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要研究消費者心理學與行為與市場營銷的雙向關系
1、理論的指導來作用:市自場營銷的核心就是滿足消費者需求,只有通過研究消費者心理學與行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這種需求,才能使營銷活動有針對性,取得更好的效果。這也是理論的指導作用。
2、現實的借鑒作用:消費者的心理與行為對市場營銷決策有重要的影響,只有了解了消費者的真實心裡及行為,才能使營銷准確定位,及時把握市場機會。
2. 為什麼要學消費心理學
1959年3月9日,芭比娃娃誕生了,從這一日開始,她成了女人的代言人,她身上流淌著女人50年形象甚至說50年社會角色的轉變……
另一個無懈可擊的你
你可以不喜歡芭比娃娃,甚至你可以嘲笑喜歡芭比娃娃的女人們,但你不可否認,沒有一個女人如芭比那麼成功、那麼萬眾注目、那麼令人絕望的完美,她可以成為你想要的任何形象。事實上168cm,50KG,三圍99-45-83,豐乳、肥臀、纖腿的芭比的確讓男人們眩暈,但別因此就認定她就是男人的玩偶,芭比沒那麼膚淺,仔細數數芭比的職業,就不下100種,而當「芭比學」成為美國眾多大學的專門課程,人們透過芭比現象去探討女性心理、角色、男女關系,以及女性與社會的互動等問題,這才是我們應該去解讀的芭比,及其身後更具積極意義的社會現象。
從1959年,第一個芭比娃娃問世的時候,她並沒有像今天如此自信,當年,女權主義,女性解放還沒有成為社會思潮,女性也沒有今天這么強勢,RuthHandler創造她,她的初衷也只是為了逗女兒開心。所以如果上世紀50年代要找一個芭比娃娃代表的話,人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那個紅顏薄命的瑪麗蓮·夢露,而夢露的豐乳肥臀也成就了最初的芭比。那個時代的芭比如夢露般承載了男人們對女人的所有想像,完美青春的容貌,玲瓏的曲線,潮流的服裝,及百變的造型??芭比如夢露般為男人而生,為男人而死。
但隨後,芭比趕上了好時候,女權運動的興起,為芭比創造了全新的天地,芭比的社會含義更加深刻,她戴上了嬉皮士的頭巾,參與反戰,她有了自己的職業——醫生,宇航員,舞者等等,她不再是夢露,她是具體獨立社會價值的時代女性。到了上世紀90年代,芭比開始參政,在1992年成為美國總統候選人,1997年5月26日,芭比身穿中國皇室服裝慶祝香港回歸。1997年11月20日,義大利米蘭,身著D&G晚禮服的芭比出席為罹患乳腺患者募捐的慈善活動。2000年,她參加奧運會,為第27屆悉尼奧運會助威……時至今日,她是社會精英,她是成功企業家,她是社會活動家,她擁有愛心,擁有健康,她甚至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志願者。今天她代表的不是男人的夢想,而是女性的夢想——在大千世界裡,女性與男性一樣擁有選擇權,「千面女郎」芭比,正是女人為自己締造的完美夢想。
芭比走過了50年,她依然年輕、依然美麗,但她卻濃縮了女性解放的時代變遷。我們慶幸,我們是生在這個時代的女性,跨越了芭比的50年,時代給我們更多的選擇空間,我們可以選擇做家庭主婦、做女強人、做拜金女、做政治家、做學者,甚至只做一個喜歡夜蒲的性感女人,這都沒有問題,每一個對應的芭比都更形象更具體地描述你的夢想,當然她總是要命地比你美麗、比你更動人,但這有什麼關系呢?就當她是另一個無懈可擊的你,在這個世界上盡情地爽。
小女孩心中的完美女神
二戰之後,中產階級開始逐漸嶄露頭角。伴隨這個階級的興起,他們的審美觀念也開始影響起流行風尚。觀念相對保守的中產們,自然將金發碧眼的「標准」美女形象當作審美的模板。而此時,一項將改變人類價值取向的東西出現了,這就是口服避孕葯。避孕葯把大眾心目中「性」與「生育」的紐帶一刀斬斷,將女性的魅力,全部牽引到感官刺激上。在本來就衣食無憂的中產心中,隱秘的享樂主義開始慢慢滋生,他們夢寐以求的是天使與魔鬼的混合體。從此,女性開始從掌管人類繁衍的神壇上一步步走下,最終變成一個世俗社會里不可缺少的「性感」符號。
最能代表這一時代女性形象的,非瑪麗蓮·夢露莫屬。這位擁有金色頭發、嬌美面龐和充滿稚氣聲音的青春女子,可以說是完美實現了中產階級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但這還不夠。瑪麗蓮·夢露並不滿足於自己的先天容貌,為了完成自己纖腰一束的夢想,她不惜抽掉了自己的兩根肋骨。在視覺上,收緊了的腰腹部,更反襯出她胸部與臀部的豐滿圓潤。這從完美身材的基礎上更走近魔鬼體形,無疑給了大眾最具震撼力和想像力的視覺沖擊與性暗示,故此她才能在美女如雲的好萊塢一炮而紅,成為那個時代男人女人心中的「完美女性」。
芭比娃娃最初的誕生,可以說正是這種審美的產物。金發、豐胸、細腰、長腿,那在人體上幾乎實現不了的比例,成為芭比征服世界的秘密武器。自從芭比一問世,她就成為小女孩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在28厘米高的芭比身上,籠罩著的其實是孩子們一個個對未來的憧憬。
獨立自主的精神勃發
1963年,被稱為第二次女權運動之母的貝蒂·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奧秘》一書,其中揭露了「幸福家庭主婦」——這個曾經被千百萬中產階級婦女效仿的典型形象背後的黑暗與痛苦。女權運動的第二次高峰因此到來。這本書不啻為一顆威力巨大的炸彈,毫不留情地將男權社會中那些美麗的謊言轟開了一個缺口。很多感同身受的女性開始選擇組織起來交流思想和人生體驗、發表文章、創辦刊物、集會遊行,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反對社會長期以來對女性的歧視。歷經了十幾年的抗爭,女權運動終於改變了女性地位低下、依附他人的形象。時至今日,活躍在國際科學界、文化界、經濟圈、政壇上的女士們,都直接或間接受惠於四十年前那場轟轟烈烈的女權運動。
生於1937年的明星簡·方達,無疑是那個時代女性追求獨立自主精神的最好象徵。她不但演技出色,靠《柳巷芳草》中的表演獲得1972年度的奧斯卡影後,而且有不輸任何男性的獨立人格。1972年越戰期間,簡·方達親赴河內慰問兒童,她頭戴鋼盔,在北越一座高射炮旁留影,從此留下「河內的簡」(HanoiJane)的昵稱。簡·方達是激進的民主黨支持者,因為黨派之見支持共和黨的詹姆斯·史都華、約翰·韋恩等長期關系緊張。而這兩人,不但同為好萊塢巨星,更是簡·方達父親的好友。從這些軼事都可以看出,簡·方達身上洋溢著無所畏懼的女權主義精神。
70年代的芭比,最大的特色是能開口說話,有了活動的關節,這讓芭比能參與各種新活動,包括體操、馬術、芭蕾舞等。如果僅僅把它當作商家的一個小花招,那就錯了。它預示著芭比再也不是一個好看的花瓶,而能自由參加一系列社會活動,這正反映著女權運動的核心,女人可以參與的領域逐漸擴大,並且個性逐漸明朗。
如果我們現在來探討80年代的女性形象,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流行元素都指向著女性的職業化。經過60、70年代的斗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推掉家務,走出大門,進入職場從事能顯現自己價值的工作。其時適逢冷戰高峰,美國大張旗鼓地進行著「星球大戰計劃」,同時國內全力推動經濟發展,這些都在為美國社會創造著更多的工作機會,也在無形中刺激著女人們的工作熱情。這個時代的女性,無不以有一份傲人的履歷為榮,她們樂意身穿寬肩西服套裝,頭發被摩絲高高固定在前額之上,手提公文包疾走如飛,擁有一份高尚職業的強勢形象,成為女性回擊男權社會的最強音,甚至可以說是至高意義上的反叛。
恐怕再也找不出像麥當娜那樣適合為「反叛」代言的明星了。1978年,還在上大學二年級的麥當娜就毅然中斷學業前往紐約發展。1983年,麥當娜出版了首張專輯《MADONNA》,其中那蜂刺狀頭發、裸露的腹部、超短裙和帶著宗教色彩的裝飾品讓人印象深刻。此後麥當娜的每一次出現都在為叛逆這個詞彙做著注釋。帶有瀆神意味的MTV,取名《性》的自傳性寫真,多次引人矚目的婚姻,這一切似乎在大聲地告訴全世界,女性的強勢,將永遠沒有止境。
八九十年代的芭比進入了「大明星時代」。從1991年起,一系列著名設計師開始為芭比設計衣服:迪奧、CK、BillBlass、Vera Wang的合作,無論是商業價值還是收藏價值,芭比都可以傲視其他玩具。和現實生活中女性地位不斷提高一樣,芭比——這個經典女性形象,它的影響力也達到一個巔峰。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3. 心理學為什麼研究人的行為
行為心理學,顧名思義,是研究行為背後心理原因的學科,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行為心理學主張以客觀的方法研究人類行為,從而預測和控制有機體行為。
行為心理學主要分為兩大流派,分別是古典行為主義學派和新行為主義學派,古典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還有霍爾特、亨特、拉什里和魏斯。新行為主義主要代表是托爾曼、赫爾、斯金納、班杜拉等。
從行為心理學角度,觀察行為背後原因,讓心理活動描寫有章可循
01 了解忌妒心理背後的原因,讓人物鮮活得呈現在人們的視野里
人們的行為很多是與忌妒有關的,比如說,婚姻關系中的矛盾源於忌妒,出現一些搶奪他人財物或者謀害他人性命的行為,也很多處於忌妒心理。那麼忌妒心理是怎麼產生的呢?
之所以出現忌妒心理,是有那些能引起我們產生愛的條件的人。這個不難理解,一個人之所以忌妒,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愛的連結。
忌妒心理在文學作品或影視劇中是運用較多的心理活動描寫,很多哀怨情仇來自於忌妒。當然,生活中的忌妒現象也很常見,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這一句話說得一點不假。
例如,很多婚姻關系出現裂痕,根源在於忌妒心理造成。運用到創作之中,可以是這樣。
描寫一對夫妻,男方的妻子比較年輕漂亮,男方的個性特徵是自尊心強,並忌妒心較強。在劇情發展過程中,由於妻子做銷售類的工作,經常出外應酬,避免不了與其他男性接觸。如果男方發現妻子與其他男人接觸密切,就會不自然地出現忌妒心理,然後與妻子發生矛盾。
當男方出現忌妒心理時,產生忌妒行為一般是:拒絕和妻子談話,並且行為上牙關緊閉,眼睛眯起,頜骨「發硬」,全身肌肉處於緊張的狀態。這個忌妒的行為表現,可以在文學作品中做表情細節描寫。
一個作品中,創作者可以把忌妒心理描寫得唯妙唯俏,所刻畫的人物深入讀者或觀眾心理。我們見過很多作品中的負面人物,他們因忌妒生恨,從而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壞男女主角的關系,而被讀者或觀眾恨之入骨,甚至出演影視劇的負面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也引起讀者或觀眾的「群起而攻之」,這都是創作者善於觀察人們心理活動,善於刻畫描寫的緣故。
從行為心理學角度,觀察行為背後原因,讓心理活動描寫有章可循
02 人格心理學揭示最真實的人格魅力
行為心理學認為人格形成不是天賦和遺傳,是後天通過塑造而來。我們要想知道一個人的人格是怎麼樣的,只能通過觀察他在日常復雜活動中的行為表現。
4. 求心理學大神舉幾個生動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為什麼要研究心理學
套用教科書的話,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和行為的學科,以達到分類、總結甚至預測的目的。現在神經科學的出現,結合心理學以往的研究,相信在未來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當然也是很危險的拉。具體例子的話,比如Neuromarketing:了解客戶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什麼選擇,他們的偏好等,有利於產品的銷售和推廣。Neurointerface:想一想以後用腦子來打字,用腦子來玩游戲,用腦子來和別人談話,簡直酷斃了好嗎。Criminology:通過對犯人人格行為等的經驗總結,有效縮短辦案時間,並提高鑒定嫌疑人的幾率,甚至能防止連環殺人的發生等。Clinical Psychology:不然抑鬱症發了自殺,誰有權威來勸阻你;老公出軌了,誰有能力來寬慰你 etc.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帕金森,阿茲海默症等,目前還沒有找出有效療法,這種研究直接救人性命。Cognitive Psychology:研究我們是如何處理信息,記憶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心理學模型加以神經系統的知識,能研發出一種有效提高記憶力的葯物什麼的,世界上還會有學渣嘛。Social Psychology:學習在群體中的人的想法和行為,小至家庭中至企業大至國家甚至種族。此類研究有助於提倡兩性平等、種族平等,不失為人道主義的最佳拍檔。還有好多心理學的小分類就不一一例舉了,總之一個學習人的想法和行為的學科,其重要性和影響力是不可估計的。
求採納
5. 怎樣研究消費者的購買心理
在商品繁多的市場上,顧客對某一商品買還是不買,是由人們的心理動機決定的。分析顧客的購買心理,對生產經營者發現市場機會,採取相應措施促成交易,有重要意義。
認真研究顧客的購買心理,是做好買賣的重要條件。顧客的購買心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理智型。這類顧客具有一定的商品知識,注重商品的性能和質量,講究物美價廉。
(2)選價型。這類顧客又分兩種:一是以價格低廉為選購商品的前提條件,對「優惠價」、「削價」商品特感興趣;二是對高檔、高價商品感興趣,認為一分錢一分貨,要買就買好的(即貴的)。
(3)求新型。這類顧客愛趕「時興」、講「奇特」,追求商品的新穎樣式,往往不問價格、質量。
(4)求名型。這類顧客崇拜名牌產品,在選購時特別注意商品的牌子,對價格高低並不過多考慮。
(5)習慣型。這類顧客對某些廠家、商標的商品熟悉、信任,或因職業、年齡、生活習慣不同,形成一種使用某種商品的習慣。
(6)不定型。這類顧客大多數不常買東西,對市場情況和商品性能不熟悉,購買時猶豫不決,反復徵求他人意見。
農戶在農產品的經營過程中對消費者的購買心理要細心觀察研究,針對不同的心理類型,採取不同的措施,做好服務工作,使消費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樣就會把自己的買賣做活、做好。
6. 為什麼要研究顧客消費心理
要使某種商品流行起來一般分為普通老百姓和富人。發源於普通老百姓的東西一般來勢很兇猛,而且流行面廣,但維持的時間卻很短。另一種發源於富人,此流行趨勢雖然發展較慢,但持續時間卻很長。一般從富人普及到老百姓至少需兩年的時間,而有這兩年內一旦把握住流行趨勢,就可以達到財務成功。
一般人都羨慕上流社會。而且願與上流社會的人交往,上流起會中流行的衣飾、風格無疑對一般人具有很大模仿心理,從而使許多人趨之若騖。
於是,藤田先生在經營過程中,首先把對象放在上流社會中有錢人的流行趨勢上,無論是鑽石的花樣,服飾的色彩,還是手提包的樣式都是按照有錢人的喜好特製的。結果,他的生意不僅暢銷,而且從未發生過「流血大拍賣」的事。
當然,藤田先生之所以能戰勝競爭對手,還在於他善於從實際出發,靈活多變,絕不跟風購選在歐美最風行的服飾,因為歐美的服飾只適合那些金發碧眼、身材修長的歐美姑娘,而日本婦女的黃皮膚、黑頭發、個子矮小,和那些服飾很難和諧。有錢的人,即使錢再多,也不會拿錢去買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所以,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商人們,雖然片面地趕上了有錢人的時髦,但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還免不了虧本。
猶太人認為,商場瞬息萬變,能夠把握一種流行趨勢實屬不易。因此,每一個生意人在做出任何一項決策前必須仔細研究分析市場,既要能趕上潮流,還要超前於潮流。因為人們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市場也在不斷變化,今天暢銷的產品,也許明天就無人問津了。靈活地動用「向上看」的經商技巧,成功就在眼前。
7. 你認為做交易,技術與心理博弈哪個更重要
在大家剛接觸股市的時候大部分最為在乎的就是股票操作的個股技術方法,在大量學習股票技術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交易情況也不理想,這個時候有人給你分析最大的問題在於操作心理和心態問題,無法在交易過程中做到知行合一,市場的波動會造成心理情緒面的變化,造成在實際操作過程無法按照本身的技術知識在進行交易。這時候很多投資者就會產生一個疑惑,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到底是技術重要還是心理博弈或者心態重要,下面我說說我在操盤過程中覺得兩者哪個更為重要。
總結:通過以上技術分析和心理博弈分析後情況,我們發現必須要有著深厚技術功底才能做好心理交易博弈,沒有扎實的技術功底去揣測心理博弈,大部分也是屬於臆想情況,所以並無存在哪個更為重要,而是在沒階段層次的重要性的先後問題,心理博弈中有幾句名言送給大家「人家貪婪的時候我恐懼,人家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希望往往在絕望中誕生」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8. 交易心理為什麼重要
看自己情況,如果在做交易時沒有害怕、急躁、驕傲等心態影響你的話,證明你還過硬。否則需要學一下交易心理,確實重要。
9. 研究消費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消費心理學的現實意義就是讓你知道人們的消費習慣,這樣子在搞銷售套路的時候,就能夠針對消費者的心理,進行更好的銷售推銷。
10. 簡述研究消費心理的現實意義
消費者心理學是研究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和勞務的行為規律的商業心理學主要研究領域之一。這里涉及商品和消費者兩個方面。與前者有關的研究包括廣告、商品特點、市場營銷方法等;與後者有關的研究包括消費者的態度、情感、愛好以及決策過程等。消費心理學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與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有密切聯系。消費者心理學是從廣告心理學發展而來的。早期的消費研究主要是從消費者收集信息,以便製作更有效的廣告。後來,重點轉向研究產品設計前後消費者的意見和態度。這樣一來,消費者心理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到1960年,美國心理學會正式組建了消費者心理學分支。中國的消費者心理學研究還處在初期發展階段。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這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自從消費者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以來,研究重點有所改變,從著重研究消費者購買活動轉向於更一般更全面地研究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決策觀就是一例。這種觀點認為,購買只是購買過程的一個階段,消費者心理學還應當研究購買前後的事件。要全面研究消費者的行為,研究影響這個行為的一系列社會、個人和體制變數。不僅要研究說服消費者購買已有產品的問題,還要研究消費者需求什麼以及消費者福利等問題,進一步還要研究消費行為的兩個方面,即社會對消費者的責任和消費者對社會的責任,前者包括衛生和文化娛樂系統的責任,後者包括消費者保護公共衛生、防止污染的責任。產品測驗是一類課題,它研究產品的特點和消費者對產品特點的反應。這種研究誦常採用蒙目測驗來確定產品的非視覺特點是否是該產品特有的,如飲料的味道產品的改進和新產品的開發主要依賴於通過產品測驗從消費者收集到的信息。另一類課題是消費者調查,主要是了解消費者的態度和意見。這種調查既包括消費者對現有產品和勞務的意見,也包括有助於新產品設計的一般意見。所採用的方法既有一般人格測驗法,也有為研究某一產品市場特製的測驗法,既可用客觀量表,也可用投射量表。市場區分也是研究課題之一。它的目的是把握市場需求的現狀和動態,有針對性地開發應需適銷產品。市場區分是按不同的需要內容、不同的購買能力和購買願望等標志對消費者作出的劃分。一項心理市場區分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齡、性別、收入、地區的消費者之間存在著幾種需求上的明顯差異。家庭生活周期的觀點是市場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列出成人生活周期的不同階段,仔細研究每一階段的特點,顯然具有市場營銷的意義。從年輕單身階段到新婚階段到生兒育女階段到兒女成人離開家階段,各階段有不同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