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㈡ 現金凈流量比率的指標說明
現金凈流量是年度內現金流入量扣減現金流出量的余額,可通過企業的現金流量獲得。這一指標越高,說明企業支付當期債務的能力越強,企業財務狀況越好;反之,則說明企業支付當期債務的能力較差。
㈢ 現金流量表主要分析哪幾個重要指標
你好,淺談現復金流量表指標:(制1)在正常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財務費用+本期折舊+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攤銷)。計算結果如為負數,表明該企業經營的現金收入不能抵補有關支出,存在經營困難。
(2)現金購銷比率。在一般情況下,這一比率應接近於商品銷售成本率。如果購銷比率不正常,可能有兩種情況:商品呆滯積壓;經營業務萎縮。兩種情況都會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用公式表示為:
現金購銷比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到的現金
(3)營業現金回籠率。此項比率一般應在95%左右,如果低於95%,說明銷售工作不正常或銷售信用政策不適當;如果低於90%,說明可能存在比較嚴重的虛盈實虧。用公式表示為:
營業現金回籠率=本期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回的現金/本期營業收入×100%
(4)現金購銷比率。這一比率可以與企業過去的情況比較,也可以與同行業的情況比較,如比率過大,可能是人力資源有浪費,勞動效率下降,或者由於分配政策失控,職工收益分配的比例過大;如比率過小,反映職工的收益偏低。用公式表示為:
支付給職工的現金比率=用於職工的各項現金支出/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回的現金,祝你順利。
㈣ 現金凈流入與現金凈流量的差別
【回答】現金凈流入與現金凈流量的差別
現金凈流入是指現金流入和與現金流出的差額,而現金流入量是指投資項目增加的現金收入額或現金支出節約額。
【附】現金凈流入與現金凈流量的簡介
現金凈流入,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現金流入量減去所有的支出,得出的代表經營成果的利潤額。如果是結果是正數代表盈利,如果是負數代表支出數大於支出所帶來的收入,處於資金回收階段。到企業制定的目標完成的時,進行結算時的現金凈流入代表了企業的盈虧。
現金凈流量是現金流量表中的一個指標,是指一定時期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流入(收入)減去流出(支出)的余額(凈收入或凈支出),反映了企業本期內凈增加或凈減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數額。
㈤ 求一份關於現金流量表指標分析研究的英文資料
英文的沒有
現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實現制為編制基礎,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情況的報表。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該表的結構及特點,分析其內部構成,又要結合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進行綜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觀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因此,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現金流量及其結構分析
企業的現金流量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三部分構成。分析現金流量及其結構,可以了解企業現金的來龍去脈和現金收支構成,評價企業經營狀況、創現能力、籌資能力和資金實力。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l、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購進商品。接受勞務付出的現金進行比較。在企業經營正常、購銷平衡的情況下,二者比較是有意義的。比率大,說明企業的銷售利潤大,銷售回款良好,創現能力強。
2、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總額比較,可大致說明企業產品銷售現款占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突出,營銷狀況良好。
3、將本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上期比較,增長率越高,說明企業成長性越好。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當企業擴大規模或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時,需要大量的現金投入,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補償不了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但如果企業投資有效,將會在未來產生現金凈流入用於償還債務,創造收益,企業不會有償債困難。因此,分析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應結合企業目前的投資項目進行,不能簡單地以現金凈流入還是凈流出來論優劣。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一般來說,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大,企業面臨的償債壓力也越大,但如果現金凈流入量主要來自於企業吸收的權益性資本,則個僅不會面;臨償債壓力,資金實力反而增強。因此,在分析時,可將吸收權益性資本收到的現金與籌資活動現金總流入比較,所佔比重大,說明企業資金實力增強,財務風險降低。
(四)現金流量構成分析。首先,分別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和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占現金總流入的比重,了解現金的主要來源。一般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占現金總流入比重大的企業,經營狀況較好,財務風險較低,現金流入結構較為合理。其次,分別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投資活動現金支出和籌資活動現金支出占現金總流出的比重,它能具體反映企業的現金用於哪些方面。一般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比重大的企業,其生產經營狀況正常,現金支出結構較為合理。
二、現金流量表與損益表比較分析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期間經營成果的重要報表,它揭示了企業利潤的計算過程和利潤的形成過程。利潤被看成是評價企業經營業績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但卻存在一定的缺陷。眾所周知,利潤是收入減去費用的差額,而收入費用的確認與計量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廣泛地運用收入實現原則、費用配比原則、劃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則等來進行的,其中包括了太多的會計估計。盡管會計人員在進行估計時要遵循會計准則,並有一定的客觀依據,但不可避免地要運用主觀判斷。而且,由於收入與費用是按其歸屬來確認的,而不管是否實際收到或付出了現金,以此計算的利潤常常使一個企業的盈利水平與其真實的財務狀況不符。有的企業帳面利潤很大,看似業績可觀,而現金卻入不敷出,舉步艱難;而有的企業雖然巨額虧損,卻現金充足,周轉自如。所以,僅以利潤來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獲利能力有失偏頗。如能結合現金流量表所提供的現金流量信息,特別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信息進行分析,則較為客觀全面。其實,利潤和現金凈流量是兩個從不同角度反映企業業績的指標,前者可稱之為應計制利潤,後者可稱之為現金制利潤。二者的關系,通過現金流量表的補充資料2揭示出來。具體分析時,可將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指標與損益表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以評價企業利潤的質量。
(一)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比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利潤的質量。也就是說,企業每實現1元的帳面利潤中,實際有多少現金支撐,比率越高,利潤質量越高。但這一指標,只有在企業經營正常,既能創造利潤又能盈得現金凈流量時才可比,分析這一比率也才有意義。為了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計算口徑一致,凈利潤指標應剔除投資收益和籌資費用。
(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較,可以大致說明企業銷售回收現金的情況及企業銷售的質量。收現數所佔比重大,說明銷售收入實現後所增加的資產轉換現金速度快、質量高。
(三)分得股利或利潤及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現金與投資收益比較,可大致反映企業帳面投資收益的質量。
三、現金流且表與資產負債表比較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期末資產和負債狀況的報表,運用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指標與資產負債表有關指標比較,可以更為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
(一)償債能力分析。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而流動資產體現的是能在一年內或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的資產,包括了許多流動性不強的項目,如呆滯的存貨,有可能收不回的應收帳款,以及本質上屬於費用的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和預付帳款等。它們雖然具有資產的性質,但事實上卻不能再轉變為現金,不再具有償付債務的能力。而且,不同企業的流動資產結構差異較大,資產質量各不相同,因此,僅用流動比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往往有失偏頗。可運用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作為流動比率等指標的補充。具體內容為:
l、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之比。這指標可以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獲得現金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比率越大,說明償債能力越強。
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全部債務之比。該比率可以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中所獲現金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這個比率越大,說明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
3、現金(含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流動負債之比。這一比率反映企業直接支付債務的能力,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債能力越大。但由於現金收益性差,這一比率也並非越大越好。
(二)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分析。由於利潤指標存在的缺陷,因此,可運用現金凈流量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作為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盈利指標的補充。
l、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總股本之比。這一比率反映每股資本獲取現金凈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說明企業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強。
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資產之比。這一比率反映投資者投入資本創造現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創現能力越強。徑一致,凈利潤指標應剔除投資收益和籌資費用。
(三)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較,可以大致說明企業銷售回收現金的情況及企業銷售的質量。收現數所佔比重大,說明銷售收入實現後所增加的資產轉換現金速度快、質量高。
(四)分得股利或利潤及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現金與投資收益比較,可大致反映企業帳面投資收益的質量。
㈥ 常用的現金流量財務指標有哪些
短期償債能力來=經營活動現源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長期償債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總負債。
支付股利的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現金股利。
綜合支付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股本。
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收入/同期銷售額。
全部資產現金的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
創造現金的能力=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資產。
每股現金流量總資產現金報酬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前的經營凈流量/平均資產總額。
㈦ 如何計算凈現金流量,請給出公式
其計算公式為該年凈現金流量=該年現金流入量-該年現金流出量.
現金流入量的估算:營業收入應按項目在經營期內有關產品的各年預計單價和預測銷售量進行估算。在終結點一次回收的流動資金等於各年墊支的流動資金投資額的合計數。
現金流出量的估算:固定資產原值為固定資產投資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之和。
拓展資料:
凈現金流量是現金流量表中的一個指標,是指一定時期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流入(收入)減去流出(支出)的余額(凈收入或凈支出),反映了企業本期內凈增加或凈減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數額。
凈現金流量所反映的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資金活動結果。在數額上它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的現金流入量和現金流出量的差額。其基本計算公式為:
凈現金流量=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凈現金流量有營運型和投資型兩類。
營運型凈現金流量是對現有企業常規經營運行情況下的現金流入。流出活動的描述。一般用於企業資產的整體評估,有的也用於無形資產的整體評估和單項評估。其計算公式如下:
營運型凈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追加投資
投資型凈現金流量是對擬新建、擴建、改建的企業,在建設期,投產期和達產期整個壽命期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描述。其計算公式為:
投資型凈現金流量=投資型凈現金流入量-投資型凈現金流出量
投資型凈現金流入量=銷售收入+固定資產余值回收+流動資產回收
投資型凈現金流出量=固定資產投資+注入的流動資金+經營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所得稅+特種基金
技術資產評估中最常選用的是投資型凈現金流量。這一指標,按照資金來源可分為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自有資金現金流量、國內投資現金流量和國外投資現金流量。在評估實務中,因評估的是技術資產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利後的歸屬,所以一般用全部投資的凈現金流量作為預期收益頗。
㈧ 研究現金流量管理需要哪些指標
1.分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1)在正常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財務費用+本期折舊+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攤銷)。計算結果如為負數,表明該企業經營的現金收入不能抵補有關支出,存在經營困難。
(2)現金購銷比率。在一般情況下,這一比率應接近於商品銷售成本率。如果購銷比率不正常,可能有兩種情況:商品呆滯積壓;經營業務萎縮。兩種情況都會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用公式表示為:
現金購銷比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到的現金
(3)營業現金回籠率。此項比率一般應在95%左右,如果低於95%,說明銷售工作不正常或銷售信用政策不適當;如果低於90%,說明可能存在比較嚴重的虛盈實虧。用公式表示為:
營業現金回籠率=本期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回的現金/本期營業收入×100%
(4)現金購銷比率。這一比率可以與企業過去的情況比較,也可以與同行業的情況比較,如比率過大,可能是人力資源有浪費,勞動效率下降,或者由於分配政策失控,職工收益分配的比例過大;如比率過小,反映職工的收益偏低。用公式表示為:
支付給職工的現金比率=用於職工的各項現金支出/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回的現金
2.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主要是看企業的實有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由於流動負債的還款到期日不一致,這一比率一般在0.5-1之間。這個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用公式表示為:
企業的實有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期末現金+現金等價物余額)/流動負債
3.分析企業固定付現費用的支付能力
這一比率如小於1,說明經營資金日益減少,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可能存在經營萎縮,資產負債率高,投資失控,企業人力資源配置不當等問題。用公式表示為:
固定付現費用支付能力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注入-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付各項稅金的現金)/各項固定付現費用
4.分析企業發展能力
(1)盈利現金比率。該比率越高,企業創造未來現金流量或利潤的能力就越強。用公式表示為:
盈利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2)現金流量資本支出比率。這個比率主要反映企業利用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維持或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能力。其比值越大,說明企業發展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用公式表示為:
現金流量資本支出比率=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資本支出總額
公式中,「資本支出總額」是指企業為維持或擴大生產能力而購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而發生的支出。
(3)現金流入對現金流出比率。這個比率表明企業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滿足其所需現金流出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
現金流入對現金流出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累計數/經營活動引起的現金流出累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