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線上與線下同價的蘇寧易購需要面對哪些問題
可能作為旁觀者,大家對於這個承諾信任度不高,因為線下實體店除了店面租賃還有員工費用、稅收等雜七雜八因素,怎麼想都不可能與線上成本一致,如果實現價格統一,那麼只能說線上要賠錢或是不賺錢。 其實關於這個價格統一,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至少從我的角度上看,蘇寧的想法要遠高於實際情況。因為蘇寧自從提出了雲商概念就一直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到互聯網上,可是互聯網因素已經被阿里和京東做到了極致,蘇寧再想做出花樣,難度可想而知。可是蘇寧就是不認輸,這才產生了涉及到大家都不敢動的領域,那就是線上與線下的價格統一。如果真的實現這個標准,那麼對於提升蘇寧易購的市場競爭力無疑將是巨大的,因為相比於其他電商平台,蘇寧易購最大的優勢就是存在線下優勢,如果大家能夠在網上選購,然後在線下體驗進而完善自己的產品感覺,那麼這樣的交易是最讓消費者放心的。這樣一來蘇寧易購將成為大家的購物首選。 做成的成果當然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但是過程蘇寧想過沒有。做一家線上與線下價格統一的綜合商城,其對於資本的壓力必然是巨大的。而這個過程中蘇寧要與各大品牌商或是渠道商做好溝通,只有得到大家的支持蘇寧才能把這事做成。因為蘇寧作為一個平台,其對於價格的掌握主要體現在規模帶來的市場議價權上,最終的成本還是要看生廠商的臉色,人家不願意降,你再怎麼強求也是無果。 而且諸如此類雲商的購物一體化概念,至今還沒有人在中國電商市場嘗試,蘇寧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壓力和機遇並存。況且好與不好都要消費者說了算。從前幾次的價格戰效果來看,消費者對於蘇寧的印象要強於國美、庫巴,但弱於京東、天貓,如果想要將自己的這個互聯網電商概念讓更多的人接受,就必然要拿出不一樣的誠意。眼下京東6.18就要搞促銷了,對於蘇寧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之前想與京東開戰就找不到機會,這下蘇寧易購可以盡情的展示自己的資本實力了。 不過話說回來,蘇寧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不僅與資本實力相關,與它自身的硬體發展進程也緊密聯系,看看蘇寧易購近些年的戰略布局,我們能發現其作為傳統電商對於互聯網的布局重視性非同小可。不僅將線上銷售額計入各地區銷售業績,而且還對蘇寧易購的品牌宣傳進行不計回報的投資,這的確是一種魄力。就最近的報道稱,蘇寧易購作為銷售平台,其擁有的地產竟然與萬達想媲美,要知道萬達是一個專注於房產的企業,此番對比能讓我們感受到蘇寧的財大氣粗,不過問題就出現了,因為物流配送同時還涉及到安裝及售後,就算是時下家電零售渠道的配送方式,也一般是由供應商或第三方配送,門店本身參與配送的比例並不高。蘇寧難道還要去建立自己的全配送體系嗎?我想可能性並不大,因為已經投資巨額資金在物流上,再去做配送中心和體驗中心,對於實體店蘇寧的利潤壓縮是巨大的。 蘇寧想去做不一樣的電商很值得稱贊,也值得鼓勵,因為商業社會就需要這樣的企業出現,不過我想蘇寧應該想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去你家體驗的消費者就真的只是購買你家的產品嗎,還是體驗完之後去京東?因為這個過程是不可控的,也就是說蘇寧易購提供線下體驗店的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吸引來很多用戶,但是如何保證這些流量會直接轉變成自己的交易額就是蘇寧倡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前提。畢竟誰都不想給別人辛苦做嫁衣。 線下與線上同價必然會自己的利潤受損,這點顯然易見。但是如果這個利潤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對手的發展,那麼就是值得的。轉換過來想,如果蘇寧的這招能夠讓以3C起家的京東失去或是減緩發展速度,那麼蘇寧的做法就是有意義的。那麼事情的結果能否如蘇寧所想。就目前的情況來看,3C同價不會讓蘇寧大出血,同樣也不會讓京東喪失發展動力。
② 劉強東買永輝超市賺了42億馬雲入股蘇寧雲商是什麼情況
是跟著強東買永輝超市,還是跟著馬雲買蘇寧雲商,差距還真有點大了。前者已經賺翻倍,後者還被套了6.66%。
今日四位元老級的高管離職的公告,讓永輝超市引發市場關注。高管離職,永輝超市股價今日卻逆市上漲5%創歷史新高。有一種說法是,這幾位高管的離職,是為讓公司成為更加開放是科技型公眾公司,更能適應新零售升級的步伐。
截至今日收盤,永輝超市股價報收8.72元,今年以來已經上漲82.05%,股價已經超越2015年6月的歷史高點(復權)。如此強勁的股價表現,讓人想起兩年多前劉強東可是買了這個股票,東哥果然是牛!
兩年前的2015年的8月份,雖然A股還在異常波動的動盪中,兩家電商巨頭卻同時與兩家A股零售龍頭合作了起來。劉強東要入股永輝超市,馬雲要拿下蘇寧雲商的股份。蘇寧雲商和永輝超市,可是A股零售板塊排名前兩大的龍頭。
定增完成後至今,蘇寧雲商在今年6月份實施了10派0.7元的現金分紅,如今蘇寧雲商最新股價為14.09元,算上分紅復權股價為14.16元,仍然低於15.17元的定增股價,淘寶參與定增如今仍然浮虧6.66%,浮虧金額為18.8億元。
盈虧還真不好說呢。
③ 蘇寧的三個渠道 哪個佔比多蘇寧天貓店 線下店 蘇寧易購
蘇寧易購。蘇寧易購是蘇寧直營的官方平台,佔比自然比較多。相對於線下店,網購的人數還是更多的。而蘇寧天貓店只是蘇寧在淘寶的一個渠道而已。
④ 電子商務交易額是怎樣統計出來的
後台數據會幫你統計的,而且軟體現在網上有很多都能實現這個功能
⑤ 線下實體年營業額10億左右的品牌,能申請天貓嗎
不誇張鐵定可以,在符合基本條件的情況下天貓會考核你的品牌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如果線下有年營業額10億的品牌,天貓是很歡迎你入駐的。
⑥ 蘇果超市是線上銷售額多還是線下銷售額多
蘇果超市這個應該是線下的銷售額會更加的多一點,因為剩下的說是可能是銷售力度是不太好的,所以這個應該是不太好的。
⑦ 蘇寧的員工說蘇寧線上的貨要比線下的差
進貨渠道確來實是不一樣的自,給你舉個例子你在商城上下單買xr,選擇自提。就是蘇寧實體有貨也不會給你,得等到配送的到貨了在給你,說明什麼問題,就是質量有區別。最次的是天貓蘇寧,其次是蘇寧易購app,最好的是蘇寧易購實體
⑧ 雙十一線上「5000億」的銷售額背後,線下的零售行業收入如何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活動已經結束,今年大促銷期間的總營業額接近5000億。 5000億元的概念,按當前7.01美元兌1美元的匯率計算,相當於711.27億美元。它在2018年國家的GDP排名中排名第74位,相當於2018年緬甸的總GDP。微信幾天前發布的《2019小程序「買買買」報告》指出,從11月1日至11日,包括便利店,超市,新鮮水果和蔬菜等其他零售渠道中的小程序數量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
實體零售經歷了電子商務沖擊的痛苦時期,並通過不斷的自我調整重返正軌。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線下購物商場和商業步行街回潮趨勢已經明顯。有鑒於此,我希望公眾能理解一點:雙十一已經到了第11年,即線上有線上的狂歡,線下有線下的玩法。
⑨ 浮虧60億 馬雲被蘇寧雲商忽悠了嗎
自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資本市場一直在追尋其投資和並購的標的。近日,阿里戰略投資三江購物的消息一經確認,零售業也成為當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投資板塊。
2016年11月21日復牌以來,三江購物股價已從停牌前的12.71元漲至40.69元(12月9日收盤價),13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達220%。如果計算阿里入股三江的平均成本(入股價格11.2元,持有1.75億股),馬雲已賬面浮盈52億元。
事實上,自2015年以來阿里系就不斷加大對傳統零售企業的投資,先後投資銀泰商業(持股37.89%)、新加坡郵政(10.18%)、亞博科技(31.36%)、蘇寧雲商(19.99%)、中國擎天軟體(13.32%)和三江購物(25%)。
而這其中,又以蘇寧雲商的戰略入股涉及金額最大。2015年8月,阿里與蘇寧雲商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阿里集團投資280億元人民幣參與蘇寧雲商的非公開發行,占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雲商的第二大股東。阿里入股蘇寧的價格是每股15.17元,而截至2016年12月9日,蘇寧雲商的收盤價格為12.11元,以阿里持股18.6億股計算,馬雲這筆投資賬面浮虧56億元。
雄厚阿里系在資本市場有「點石成金」之術,被其看中的公司都是身價倍增,而唯獨蘇寧是個例外。280億入股一家經營虧損的公司,賬面浮虧最高時多達90億元,馬雲與蘇寧的戰略合作或許並非「有錢任性」那麼單純。
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馬雲在演講中表示:「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
大變革將至,而作為一家年營業額有1500億元的傳統零售企業,蘇寧在未來的阿里新零售格局中必定會扮演重要角色,而它也正在積極轉型。
2016年10月29日公布的蘇寧財報,給投資者展示出「一好一壞」兩個信息:壞消息是公司依然虧損,1—9月蘇寧營業收入1038.63億元,凈利潤-3.04億元;好消息是第四季度有望由虧轉盈:公司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為351.48億元,凈利潤-1.82億元,同比減少虧扣1.13億元。同時公司預告,四季度凈利潤將有望達到0~5000萬元。
盡管蘇寧2016年全年凈利依然是虧損狀態,但如果第四季度能夠實現由虧轉盈,其在2017年度或將實現全面盈利。
在持續了近三年的深度調整後,蘇寧將重回盈利軌道,這對所有的蘇寧投資者都是個大利好。這一次,除了其零售業務外,物流和金融兩大業務的發展,也為蘇寧注入了新活力。
經過兩年多的調整,蘇寧線下渠道結構化調整已基本完成,虧損店面也在大比例縮減。2014年蘇寧總店面1638家,虧損店442家,虧損率27%;2015年總店數1513家,虧損290家,虧損率19%;而到2016年截止3季末總店數1501家,虧損店僅有150家,虧損率10%。到年末,蘇寧虧損店數還將繼續下降至不足百家。
一方面減少虧損店面,全面清理四線城市的連鎖店;另一方面,蘇寧將投入重金在四線城市建設大量的農村電商服務站。目前,蘇寧連鎖店面主要集中在一二三線城市,而在四線城市,蘇寧將不斷關閉原有連鎖店,改造成蘇寧易購服務站。蘇寧線下未來著力點將在農村服務站建設上面,預計2020年門店服務站數量將達到7000家,其中自營5000家,加盟店2000家。根據市場調研,當前這類門店的日均銷售額約在2~3萬元,如果7000家的網路覆蓋完成,其年營業額預計將接近800億元。
在改造和重構線下渠道的同時,蘇寧還與阿里共同成立貓寧電商,作為蘇寧旗艦店。旗艦店接入阿里平台入口,享受天貓與蘇寧雙重品牌疊加效應,2016年「雙十一」蘇寧旗艦店經營額位列第一位。同時,阿里還與蘇寧設立貓寧超市,布局購物新業態。
線上業務背靠阿里,線下業務深耕四線城市,傳統零售業態下再結合蘇寧在金融、物流等方面的優勢,未來新零售模式已雛形初現。
目前,蘇寧金融手握11張金融牌照,業務涉及支付業務、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投資理財、保險和眾籌,牌照數量僅次於螞蟻金服,已躋身國內互聯網金融第一陣營,是公司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
2015年底,蘇寧金服實現營收4.2億元,同比增長250%,凈利潤6800萬元,首次由虧轉盈。目前,蘇寧擁有海量用戶資源(2.7億會員+5萬供應商)、龐大消費場景和豐富生態圈(零售+置業+體育+視頻),如果能將這些大量寶貴的客戶資源轉化為金融用戶,蘇寧金融也將在未來幾年實現幾何級增長。
再說物流,蘇寧雖不是專業物流公司,但其所擁有的倉儲面積和土地儲備卻讓國內很多的物流公司眼熱。
2015年蘇寧倉儲面積約為455萬平方米,2016年第三季度增至478萬平方米,倉儲面積遠高於順豐(300萬平方米)、申通(150萬平方米)、圓通(140萬平方米)和韻達(100萬平方米)快遞。特別是高標倉庫面積位列全國第二位,僅次於普洛斯。普洛斯是世界領先的物流配送設施和服務的投資開發商,亞洲最大的工業和現代物流設施提供商與服務商,管理300億美金物業資產。
與其他零售商相比,蘇寧物流能力遠超對手,管理水平市場領先。在阿里系入股之後,蘇寧物流還可承接菜鳥網路訂單,其資產利用效率也有望大幅提升。預計2017年蘇寧日均有望承接阿里訂單量為約為80~100萬單,年業務量約為3億單。
同時,蘇寧目前工業土地儲備約為1萬畝,可按照150~200萬平方米的年推進速度自建倉儲。預計2017年蘇寧自有倉儲面積將達到550萬平方米。
標准排名認為,在電商沖擊放緩的同時,蘇寧的線下業務架構和戰略方向已調整完畢,線上與阿里在各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公司整體開始步入收入快速增長和虧損額收窄並逐步扭虧的正常經營軌道。同時,蘇寧金融開始進入爆發性增長階段,物流也可承接菜鳥訂單,蘇寧將在2017年迎來業績拐點,扭虧為贏。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投資被忽視了,在阿里入股蘇寧的時候,蘇寧也用140億換來2780萬股阿里股份,蘇寧入股的價格約為77美元,入股後阿里股價最高漲至110美元,目前股價是93美元,蘇寧這筆投資賬面已浮盈30億元。如此看來,阿蘇合盟,蘇寧佔了一個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