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西聯匯款指標

西聯匯款指標

發布時間:2021-01-08 05:39:39

⑴ 請教跨國轉帳的問題!

中外金融服務業發展比較研究

一、中國金融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金融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各級政府都把金融安全和穩健發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採取多項管理措施,加強自身建設,防範金融風險,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加入WTO後,外國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我國金融業各部門的壓力仍將非常大,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下面我們將分別談談我國銀行業(主要是商業銀行)、保險業和證券業的發展現狀。

(一) 銀行業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基本上是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所瓜分,行業壟斷程度相當高,其業務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存、貸、匯銀行業務和外匯業務等,很少經營或不經營全部的投資銀行業務,如金融租賃業務、保險業務、信託業務、財產顧問和咨詢業務和旅遊廣告業務等。這些業務范圍的限制,影響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和金融工具創新能力,資本金嚴重不足,貸款能力出現內生性約束。由於國有銀行效益不佳,消化自身不良資產的壓力很大,也無力用經營利潤補充基金。因此,不良資產日益積累,致使部分國有銀行資產充足率根本達不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要求。由於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不強,資產運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壞帳和呆帳。這些都將使國有商業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二)保險業

二十年多來,中國保險業以年均39.6%的增長速度迅猛發展,實現第一個保費收入達500億元用了15 年的時間,而實現第二個500億元僅用了3年時間(見圖1-1、圖1-2)。到2000年底,保費收入達1595.9億元。同時保險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公司40家,一個以國有保險公司和股份制保險公司為主、中外保險公司並存、多家保險公司競爭的保險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中國保險業目前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如保險公司實力

差,資金運用渠道少(保險業收入仍以保費盈餘為主),效率和經營技術不高,服務水平不能適應競爭等。因此,一旦當我國保險公司與外國保險機構真正展開競爭,保險業將面臨很大沖擊。

圖1 1989—2000年我國保費收入趨勢圖

圖2 1989—2000年我國保費收入增幅趨勢圖

(三)證券業

我國證券業起步於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經過曲折的歷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首先是融資能力的增強,我國證券市場融資額從1994年的99.78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192.22億元,占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的11.45%;其次,隨著證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股票交易額也持續增長,1993年的股票交易額為3627.2億元,2000年股票交易額達到高峰,為60826.6億元,增長了16.7倍。2001年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1154家,投資者帳戶為6639 .68萬戶。上述數據表明,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由於我國證券業是在一定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並沒有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因此其要進一步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國內證券機構業務范圍狹窄,品種單一,結構趨同。業務范圍僅限於國內的承銷、經紀和自營三大傳統業務,企業財務顧問業務等雖然也有,但是大多是爭取承銷項目的輔助手段,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大的雷同,對金融創新的重要性仍然沒有充分的認識。

其次,融資渠道不暢,上市證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個方面:同業拆借、國債回購和增資擴股,且融資偏重短期資金融通,缺乏券商發展急需的長期資金融資渠道。

第三,資本運作效率差。

第四,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混亂。

第五,證券經紀業務收益下降。

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餘年成長歷史的新中國證券業同經歷過百餘年資本市場錘煉並且實力雄厚的國外證券公司同場競技,將面臨巨大的現實壓力。

二、中外金融服務業發展比較

2001年11月,中國終於邁進了WTO的大門,中外金融機構同台競技將成為必然趨勢,我國金融業要在這一場新的角逐中佔有一席之位,必須通過比較分析彼此的優勢和劣勢,判斷自身所處的生存環境,最終提出自己的戰略方案。

(一) 銀行業

1.經營規模比較

衡量一家綜合性商業銀行的經營規模,主要有總資產、一級資本、分支機構數量、跨國經營情況等子指標

表1 中外商業銀行經營規模比較(1999年度) 單位:億美元

總資產
一級資本
分行機構數量
跨國經營情況

工商銀行
4275.46
219.19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農業銀行
2442.93
162.66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建設銀行
2658.45
131.96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銀行
3162.14
152.70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花旗銀行
7169.37
476.99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美洲銀行
6325.74
381.76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德意志銀行
8437.61
174.18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巴克萊銀行
3988.25
140.55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資料來源:張仿龍、阮班鷹:《中外商業銀行盈利比較及入世對策》,《現代商業銀行導刊》2001年第一期;孔永、馬耕之《世界30家銀行資產負債及財務狀況概覽》,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

從表1可以看出,就總資產和一級資本來源來說,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與國際跨國商業銀行相比並不遜色,已經進入世界大銀行行列。但從分支機構數量及跨國經營情況看,除中國銀行具有眾多海內外分支機構並已初具全球性銀行的某些特徵之外,其餘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盡管分支機構總量很多,但跨國經營都還剛剛開始。因此,從經營規模指標分析,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國綜合性大銀行的最大差距表現在全球性分支機構布局缺陷和跨國經營滯後等方面。

2.業務功能比較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在業務功能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管理當局對混業經營和分業經營的限制(見表2)。英國、日本和美國已分別於1986年、1992年和1999年修改了相關法律,最後從法律上廢除了混業經營的障礙。而我國《商業銀行法》嚴格禁止商業銀行從事證券投資等非銀行業務。

表2 中外商業銀行業務比較

商業銀行業務
投資銀行業務
保險業務
當局立法限制

工商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工商東亞

分業經營

農業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分業經營

建設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中金公司

分業經營

中國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中銀國際

分業經營

花旗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面開辦投資銀行業務

1999年取消限制

德意志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能銀行

全面混業經營

巴克萊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面開辦投資銀行業務

1992年取消限制

近年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已經開始繞過法律限制,通過到境內外收購、合資設立投資銀行機構,開展了投資銀行業務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國內分支機構尚不能從事證券一、二級市場業務。因此,業務功能綜合化、全能化是形成外資商業銀行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3.金融創新比較

金融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業務創新三大方面。由於外資大銀行身處市場經濟國家,不存在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的問題,因此,金融創新的比較僅限於業務創新。

從表3可以看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僅限於傳統的存貸匯業務,大部分業務創新還是借鑒國外商業銀行60—80年代的產品,而市場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種,如期貨、期權、利率調換、消費貸款證券化、衍生金融產品交易等在我國都還未開辦。由此可見,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新產品領域及跨國經營方面的競爭力非常弱。

表3 中外商業銀行業務創新比較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外資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綜合帳戶

銀證轉帳

浮動利率貸款

票據融資

電子銀行

循環貸款

網路結算

消費信貸

可轉讓定期存單

可轉讓支付帳戶

浮動利率票據和歐洲債券

期貨交易

電子銀行

互助基金

消費貸款證券化

利率調換交換

SWIFT交易系統

期權交易

衍生金融產品交易

4. 發展戰略比較

發展戰略是一家商業銀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外資商業銀行非常重視發展戰略,十分注意保持發展戰略的相對穩定和發展目標的一致性(見表4)。

表4 中外商業銀行發展戰略比較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發展戰略
外資跨國大銀行發展戰略

擴張性、粗放經營、無差異營銷、政策性與盈利性並舉、資源計劃配置為主。
差異化戰略、突出重點戰略、跨國經營戰略、盈利最大化戰略、資源配置優化戰略。

5.其他競爭力項目比較

(1)在流動性方面,日本銀行業的貸存款比率為93. 73%,比我國高出9.14個百分比。美國為87.97%,與我國基本持平。從存貸款比率來看,美國銀行業的流動性並沒有比我國銀行業的平均水平高,但這並不說明在流動性方面就不如我們,因為我國四大銀行不良資產比例很高和承擔著很大一部分不一定能夠即使收回的「政策性貸款」。歐洲方面,其貸存款比率達到127.57%,大大高於我國銀行業的同期水平。

(2)在盈利能力方面,日本銀行業的資產利潤率為-1.2%,比我國四大銀行的0.09%低1.21個百分點,利潤增長率是負數,為-30.59%,而同期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是-36.26%。美國資產利潤率為1.66%,歐洲為0.63%,均高於我國。

(3)在資產質量方面,由表5可見,日本呆帳和滯帳貸款率為3.13655%和0.04385%,與我國情況差不多,而美國在這方面則相對較低。

(4)發展能力方面,日本銀行自有資本比例是比較高的,達到了11.6%,美國則為8.72%,兩者與我國國內商業銀行相比相差不大,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並沒有正常的資本金補充機制,在這方面與美國和日本有一定差距。

表5 銀行資產質量的國際比較

項目
比率
日本

(10家合計)(%)
美國

(%)
歐洲

(%)

流動性
流動性比率
NA
NA
NA

貸存款
97.93
87.93
127.57

盈利能力
資產利潤
-1.12
1.66
0.63

資本利潤
NA
19.53
NA

利潤增長
NA
NA
-25.54

人均利潤
NA
55578US$
NA

利息回收
NA
NA
99.58

應付利息充足
NA
NA
35.6

資產質量
逾期貸款
1.0664
1.26
NA

呆滯貸款
3.13655
0.33
NA

呆帳貸款
1.04385
0.64
NA

風險資產抵補
95.9202
167.76
NA

加權風險資產抵補
73.3144
NA
NA

發展能力
資本金充足率
11.6
8.72
NA

存款增長
-5.29
7.06
-3.94

貸款增長
-2.61
8.27
15.97

(二)保險業

伴隨中國加入WTO,我國保險業將面臨一個更為開放,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也將面對一批虎視眈眈的外國保險巨頭。中國保險業與國外保險業究竟存在怎樣的差距呢?下面我們將從保險業的市場規模、保險深度和密度、資產規模、市場集中率以及融資渠道五方面進行比較。

1.市場規模比較

從表6可以看出,世界保費收入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也就是說,發達國家在世界保險市場上居於主要地位。我國保險業恢復業務以來,雖然發展迅速,但總規模仍然很小。1999年保費收入僅排世界第16名,市場份額只有0.72%。

表6 1999年我國與其他主要國家保費收入比較表

國家
保費收入(百萬美元)
佔世界市場份額(%)
世界排名

美國
795188
34.22
1

日本
494885
21.29
2

英國
204893
8.82
3

德國
138829
5.97
4

法國
123113
5.3
5

義大利
66649
2.87
6

韓國
47929
2.06
7

加拿大
41882
1.8
8

澳大利亞
38712
1.67
9

荷蘭
37985
1.63
10

中國
16830
0.72
16

巴西
11203
0.48
21

印度
8391
0.36
23

資料來源:Sigma No.9,2000。

2.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的比較

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是衡量一個國家保險業發達程度的兩個重要指標。保費密度是指人均保費額的高低,保險深度是指保險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的大小。如果一國的人均保費越高,保險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越大,說明該國的保險業相對越發達。1999年,從保險密度看,我國只有13.3美元/人,列世界第73位。保險深度也只有1.63,其中產險深度為0.61,壽險深度為1.02,整體上居世界第58名,遠遠落後於英美等發達國家,甚至也落後於巴西(第51名)和印度(第52名)。從表2.2-2和2.2-3可以看出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表7 1999年我國與其他主要國家保險密度比較表

國家
瑞士
日本
英國
美國
愛爾蘭
荷蘭
芬蘭

排名
1
2
3
4
5
6
7

保險密度
4642.7
3908.9
3244.3
2921.1
2454.7
2404.7
2212.6

國家
法國
丹麥
澳大利亞
巴西
中國
印度

排名
8
9
10
50
73
79

保險密度
2080.9
2037.4
2017.3
68.6
13.3
8.5

表8 1999年我國與其他主要國家保險深度比較表

國家
南非
英國
瑞士
韓國
日本
愛爾蘭
澳大利亞

排名
1
2
3
4
5
6
7

保險深度(%)
16.54
13.35
12.84
12.84
11.17
9.83
9.82

國家
荷蘭
芬蘭
美國
巴西
印度
中國

排名
8
9
10
50
52
58

保險深度(%)
9.65
8.88
8.55
2.01
1.93
1.63

3.資產規模比較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分別是我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但從資產總額看,這兩家公司的資產規模偏小,兩家公司的總資產才為世界第25大保險公司總資產的16.6%。從資產利潤看,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資產利潤率為0.4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資產利潤率為1.78%,而世界前20大保險公司中資產利潤率最低的也達到了4%的收益率。這些都表明我國保險公司經營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較低(見表9)。

表9 1998年全球前10大保險公司與我國保險公司資產實力比較

排名
公司(國家)
資產
增長率(%)
所有者

權益
凈利潤
資產利潤率

1
AXA(法)
449566
5
16634
52683
11.72

2
Allianz Group(德)
401406
45
26041
46805
11.66

3
Nippon Life(日)
374801
1
8501
51128
13.64

4
Zenkyoren&prefectrual Ins.Federation(日)
297477
3
3990
46154
15.52

5
Dai-ichi Mutual Life(日)
261164
4
5198
35030
13.41

6
AIG(美)
133673
17
30123
24879
10.65

7
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美)
215346
6
14367
11503
5.34

8
Sumitomo Life(日)
212200
2
4411
29320
13.82

9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瑞士)
205963
11
11994
25221
12.24

10
Prudential Group (英)
196536
10
5443
18782
9.56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5806

334.9
103.3
1.78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11675

622.7
54.7
0.47

中國人壽+中國人保
17481

957.6
957.6
0.90

資料來源:(1)2000年1月《保險資訊》173期,本表排名以資產為基礎,並根據Dow Jones and Isis決定。

金額單位為百萬美元,匯率按1998年12月31日匯率換算。增長率按本國貨幣計算。

(2)《中國保險年鑒》1999年。

4.市場集中率比較

目前,我國只有保險公司40家,(其中國有獨資保險公司5家,股份制保險公司9家,中外合資保險公司13家,外資保險公司13家),而日本有110家,美國80年代就有5000多家保險公司,香港彈丸之地也擁有200多家保險公司。中國的保險機構數量過少,導致保險市場集中率高,壟斷經營嚴重(見表10)。

從下表可以看出保險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的市場集中率一般較小。如美國1998年前五大財產保險公司所佔市場份額僅為30.16%,日本前五位壽險公司市場份額也不過是60.4%,這是因為在保險業比較發達的國家,保險市場進入壁壘較少,保險公司設立相對比較容易,所以保險公司數目較多,競爭較為激烈。使整個市場的集中率較小。而我國由於長期實行計劃

表10 1998年世界部分國家與我國保險市場集中率比較

國家
非壽險

公司數量
前五位非壽險

公司份額(%)
壽險公

司數量
前五位壽險公司

市場份額(%)

中國
12
99.8
8
99.2

日本
/
53.6
/
60.4

韓國
16
71.5
29
78.7

俄羅斯
1393
24
NA
52

巴西
113
49
103
59

美國
/
30.16
/
/

資料來源:Sigma No.4, 2000.

經濟,市場起步較晚,保險市場進入壁壘較多,使公司整體發展和競爭參與度遠遠達不到市場發展的需要,保險市場集中率居高不下。因此,我國保險業要打破壟斷,完善競爭體制勢在必行。

5.融資渠道比較

在發達國家,保險業積聚和融通資金的能力僅次於銀行業。在金融市場上,保險公司是最重要的投資主體之一(如美國保險公司投資業務量與其金融市場全部業務量的1/3以上),投資是保險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而中國長期以來由於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資金運用范圍十分狹窄,僅限於銀行存款、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規定其他少數幾種資金運用方式,資金融通作用有限。目前我國保險業收入仍以保費盈餘為主,這使得國內保險業無法較快提升實力,也降低了其抵禦風險的能力。

(三)證券業

關於證券業,我們將在證券化程度(證券市場市值/GDP)、證券市場體系、投資者結構和證券公司業務等方面,通過與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主要是美國)的綜合比較,來了解中外證券業發展的情況。

1.證券化程度比較

一國證券市場市值與GDP之比反映了一國證券市場的發育程度。美國、日本、英國證券市場該比例1995年分別達到95.5%、83.5%和121.7%。我國證券市場2000年證券市場市值與GDP的比為53.79%,2001年證券市場股價大幅度下跌,比例有所下降,為45%(見表11)。

表11 證券化程度的國家比較

國家
美國(%)
日本(%)
英國(%)
中國(%)

年份
1995
1995
1995
2000
2001

證券市場市值/GDP
95.5
83.5
121.7
53.79
45

資料來源:陳曉舜《中國證券業:機遇、挑戰與對策》

從表中可以看出,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經濟總量中證券化的比例不高,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國證券市場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2.證券市場體系比較

美國證券市場體系是由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以及眾多區域證券交易所、OTC場外交易構成,形成了一個適應不同企業需求的證券融資、交易的證券市場體系。而我國現在只有功能基本雷同的深滬兩個證券交易所,基本是單一的證券市場。交易品種也只有三種:股票、債券、基金,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種幾乎是空白。如圖所示,在股票、債券和基金的市值結構中,股票市值佔97%,債券市值2%,基金1%,可見債券和基金發展嚴重滯後。

圖3 我國證券市場的市值結構比例

3.投資者數量比較

據截止1998年底的美國官方資料統計,僅共同基金,美國就有4400萬家庭共7700萬人(占總人口數的30%)參與,家庭財產的25%是基金和股票。而我國證券市場開戶人口的比重只有3%,證券資產在全部金融資產中的比例僅為5%左右。

4.投資者結構比較

實踐證明,一個成熟的證券市場是由機構投資者佔主導的市場,而我國證券投資者結構中,99%為中小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比例僅為1%,所佔比例相當小。相比之下(見圖4),美國有著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其中,尤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體。據統計,在美國股市中,由機構直接或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53%。而1995年英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總值的79.5%,日本1997年的該項數據為81%,差距明顯。

圖4 美國股市投資者結構

除此之外,據有關資料顯示,1996年2月美國共有5000多個開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個封閉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東有一億多人,共同基金資產總額達3.01萬億美元。另一方面,我國截止2001年5月初統計,滬深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證券投資基金僅有33隻,而且全部屬於封閉式基金。其中最大的基金規模也只有30個億基金單位。

5.證券公司業務比較

截止2001年6月,我國登記注冊證券公司有101家,其中綜合類證券商14家,其他則屬於過渡期、正在規范或尚未規范的公司。合計注冊資本約515億元(其中,中外合資的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注冊資本為一億美元),營業部總數為1923家。總體情況是券商規模較小,競爭力較低(見表12)。

表12 國內外證券公司業務比較(截止2000年)

國內證券公司(萬元)
國外證券公司(萬美元)

宏源證券
海通證券
摩根·斯坦利·添惠
美林公司
高盛公司

資產總額
509 242
3 160 000
42 679 400
40 720 000
28 976 000

凈資產
62 525
537 700
1 927 100
2 101 800
1 653 000

營業收入
35 548
/
4 541 300
2 678 700
3 300 000

凈利潤
8 177
152 000
545 600
378 400
306 700

凈資產收益率
13.085%
28.27%
28.31%
18.00%
18.55%

資料來源:陳崢嶸:「加入WTO對我國證券業的影響」,《證券投資》周刊,2001年第44期。

從表12可以看出,我國國內證券公司的資產總額、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均低於國外證券公司,業務競爭力低。

6.網上交易比較

網上證券交易的興起打破了傳統的證券經營模式,降低了經營成本和風險,並能夠提供快速而方便的信息服務。我國網上交易發展迅速,截止到2002年2月末,我國網上委託交易的客戶開戶數達376萬戶,今年1—2月份網上委託交易量達425億元,占滬深交易所1—2月份股票(A、B股)、基金總交易量6814.28億元(雙邊計算)的6.24%。而美國到2001年網上帳戶就已經達到2100萬戶,資產總額達到9410億美元,網上交易占交易總額的比例達到20%左右。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網上交易還有待發展。

參考文獻:

1. 世敏、戴國強:《2002年中國金融發展報告》,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

2.裴光:《中國保險業競爭力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

雪峰:《保險業如何做穩》,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年。

3.焦謹璞:《中國銀行業競爭力比較》,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

4.《論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的構造》,《金融論壇》2001年第10期。

5.陳曉舜:《中國證券業:機遇、挑戰與對策》,《證券時報》。

6.《金融與保險》2002年第9期。

⑵ 通過郵局匯款,具體是怎麼匯的即匯款流程是什麼

郵局匯款,有如下幾個流程:

1.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帶上自己的身份證,以及自己所要匯的款項的現金,在郵局櫃台上辦理匯款手續—就是填一張匯款單。

2.然後可以選擇匯款的方式,根據自己的要求來決定。現在大部分選擇的是實時到賬的匯款方式,較為方便快捷,不容易出問題。

3.填匯款單的時候要注意按要求填寫,填好之後將單子和所填款項的現金交給工作人員。

4.匯款需要交給郵局手續費,注意要拿工作人員給你的回單,並仔細核對回單上的姓名和款項。

5.如果是選擇的是實時匯款,則需要在匯款的時候按照工作人員的流程要求,輸入密碼。在填好匯款單,拿好回執核對正確後,可以告訴收款方回執上的有關號碼和密碼。不用幾分鍾時間,收款方就可以在自己所在地的郵局按照流程取到款了。


(2)西聯匯款指標擴展閱讀

匯款分為一下幾種:

銀行卡匯款:越來越多的市民願意選擇銀行卡匯款,只要提供對方姓名和卡號,即可實現異地無卡存款,工、農、中、建、浦發等銀行都開通此業務。市民要注意的是,很多銀行對於異地存款和異地取款是要收費的,因此,匯款地分布是否廣泛,匯款支取是否方便成為考慮的重要指標。

例如,農行和工行即使在西藏、內蒙古、黃山山頂等偏遠地方都有網點,還是比較受客戶歡迎的。浦發銀行的銀行卡異地匯款還處於免收費狀態,市民也可揀個便宜。

遊走世界的市民帶一張銀行卡不失為上策。對於有孩子留學國外的家庭來說,父母利用主卡在境內辦理存款業務,孩子只需攜帶一張副卡,就可以在境外消費、取款。但最大的缺點就是攜帶不安全,如果是出國旅遊消費的話,還是將外幣存到金穗國際借記卡直接刷卡消費為妥。

特色匯款:除了價格之外,方便是匯款業務的一大賣點。農行新推出的漫遊匯款正符合市民的需求,無需再打聽清楚對方匯入款行名稱與地址,只要寫清收款人姓名,告訴收款者匯款單密碼,對方就可在全國任何一個農行聯網營業機構兌付匯款單。

此漫遊匯款業務不僅適用於給親朋好友匯款,對於外出旅遊、務工經商、出差駐外、上學就讀等異地現金使用者都十分方便。上海農行400多個營業網點已全部開通漫遊匯出和支取功能,客戶在網點辦理此業務時只需攜帶個人身份證件即可,而漫遊匯款業務具體收費僅為匯款金額的1%,最低1元,最高50元。

同時,利用網路銀行轉賬也是十分方便的,利用農行95599網站和電話銀行能進行卡卡轉賬、跨行間轉賬,工行推出了95588電話銀行異地轉賬服務功能,新春期間,建行網上匯款正舉行優惠措施,收費僅為匯款金額的0.3%。

普通匯款:這是市民最常用,也是市面上最常見的匯款方式。其優點在於,匯款金額比較大,市民現匯賬戶資金原路匯出不限金額,現鈔賬戶或現鈔匯款金額在5萬美金以內,提供外匯管理局規定的有關證明文件,就可以到銀行直接辦理。普通匯款一般3天時間即可到達對方賬戶內。

西聯匯款:最大的特點就是匯款速度快、辦理的網點多,不需要開立銀行賬戶,沒有中間行費用,鈔匯同價。此種匯款方式的遺憾在於可辦理的外幣還僅限於美元,匯款金額最多隻能是一萬美元,只受理個人對個人的匯款。辦理時,客戶要帶好身份證明和用途證明。非洲地區暫不開辦此業務。

參考資料:網路:郵政匯款

⑶ 現在人民幣跨境支付的主要手段都有哪些

一、 保稅區模式下的跨境支付

如果一家經營進口的國外電商平台,當消費者下單之後,這家公司便可採用保稅區或者直郵的模式進行貨品運送。相應的,跨境支付在技術上的解決方案便可轉換中國消費者普遍使用的電子支付方式產生對接。

在保稅區模式中,外國貨品先入境,保稅報關後存儲在中國保稅區,當中國消費者下單,直接從保稅區採用國內物流體系進行配送,訂單產生後,要將相關「買賣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統一上報海關系統備案(即所謂三單合一),經海關核實無誤後,才會放行發貨《跨境支付注意事項》。

二、海外直郵模式下的跨境支付

在海外直郵模式中,先是中國消費者下單,外國貨品到達中國海關倉儲,清關後進行國內物流配送。

與保稅區模式相比,海外直郵是以個人包裹形式入境,需繳納5%-10%的稅款,可以保證商品品類的豐富,但中間涉及到海外倉儲、收件打包、跨國運輸、海關清關、國內配送等多個環節,沒有極強的把控力難以在時間和運費上有優勢。

三、境外電商支付解決方案

如果一家境外公司在中國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在中國大陸並沒有注冊公司,其網站沒有中國域名以及ICP備案,並且伺服器託管在海外,那麼這種情況下的電商業務如何完成跨境支付呢?

這類公司往往採用郵政的方式進行貨物的寄送,在消費者下單時支付信息無需經由中國海關確認。

一種解決方案是,海外公司找一家在中國有實體的中間代理商,以代理公司的名義收款,中間商收取一定比率的服務費。由於境外電商公司的伺服器不在中國,對於代理公司而言背負一定的風險。

另一種解決方案是採用支付寶國際版或者微信支付海外版,海外公司提款需繳納2%-3.9%的手續費,並且往往實行到賬延遲,匯率變化也會影響收益。

四、進口跨境貿易支付解決方案

和上述三種情況不同,也有一些公司的情況可能是在中國有注冊實體,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採用保稅模式或者海外直郵,而是採用郵政的方式,也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進口貿易時,其支付方式的選擇完全可以用中國國內的支付。

其弊端或許就是稅率相對較高,但比起申請一個證書需要兩年的時間成本,快速出貨的方式即是採用郵政通關,並交付稅率,然後採用國內支付方式。

銀盛支付可為跨境公司提供報關業務,運用多年服務行業經驗,量身定製支付解決方案,同時擁有資深團隊技術維護,免除後顧之憂,並且基於銀盛智能化平台及多重安保措施,運行指標安全穩定,讓跨境支付不再是困擾您的難題,助力您商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跨境知道

⑷ 常見的收付款方式如何選擇賬戶

1.Paypal
我接觸paypal的時間很早,最初paypal還沒有被ebay收購,那個時候也不能把美金撤資到國內。當我聽說花旗銀行在上海能夠開展業 務的時候,我也打電話過去問題,接電話的小姐好像根本不知道paypal的事情。過了兩個星期以後,我又打電話過去,這下她知道了大概的情況,不過她告訴 我說花旗國內的業務也不能用於paypal的撤資,但是能夠幫我在美國花旗開一個賬戶,最少需要兩萬美金,當時我覺得劃不來,就沒辦了,現在想起來有點後 悔。我對paypal的印象是它對買家的保護是最有力的,也就是最賣家的要求是最嚴格的,只要有人投訴,你的賬號很可能被封,特別是對中國這種無信用體系 國家的用戶而言(當然,害群之馬比較多)。

有報道說,paypal的用戶拒付率為0.18%左右,而信用卡的拒付率為1.8%左右,這是 paypal自己的說法。美國人愛用paypal可能還有另外的原因,雖然paypal賬號是與信用卡相關聯的,如果處理得及時,拒付和理賠都能做到與信 用卡無關。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影響到客戶的銀行信用記錄,因為paypal的信用體系是相對獨立的。國內用戶帳號被封可能還有另外的原因,比如很多賣家對 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或者心存僥幸,覺得自己的東西不錯,根據我做對外電子商務的經驗,有的老外很好打交道,有的就不是。比如我們有一個產品,毛利潤達到了 200%左右,但是只要客戶對我們的產品有意見的話,我們馬上就給與無償的賠付,這樣一來,我們的信用就非常好。本來一百個這樣的產品我們的盈利應該可以 到八萬多,這樣一下來,就只有四萬多了(不要說我們產品的質量不好,至少它的指標是世界最好的,是有實驗數據說話的)。而很多國內的賣家產品質量一般,只 會進行價格戰,根本不注重市場宣傳和信譽積累,導致利潤很低,再加上老外對產品服務的高要求,不出問題才怪。這樣做的賣家,palpay賬號被封的概率是 很高的。

2.西聯匯款
西聯匯款應該說是非常快捷的匯款方式,而且賣家手續簡單。不過從理論角度來看,它確實非常不安全,假設賣家有欺詐行 為,買家將拿賣家毫無辦法。Ebay之所以杜絕西聯匯款,也是想從制度上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中國的個人外貿賣家很不理解,看樣子國人對制度建設還是有點 不習慣(也不完全怪他們,要是有其他安全的途徑,他們可能不這么想不通了)。

3. 2checkout
國內的用戶還不是很多,對各種信用卡的支持非常好,但是各種條件也是很嚴格的,並且你最好有自己的網站。2checkout的開通費用 只有49美金,但是其他費用不是很低,比如手續費5%,每筆交易還有費用,並且需要留下30%的保證金(180天後歸還),同時賣家最好使用那種能夠提供 跟蹤的遞送方式,2checkout需要你能夠提供發貨的證明,在第一次回款的時候,2checkout非常謹慎,你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它甚至戶要求你的 買家能夠在給它去e-mail證明你的貨安全送達並且符合用戶的要求。其實2checkout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因為它的風險控製得不好的話,用戶照樣可 以拒付,這樣的話,它的損失就很大了。

⑸ 境外匯款銀行信息中ABA是什麼意思

ABA是美國銀行協會英文簡稱(American Banking Association )。你說的ABA實際是ABA代碼(ABA routing number),是參加美聯儲大額付款系統(fedwire)的銀行使用的標識代碼,以一組九位數字代表。該代碼主要使用美元支付。

⑹ 外國銀行卡如何中國銀行卡轉賬

西聯匯款或者速匯金國外都有,十分鍾左右到賬。速匯金和西聯匯款都需要填寫專資料、復印件屬,銀行要知道資金用途還有兌換的本人有效證件,打好了就給你6位數密碼(速匯金)或者8位數密碼(西聯匯款),那裡便利店或者銀行一般都有。

可到中國銀行辦理,目前中國銀行在港澳台及3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19家海外機構。

(6)西聯匯款指標擴展閱讀

境外匯入匯款給入賬的金額:

因接收境外匯款需通過中間行,因此會產生中轉費用,且各家中間行費率不同,故收到的款項金額可能會少於匯出金額;

接收匯款的限額:

1、境內個人接受境外匯入匯款(僅就匯入環節而言,不含結匯),如匯入款項是合法合規的,不受金額限制;

2、境外個人接受境外匯入匯款,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還受到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指標的限制。

3、對公業務的外幣匯入對於金額沒有限制,但是會區分經常項目要求收款方提供相應的審核材料,在材料相符的情況下辦理入賬。

⑺ 中國公民可以在美國申請銀行卡嗎

可以。

一般銀行開戶最少要兩個身份證明,可以是你的護照和你的學生證。Bank Customer Identification Programs,簡稱CIP,會存檔每個想要開戶人的基本信息,以下四條信息是最基本的(當然每個銀行也會有自己的要求):

1、姓名

2、出生日期

3、居住的街道地址 (P.O. Box)

4、身份證號

對於非美國居民,無身份證可以攜帶以下任一或多個證明:taxpayer identification number護照或其它國家政府發行的、上面印有照片、國籍或住址的文件,有些銀行可能會要求出示其它文件。

(7)西聯匯款指標擴展閱讀:

銀行卡的分類、開卡條件及用途:

1、借記卡,就是一個儲蓄帳戶的作用。 在美國,幾乎每個銀行都提供借記卡的申請,不需要申請人具備信用記錄和SSN號,也不需要參照申請人的工作、薪水、是否持有美國綠卡或者美國公民等一系列條件,所以開卡幾乎是零風險。

其開卡的條件就是你提供一定的起始金。而且大銀行如Bank of America,Chase,TCF等的借記卡都是免除年費,在指定ATM機上取錢也沒有手續費,十分方便。而與國內往來的匯款一般是通過借記卡進行的,因為信用卡是不具備儲蓄能力的。

2、信用卡不管從申請、消費到還款等,都比借記卡相對麻煩,但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前預支。對於停留時間較短的同學可不必申請信用卡,對於准備在國外呆上3年以上或者准備定居的人來說,良好的銀行卡使用也是未來美好生活的保證,信用卡的信用記錄就是以後生活的重要基礎。

信用記錄在美國有著很嚴格、很完善的記錄系統,也是人們誠實和理財能力的反映之一。 在國內的貸款大都要拿資產作為抵押,但對於幾乎沒有資產的留學生來說,貸款重要的參考指標就是信用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⑻ 能不能把美元弄成人民幣將來再換回去

你的思路是正確的,想法是可行的.是現在最流行的投資理財方式.頂你.
進行個人外匯買賣(俗稱炒外匯):
三大美元直盤 美元/日元 美元/加元 美元/瑞郎
三大非美元直盤 歐元/美元 英鎊/美元 澳元/美元
我是一名業余炒匯愛好者,我當初就是你這個想法才炒外匯的. 炒匯和炒股只有一點不同,股市與匯市成反向變化,股市牛 匯市熊,股市熊 匯市牛。
所以炒匯,分長中短三線來炒。長線看1985年以後的匯市大盤K線(美元與一攬子貨幣的貿易加權指數-美指,為125-75之間,美指為由牛市逐漸轉為熊市,美元為歷史最高-最低價)、看國家綜合國力,長期發展買股票。中線看政局變化,看短期國際形勢,看2009-2011年的大盤K線(美元與一攬子貨幣的貿易加權指數,為74-88-75之間,美指為熊市轉牛 牛再轉熊)。短線,只看MACD漲跌動能柱指標和KDJ快線指標,兩點就夠,不用看K線圖。下載股票軟體(股票軟體自帶炒匯軟體).如同花順.大智慧等股票軟體.
我舉例炒歐元/美元,KDJ顯示的是快線指標,用於指導超短線交易(主要指日線),是表示歐/美這只外匯股票(歐為多頭,美為空頭)當天的股價趨勢變化,本人是一名業余炒匯愛好者,2月學徒,現在出徒了。這是個人愚見。但外匯變化是很受國際市場變化的利好或利差消息影響的,如利比亞戰爭(地區動盪,引起大批投資商的避險需求,買入日元、瑞郎等避險貨幣,使該幣種走高),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歐元生存及信用與否,引起風險需求,利好則買漲歐系幣種;利差則拋跌歐系幣種),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漲價(大宗商品定價貨幣美元貶值,商品類貨幣澳元、加元、紐西蘭元升值)等等,都會包含在全球外匯交易中,買盤一大,股價上漲;賣盤一大,股價下跌。
(炒匯可在銀行辦炒匯卡並存入外幣現匯或現鈔,可以在銀行網站上客戶端、銀行櫃台等操作,像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光大、民生、等掛有「外幣兌換」牌子的大銀行)。如現在匯市上,1歐元/美元從1.40升值到1.42,在1.40時賣出美元換歐元,在1.42時賣出歐元換美元,掙的差價為0.02美元為炒匯利潤(如在歐元/美元 匯價為1.40時賣出1400美元,換到的1000歐元;當歐元/美元匯價到1.42時賣出那1000歐元,換回1420美元,多的20美元就是炒匯掙到的利潤)。還需要上網多看及時的外匯買賣價。 炒匯相對股票風險低一些,收益也少一些。其實就是外幣現匯/現鈔互倒,來回買賣,掙得的差價,如上個例子利用1400美元來回買賣1000歐元掙到的20美元,可以在銀行隨時換成人民幣現鈔。
我個人就是一名外幣收藏愛好者,當初炒匯的目的,是為了外幣現鈔保值(存銀行利息較低,不足以保值),因為現在人民幣對世界所有貨幣長期看漲(如10000美元原來兌換66000人民幣,現在兌換64700人民幣),5000美元炒匯掙的一些美元加上一點活期利息,足夠1000-5000美元現鈔保值(炒匯一個月的5000美元利潤比存一年的5000美元的一年定期利息還高10%大於1%)。
附加美元當今2011年的存款利息(中國的銀行只是加了人民幣的存貸款利息,美元的歐元的日元的等等利息都沒有變化):
在國有五大銀行(工、農、建、中、交)的一年存款利息為1.00%
在其它一些銀行 北京銀行為1.25%,郵政、民生銀行為1.1%,光大銀行為1.1%等等
外資銀行,美國第一花旗、香港上海匯豐、等等為1.5%
關鍵看你用美元鈔票投資炒匯,掙錢的收益率,如投資5000美元炒匯,年化收益率在5%-6%以上都可以抵消美元鈔票貶值(因人民幣兌美元年化升值率為3%-5%).更何況5000美元一年投資收益率大概應為10%-500美元(月化收益率為1%-50美元),只要不是亂買亂賣,嚴格按大盤技術指標炒匯.你的美元鈔票數量會穩步提高,只要美國錢多了,自然換到的中國錢也多了.

⑼ 中國匯款到英國

中國匯款到英國之西聯匯款
優點:全球網點最多,有著百餘年的歷史,品牌知回名度高,多種外幣兌答換,合作銀行多;
缺點:手續費貴些,收據中的code不能泄露
中國匯款到英國之英華匯款
優點:支持支付寶等中間平台確保安全,免手續費,支持QQ客服,收據泄露不會被騙;
缺點:僅中英之間匯兌,僅英國工作時間營業,網點少
中國匯款到英國之速匯金
優點:手續費便宜些 其他都比西聯小一號
缺點:網點少一點,牌子沒那麼響 收據中的code不能泄露
中國匯款到英國的這三家公司第一家和第三家應該是恐龍級的,第二家只針對中英華人間的規模比較小,但對於匯款人來說安全,便宜,快速這三個指標誰能做到就會優先選誰,至於公司大小無所謂了。

閱讀全文

與西聯匯款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
工行股票市值 瀏覽:649
期貨高開幾十個點 瀏覽:115
無抵押個人網上貸款 瀏覽:324
期貨漲10個點是多少錢 瀏覽:613
1063股票 瀏覽:767
丹華資本投資公告 瀏覽:782
銀行工作讓我買基金 瀏覽:539
蘭格網北京廢鋼筋價格 瀏覽:633
2019年4月最新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872
獅橋融資租賃總公司 瀏覽:819
伊朗的外匯管制 瀏覽:794
紅棗主力期貨 瀏覽:404
股票平權 瀏覽:544
紅棗期貨的紅棗規格 瀏覽:65
信託收稅嗎 瀏覽:58
民融資租賃 瀏覽:716
投資2萬億美元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