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金和美元指數走勢相同是什麼情況
一般情來況下黃金和美指成負相關,自如果是同漲同跌的情況下就要細分黃金的幾大屬性。
在布雷登森林體系瓦解後黃金不具備貨幣屬性,因此現在可以歸納為:
1.避險屬性
2.商品屬性
黃金雖然能有抗通脹抵禦紙幣債務風險等作用外,本身就是一件商品。因此在黃金美指走勢相同的情況下,多半是黃金的商品屬性起到一定作用。
就好比在蕭條或動盪的環境下大家都選擇具有避險功能的美元和黃金,美元指數一路走高,同時黃金在這個時段需求量迫切,就會同漲同跌。
黃金白銀TD,通過我們手續費降到萬9,專業理財分析。
② 美元指數和黃金的走勢是成什麼關系的,什麼情況下會同漲或者同跌
美元是直接與黃金掛鉤的貨幣,其他5個主要貨幣 都以美元 直接掛鉤,美 黃之間形成一專種供需關系,屬所以,當美元上漲,黃金就會下跌,反之亦然。同漲同跌的情況是,國際政治或者軍事沖突,或是 世界金融系統 重新洗牌(因為 相對美元 黃金不可靠時,其他避險的金融工具產生)。一般情況下,同掌同跌 不會發生,還有一種可能 : 數據的傳輸延遲! 有時候 黃金漲 但是 美元也跟著漲,這是投資者或投機者 對信息的反映 產生的延遲,或者是 信息到達投資或投機者 時的延遲。
美元和黃金指數 中間還有個 原油指數,這三個指數 是世界經濟 的風向標
③ 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走勢關系
美元指數跌的時候黃金在漲,而黃金跌的時候美元指數則往往處於上升途中,內黃金與美元在全容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呈負相關。為何美元能如此強的影響金價呢?這主要有3個原因:
01、美元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柱石,美元和黃金同為最重要的儲備資產,美元的堅挺和穩定就消弱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功能的地位。
02、美國GDP仍佔世界GDP的1/4強,對外貿易總額世界第一,世界經濟深受其影響,而黃金價格一般與世界經濟好壞成反比例關系。
03、世界黃金市場一般都以美元標價,這樣美元貶值勢必導致金價上漲。比如,20世紀末金價走入低谷,人們紛紛拋出黃金,就與美國經濟連續100個月保持增長,美元堅挺關系密切。
④ 黃金走勢與美元指數有什麼關系
黃金與美元的負相關關系
長期以來,由於黃金的價格以美元計價,受到美元的直接影響回,因此,黃答金與美元呈現很大的負相關性。
首先,美元的升值或貶值將直接影響到國際黃金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導致黃金價格的變化。從黃金的需求方面來看,由於黃金是用美元計價,當美元貶值,使用其他貨幣購買黃金時,等量資金可以買到更多的黃金,從而刺激需求,導致黃金的需求量增加,進而推動金價走高。相反,如果美元升值,對於使用其它貨幣的投資者來說,金價變貴了,這樣就抑制了消費,導致金價下跌。
⑤ 黃金和美元的走勢有什麼關系
他們之間是有關系的,一般呈相反,象蹺蹺板一樣,但是也有些時候受一些外在因素影響,他們會走向一致,比如發現大的金礦等很多時間時候.
⑥ 黃金跟美元指數什麼關系
在影響黃金價格變化的眾多因素中,除供求關系、宏觀經濟走勢、政治局勢等對黃金價格影響較大外,一個相對容易被投資者把握的因素就是美元指數。
國際上,黃金一直以美元計價。美元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美元作為國際黃金市場上的標價貨幣,與黃金價格呈負相關關系,即假設黃金本身價值沒有變動,美元下跌,此時黃金在價格上就表現為上漲;另一個方面,黃金作為美元資產的替代投資工具,當美元走勢強勁時,投資美元升值獲利的機會增大,投資者自然會追逐美元;相反,當美元走勢疲軟時,投資者又會趨向於投資黃金,黃金價格就強勁。
因此,國內外普遍認為,國際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成負相關關系,即美元指數上漲,國際黃金價格下跌;美元指數下跌,國際黃金價格上漲。
⑦ 美元指數與黃金的關系
美元指數跌的時候黃金在漲,而黃金跌的時候美元指數則往往處於上升途中,回黃金與美元在全年的大答部分時間內呈負相關。因此美元也是影響黃金價格走勢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投資黃金的朋友都會需要關注美元指數的情況(凱福德金業的行情直播間,專業分析師在線實盤分析講解,提供時勢操作策略,讓投資更簡單)。
⑧ 近20年黃金價格的變化
由於黃金兼具商品、貨幣和金融屬性,又是資產的象徵,因此黃金價格不僅受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對經濟、政治的變動也非常敏感,石油危機、金融危機等都會引起黃金價格的暴漲暴跌。此外,投資需求對黃金價格的變動也有重大影響。
世界黃金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長期走勢。
從歷史上看,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世界黃金價格基本比較穩定,波動不大。世界黃金的大幅波動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才發生的事情。例如:1900年美國實行金本位,當時一盎司20.67美元,金本位制保持到大蕭條時期,1934年羅斯福將金價提高至一盎司35美元。1944年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是一種「可兌換黃金的美元本位」,由於這種貨幣體系能給戰後經濟重建帶來一定積極影響,金價保持在35美元,一直持續到1970年。
近30年來,黃金價格波動劇烈,黃金價格最低253.8美元/盎司(1999年7月20日),最高850美元/盎司(1980年1月18日)。1979年低至1980年初是黃金價格波動最為劇烈的階段。1979年11月26日(據nymex期貨價格)價格為390美元/盎司,而不到2個月,1980年1月18日,黃金價格已漲到850美元/盎司,成為30年來的最高點。而隨後在一年半時間內,價格又跌回400美元之下,並且在隨後的二十多年裡價格基本都在400美元以下,尤其是300-200美元之間維持了相當長時間,300美元以下的價格就持續了4年,從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從2002年3月底黃金價格恢復到300美元之上,2003年12月1日重新回到400美元,2005年12月1日價格突破500美元/盎司,2006年4月10日突破600美元/盎司,2006年5月11日達到近期的最高點723美元。
造成黃金價格劇烈波動的誘因是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1973年,尼克松政府宣布不再承諾美元可兌換黃金,金價徹底和美元脫鉤並開始自由浮動。從此,黃金價格的波動最大程度地體現了黃金貨幣和商品屬性的均衡影響。
由於黃金有世界儲備功能,黃金被當作具有長期儲備價值的資產廣泛應用於公共以及私人資產的儲備中。其中黃金的官方儲備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目前世界已經開采出來的黃金約15萬噸,各國央行的儲備金就約有4萬噸,個人儲備的有3萬多噸。因此,世界上黃金官方儲備量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世界黃金價格的變動。上個世紀70年代,浮動匯率制度登上歷史舞台之後,黃金的貨幣性職能受到削弱,作為儲備資產的功能得到加強。各國官方黃金儲備量增加,直接導致了上世紀70年代之後,世界黃金價格大幅度上漲。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各中央銀行開始重新看待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作用。中央銀行日漸獨立以及日益市場化,使其更加強調儲備資產組合的收益。在這種背景下,沒有任何利息收入的黃金(除了參與借貸市場能夠得到一點收益外)地位有所下降。部分中央銀行決定減少黃金儲備,結果1999年比1980年的黃金儲備量減少了10%,正是由於主要國家拋售黃金,導致當時黃金價格處於低迷狀態。
⑨ 美元指數的走勢關系
從2014年3月21日的79.41回歸到2015年3月1日的99.50。美元開始強勢,房產等一些泡沫資產面臨崩盤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仍然以美元定價為主,世界各國外匯儲備中美元佔70%左右水平,美元匯率走向對商品交易市場、期貨市場及各國經濟利益再分配格局等均具有重要影響。下面將從歷次美元指數大幅波動的主導因素以及市場波動特徵等角度分析判斷美元中期走向格局,並探討其對基本金屬市場的期貨價格走勢的影響。 美元已經經歷了兩次危機,第一次危機爆發於1973-1976年間,危機爆發標志是美元和黃金的徹底脫鉤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第二次危機爆發於1985-1987年間,危機爆發標志是《廣場協議》的簽署和美國股市的股災。
始於2001年的這一輪美元調整,表面上看是布希政府對90年代中期後民主黨政府所奉行的「強勢美元政策」調整的結果。任美國財政部長斯諾於5月17日在西方7國財政部長會議上發表的關於「強勢美元政策」的講話,被普遍視作美國推行弱勢美元政策的信號。政策改變的背後,仍然是經濟因素在起作用。按照高盛公司的預測,美國未來10年預算赤字將達到5.5萬億美元,經常項目下貿易赤字將超過GDP的5%,雙赤字局面的持續是美元政策由強轉弱的基礎。更為不利的是美元利率處於45年來的最低點,低利率與美國反恐戰爭導致國際資本流入逆轉,難以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綜合起來,雙赤字、低利率、恐怖襲擊這三大因素導致國際資本外流是此輪美元中期貶值趨勢形成的基本原因。
對照三次美元中級調整趨勢的主導因素,主要經濟增長力量發展差異所導致的國際資本流動及其引發的匯率機制變動是主要原因。每一次產業轉移與新興強勢增長區的出現,都意味貨幣利益格局的再分配,最終體現在新匯率機制的形成上。機制的改變將促使此輪調整的盡快完成。 據有關人士統計分析,過去30年的美元市場中期波動中,美元的每一輪上漲或下跌都呈現一定的規律和周期性——平均每一輪的上漲和下跌行情大約持續5-7年。
過去30年中,美元指數總共大約有17次顯著的逆勢回調或反彈,其中10次反彈或回調的幅度超過10%(相對於周期大勢)。上述統計分析顯示,大約每2年出現一次顯著幅度超過5%但小於10%的逆勢反彈或回調,大約每3年出現一次幅度超過10%的逆勢回調或反彈。這種波動幅度超過10%的顯著逆勢次級波動,可以粗略地看作波浪理論中的修正浪。
近20年來美元指數的連續走勢圖顯示,前一次美元中期貶值趨勢主跌段為1985-1987年,完整結束時間為1985-1992年,符合上述統計規律。強勢美元政策主導的中期上升趨勢段為1995-2001年,兩個主升段分別為1995-1998年段,1999-2000年段,其中的時間比例關系與費氏數列和黃金分割比例是基本吻合的。在假設美元指數運行規律依然有效的情況下,此輪美元指數貶值完整結束的時間會落在2008年觀察美元指數此輪中期下跌趨勢,自2002年展開的主跌段從時間和幅度上都與1985-1987年下跌段類似。美元指數在85一線反復受到支撐,似乎也反映了空間對稱的市場因素。按照2-3年市場出現一次顯著的逆勢修正的規律,2004年極可能出現一次幅度超過10%的逆向波動。另外,從美元指數周線圖上看,其所出現的顯著逆勢修正均圍繞55周均線展開,55周均線在93左右,以93-96區間的反彈高點計,可以夠得上一次顯著的逆勢修正。
以粗略的波浪走勢分析,2001年121.02展開的美元中期調整趨勢已經運行完主跌的第三段,因第三段出現延長,未來的再次回挫低點區也仍然在84-85區域。由於美元指數的80-85區域是20多年來的底部區域,一旦被擊穿將對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構成破壞性影響,所以政府聯手干預不可避免,該區域近兩年內仍然具有較強支撐作用。
在關注美元是否出現預期的顯著逆勢修正行情時應注意:一是利差因素是否有改變的跡象;二是反恐安全形勢是否出現積極變化;三是雙赤字導致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否有趨好跡象;上述三因素的改變情況將決定逆勢修正行情的力度與方式。 從30多年來CRB指數的走勢連續圖看,整個70年代的CRB指數的大牛市與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的美元指數第一次大貶值趨勢是密不可分的,其後CRB指數出現了長達20年之久的大調整,該指數成功突破1996年反彈高點,終於宣告確認2001年低點181.83的分水嶺性質。
美元指數的第二次中期貶值趨勢,僅僅導致CRB指數出現中級反彈行情。與美元指數進行對比,CRB指數的反彈波段對應的是此次美元貶值趨勢的主跌段,在美元指數進行1989-1992年的反復盤底過程時,CRB指數也開始同步轉為調整。同樣,當美元指數從1992-1996年期間逐步轉為強勢時,CRB指數雖然也追隨其完成一波中級反彈行情,但在美元指數展開的第二波主升行情中,美元指數又逆向進行中級調整行情。對此的理解是:1、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價格走勢在長期趨勢上與主導定價的美元指數存在負相關性;2、由於市場學習效應的存在,商品價格的中期波動趨勢與美元指數間的負相關波動只追隨主要趨勢段,並有提前逆轉傾向;3、當商品價格方向在美元指數的第一波趨勢段未能做出正常反應時,其在第二波趨勢段仍然會做出正常反應。
結合本輪自2001年底開始的商品市場中期上升趨勢行情看,基本金屬市場完整地追隨了美元指數的中期下跌趨勢段,且由於市場在該趨勢段做出了正常反應,基本金屬市場的確存在可能提前逆轉的風險。
從黃金價格連續走勢圖來看,黃金價格走勢具有明顯的提前提示作用,這是與其作為避險投資與對沖交易工具的特性有關的。建議在我們研判基本金屬市場後期走勢時,以黃金走勢作為重要參照指標。
美元此次中期貶值趨勢從時間上看可能要持續到2008年左右,人民幣的改變將最終釋放對其的利空影響。2004-2005年內美元指數將以85一線形成幅度超過10%以上的逆勢修正行情,美元第一波主跌趨勢段已告一段落。由於CRB指數已經完全追隨此波趨勢段做出了正常反應,基本金屬市場有提前出現階段性逆轉的風險。從需求因素看,金屬市場就此轉入下跌循環的理由並不充分,部分供求狀況轉好大宗原料商品仍具有繼續創出新高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