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4k黃金和22k黃金的區別
24K黃金和22K黃金都是黃金的一種,但是在純度等方面是不同的,它們的區別為:回
1、黃金純度不答同。24K的黃金為純度為含金99.99%的黃金,而金含量≥91.6%的k金。
2、黃金價值不同。24K金的純度較高,其單克的價值要比22K金高。
3、使用環境不同。24K金作為純度最高的黃金,是可以用於黃金交易的金屬;而22K金因其純度不夠高,所以通常用來作為首飾用金。
Ⅱ 24K黃金是什麼意思
在理論上100%的金才能稱為24K金,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中國規定:含量達到99.96%以上(含9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也叫千足金,社會上對24K金的認識就是千足金。
Ⅲ 請問黃金的18K,24K,22K,還有千足金各是什麼意思
1、18K黃金指抄含有75%黃金成份的飾襲品,其餘25%為其它貴金屬,刻有18K或750印記。
2、24k金常被人們認為是純金,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8%,有的商家為了炒作甚至推出「萬足金」的概念(含金量最高可達到999.9‰,但是萬足金的說法並沒有得到國家的承認)。
3、22K金是含量≥91.6%的k金。但國外也有低到91.3%者。22k金一度曾作為金幣的標准金。市場上有些戒指也採用22k金。但它的質地仍然偏軟,不能用於鑲嵌寶石。
4、千足金,含金量千分數不小於999的稱為千足金,是首飾成色命名中最高值。印記為千足金、999金、gold999或g999。黃金首飾的印記包括廠家代號、材料和純度,如:X金990、XAu990、X足金等。
5、萬足金,以含金量999.9‰的黃金為原材料,採用「無焊料焊接工藝」加工而成的首飾,無電鍍無焊料,整體品質一致,產品成色全部達到999.9‰的黃金飾品。
Ⅳ 黃金的18K和24K怎麼區分
1、黃金含量的區分
24K金一般指足金或千足金,而18K金即黃金佔比約為75%,其餘25%則為其他貴金屬。回
2、硬度的區分答
黃金的硬度是不高的,所以含金量越高的K金就代表著硬度越低,這樣看來,在硬度這一塊,18K金是贏了24K金的。
3、性質的區分
24K金在硬度和可塑性上升的同時,含金量還是很高,所以它的性質也是非常穩定的,不容易出現變色的情況;而18K金的性質就不是很穩定,容易出現褪色的現象。
(4)黃金24k的來歷擴展閱讀
事實上,各地的24k金的純度並不完全相同。日本、原蘇聯的24k金是含金99.99%,南非和我國早先大多數企業標准為99.6%,英國是99.5%,我國香港.澳門地區多採用>95.84%,我國新中國成立前舊飾品常為98.4%。
但2008年頒布的我國國家標准GB 11887——2008《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已規定24k的理論純度是100%。由於客觀上不可能達到這一理論值,所以已決定廢棄24k的標識,也即不應再有24k金的稱呼。
Ⅳ 24K金 足金 千足金 是什麼意思
24K是一種黃金製品成色標識。24k金常被人們認為是純金,但實際含金量為 99.99%(實為99.998%。我內國規定:容含量達到99.96%以上(含9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也叫千足金。社會上對24K金的認識就是千足金。
足金是含金量千分數不小於990的稱足金。印記為「足金」、「990金」、「gold990」或「g990」
(5)黃金24k的來歷擴展閱讀:
辨別摻假
1、黃金是否有白色亮點
用料剪將金條或金首飾剪斷,用放大鏡觀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點,由於黃金和銥無法融合在一起,則表示該黃金中摻有銥。
2、測比重。
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裡面有空氣。
3、真金不怕火煉。
把金條或金首飾放在火上燒一會,觀察其變化。由於銥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發生氧化反應,故純度不夠的金條會變灰;而純金經過火烤後顏色會紅得發亮。不過,此法對首飾可能有一定破壞。
Ⅵ 24K黃金和999黃金有什麼區別啊
黃金的純度不一樣,999足黃金是純度99.9%的黃金,用"k金"表示黃金的純度 ,
國家標准GB11887-89規定,每開(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金量為4.166%,
所以,24k=24*4.166%=99.984%(999‰)
(6)黃金24k的來歷擴展閱讀:
含金量千分數不小於999的稱為千足金,千足金——含量為99.9%,俗稱三個9
24K含金99%
黃金飾品的重量一律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其含金量應該使用「K金」(不含24K金)、「足金」(含金量不少於99%)、「千足金」(含金量不少於99.9%),不得使用「千足純金」、「純金」以及實際上不存在的「24K金」、「9999」等不規范的標准方法。
每開(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金量為4.166%
18k=18*4.166%=74.998%,24k=24*4.166%=99.984%
24K含金99%,22K含91。7%,18K含75。1%,14K含58。5%,12K含50%。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黃金飾品,分為足金和K金飾品,根據國家標准GB11887中的規定,常見的幾種黃金首飾含量為:
24K——目前市場偶見標有24K黃金飾品,根據國家標准,24K金含量理論值應為百分之百,金無赤足,因此嚴格的講,24K是不存在的,銷售中標有24K金是不正確的,不符合國家標准。
千足金——含量為99.9%,俗稱三個9。
足金——含量為99.0%,以上,俗稱二個9。
18K——含量為75.0%,K金的顏色有多種,通常有黃、紅、白色之分。其中白色K金,實際上是黃金與鎳、鋅、銅等元素的合金。它不是通常所說的白金飾品。白金是指貴金屬鉑(Pt)
Ⅶ 24K黃金是什麼意思
指99.99%純黃金
1、K:指黃金的純度。
2、純度:指色彩的鮮艷度。從科學的角度看,一種顏色的鮮艷度取決於這一色相發射光的單一程度。人眼能辨別的有單色光特徵的色,都具有一定的鮮艷度。不同的色相不僅明度不同,純度也不相同。例如顏料中的紅色是純度最高的色相,橙、黃、紫等色在顏料中純度也較高,藍綠色在顏料中是純度最低的色相。在日常的視覺范圍內,眼睛看到的色彩絕大多數是含灰的色,也就是不飽和的色。有了純度的變化,才使世界上有如此豐富的色彩。同一色相即使純度發生了細微的變化,也會帶來色彩性格的變化。
每開(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金量為4.166%,18k=18*4.166%=74.998%,24k=24*4.166%=99.984%
24K含金99%,22K含91。7%,18K含75。1%,14K含58。5%,12K含50%。
3.含量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黃金飾品,分為足金和K金飾品,根據國家標准GB11887中的規定。
常見的幾種黃金首飾含量為:
24K——目前市場偶見標有24K黃金飾品,根據國家標准,24K金含量理論值應為百分之百,金無赤足,因此嚴格的講,24K是不存在的,銷售中標有24K金是不正確的,不符合國家標准。
千足金——含量為99.9%,俗稱三個9。
足金——含量為99.0%,以上,俗稱二個9。
18K——含量為75.0%,K金的顏色有多種,通常有黃、紅、白色之分。其中白色K金,實際上是黃金與鎳、鋅、銅等元素的合金。它不是通常所說的白金飾品。白金是指貴金屬鉑(Pt)
4.檢驗
購買首飾時如何區分真假和質量呢?
一、
查看印記
國家標准規定,貴金屬飾品都應打有產地、廠家、材料和含量印記,無印記產品為不合格產品。如出現質量問題質檢機構可根據印記給予檢測判斷。消費者要根據印記購買自己需要的品牌和不同含金量的黃金飾品。
二、
感官檢驗法:
1、
看顏色:足金為深黃色,K金有黃、紅、白等多色,而仿金製品多為銅合金,顏色較淺。
2、
掂重量:黃金比重為19.3g/cm3大大高於仿金製品的比重,如一枚足金戒指為5克左右,而同樣大小的仿金製品一般不足3克重。
3、
試硬度:純金較軟,用大頭針可劃痕,用牙咬有牙痕。
俗話說「金無足赤」,一般黃金飾品中都含有1%以下的其它金屬。對於黃金製品含金量的成色問題,國家標准有很明確的規定,即商家銷售的每件黃金飾品必須掛牌標明其含金量和重量。黃金飾品的重量一律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其含金量應該使用「K金」(不含24K金)、「足金」(含金量不少於99%)、「千足金」(含金量不少於99.9%),不得使用「千足純金」、「純金」以及實際上不存在的「24K金」、「9999」等不規范的標准方法。
Ⅷ 24K金美容棒的黃金美容的由來和機理
黃金美容自抄古有之,本草綱目等醫葯著作中均有提及,更得到埃及艷後、慈禧等古人的擁戴,日本早在江戶時代(1600-1867)就將黃金用於化妝品中,有美白肌膚,治癒粉刺,延緩皮膚老化的功能,所以一直沿用至今。黃金是長生不老之輪,兼具鎮靜、排毒、袪皺等美容功效。因此24K金美容棒是在前人心得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做到了見效快、便捷、安全的全新美容產品。透過其24K純金脈沖波離子T字及圓頭部位,以每分鍾6000次微震動加速新陳代謝,有效舒緩疲勞,提升肌膚質數,有效淡化細紋,提升面部輪廓。
Ⅸ 黃金18K,24K,和千足金有什麼區別
黃金18K,24K(千足金)來的區別源:
1、含金量不同
18K黃金的含金量是750‰。
24K黃金(也叫千足金)的含金量是999‰。
2、顏色不同
18K黃金由於含有25%的其他金屬,因而可以製作成不同的顏色,如白色、黃色、玫瑰紅色等。
24k黃金(千足金)的顏色是黃色。
3、硬度不同
18K金硬度高,適合造型和鑲嵌,樣式比較多。
24K黃金(千足金)比較軟,造型上有一定難度,款式方面受到限制。
24K是一種黃金製品成色標識。24k金常被人們認為是純金,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8%,有的商家為了炒作甚至推出「萬足金」的概念(含金量最高可達到999.9‰,但是萬足金的說法並沒有得到國家的承認)。
在理論上100%的金才能稱為24K金,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中國規定:含量達到99.96%以上(含9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也叫千足金。社會上對24K金的認識就是千足金。
Ⅹ 黃金的18k、24k如何算出來的意義
黃金由於其珍貴性一直被人們視為金屬之王,同時它也是一種重要的保值商品。黃金價格在1999年創出世界新低,此後多年一直持續低迷,近兩年才步入升勢,尤其今年黃金接連爆出高價,黃金期貨價格日前已突破500美元/盎司。 一、黃金的歷史 黃金作為貨幣使用始於公元前3600年的埃及,世界上首次製造的金幣是在公元前650年前後的Lydia(西土耳其)。之後,波斯征服了Lydia,在統一整個東亞的過程中貨幣得到了廣泛的流通。 英國在1816年發布了《貨幣法》,正式過渡為金本位制,由此各國導入金本位制,其結果是誕生了國際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含義就是將黃金作為一國貨幣制度的基礎,將貨幣的單位價值與一定量的黃金價值掛鉤。 金本位制的世界貨幣制度在20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混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直到1917年,主要國家都停止了黃金的兌換。1919年英國再次恢復金本位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際貨幣制度混亂狀況加重,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游覽地布雷頓森林召開了由44國代表出席的國際會議,設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即世界銀行。這兩個機構代表的戰後的世界經濟秩序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制」,其目的就是將IMF加盟各國的貨幣與國際貨幣,即「黃金或與黃金掛鉤的美元」以一定的外匯比價掛鉤來彌補原先制度存在的缺陷,稱為「有管理的新的金外匯本位制」。 二、黃金的商品特性 在過去6000年中,人類發掘出的黃金總量預計約為14.26萬噸,其中15%已經消失,預計現在地球上存在的黃金約為12萬余噸。2002年時有關機構曾推測現在的埋藏量大約在8.9萬噸左右,以每年生產2500噸來計算,現有的金礦在35年後將全部開采完畢。 黃金具有不易腐蝕、延伸性好、柔軟易加工等特點,但由於黃金過軟,一般是與白銀、銅等合成後再使用,按合成的比率以「K」表示,24K的純度為100%的純金,18K的純度為24分之18,即75%。 三、黃金的供需狀況 黃金的供給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1.礦山新開採的黃金。在世界的金礦中,南非、美國、澳洲、加拿大的生產約佔了一半,世界上15家主要的礦山生產公司均分布在這幾個國家,不過近年來四國的產量在世界上所佔的比重正逐步減少,而南美的秘魯、阿根廷以及東南亞的產量在顯著增加。包括俄羅斯在內的CIS預計有相當大的黃金埋藏量,而中國的黃金產量從2000年開始也是連年增產,2004年的黃金產量為212.348噸,比2003年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