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黃金的特性是什麼

黃金的特性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4-23 05:46:52

1. 黃金有哪些特性和作用

1、稀罕性。黃金的開采已逾6000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僅開采了10萬噸,把這些產量做成一個正立回方體,每條答邊僅17米,與地球表面上已開採的其他金屬相比較,黃金的開采比例是很小的,黃金在自然界中的存量本來就稀少,因此黃金的供應面臨著一個十分巨大的考驗。2、流通性。千百年以來,黃金是人們主要的保值商品。黃金與鈔票證券等金融性資產有著很大區別和不同,因此投資者在看待其流通性的時候,不應該將它與以上這些投資項目混淆。黃金的流通性所受影響因素是非常少的,經濟以及政治等的原因都不會對它造成很明顯的影響。3、耐久及延展性。黃金不受環境因素影響而改變其外觀,它不會褪色,不受腐蝕,不會生銹。能抗酸、抗鹼,能永久保存,而且具有較好的延展性。除此之外,有很多的投資者還用黃金的去的製作成很多的首飾,這些首飾非常的漂亮,備受廣大的女性的喜愛和信賴。

2. 黃金有怎樣的特性

在諸多金屬材料中,黃金具有吸收熱量多、揮發熱量少的特性,這兩片「耳朵」便可以將太陽的熱量吸收進入衛星內部,使衛星艙內的溫度變化范圍控制在設計要求之內。

第二個問題是應答機干擾。

3. 黃金的物理特性有哪些

1、色。黃金具有永恆不變的天然金屬光澤—赤中有黃的金黃金,其色調明亮,色質純正,在強光的照耀之下,金光閃閃,十分耀眼。這神赤黃色的光彩,是黃金所固有的特殊顏色。2、質。黃金質地柔軟,軟到可以用指甲殼在其表面直接劃出道道來,而且它的柔軟性能隨著黃金成色的增長而增長,可以說是越純越軟。3、量。黃金的質量高,密度大,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重。4、性。這里的性,是指黃金的物理性質,包括它的熱性,電性,光性等。

4. 黃金有哪些特性

黃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屬。1克金可以拉成長達4000米的細絲。如果用300克黃金拉成細絲,可以從南京出發,沿著鐵路線一直延伸到北京。一噸黃金拉成的細絲,可以從地球到月亮來回五次。

黃金也可以壓成比紙還薄得多的金箔,厚度只有五十萬分之一厘米。這樣薄的金箔,看上去幾乎是透明的,帶點綠色或藍色。薄到一定程度的黃金,既能隔熱,又能透光,所以黃金薄膜可以用作太空人和消防隊員面罩的隔熱物質。在冬季利用黃金薄膜把太陽輻射中的熱射線反射到室中,室內就溫暖如春:夏季,在房屋的玻璃窗外,貼上一層黃金鍍膜,可將太陽的絕大部分熱射線反射出去,室內不會悶熱。

雖然黃金有這么多優點,但是也有不少缺點。比方說,質地軟、價格貴、色澤單調。如果黃金同其他金屬結合起來,做成黃金合金,既能彌補不足,又使性能更加優良。現代的黃金合金已廣泛應用於火箭、超音速飛機、核反應堆和宇宙航行等工業中。此外,用黃金合金製成的金幣、金首飾也深得人們的喜愛。我們平時看到的22K、18K金首飾,都是含有不同分量的黃金合金。

用黃金做成的合金,會變成金黃色、紅色、玫瑰色、灰色、綠色,一直變到白色。綠色的金合金中含75%的金、16.6%的銀和8.4%的鎘。有一種金銅合金,稱作紅銅;一種金銀合金叫紅銀。這兩種合金用鹽溶液處理後,就出現紫色或者淺藍黑色。

在地殼里金的含量不算少,據估計,大約佔地殼的一百億分之五,但是都很分散,真是」遍地有黃金「!另外,太陽周圍灼熱的蒸氣里有金;隕石里也有金;天上還真有」長滿金子「的星星;海洋中金的含量十分豐富,是個」大金庫「。

5. 黃金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

熔點高 達攝氏l064.43度

密度大,為19.31克/立方厘米(18℃時),

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導性強

6. 金有什麼特性

金,原子序數79,原子量196.96654,元素名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光輝的黎明」。公元前3000年埃及即已採集黃金,用作飾物。金的分布很廣,主要以游離金和碲化物礦形式存在,但通常含量太低,無開采價值。金在自然界只有一種穩定同位素:金197。

金為深黃色有光澤的貴金屬,熔點1064.43°C,沸點3080°C,密度18.88克/厘米³;晶體結構為面心立方;金是熱和電的良導體;金的延展性特別好,很容易被打成厚僅0.00001毫米的半透明金箔;金能與大多數金屬形成和金;金易溶於汞而形成汞齊。

金是極不活潑的金屬之一,在任何溫度下都不會被空氣或氧氧化,也不會被硫侵蝕;金與強鹼和所有純酸都不起作用,僅溶於王水;金與乾燥氯氣不起作用,但與氯水反應;金在溶液中幾乎能被所有金屬置換,除非是穩定的配為化合物;金的化合物均易受熱分解。

金的主要做黃金儲備、裝飾品和貨幣,約占生產總量的75%;此外在二極體和晶體管中可作引線的觸點和抑制器;用作能量反射器。
=============================

第六周期IB族元素,符號Au。由於天然存在,古代人們就已知曉,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採集黃金,用其製作飾物;我國古代用金銀合金做裝飾品,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金箔薄到0.01 mm。命名源自古英文名geolo,意為「黃色」,元素符號由拉丁名「燦爛」而來。在地球上分布較廣,但稀少,自然界常以游離態存在,有岩脈金(岩石中)、沖積金(砂礫中)以及碲金礦AuTe2等,海水中金濃度很小,每噸約為10 μg。其單質是金黃色金屬,熔點為1064.43 ℃,沸點為3080 ℃,相對密度為18.88(20 ℃),有光澤,質軟,延展性好。比鉛、汞重,導電性僅次於銀、銅,列第三位。晶體結構面心立方,是化學性質穩定的金屬之一,在空氣中不被氧化,亦不變暗,可溶於王水、氰化鉀溶液和硒酸等,但不與其他酸作用。能與溴在常溫下反應,與氰、氯、碘和碲在高溫下反應。能形成膠體,水溶膠由於顆粒大小不同而呈紅、紫或藍色。氧化態為+I和+Ⅲ,+Ⅲ態穩定。在外科技術中有極重要應用。金箔對輻射有很高的反射性,故用於太空技術,如製造宇航員飛行衣、面罩,製成膠體懸浮體與熔融玻璃混合得紅寶石玻璃,著名的含金懸浮體叫金錫紫。其他用途有製造電接頭、電子裝置及噴絲頭等。白金是金(約含60%)和鈀Pd的合金,不是鉑Pt,金存在多種人造放射性同位素,有些用於醫療。金是貨幣金屬,是國際通用的貨幣,國家黃金儲量的多少,反映了國家的經濟財力。絕大部分金是由岩脈金和沖積金礦中提取的。

7. 黃金的特徵是什麼

物理性質
1、顏色:
當金被熔化時發出的蒸汽是綠色的;冶煉過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 若將它鑄成薄薄的一片,它更可以傳送綠色的光線。

黃金(2張)
2、延展性:
異常的強。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長,其延展性令它易於鑄造,是製造首飾的佳選。金是眾金屬中拉力最強的。
3、可鍛性:
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極薄易於捲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錘薄至400萬分之1呎厚及100平方呎面積大。古代人將它錘成薄片,來撲成廟宇和皇宮上面做裝飾。這些都可以說明黃金極強的柔韌性、可鍛性。
黃金的顏色為金黃色,金屬光澤,難分解。硬度2-3,純金19.3,熔點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壓成薄箔,具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的電阻為2.4p。純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學腐蝕性,是最好的電鍍材料。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黃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導性。純金具有艷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數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個質子,質子帶正電荷。同時,由於符合半滿規則,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金與釕、銠、鈀、鋨、銥、鉑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黃金雖是一種很柔軟的金屬,但不及鉛和錫兩種金屬。在純金上用指甲可劃出痕跡,這種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這點對裝飾品的製造者來說,又很不理想,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
黃金易鍛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綠色的金箔。0.5克的黃金可拉成160米長的金絲。
化學性質
金(過渡金屬),黃金代碼是XAU_USD,XAU是化學元素代碼 ;晶體結構:面心立方體結構
原子量:196.96654
殼結構:2,8,18,32,18,1
電子排布:[Xe] 4f14 5d10 6s1
化合價:+1,+3
熔點:1064.43℃
沸點:2808℃
電負性:2.54
共價半徑:1.34A

黃金金條
離子半徑:0.85 (+3) A
原子半徑:1.79A
原子體積:10.2cc/mol
第一級電離電勢:9.2257 V
第二級電離電勢:20.521 V
氧化狀態:(3),1
293K時的密度:19.32g/cc
比熱容:0.128J/gK
汽化熱:334.4kJ/mol
熔解熱:12.55kJ/mol
電導率:0.452X10^6/cm·Ω
熱傳導系數:3.17W/cmK
彈性系數:78.3 X10E3 MPa
熱膨脹系數:14.2X10^(-6)/K
晶格參數:4.0786A
摩氏硬度:2.5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 在空氣中甚至在高溫下也不氧氣反應(但在特定條件下純氧除外)金在高溫下都不會和氧氣與硫反應,化學性質非常穩定,比銀強(銀在1500度會氧化生成氧化銀,金即使在3000度以上也不和氧氣反應)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金就會被氧化(1、位於河流底部,並長年累月地被河底的砂石摩擦,2、冬季河流結冰時,貼近河底的水為液態,水中氧壓比未結冰時高數倍,3、河流年復一年地冰凍、消融,4、河底的氧氣較純),不溶於單一的鹽酸、硝酸、硫酸等強酸 中,只溶於鹽酸與硝酸的混合酸(即王水)生成氯金酸H[AuCl4];在常溫下有氧存在時金可溶於含有氰化鉀或氰化鈉的溶液,形成穩定的絡合物M[Au(CN)2] ;金也可溶於含量有硫脲的溶液中;還溶於通有氯氣的酸性溶液中。金不與鹼溶液作用,但在熔融狀態時可與過氧化鈉生成NaAuO2。金的化合價有-1、-2、+1、+2、+3、+5、+7等,氧化物有三氧化二金Au2O3,氯化物有三氯化金AuCl3。
在酸性介質中,氯金酸H[AuCl4]或絡合物M[Au(CN)2]可被金屬鋅(鋅粉或鋅絲)、亞硫酸鈉、水合肼等還原為單質的金粉,鹼金屬的硫化物會腐蝕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細菌的代謝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的電離勢高,難以失去外層電子成正離子,也不易接受電子成陰離子,其化學性質穩定,與其他元素的親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單質即自然金狀態存在。
金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約1億分之1.1(0.0011PPm),在海水中的含量約為1000億分之1(0.00001PPm),由於幾億年至幾十億年的地殼運動和地質變化使金元素富集成金礦床,一般工業價值的金礦中金的品位在2-3克/噸,富礦有5-50克/噸,特富礦50-500克/噸,還有塊金,單塊最小的十幾克,最大的幾十公斤,罕見的大塊金幾百公斤,因有的形似狗頭,俗稱狗頭金,印度科學家曾發現過二塊近2.5噸的狗頭金;貧礦在0.1-1克/噸,選冶技術水平0.5克/噸以上就有工業開采價值。
自然界純金極少,常含銀、銅、鐵、鈀、鉍、鉑、鎳、碲、硒、鋨等伴生元素,自然金中含銀15%以上者稱銀金礦、含銅20%以上者稱銅金礦、含鈀5-11%者稱鈀金礦、含鉍4%以上者稱鉍金礦。
金具有親硫性,常與硫化物如黃鐵礦、毒砂、方鉛礦、輝銻礦等密切共生;易與親硫的銀、銅等元素形成金屬互化物。
以下為金的化學方程式
金可以被較純的氯氣和氟氣氧化(條件必須是加熱)
2Au+3Cl2=2AuCl3
2Au+3F2=2AuF3
金一般情況下不會被硫和氧侵蝕變色,但在上述特定條件下會被氧化,反應速率非常慢,可以認為不反應,但其實還是發生了一點點化學反應
4Au+3O2=2Au2O3

8. 黃金的物理特性有哪些

黃金是珠寶首飾的基本材料,也是貴金屬中使用量最大的。這是因為黃金本身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都非常適合製作成珠寶首飾。
黃金的延展性極好,一克純金通常可拉成320m長的絲線。如採用現代加工技術,一克純金則可拉成3420m長的細絲。我國西漢中葉的金縷玉衣就是用直徑為0.14mm的金絲編織而成。一克純金可壓成厚度為0.23mm的金箔,即使在顯微鏡下觀察這種金箔還仍然顯得非常緻密。但是,當其中含有鉛、鉍、碲、鎘、銻、砷、錫等雜質時會變脆,可以用手搓碎。
黃金具有良好的導電及導熱性能,其導電性僅次於銀、銅,居第三位;其導熱性僅次於銀。
黃金的密度大,在不同的溫度下,其密度略有差異。
黃金的揮發性很小,在1000~1300℃之間,金的揮發量微乎其微。金的揮發速度與加熱時周圍氣氛有關。例如,在煤氣中蒸發金的損失量為空氣中的6倍;在一氧化碳中的損失量空氣中的2倍。
黃金的成色是指金的純度和含量。黃金成色有三種表示方法,即百分率法、成色法和K (Karat)數法。百分率法以百分比率%表示黃金的含量;成色法以千分率表示黃金的含量;K數法是國際上通用的計算黃金純度或成色的方法,將黃金成色分為24等分,純度最高者即純金為24K,純度最低者為1K。理論上純金的純度為100%,由24K=100%,可以算出IK =4.16666666%。由於1K的百分值是無限循環小數,因而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1K的取值規定大小有別。

9. 黃金的特性是

我總結一下。黃金有四大特性。

第一: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其中熔點很內高。容

第二:純金顏色比較艷麗,但是摻加人其他金屬以後顏色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第三:黃金容易被磨成粉狀,這個也是可以在我們生活中呈分散狀的一個原因。

第四:由於黃金具有來白不容易,開採的成本比較高,物理特性也比較穩定。所以黃金不僅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較大的用武之地,同時也被賦予了貨幣價值功能。同時目前作為貴金屬存在,黃金目前也是世界各國主要的國際儲備。

10. 黃金有那些性質

物理性質

1、顏色:金黃色之美可與太陽相比。當金被熔化時發出的蒸汽是綠色的;冶煉過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 若將它鑄成薄薄的一片,它更可以傳送綠色的光線。
2、延展性:異常的強。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長,其延展性令它易於鑄造,是製造首飾的佳選。金是眾金屬中拉力最強的。
3、可鍛性: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極薄易於捲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錘薄至400萬分之1呎厚及100平方呎面積大。古代人將它錘成薄片,來撲成廟宇和皇宮上面做裝飾。這些都可以說明黃金極強的柔韌性可鍛性。
黃金的顏色為金黃色,金屬光澤,難分解。硬度2-3,純金19.3,熔點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壓成薄箔,具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的電阻為2.4p。純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學腐蝕性,是最好的電鍍材料。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黃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導性。純金具有艷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數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個質子,質子帶正電荷。同時,由於符合半滿規則,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金與釕、銠、鈀、鋨、銥、鉑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黃金雖是一種很柔軟的金屬,但不及鉛和錫兩種金屬。在純金上用指甲可劃出痕跡,這種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這點對裝飾品的製造者來說,又很不理想,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
黃金易鍛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綠色的金箔。0.5克的黃金可拉成160米長的金絲。 金(過渡金屬),黃金代碼是XAU_USD,XAU是化學元素代碼 晶體結構:面心立方體結構
原子量:196.96654
殼結構:2,8,18,32,18,1
電子排布:[Xe] 4f14 5d10 6s1
化合價:1,3
熔點:1064.43℃
沸點:2808℃
電負性:2.54
共價半徑:1.34A

黃金金條
離子半徑:0.85 (+3) A
原子半徑:1.79A
原子體積:10.2cc/mol
第一級電離電勢:9.2257 V
第二級電離電勢:20.521 V
氧化狀態:(3),1
293K時的密度:19.32g/cc
比熱容:0.128J/gK
汽化熱:334.4kJ/mol
熔解熱:12.55kJ/mol
電導率:0.452X10^6/cm·Ω
熱傳導系數:3.17W/cmK
彈性系數:78.3 X10E3 MPa
熱膨脹系數:14.2X10^(-6)/K
晶格參數:4.0786A
摩氏硬度:2.5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 在空氣中從常溫到高溫一般均不氧化,不溶於單一的鹽酸、硝酸、硫酸等強酸 中,只溶於鹽酸與硝酸的混合酸(即王水)生成氯金酸H[AuCl4];在常溫下有氧存在時金可溶於含有氰化鉀或氰化鈉的溶液,形成穩定的絡合物M[Au(CN)2] ;金也可溶於含量有硫脲的溶液中;還溶於通有氯氣的酸性溶液中。金不與鹼溶液作用,但在熔融狀態時可與過氧化鈉生成NaAuO2。金的化合價有-1、-2、+1、+2、+3、+5、+7等,氧化物有三氧化二金Au2O3,氯化物有三氯化金AuCl3。
在酸性介質中,氯金酸H[AuCl4]或絡合物M[Au(CN)2]可被金屬鋅(鋅粉或鋅絲)、亞硫酸鈉、水合肼等還原為單質的金粉,鹼金屬的硫化物會腐蝕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細菌的代謝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的電離勢高,難以失去外層電子成正離子,也不易接受電子成陰離子,其化學性質穩定,與其他元素的親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單質即自然金狀態存在。
金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約1億分之1.1(0.0011PPm),在海水中的含量約為1000億分之1(0.00001PPm),由於幾億年至幾十億年的地殼運動和地質變化使金元素富集成金礦床,一般工業價值的金礦中金的品位在2-3克/噸,富礦有5-50克/噸,特富礦50-500克/噸,還有塊金,單塊最小的十幾克,最大的幾十公斤,罕見的大塊金幾百公斤,因有的形似狗頭,俗稱狗頭金,印度科學家曾發現過二塊近2.5噸的狗頭金;貧礦在0.1-1克/噸,選冶技術水平0.5克/噸以上就有工業開采價值。
自然界純金極少,常含銀、銅、鐵、鈀、鉍、鉑、鎳、碲、硒、鋨等伴生元素,自然金中含銀15%以上者稱銀金礦、含銅20%以上者稱銅金礦、含鈀5-11%者稱鈀金礦、含鉍4%以上者稱鉍金礦。
金具有親硫性,常與硫化物如黃鐵礦、毒砂、方鉛礦、輝銻礦等密切共生;易與親硫的銀、銅等元素形成金屬互化物。

閱讀全文

與黃金的特性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通信託股東 瀏覽:104
基金如何凈值表 瀏覽:61
諾安基金公司價值多少 瀏覽:745
融資額與股價的關系 瀏覽:296
企業融資利息 瀏覽:844
國家性融資 瀏覽:917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
非法買賣外匯法律解釋 瀏覽:198
1953年1分紙幣回收價格 瀏覽:412
香港基金經理名人 瀏覽:742
房企融資貸款 瀏覽:570
德邦的資金實力 瀏覽:839
個人大額貸款平台 瀏覽:443
招行貸款利息高嗎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