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銀行的存貸比例是多少
國家要求一般是75% 但中國銀監會於2009年初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對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良好的中小銀行,允許有條件適當突破存貸比 央行數據顯示,6月末中資全國性中小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是13.32萬億元和11.17萬億元,存貸比為84%,這一數字雖然仍高於銀監會規定的75%上線,但比起3月末的數字已有顯著下降。當時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是11.95萬億和10.53萬億元,存貸比高達88%。
記得採納啊
❷ 請問下商業銀行存貸比不能超過75%這個規定是否已經取消具體取消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周三表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刪除了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中國商業銀行從此將不再有75%的存貸比規定。
❸ 存貸比不得超過75%是什麼意思
「存貸比」,是銀行存款余額與貸款余額的比率。
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貸存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
監管層將自6月起對商業銀行的月度日均存貸比進行監測,要求存貸比日均不得高於75%的監管標准。
❹ 為什麼要取消存貸比作為監管指標
因為無法貸出來的資金太多了,被存貸比限制了,比如規定存五十萬只准貸三十萬,那剩下的二十萬就是死錢,沒得用也沒法用,另一方面央行又要多印鈔票增加供給,矛盾。
所以取消了。
❺ 銀行一般的存貸比是多少
所謂存貸比,顧名思義是指商業銀行貸款總額除以存款總額的比值,即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存貸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但是,從銀行抵抗風險的角度講,存貸比例不宜過高,因為銀行還要應付廣大客戶日常現金支取和日常結算,如存貸比過高,這部分資金就會不足,會導致銀行的支付危機
我國的監管部門最終把紅線攔在了75%
❻ 存貸比的最新規定
中國銀監會於2009年初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對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良好的中小銀行,允許有條件適當突破存貸比。
消息人士12日表示,監管層將自6月起對商業銀行的月度日均存貸比進行監測,要求存貸比日均不得高於75%的監管標准。
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未來商業銀行存款規模「沖時點」效應弱化,商業銀行信貸投放也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據銀行研究員測算,該政策對大銀行影響不大,但中小銀行全年新增貸款規模將下滑5%左右。
❼ 存貸比的監管紅線
使得存貸比迅速降低至監管紅線之下無非有兩種做法:
二是,增加存款增量。貸款收入是銀行的命根子,減少放貸,不太現實,那麼銀行能夠做而且也願意做的就只有全力吸收存款了。而且,鼓勵吸儲本來就是銀行的慣例。
我國的存貸款利率是以人民銀行劃定的基準利率為基礎的,各商業銀行間的凈息差NIM(Net Interest Margin,銀行凈利息收入與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基本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商業銀行的利潤與可貸資金的數量高度正相關。而商業銀行的存款總額越大,其可貸資金的額度就越高,這樣其凈利息收入就越多,因此各商業銀行將吸儲作為一項任務層層下達。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網點眾多,其吸收存款的能力比較強,因此其存貸比相對較低。而對於不具有網點優勢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其吸收存款的任務就主要落在了客戶經理的身上。部分商業銀行一方面鼓勵貸款客戶提前還貸,不但將最低還款額度降低——由5萬元降到1萬元,而且還將提前還貸預約天數減少——由1個月減少到5天;另一方面,多種優惠措施吸引存款。
銀行的一項常規業務就是當存款客戶的資產達到一定的額度,便可成為銀行的VIP客戶,可享受銀行的各種便利優惠服務,諸如存取款無須排隊、跨行轉賬免手續費、三級甲等醫院的免費掛號服務以及貴賓候機廳等等。高息攬存的這種做法是違規的,商業銀行不會公開的觸及這條紅線。
當商業銀行有了客戶經理這一營銷團隊之後,吸儲手段變得更加靈活,吸收存款的競爭也愈演愈烈。雖然無從考證,但是客戶經理為了完成吸儲任務通常所採取的營銷措施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❽ 流動性風險的銀監會新指標
為了提升流動性風險監管的有效性,在「貸存比」和「流動性比例」以外,監管當局又引入了「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融資比例」兩個指標。
10月12日,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明確了對於銀行流動性監管的四個主要指標,即: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融資比例、貸存比和流動性比例。該《辦法》是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擬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
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融資比例的引入,是《辦法》的最大亮點。這兩個指標在巴III協議中首次提出,是國際監管層面針對危機中銀行流動性問題反思的最新成果,此次也被銀監會引入到中國的流動性監管指標體系之中。
流動性覆蓋率旨在確保商業銀行在設定的嚴重流動性壓力情景下,能夠保持充足的、無變現障礙的優質流動性資產,並通過變現這些資產來滿足未來30日的流動性需求。
流動性覆蓋率的計算公式是「優質流動性資產儲備」和「未來30日凈現金流出量」的比值,監管當局要求,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覆蓋率應當不低於100%。
凈穩定融資比例則旨在引導商業銀行減少資金運用與資金來源的期限錯配,增加長期穩定資金來源,滿足各類表內外業務對穩定資金的需求。其計算公式為,可用的穩定資金與所需的穩定資金之比。監管當局要求,商業銀行的凈穩定融資比例應當不低於100%。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緩沖上述兩個指標對銀行的沖擊,監管當局設定了寬限期,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最遲應於2013年底前達到流動性覆蓋率的監管標准,2016年底前達到凈穩定融資比例的監管標准。
「流動性覆蓋率主要監控的是銀行短期的流動性風險,而凈穩定融資比例則關注長期流動性風險。」銀監會國際部主任範文仲曾在2011年中表示,「銀監會參照國際上新的流動性要求,引入這兩個新的流動性監管指標,同時,也保留了以前跟中國國情吻合的監管指標,比如說存貸比和流動性比例,這樣就形成了一套多維度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體系。」
對於 「貸存比」和「流動性比例」兩個指標,銀監會延續了之前的要求,即,商業銀行的存貸比應當不高於75%;流動性比例應當不低於25%。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適用於在我國境內設立的所有中外資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外國銀行分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等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參照執行。
另外,《辦法》在完善現金流管理等重點環節的同時,還充實了多元化和穩定的負債和融資管理、日間流動性風險管理、優質流動性資產儲備管理、並表和重要幣種流動性風險管理等多項內容。
❾ 「存貸比不得超過75%」是什麼意思
存貸比
【釋義】:在放開貸款額度和下調存款准備金之後,控制商業銀行信用擴張的最後一道屏障———存貸比指標———也在2010年新年伊始松動。銀監會正式下發《關於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促進經濟穩健發展的通知》,明確表示,將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適當突破存貸比的限制。
【形成原因】:給銀行的存貸比設定一個監管比值,這還要從銀行的盈利模式說起。存貸比因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它就會想法提高存貸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