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電力市場交易機制

電力市場交易機制

發布時間:2021-01-08 05:49:02

① 什麼是區域性電網

1、我們國家在地理版圖和歷史沿革上存在華北、華東、東北、華南、華中、西北、西南內和港澳台這些區域,由容之衍生並形成的覆蓋各個區域的供電網區即為區域性電網(港澳台除外)。
2、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大陸范圍內有兩大電網,即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國家電網范圍內又有華北電網、華東電網、東北電網、西北電網、華中電網5個名義上的區域電網,南方電網整體是1個區域電網。
3、2011年,國家電網裁撤了華東電網、東北電網、西北電網、華中電網4個區域電網公司,改由國家電網直調各個省級電網。

② 電價形成機制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提出:「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逐步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健全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 這一論述,明確了「十五」期間電力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為電力體制改革指 明了方向,是今後一個時期電力體制改革總的指導思想。

廠網分開、競價上網: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力工業一直是在深化改革中不斷發展,在發展中不斷 深化改革。電力體制改革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在生產力發展的不同階段,電 力工業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 革也是電力體制改革進程中的一個階段。

從80年代中期開始,電力工業率先進行投資體制改革,在電力建設領域引 入競爭機制,實行集資辦電、多渠道籌資辦電的政策。這一政策給我國電力工業 帶來兩大變化:一是使我國的電力生產力水平接連上新台階。從1987年到2 000年,我國電力裝機容量連續跨越了1億千瓦、2億千瓦、3億千瓦3個台 階。特別是「九五」期間,電力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電力對國民經濟發展 的「瓶頸」式制約基本消除,相對充足的電力供應形勢,使廠網分開、競價上網 改革成為可能。二是獨立發電公司已擁有全國近70%的發電容量,發電領域出 現了主體多元化和利益多元化。在這種多元化的格局下,僅靠計劃經濟的手段已 難以妥善處理各方利益,必須採用市場經濟的辦法解決新出現的矛盾,因而也就 使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成為必然。

「九五」期間,我國電力工業政企分開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國家電力 公司成立,電力部撤銷,隨後又逐步撤銷電管局、電力局,在中央和省(自治區、 直轄市)層面實現政企分開,初步建立起政府宏觀管理、行業協會自律服務、企 業自主經營的新型電力工業管理體制。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國家綜合 部門指導下,國家電力公司按程序規范運作,建立了資本紐帶關系和比較規范的 法人治理結構,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這些為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試點 創造了條件。

可以說,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是電力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電 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結果。

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十五」期間,我國要進一步開放市場,建立和 完善全國統一、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建立符合這一要求的電力市場 體系,打破壟斷,引入競爭,降低電價,改善服務,提高效率,是電力體制深化 改革的目標和任務。

自90年代以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進行電力市場化改革,引入競爭,提 高電力生產效率。這反映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電力行業屬於自然壟斷性行 業,但並不是所有環節都需要壟斷經營。對不需要壟斷經營的環節,一些國家探 索引入競爭機制的辦法,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特別是通過廠網分開、競價上網 改革,逐步在發電領域引入競爭機制,建立競爭性的發電市場。同時,對具有自 然壟斷性質的輸配電環節,各國普遍在加強政府監管的前提下,堅持輸電網和配 電網的壟斷經營,因為「在壟斷的形式下可以以最有效的方式來經營」(美國: 《公用事業公司手冊》),能夠保證電力市場的統一性和完整性,保證電力市場 的正常運轉,獲取最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我國,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首先要培育競爭主體,就是要把發 電廠從電網經營企業中分離出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發電資產進行重 組,形成獨立發電企業,由企業自主經營。目前,我國發電資產關系非常復雜, 一廠一公司、一廠多公司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狀況難以適應廠網分開、競價上 網改革的要求。因此,在廠網分開的過程中,要先對發電資產的產權關系和經營 管理進行規范,在這個基礎上,按照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工業改組改造要遵循 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通過資產轉讓、規范上市等手段,逐步對發電資產進行 重組,組建有競爭力的獨立發電公司,公平競爭,競價上網。

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要建立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廠網分開後, 發電企業在競價上網的競爭中是不是有優勢,電價是一個重要的衡量因素,因此 在新的電價機制中,電價應該反映發電企業真實的競爭能力。目前我國所有電價 都受到政府嚴格管制,一廠一價,一機一價,定價的基礎是個別成本而不是社會 平均成本,不利於開展公平競爭。我國電力價格專家建議採用分環節電價的方式 建立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也就是常說的「三段式電價」,即上網電價、輸配電 價和銷售電價。其中上網電價由市場供求狀況決定;輸配電價由政府監管,統一 定價;銷售電價在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期間由政府監管,待電力體制進一步 改革後,逐步轉向市場定價。

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要建立電力市場監管體系,制定電力市場運 營規則。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要與建立和完善全國統一、公平競爭、規范有 序的電力市場體系結合起來。我國地域廣大,電力資源多分布在西部,電力負荷 主要在東部,這就需要在全國范圍內跨區域送電。應當著眼於2003年三峽電 站首批機組投產的實際需要,著手培育全國電力市場。在電力市場的培育過程中, 應加強對電力市場准入、輸配電價、電力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監管。

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要建立包括報價與交易管理系統,數據收集 與監控、自動發電控制、能量管理系統,電能量計量系統,市場結算系統,信息 發布系統等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

1998年12月24日,國務院決定把國家電力公司先期在上海、浙江、 山東進行的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試點,擴大到遼寧、吉林、黑龍江,試點省 (直轄市)從3個增加到6個。 在國家經貿委等國家綜合部門的指導下,國家電力公司積極主動工作,電力 市場技術支持系統建設進展順利。到1999年7月,山東省、浙江省、上海市 的發電側電力市場的技術支持系統已基本具備在線考核的運行條件,其中山東省、 浙江省已經投入試運行。到1999年底,山東省、浙江省、上海市的試點方案、 市場運營規則和技術支持系統已上報審批。

廠網分開、競價上網:走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道路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要求「逐步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 強調這一改革要「逐步」進行,這是完全符合我國國情和電力工業發展客觀規律 要求的。

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積極穩妥, 總體規劃,逐步推進的原則。電網具有基礎性、網路性、規模性、安全性的特點, 事關社會穩定、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必須確保安全。國外最近 幾年發生的幾起嚴重的電網事故告訴人們,電網安全出了問題,是國民經濟的一 大災害。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所處國際環境並不太平,電網安全還事關國防 安全。因此,電力工業的改革,必須按照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要求,正確 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穩中求進,穩中求快,穩中求好。在改革中我 們要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要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相協調;要堅持電網統一 和開放;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因網制宜;要堅持政府主導,立法先行;要切 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用戶受益。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設之中,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經濟法規 還不健全、不配套,特別是直接關繫到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 市場運營規則和監管辦法都還沒有正式頒布,適應競價上網要求的、合理的電價 機制還沒形成。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所必需的技術支持系統,投資大、技術難度 高,也必須統一規劃,分步建設。此外,我國幅員遼闊,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平衡。 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應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各地電力發展 的實際情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

在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和建立電力市場也都 經歷了一個過程。據我國電力市場研究的專家於爾鏗教授介紹,對自由市場經濟 極為推崇的美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從40年代開始起步,直到1998年,還只 是把競爭范圍基本限制在發電市場,售電市場仍由各電力公司壟斷經營。199 8年後,一些州開始放開售電市場。美國電力市場化改革之路走了近50年,這 與分拆微軟公司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英國從1987年提出進行電力市場化 改革,歷經立法、資產重組等過程,歷時11年,到1998年9月開始放開售 電市場,目前,改革還在完善之中。

國內外的實踐表明,電力市場化改革是世界潮流,勢在必行。電力市場化改 革對於增強經濟活力,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電 力工業的發展必須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必須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的服務中求發展。同時,電力工業改革也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必須堅定不移 地遵循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的方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總體規劃, 循序漸進,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力工業改革、發展之路。

③ 你是做人民幣匯率改革對國內產生的影響

我可以給你個方向啊
1人名幣匯率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實現利率市場化的,實現又管理版的浮動匯率權制度,
2而改革匯率制度的原因是 為了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
3 那麼改革匯率制度對我國的經濟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的;
首先,物價是一個方面,如果利率下降,有利於出口,國內商品供給減少,貨幣供給增加,物價就會上漲,同時會使進口商品的本幣上升而帶動國內同類商品價格上升。反之則反之
其次
對國名收入和就業也有影響
一國匯率下降有利於出口不利於進口,出口可是國內閑著的資源擴充對哦國外,有利於擴大國民生產。增加國民收入。與此同時也可以增加就業,減輕就業壓力

我還想說的是 1匯率改革可以擴大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加強和國際市場的聯系,增加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

④ 如何做好價格聯動機制有關工作的匯報

、實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背景
煤炭、電力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由於是同一產業鏈上的上、下游相關行業,二者存庄著唇齒相依的關系。我國目前電力結構中,用煤發電占總裝機容量的70%以上,而電力企業也是煤炭行業的最大用戶,發電用煤佔全國煤炭銷售量的60%左右。煤炭價格變化直接影響電價,電價變化又影響著各行各業的價格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煤電價格一直是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的重點,也是社會各方面關注的焦點。也可以說,煤電價格是我國價格體系中最重要、最復雜的問題之一。
煤電價格矛盾源於我國煤炭、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不同和定價機制亡的差異。1992-1994年,國家用三年時間逐步放開了煤價,由市場競爭形成。但電煤(發電用煤)市場一直存在「計劃煤價」與「市場煤價」的雙重體系,即計劃內供應實行指導價,計劃外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價格雙軌制。從2000年起,我國政府放開了電煤的價格,從而基本上實現了電煤的市場化。2004年以來,由於煤炭資源緊張,國際國內煤價持續上漲,漲勢迅猛,電力企業面臨著一方面要保證發電任務,另一方面又要去承擔由於購買高價市場電煤而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的壓力。而電力改革的步伐相對滯後,由於電價調整政策性強,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面廣,且需要經過一系列程序,使得電價調整滯後於煤價變化。電力企業2002年才實現初步的「廠網分離、競價上網」,上網電價和終端售電價仍然實行政府定價。發電競價上網本是為了提高發電企業的運營效率,但煤炭價格上漲導致的成本提高抵消了效率增加的幅度,競價上網的優勢沒有得到體現,發電企業飽受著電價剛性與煤價上浮所造成的生存空間狹小之苦。煤電企業的緊張關系,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市場煤」和「計劃電」之間的不協調關系,即煤炭基本上按市場供需狀況定價,電力卻仍然實行政府定價;火電企業的燃料主要依賴於煤,煤炭價格隨市場供求變化上漲之後,電價卻不能輕易—上漲,火電企業「吃不消」。
理順煤電價格矛盾的根本力、法是將煤炭、電力價格都放開由市場形成,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因此建立政府調控下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是緩解當前煤電價格矛盾的有效手段。另外,煤電價格之爭除了電煤供求矛盾外,還有來自運輸瓶頸制約、煤炭資源品質結構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因此,目前的電煤供應緊張問題除了出台「煤電價格聯動」措施外,還需綜合治理和進一步進行電力市場化改革。
2004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建立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意見的通知》,明確了煤電價格聯動的若乾重要問題,這是我國首次煤電價格聯動。
二、煤電價格聯動的主要內容
1、從長遠看,要在堅持放開煤價的基礎上,對電力價格實行競價上網,建立市場化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2、上網電價與煤炭價格聯動。以2004年1—5月份煤炭綜合出礦價格為基礎,由電力企業消化煤價上漲的30%,調整燃煤電廠上網電價。水電價格相應適當調整,其他電價不隨煤價調整。3、建立電煤價格信息系統及指標體系,計算平均煤價及變化幅度,定期對外發布,作為煤電價格聯動的計算依據。4、上網電價調整後,相應調整電網企業銷售電價。居民電價、農業電價和中小化肥電價一年最多調整一次,其他電價隨上網電價調整。5、合理核定電網經營企業輸配電價格。6、確定電價聯動周期。原則上以不少於6個月為一個煤電價格聯運周期,若周期內平均煤價比前一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相應調整電價。如變化幅度不到5%,下一周期累計計算。7、按區域電網或在區域電網內分價區實行煤電價格聯動。8、政府依法對煤炭價格進行調控,保持煤電價格的基本穩定。9、制止價格壟斷和價格聯盟行為。10、整頓煤炭流通秩序,制止中間環節各種亂加價行為。11、推進煤炭訂貨方式改革,鼓勵煤電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

⑤ 江西省電力公司和贛西供電公司的《工資制度(含病假)》,急需!懸賞50分感謝!

江西省電力公司
關於加強和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工作的
指導意見

為適應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力資源的重要作用,根據《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企業實際,就加強和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是當前公司改革與發展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隨著我省500千伏主網架和城鄉電網建設速度明顯加快,公司對各類用工的要求明顯提高,現有用工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公司和電網發展的需求,勞動用工市場化已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的重要途徑。目前,公司部分單位在勞動用工市場化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在使用長期員工的基礎上,採用了業務外委、勞務派遣、人才派遣和短期聘用等市場化用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緩解企業生產一線人員的結構性短缺,節約人工成本,提高勞動效率,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勞動用工市場化工作也存在著管理不夠規范、發展不夠平衡和缺乏配套管理制度支撐等突出問題。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和《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急需研究和解決電網快速發展背景下的人力資源有效保障等問題,加快建立與市場接軌的勞動用工管理模式,創新勞動用工管理機制,實現企業效率的穩步提升。這既是當前各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公司改革與發展面臨的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
二、加強和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公司確定的整體發展戰略,依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員工隊伍的管理現狀,在2007年推行公司員工子女畢業生和退伍軍人錄用改革(以下簡稱「兩項制度改革」)的基礎上,以《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進一步加快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進程,合理控制各類不同方式的用工規模,規范用工行為,建立依法合規、靈活高效的用工管理機制,促進員工隊伍結構和素質優化,穩步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基本原則
1.需求導向。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在加強人力資源規劃的基礎上,確定市場化用工的素質要求、規模和使用范圍。
2.規范管理。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規定,規范市場化用工管理,依法建立並完善勞動用工管理制度,保障企業與員工的權利和義務。
3.提升效率。加強和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要圍繞提升各單位的整體績效,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和效率的穩步提高。
4.系統配套。加強和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要與推進企業勞動用工制度改革有機結合,推進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機制的不斷創新。
三、關於新進人員的聘用方式
省公司將通過委託人才中介機構,即江西竑鼎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竑鼎人力),改革新進人員的聘用方式,打破人員身份界限,逐步建立與市場經濟接軌的勞動用工管理機制。公司新進人員聘用分「兩項制度改革」過渡期(2007、2008年)和「兩項制度改革」過渡期後兩個步驟實施。
(一)在「兩項制度改革」過渡期間,經公開招聘的社會畢業生和符合招聘考試條件、經錄用考試合格的員工子女畢業生、退伍軍人,第一次與用工單位簽訂三年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相應試用期,試用期不合格的,應及時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到期,經考核合格,用工單位方可續簽勞動合同。
(二)「兩項制度改革」過渡期結束後。從2009年起,員工子女畢業生同社會畢業生一同參加公司的招聘考試(考試科目為公務員招聘考試科目「申論」)。對通過考試的人員,一律與竑鼎人力簽訂勞動合同,採用人才派遣的方式派往用工單位工作。對連續三年考核為優秀的人才派遣人員,經錄用考試,可以正式聘用。
2009年未通過錄用考試的員工子女退伍軍人(2006年底前入伍,2008年底退伍的人員),仍可實行勞務派遣。從2010年起,員工子女退伍軍人與畢業生一樣參加社會統考,考試合格者可與竑鼎人力簽訂勞動合同,用勞務派遣方式派往用工單位;考試不合格者,採取有償安置的辦法予以安置。
四、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的主要方式
(一) 業務外委
業務外委是企業借用外部資源,將部分業務以整體承包方式委託給外部具備相應資質單位承擔的業務組織模式。業務外委的使用范圍一般為業務界面清晰的企業非核心業務和電網企業的低端服務性業務。實施業務外委,用工單位需嚴格遴選業務承包單位,並與承包單位依法簽訂規范的業務委託合同,明確界定委託內容,具體劃分安全責任,建立起有效的監控體系。業務外委的用工管理由受委託單位全面負責。
(二) 勞務派遣與人才派遣
公司的勞務派遣與人才派遣全權委託給具有資質的竑鼎人力開展各項業務。
1、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是指各用工單位與竑鼎人力簽訂勞務派遣協議,由竑鼎人力與勞務派遣人員建立勞動關系,並派遣到用工單位工作的用工組織模式。勞務派遣是今後加強和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的主要方式,一般適用於專科及以下學歷、高級工及以下技能等級的人員。
實施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要與竑鼎人力依法簽訂勞務派遣協議。明確需派遣的崗位、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社會保險費用支付方式以及違約責任等;竑鼎人力應與勞務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派遣單位名稱、勞動者姓名、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派遣期限和工作崗位等。
各用工單位應按勞務派遣協議規定,向竑鼎人力支付勞務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以及勞務派遣代理服務費用等。勞務派遣人員的社會保險按照當地社保的有關規定與勞務人員工資一並支付給竑鼎人力;勞務派遣人員社會保險關系由竑鼎人力統一辦理;各用工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為勞務派遣人員提供安全的生產條件。
2、人才派遣
人才派遣是較高層次的勞務派遣形式,是指各用工單位與竑鼎人力簽訂人才派遣協議,由竑鼎人力與人才派遣人員建立勞動關系,並派遣到用工單位工作的用工組織模式。人才派遣一般適用於本科及以上學歷、技師及以上技能等級的人員,是今後公司錄用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應屆畢業生採取的主要方式。
竑鼎人力受江西省電力公司委託,按照省電力公司下達的人才引進計劃,與派遣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派遣單位名稱、勞動者姓名、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派遣期限和工作崗位等。公司對優秀的人才派遣人員根據其工作考核情況和崗位需求統籌錄用。
3、勞務派遣和人才派遣人員的工資水平要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與本人學歷、專業、技能等級、工齡、職務等因素掛鉤,結合當地勞動力市場價格確定。
(三) 短期聘用
短期聘用是用工單位根據業務發展情況,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通過補充臨時用工解決人員需求的用工配置方式。短期聘用的使用范圍為企業臨時性和季節性聘用的人員。短期聘用的勞動合同由用工單位與聘用人員直接簽訂,工作任務結束,勞動合同自然終止。超員單位不得使用短期聘用人員。短期聘用人員工資標准參照當地勞動力市場價位並結合企業實際確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加大勞動用工市場化工作的推進力度
各單位要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從公司發展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當前加強和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鞏固公司「兩項制度改革」成果,樹立依法治企的意識,強化企業發展的效率意識和成本意識,加大勞動用工市場化工作的推進力度。要切實加強用工管理的組織協調,將市場化用工納入各單位勞動用工管理體系中統籌規劃,統一考慮,建立用工制度科學化、用工機制市場化、用工管理規范化的用工管理體系。合理控制用工規模,優化隊伍結構,提升員工專業技術等綜合素質,提高勞動效率。
(二)科學規劃,合理配置,建立完善勞動用工市場化的管理新機制
各單位要建立並完善適應公司電網發展規劃的人力資源配置調控體系和人才預測年度分析機制。在開展供求預測的基礎上,科學核定各類用工控制規模和人員配置計劃,嚴格控制用工總量,實現用工規模控制與效率目標控制的有機統一。竑鼎人力要按照委託方的要求,建立並逐步完善競爭、擇優的動態管理機制和人員末位優化的進出機制。從而實現對員工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逐步形成勞動用工市場化、員工能進能出的用工管理新機制。
(三)統籌兼顧,規范管理,認真組織各類市場化用工的清理和規范工作
各單位要結合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要求和《勞動合同法》的實施,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不同形式人員的混崗以及市場化用工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抓緊制定具體的清理、規范工作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要抓緊規范各類用工的勞動關系,對目前各類用工形式的勞動(勞務)合同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檢查。對沒有簽訂合同或合同過期的應按規定的程序清理。對不符合市場化用工規則的用工形式,要盡快進行規范。
規范用工引進程序。在公司「兩項制度改革」過渡期結束後,各單位要從嚴審核和控制各類用工計劃,規范運作程序,切實保障用工質量。市場化用工必須從已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用工計劃和人員的招聘歸口用工單位人力資源部門統一管理。
規范勞動合同管理。各單位要強化法律意識,實施全員勞動合同管理制度。不同的用工方式,需按照規范管理的要求,由不同的用工主體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全面建立起以合同管理為核心的用工管理機制。
(四)夯實基礎,完善制度,建立有效的用工管理監控保障體系
加強勞動用工基礎管理工作。在規范組織機構和崗位管理的基礎上,各單位要結合國家電網公司「SG186工程」,加速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步伐,並按照分級管理的要求,建立起標准統一、功能完備,覆蓋全員的人員信息庫。要建立統一的用工台帳,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集約化和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完善各類用工的信息統計、分析,實現對各類用工管理的動態掌控。
加快市場化用工管理的制度建設。針對加強和推進勞動用工市場化的實際需求,建立起依法合規、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用工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各項用工管理制度,推進市場化用工管理的制度化建設。
要加強用工管理的監督檢查。各單位特別是各地市供電公司要建立對市場化用工管理的逐級專項檢查制度,定期抽查市場化用工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定期檢查核對市場化用工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及時性,確保公司系統用工管理的規范有序。

⑥ 2018年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有哪些任務

12月26日消息,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26日透露,2018年國家能源局將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機制改革。

四是深化市場監管和行業監管。加大能源市場秩序、普遍服務、電力調度交易、管網設施公平開放、價格成本等方面的監管力度。

五是深化能源依法治理。要規范能源重大決策機制,完善決策事後評估制度,開展獨立第三方評估,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要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工作,加大能源普法力度,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好政策啊!

閱讀全文

與電力市場交易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
工行股票市值 瀏覽:649
期貨高開幾十個點 瀏覽:115
無抵押個人網上貸款 瀏覽:324
期貨漲10個點是多少錢 瀏覽:613
1063股票 瀏覽:767
丹華資本投資公告 瀏覽:782
銀行工作讓我買基金 瀏覽:539
蘭格網北京廢鋼筋價格 瀏覽:633
2019年4月最新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872
獅橋融資租賃總公司 瀏覽:819
伊朗的外匯管制 瀏覽:794
紅棗主力期貨 瀏覽:404
股票平權 瀏覽:544
紅棗期貨的紅棗規格 瀏覽:65
信託收稅嗎 瀏覽:58
民融資租賃 瀏覽:716
投資2萬億美元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