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調頻對講機調頻部分的主要性能指標是哪些
接收部分基本與收音機一樣,就是靈敏度和選擇性,
發射部分是:頻偏、雜散諧波、射頻輸出功率等。。。
希望幫到你
『貳』 調頻收音機中頻信號頻率為多少
調頻收音機的中頻信號頻率為10.7MHZ。
中頻信號是高頻信號經過變頻而獲得的一種信號,為了使放大器能夠穩定的工作和減小干擾,一般的接收機都要將高頻信號變為中頻信號。
調頻收音機是通過採用FM調頻載波方式傳輸無線電信號的收音機。由於採用的波長較短,因此傳輸的信號要比採用AM波長傳播信號的收音機要好很多,但是因為是短波,因此傳播距離比較短。
電視機的圖像中頻信號是38MHZ,音頻的中頻信號是6.5MHZ,中短波收音機的中頻信號是465KC,調頻收音機的中頻是10.7MHZ。
(2)調頻指標擴展閱讀:
音頻信號的頻率范圍、中頻信號頻率范圍:
音頻頻率范圍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頻段:
1、低頻段(30~150Hz);
2、中低頻段(30~150Hz);
3、中低頻(150~500Hz);
4、中高頻段(500~5000Hz);
5、高頻段(5000~20000Hz)。
第二伴音中頻信號是怎樣產生的:從中頻電路出來的中頻信號(包括圖像和伴音),送到中頻解調器,在中頻解調器內和本機振盪器產生的伴音中頻(31.5MHz)差拍產生伴音中頻,一般是6.5MHz。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頻信號
『叄』 電網調頻效果如何計算
1.通過調整發電機出力來調頻,如果出力不足就只能調整負荷了,負荷只能減,所以有低頻減載
2.機組調頻是調整發電機組的出力,多發或少發
3.機組與系統並網需要同期並列,所謂同期就是頻率相同或相近,大系統回拉近機組與系統的頻率,大機組可以調整系統的頻率與之相近
4.可以度娘了,說的比誰都好~~~
『肆』 什麼是一次調頻,二次調頻
1,一次調頻: 各機組並網運行時,受外界負荷變動影響,電網頻率發生變化,這時,各機組的調節系統參與調節作用,改變各機組所帶的負荷,使之與外界負荷相平衡.同時,還盡力減少電網頻率的變化,這一過程即為一次調頻
2,二次調頻由調頻器實現,能實現無差調頻,一般只由系統選定的極少電廠的發電機組當任頻率二次調整
3,次調頻是暫態的,即電網負荷變化後,二次調頻還來不及充分保證電網功率的供求平衡時,暫時由一次調頻來保證頻率不致變化過大而造成嚴重後果。在二次調頻跟上後,電網頻率恢復正常,這時一 次調頻卸掉,其作用消失
『伍』 調頻是指什麼它的單位是什麼
frequency molation FM
n.調頻(頻率調制)
The encoding of a carrier wave by variation of its frequency in accordance with an input signal.
調頻用輸入信號對載波頻率的調制
相對於Amplitude molation(AM)調幅來講的
『陸』 求《調頻廣播發射機運行技術指標等級和標准》(GY/T 32-1984)等資料
我特意看了一下,你說的這4份文件,在道客巴巴網站上都有下載,不過是要花錢的,十幾二十塊吧,自己去注冊,然後搜索,看哪些文件下載需要的積分少一點,就下載哪些。
聲明,不是廣告,我也是廣電行業的,也經常花錢在上面下資料的。
『柒』 調頻電路的最大頻偏這項指標越小性能越好對不對
頻偏大,調制信號的帶寬大,也就是動態范圍大,並提高信噪比;
看你怎麼用,對講機為了多分出些信道來,就有意壓縮頻偏,降低其帶寬;
『捌』 調頻無線話筒的主要性能指標
可以傳送的音頻帶寬,人耳能聽到的是20HZ-20KHZ,越寬越接近這個值越好,其次是信噪比
『玖』 收音機的技術指標有哪些,各表示什麼含義及測試方法 謝謝大家了,支持下初學者
收音機主要技術指標解釋
1. 靈敏度(sensitivity)
指收聽遠距離電台或微弱信號的能力,在技術上定義為:輸出指定信噪比(S/N)的音頻信號所需的射頻(RF)信號強度〖確切的講,是載噪比〗。在無線電接收機諸多的性能當中,」靈敏度」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同時,也可能是遭遇最多誤解的一項了,靈敏度當然越高越好,而靈敏度指標(所需之最小信號值)則越低越好。靈敏度可用以μV(微伏)為單位計量天線兩端的電壓來表示,或是用dBf的信號功率表示〖如100μV/m相當於40dBμV/m〗。此處的dBf(分貝飛瓦)系指相對於10-15W的分貝值。將天線端的信號強度分別用兩種方法表示的原因是,天線的阻抗有300Ω和75Ω兩種,30dBf表示在阻抗300Ω的天線兩端,信號為18μV,但在75Ω的天線兩端則僅有9μV,如果用dBf的指標來作比較,便不用去考慮這種差別了。在看到靈敏度是用μV表示時,先應弄清此時的負載阻抗值,如果某一接收調諧器的靈敏度是對75Ω的輸入負載標注的,則在折算到300Ω的輸入負載時,為能直接進行比較,需將75Ω的電壓值增加一倍。
接收調諧器的靈敏度還可進一步明確地規定,如為獲得50dB的信噪比的音頻信號時,在天線兩端所需之電壓值,這種稱為寂靜靈敏度;另一種沒那麼嚴格的規定是能夠獲得30dB信號噪比的音頻信號的所需電壓值,差不多是剛剛可以聽得見聲音,稱為可用靈敏度〖當然還有用20dB來定義的叫相對靈敏度〗。在不考慮雜訊,只按接收弱信號的能力來衡量叫絕對靈敏度。射頻放大級左右了整體的信噪比。CW模式需要達到3dB;SSB模式需要達到10dB就行了。
單聲道接收和立體聲接收的靈敏度也不一樣。單聲道接收時,所需射頻信號強度可以小些,而在收聽立體聲廣播時,接收調諧器所需的信號強度就可能會比收聽單聲道時高出一倍還多。
2.鄰頻選擇性(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和靈敏度相反,鄰頻選擇性指標數據以越高越好。此項指標表示接收調諧器抑制靠近所收聽電台的其他強信號電台的干擾的能力。鄰頻選擇性性是接收調諧器最為重要的一項技術指標,特別是在調頻(FM)電台分布密集的地區。
對於窄帶和寬頻的中頻通頻帶的不同情況,鄰頻選擇性還往往會分別地予以標明。窄的中頻通頻帶雖可以提高些選擇性,但卻會使收聽的音質降低。在窄帶方式時,最好的接收調諧器的隔頻選擇性可以高達100dB,而鄰頻選擇性則為40dB。在寬頻方式時,接收調諧器的隔頻選擇性就可能會降低到30dB。低檔接收機的隔頻選擇性可能30dB都沒有,而且通常也不設置中頻帶寬選擇。
3.俘獲比(capture ratio)。
當用接收調諧器去收聽同樣頻率的兩個調頻電台時,接收調諧器便會抑止信號弱些的電台而俘獲信號強些的電台。所謂俘獲比便指的是,在接收調諧器鎖定信號強些的電台而抑止信號弱些的電台之前,所需的兩個電台之間用分貝(dB)表示的信號強度差。俘獲比指標數據以越低越好。因為此時信號強些的電台並不需要強很多便可以讓接收調諧器去抑止信號弱些的電台。雖然相對說來能夠同時接收頻率相同的兩個電台的情況並不多見,但俘獲比好些非常有助於防止多徑傳播失真。對於居住在城市的用戶說來,由於高樓大廈會產生很強的多徑傳播反射,所以俘獲比和鄰台選擇性的指標高低極其重要。俘獲比還同收聽的音質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對那些無法架設能夠將多徑傳播減至最小的定向接收無線的用戶。這個參數在沒有儀器測試的情況下,非常不為一般人們重視,但作為製造」發燒機」的廠家來說,是必須要注意的。
『拾』 求收音機主要技術指標
收音機主要指標有:
有頻率范圍、靈敏度、選擇性、整機頻率特性、整機諧波失真、輸出功率、假象抑制和中頻抑制、調幅抑制.自動增益控制、音調控制、頻率穩定性、假響應抑制和電源消耗等。
**靈敏度:指收音機接收微弱電台信號的能力。 在輸出信噪比為 26dB 時,當收音機輸出端輸出為標准功率時,輸入端必須輸入的最小信號 電平值,稱為噪限靈敏度。 同等條件下,靈敏度越高,表示接收微弱信號的能力越強,收到的電台數也越多。 靈敏度的表示方式有兩種:對使用磁性天線的收音機,用輸入的電場強度表示,單位是 mV/m(毫伏/米);對使用拉桿天線的收音機,用天線需要輸入的高頻信號電壓值表示,單位 是微伏。
**選擇性:是衡量收音機選台能力的一項指標, 它反映收音機眾多不同頻率的電台中選出要收聽 信號的能力。 選擇性好的收音機能從兩個頻率十分接近的電台中, 選出其中一個而抑制另一個, 若能同時 聽到這兩個電台的信號,則為夾音,又稱串音,表明選擇性較差。 選擇性的好壞常用分貝數的大小來表示。分貝數越大,表明選擇性越好。我國標准規定 A 類機應不小於 30dB,B 類機不小於 16dB,C 類機要在 10dB 以上。
**整機頻率響應特性簡稱頻響:它是指收音機對整個音頻范圍的各種不同音頻頻率的增益特性,頻響范圍越寬,收音機音質越好,一般調幅收音機的頻響范圍不應窄於 300-3000Hz。
**整機諧波失真又稱為整機非線性失真:在信號處理過程中,由於使用了非線性元件,使輸出端除了原有的音頻電壓成分外, 還出現了高次諧波電壓分量, 從而導致原有的音頻電壓發生 失真,稱這種失真為電壓諧波失真。 諧波失真對音質影響很大,失真較大時,聲音聽上去就會有悶塞、嘶啞和很不自然的感覺, 嚴重失真時,將完全失去原來講話或樂曲的音調,甚至無法收聽,我國標准規定 A 類機整 機諧波失真應小於 7%,B 類機應小於 10%,C 類機不大於 15%。
**頻率范圍:是指收音機所能接收到的電台廣播信號的頻率范圍, 我國廣播的頻率范圍規定為:中波 526.6-1606.5kHz;調頻88-108MHz; 短波 2.3-26.1MHz,並可在此范圍 內分成若干個波段,如短波Ⅰ、短波Ⅱ等。 中頻頻率是超外差式收音機的一項特有指標, 我國規定調幅收音機中頻頻率為 465kHz,並允許最大有±5kHz 的偏差,偏差超標會引起靈敏 度下降、選擇性變差和自激等現象。調頻收音機中頻頻率10.7MHz。
**輸出功率:是指收音機輸出的音頻信號強度,通常以毫瓦和瓦為單位, 輸出功率分為最大輸出功率、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和額定輸出功率三種。 最大輸出功率是指在不考慮失真的情況下,能輸出的最大功率。 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又稱最大有用功率,是指在非性諧波失真小於 10%(即規定的失真度) 時的輸出功率。
**額定輸出功率又稱標稱功率: 是指最低限度應該達到的不失真輸出功率, 即保證一不定期的 失真度范圍內時的輸出功率。
**假象抑制又稱為鏡像抑制:是指收音機抑制假象干擾的能力。 對超外差式收音機, 在正常接收情況下, 本機振盪頻率總比要接收的電台信號頻率高出一個中頻頻率(調幅 465kHz) 。這樣經差頻就能得到一個 465kHz 的中頻信號,但當外來中頻信 號比本機振盪頻率高出一個中頻頻率時,經差頻同樣能得一個465kHz的中頻信號,當兩個中頻同時出現時,就會互相干擾,引起嘯叫或發生混台現象,通常把由假象頻率引起的干擾 稱為假象干擾。
**中頻抑制:是指超外差式收音機對直接混頻進變頻級、中放級的中頻干擾信號的抑制能力。 變頻級對中頻干擾的抑制能力在中波低頻端最差, 所以衡量這一指標的好壞, 通常是將收音機調諧在中波低頻端(553kHz)進行測量。 對假象抑制和中頻抑制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過提高輸入迴路的選擇性來實現 。
**自動增益控制:使放大電路的增益自動地隨信號強度而調整的自動控制方法。實現這種功能的電路簡稱AGC環。AGC環是閉環電子電路,是一個負反饋系統,它可以分成增益受控放大電路和控制電壓形成電路兩部分。增益受控放大電路位於正向放大通路,其增益隨控制電壓而改變。控制電壓形成電路的基本部件是AGC 檢波器和低通平滑濾波器,有時也包含門電路和直流放大器等部件。放大電路的輸出信號u0 經檢波並經濾波器濾除低頻調制分量和雜訊後,產生用以控制增益受控放大器的電壓uc 。當輸入信號ui增大時,u0和uc亦隨之增大。 uc 增大使放大電路的增益下降,從而使輸出信號的變化量顯著小於輸入信號的變化量,達到自動增益控制的目的。放大電路增益的控制方法有:①改變晶體管的直流工作狀態,以改變晶體管的電流放大系數β。②在放大器各級間插入電控衰減器。③用電控可變電阻作放大器負載等。AGC電路廣泛用於各種接收機、 錄音機和測量儀器中,它常被用來使系統的輸出電平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因 而也稱自動電平控制; 用於話音放大器或收音機時,稱為自動音量控制。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有兩種控制方式:一種是利用增加AGC電壓的方式來減小增益的方式叫正向AGC,一種是利用減小AGC電壓的方式來減小增益的方式叫反向AGC .正向AGC 控制能力強,所需控制功率大被控放大級工作點變動范圍大,放大器兩端阻抗變化也大;反向AGC所需控制功率小,控制范圍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