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債分類
從債券形式來看,我國發行的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無記名(實物)國債和記賬式國債三種。
1、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計息。
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遇特殊 情況需要提取現金,可以到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2‰收取手續費。
2、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事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面值不等,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發行期內,投資者可直接在銷售國債機構的 櫃台購買。
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的投資者,可委託證券公司通過交易系統申購。發行期結束後,實物券持有者可在櫃台賣出,也可將實物券交證券交易所託管,再 通過交易系統賣出。
3、記賬式國債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投資者進行記賬式證券買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由於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1)記賬式國債的交易方式擴展閱讀:
公債與國債的區別
公債:公債是政府依據認用原則獲取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政活動。在同代各國大都在法律中規定:當政府在確有必要時,有權以債務人的身份向個人、企業、社會團體、金融機構以及他國政府借款。
借款形式的收入是政府的債務收入,同時也是政府的一種負債,政府必須按借款時的約定方式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因此,在整個公債活動中,形成了政府與公債持有者之間穩定的債權債務關系。
一般而言,這種關系是一種雙方自願的交易關系,這完全不同於稅收所反映的政府向納稅人單方面進行的強制性與無償性的徵收所形成的征納關系。
國債:公債有時也稱為國債,在法律不允許地方政府借債的國家,這兩個概念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中央政府的借債。但在允許地方政府借債的國家,一般只把中央政府的借債稱為國債,而地方政府的借債只能稱為公債或地方債。
㈡ 記賬式國債交易是怎麼盈利的
投資者進抄行記賬式證券買賣,襲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由於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記賬式國債盈利方式主要有兩種:
1、買進後,可以持有賺取利息收益;
2、如果市場價格高於買入價格,也可以賣出賺取差價。
具體盈利方式參考:http://ke..com/view/10789.htm
㈢ 記帳式國債和憑證式國債是什麼意思區別在哪
記賬式國債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
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它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從購買之日起計息。
區別:
記錄方式
記賬式國債通過債券託管系統記錄債權,投資者購買記賬式國債必須開設賬戶;購買憑證式國債則不需開設賬戶,由發售銀行向投資者出示憑證式國債收款單作為債權記錄的證明。
機制不同
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利率是由國債承購包銷團成員投標確定的;憑證式國債的利率是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參照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及市場供求情況等因素確定的。
表現方式
記賬式國債可以上市流通;憑證式國債不可以上市流通,但可以提前兌取。
預知程度不同
記賬式國債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買賣價格(凈價)有可能高於或低於發行面值。當賣出價格高於買入價格時,表明賣出者不僅獲得了持有期間的國債利息,同時還獲得了部分價差收益,當賣出價格低於買入價格時,表明賣出者雖然獲得了持有期間的國債利息,但同時也付出了部分價差損失。因此,投資者購買記賬式國債於到期前賣出,其收益是不能提前預知的。而憑證式國債在發行時就將持有不同時間提前兌取的分檔利率做了規定,投資者提前兌取憑證式國債,按其實際持有時間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付利息。也就是說,投資者提前兌取憑證式國債所能獲得的收益是提前預知的,不會隨市場利率的變動而變動。
㈣ 買賣記賬式國債時顯示的成交價和全價是什麼意思
記帳式國債的交易是按凈價交易全價交收的。也就是說你在交易010411時,交易價格要100.05來買,在結算時版系統自動會權按102.73來算。多出來的部分實際就是上一年度付息後到購買時的持有期利息。這個國債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不建議購買。
㈤ 什麼是記賬式債券
記賬抄式債券是沒有實物形態的票襲券,利用帳戶通過電腦系統完成國債發行、交易及兌付的全過程。我國1994年開始發行記賬式國債。
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已為證券投資者建立了電子證券賬戶,發行人可以利用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來發行債券。投資者進行記賬式債券買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記賬式國債可以記名、掛失,安全性較高,同時由於記賬式債券的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發行時間短,發行效率高,交易手續簡便,成本低,交易安全。
㈥ 憑證式國債,記帳式,電子式儲蓄國債有什麼區別
電子式、記帳式、憑證式國債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電子式儲蓄國債是中國財政部面向境內中國公民儲蓄類資金發行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一種不可流通人民幣債券。
記賬式國債又名無紙化國債,准確定義是由財政部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的、以電腦記賬方式記錄債權,並可以上市交易的債券。其在國債家族中卻並不搶眼,另一位成員憑證式國債早已家喻戶曉。
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它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從購買之日起計息。
2、購買方式不同
憑證式國債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其發售和兌付是通過各大銀行的儲蓄網點、郵政儲蓄部門的網點以及財政部門的國債服務部辦理。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可在發行期間內到各網點持款填單購買。
記帳式國債是通過交易所交易系統以記帳的方式辦理發行。投資者購買記帳式國債必須在交易所開立證券帳戶或國債專用帳戶,並委託證券機構代理進行。
投資者必須通過其在任意一家承辦銀行開立的個人國債託管賬戶購買電子式儲蓄國債。投資者可從2006年6月26日開始,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承辦銀行其中一家的人民幣結算賬戶,到對應承辦銀行辦理國債賬戶開戶手續,國債賬戶不收取賬戶開戶費及維護費用,一旦開立可終身使用。
3、記錄形式不同
電子式國債是我國財政部面向境內中國公民儲蓄類資金發行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不可交易流通的人民幣債券。記帳式國債以電腦記帳形式記錄債權,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可提前兌付,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記息。
㈦ 電子式儲蓄國債和記賬式國債有何不同
1、 記賬式國債又抄名無紙化國債,准確襲定義是由財政部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的、以電腦記賬方式記錄債權,並可以上市交易的債券。記賬式國債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投資者進行記賬式證券買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由於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2、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它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握取現金,可以到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2‰收取手續費。
3、電子式儲蓄國債(Savings Bonds) 儲蓄國債(也稱電子式國債)是政府(財政部)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以吸收個人儲蓄資金為目的,滿足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的不可流通記名國債品種。電子儲蓄國債就是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儲蓄國債品種。
㈧ 如何買記賬式國債
記帳式國債,這種國債現在發行較多,平均每個月發行一次或者多次,這種國債主要通過證券公司和櫃台試點銀行發行,發行過後,再通過交易所和試點銀行上市交易,你可以隨時買進賣出;因為記帳式國債可以隨時買賣,其價格跟股票一樣是上下浮動,如果你賣的時候國債價格下跌,你就會虧損;反之,價格上漲你可以賣掉賺取差價;記帳式國債到期後國家還是按100元/每張贖回;同時記帳式國債期限一般期限較長上,利率普遍沒有新發行的憑證式國債高。你可以到證券公司去開戶購買,或者櫃台試點銀行,主要包括工行、中行、農行等國有銀行,還有招商銀行等。不過記帳式國債的利率沒有憑證式高,但流動性好,因為可以隨時交易買賣。 期限有3個月、半年、1年、3年、5年、7年、10年、20年、30年等,品種很多,但因為可以隨時交易,你可以買任意期限的記賬式國債,持有到一定你期望的時間後賣出。記賬式國債的每年的收益相當於1年期存款,1萬元本金,3年後的利息收益大約:500元左右。
記賬式國債面值是100元/張,1手=10張,即1000元面值;每次交易最少是1手。但是記賬式國債的價格是上下浮動,有可能超過100元,或者低於100元,所以1手你可以看作每張的價格乘以10。例如04國債(10),交易代碼:010410,如果今天的收盤價格是:103.25元/張,那麼1手=103.25*10=1032.5元。
買賣債券的交易代碼、應計利息、年利率、期限、成交價、收益率等,可以查看和訊財經的債券頻道:http://bond.money.hexun.com/data/
下面這個網站你可以收藏。相關國債的發行信息它都會公布,在新債發行一覽表裡;裡面還有個債券課堂,你可以去學習一下。
參考資料:http://bond.hexun.com/ 。
㈨ 如何購買記賬式國債
國債一直是人們喜愛的投資品種,而記賬式國債到期收益率比持有期相同的憑證式國債高出不少。但是很多投資者認為個人只能去銀行里買憑證式國債,而記賬式國債就不可以購買了。其實部分記賬式國債散戶投資者可以購買。
部分記賬式國債可購買
1.記賬式國債一般分為交易所市場發行、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以及同時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發行(又稱為跨市場發行)三大情況。一般來說,交易所市場發行和跨市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散戶投資者都可以購買,而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多是針對機構投資者的,個人投資者並不是所有品種都可以購買的。據悉最近幾期記賬式國債多是跨市場發行的,且期限不是很長,投資者可以考慮。
2.投資者若要對記賬式國債進行認購登記,需要先開立上海證券賬戶卡或國債賬戶卡、基金賬戶卡等,未開立上海證券賬戶卡的投資者,可攜帶本人身份證到有代理開戶資格的證券營業部辦理開卡的手續。
已開立上海證券賬戶卡的客戶則只需帶本人身份證、上海證券賬戶卡(或國債賬戶卡、基金賬戶卡)和券商指定的銀行存摺到代理本期國債銷售的證券營業部,填寫預約認購單,開立保證金賬戶,轉入認購資金,一般1000元為一手,然後辦理認購手續。
3.認購一般無需手續費
新國債成功認購後,將在指定日期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國債上市後,投資者便可通過證券營業部提供的電話委託系統或網上交易系統,查詢到投資者賬戶內的國債認購數量,並可通過其進行委託買賣,或可通過其代理所認購債券的還本付息,十分方便。
如果購買該國債到期兌付的話,記賬式國債有固定的年利率,利息每年支付一次,證券公司自動將投資者應得本金和利息轉入其保證金賬戶,同時轉入賬戶的本息資金會按活期存款利率記付利息,免收利息稅。提前贖回的話,投資者就要在交易所將該國債拋出,然後具體的資金出入也是體現在保證金賬戶上。據介紹記賬式國債認購不用收取投資者任何手續費,買賣券商一般要收1‰左右的手續費。
4.記賬式國債到期兌換收益好
業內人士表示僅僅從保本儲蓄和套現的角度看,記賬式國債比憑證式國債更好更方便。投資者在購買記賬式國債後,在到期日前不進行交易,持有到期國債由財政部按照本金予以償還。投資者認購國債後如在到期日前進行交易,售出價一般會低於認購價,這時投資者會有差價損失,但套現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