5%,則當年可獲得利息100×5%=5元,那麼投資者當年的即期收益率為5÷110=4.55%。

(3)到期收益率,是把未來的投資收益折算成現值使之成為購買價格的貼現收益率,又稱最終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其中,P為債券價格,C是每年的利息,F為到期價值(一般等於面值),n為剩餘年數,當等式成立時所計算出的r就是到期收益率。如,一個剩餘期限為5年的債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市場價格110元,則通過上面的公式利用試錯法可計算出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為2.83%。

(4)持有期收益率,是指投資者在債券到期前出售債券所計算出的貼現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Pm為賣出價格,m為持有年限(m
一般來說,票面利率和即期收益率對衡量債券投資價值的參考意義不大,投資者在選擇債券投資品種時,主要以到期收益率為評價指標。而投資者在賣出所持有的債券時,則應以持有期收益率為投資效益的評價指標。不過,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債券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所以,二級市場投資者也應關注票面利率。

2、期限

期限對投資者選擇債券很重要。一般投資者會選擇債券的期限與其用錢的時間表相吻合,老練的投資者則會利用期限來增加收益和規避風險。一般來說,期限長的債券市場風險高於期限短的債券。

3、信用質量和擔保

信用質量關繫到本金和利息的安全程度。從理論上講企業債券的信用風險與企業本身的經營狀況直接相關,但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證交所上市的都是AAA級的中央企業債,其信譽與國債及銀行存款相差無幾。債券如具有可靠的擔保,可以提高其信用質量。

4、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衡量債券利率風險的大小,通常用久期值來代表。久期值越大,其受利率變動的影響就越大。久期值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D為債券的久期值,其餘同上。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影響債券利率敏感性的因素有三個:期限、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債券的期限越長、票面利率越低、到期收益率越低,其久期值越大,對利率變動的敏感性越高。

5、交易的活躍程度

交易活躍度高的債券便於很快地買進賣出,價差損失小。交易不活躍的債券則面臨較多的流動性風險,要在收益率上有所補償。我國目前發行上市的企業債券普遍具有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但隨著近期企業債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費用的降低以及回購交易的開放,相信未來企業債市場的流動性會有很大提高。

5. 企業債主體AA-需要強制擔保嗎哪個文件規定的發債指標2111是哪個文件規定的謝謝。

兄弟,發改委的政策很多都是窗口指導,多問問券商朋友吧,發改委的政策找文件支持的話那你就輸了

閱讀全文

與企業債發行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境外匯款不到賬 瀏覽:59
期貨財經要聞 瀏覽:954
天齊鋰業貸款利息 瀏覽:750
期貨鐵礦投 瀏覽:749
君弘一戶通怎麼買股票 瀏覽:151
60元理財卡 瀏覽:517
股票不分紅價格也不漲 瀏覽:788
蘇交科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327
期貨從業人員可以炒外匯 瀏覽:893
每日股票直播 瀏覽:701
海聯訊是只什麼股票 瀏覽:639
外匯委託騙局 瀏覽:399
應收賬款融資包括什麼 瀏覽:838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
工行貴金屬詐騙案件審理 瀏覽:538
上海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