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兩個因素的增長怎麼核算影響比例
連環替代法
是根據因素之間的內在依存關系,依次測定各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差異影響的一種分析方法。連環替代法的主要作用在於分析計算綜合經濟指標變動的原因及其各因素的影響程度。
應用連環替代法的前提條件:經濟指標與它的構成因素之間有著因果關系,能夠構成一種代數式。注意這個代數式不一定是乘積關系,加減乘除都可以。
假設有一關聯等式N0=A0×B0×C0 (1)
在進行替代時,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替代一個字母
第一次替代:N1=A1×B0×C0 (2)
第二次替代:第二次替代是在第一次替代的結果,即N1的基礎上進行的,將B0替代成B1,即:N2=A1×B1×C0 (3)
第三次替代:第三次替代是在第二次替代的結果,即N2的基礎上進行的,將C0替代成C1,即:N3=A1×B1×C1 (4)
A的影響是(2)-(1),即(A1-A0)×B0×C0
B的影響是(3)-(2),即A1×(B1-B0)×C0
C的影響是(4)-(3),即A1×B1×(C1-C0)
㈡ 怎樣用SPSS進行多因素多指標方差分析啊,正交表采
多因素方差分析
菜單選擇:分析 -> 一般線性模型 -> 單變數
將研究變數選入「因變數」框,分組變數都選入固定因子框
點擊右邊「模型」按鈕,進入「單變數:模型對話框,點擊「設定」單選按鈕,
設置「主效應」、「交互作用」其餘選項取默認值就行,點擊「繼續」按鈕,回到「單變數」界面,ok
統計專業研究生工作室為您服務
㈢ 多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組之間無差異,可以表明各個指標之間均無差異嗎
不可以的,這是兩種統計方法
㈣ 研究兩個因素對一個指標的雙因素方差分析該如何製表呢,行列分別為什麼
三個列,兩列分別是自變數,一列是因變數。(南心網SPSS處理多因素方差分析)
㈤ 兩因素的多元方差分析在spss中如何實現
請問你這個分析是各個指標分開分析吧?請問具體的要求什麼樣的分析結果?
多元方差分析的步驟:
多元方差分析,採用Multivariate(單變數)進行方差分析
Ⅰ 選擇Explore命令,指定所有的因變數為分析變數,所有的自變數為分組變數,作正態性檢驗,P>0.05,即滿足正態性。
Ⅱ 選擇Analyze → General Linear Models → Multivariate命令,指定所有的自變數為Fixed Factors,所有的因變數為Dependent variable。用滑鼠擊Model按鈕,指定所有的自變數為Model變數,指定TypeⅢ。用滑鼠擊Options按鈕,指定Homogeneity;
Ⅲ 查看方差齊性檢驗結果的F和P值,看方差是否齊性;
Ⅳ 查看Multivariate Tests 的結果,看交互作用和各自變數的Pillai軌跡的統計量F和P值,P<0.05,則交互作用有統計學意義。
Ⅴ 查看交互作用及變數x1、x2的一元方差分析結果及兩兩比較的結果。
㈥ 兩樣本多因素比較用什麼統計方法
t test 比較兩組的平均值差異 chi square 比較兩組的頻率差異 ANOVA 比較兩組或者更多的顯著值差異
㈦ 你好,請問什麼是多因素指數分析法
宏觀經濟中在總量變動的多因素問題中,常常用根據指數原理派生出來的連鎖替內代法,來解容決多因素指數體系編制問題,其操作過程是:第一步將影響某一經濟指標的各個因素,按照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並考慮計算的實際經濟意義,排列成合理的順序。即數量指標排列在先,質量指標排列在後,相鄰的兩個因素指標相乘或相除有實際的經濟意義(等於新的指標)。第二步分析某一個因素變動對總變動的方向程度所產生的影響時,假定只有該因素變動,而其餘因素都固定不變,一直分析到最後一個因素為止。從數學上來說,這個是一個多維問題矩陣,線形規劃後的分析,各個因素的運算也有其內在的意義。
㈧ EXCEL表中如何根據多個因素的大量數據來與多個指標要求進行相關分析緊急!!
樓主,您說了很多,在我看來,一句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如果說A1-A5 對 B1,B2 有影響,那就說明A1-A5和B1,B2的值,存在某種演算法和對應關系。 不然,單從您的個表上看, 你能看出來B1=50, B2=3 與A1-A5的值有什麼關系嗎? 反正從外人角度,我看A和B是沒什麼關系,沒什麼規律可循,當然, 就更談不上我們能說出來A的值對B有什麼影響了。
回答者: lxlzmh2002 - 中位魔導師 十二級 2009-9-29 23:56
============================================================
再復本貼:
"我一旦調動A2或A3\A4\A5中的任意一個值時,B1-B2的指標要求會出現波動,這樣我就知道當我調動其中的某一個值時會對B1-B2的影響有多大了"
樓主: 您這個要求,絕對不是這幾行數據能得出來的. 我們先不管它是什麼化學反應方程式。 關於A1-A5對B1-B2的影響,只能從海量的試驗數據中得到答案。A對BV的影響是線性影響,還是曲線影響,還是周期性變化。這個只能用具體的實驗數據來說話,顯然這個不可能Excel提供什麼高級的計算而能算出來試驗結論的。
關於多因素最結果的影響,您試驗的時候豈碼要盡能地保證其他因素衡定不變的情況下,測試單因素變化對結果的影響。 多影響因素一起都在變動,是得不到正確結論的。 測完單因素影響,您還要測二或者多因素組合對結果的變動影響。 但這一切的結論只能用實驗數據來證明,計算僅僅是後期大量數據的統計計算的工具,Excel就是一個計算器,僅此而已。
如果您的B指標是可能用公式從A中計算出來,你可以利用Excel的"單變數求解", "方案分析" 這些Excel分析庫來做。但顯示你這個例子,B只是A結果,至於這個結果是與A什麼關系,用什麼公式可以計算出來。顯示是沒有的,所以這些分析工具都不適合你
㈨ 大神請幫我做一下這題: 科學的設計一個兩因素三水平三重復的試驗,要求測量3個相關指標
如肥效實驗,小麥畝產量與氮肥、磷肥(兩因素)施用量,氮肥畝施用量20、30、40公斤(三水平)、磷肥畝施用量150、200、250公斤(三水平),為了消除試驗誤差,將上述實驗重復三次。然後測量2X3X3中各試驗小區的小麥畝產量,最後用數理統計進行分析檢驗數據的正態性,方差齊性、差異顯著性,標注法標注顯著水平、施肥量與小麥畝產量相關性和相關系數,並用圖,表形式表示出來和用文字說明實驗結果。
㈩ 求啊,怎樣用SPSS進行多因素多指標方差
多因素方差分析是對一個獨立變數是否受一個或多個因素或變數影響而進行的方差分析。SPSS調
用「Univariate」過程,檢驗不同水平組合之間因變數均數,由於受不同因素影響是否有差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分析每一個因素的作用,也可以
分析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分析協方差,以及各因素變數與協變數之間的交互作用。該過程要求因變數是從多元正態總體隨機采樣得來,且總體中各單元的方差
相同。但也可以通過方差齊次性檢驗選擇均值比較結果。因變數和協變數必須是數值型變數,協變數與因變數不彼此獨立。因素變數是分類變數,可以是數值型也可
以是長度不超過8的字元型變數。固定因素變數(Fixed Factor)是反應處理的因素;隨機因素是隨機地從總體中抽取的因素。
[例子]
研究不同溫度與不同濕度對粘蟲發育歷期的影響,得試驗數據如表5-7。分析不同溫度和濕度對粘蟲發育歷期的影響是否存在著顯著性差異。
表5-7 不同溫度與不同濕度粘蟲發育歷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