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方財富個股異動火箭發射指標預警公式是多少
你沒有消息,散戶只能追漲才有利潤,但是追漲有太多限制十隻只有一二能追,要考慮大盤,要考慮個股所處位置,這只股性如何,散戶關注度怎樣,不能亂追,要把追漲成功率控制在八成以內,做不到不要追漲
B. 老師 請幫下面這個通達信公式 改成盤中預警選股公式, 出現「起爆點」就預警選出 謝謝 !
爆發點:=(DCLOSE-REF(C,1))/REF(C,1)*100;
起爆來點:CROSS(爆發點,20)
OR
CROSS(爆發點,18);
選用自了「不定周期收盤價」,算是未來函數,信號會漂移,只供看盤時參考,選股不一定能選出來。
如果達到你的要求請及時採納,多謝!
C. 通達信分時起爆點指標公式怎麼不提示起爆點
通達信做不了分時預警
D. 請高手把這個改成通達信選股公式
爆發點:=(DCLOSE-REF(C,1))/REF(C,1)*100;
XG:CROSS(爆發點,20) OR CROSS(爆發點,18);
是要選圖中這里嗎.注意公式是為了函數做的.
E. 請高手把這個指標公式改成這三個選股公式分別是:牛股起爆 .門庭若市 .瘋狂箭頭 謝謝!
牛股起爆選股公式:
DIFF:=EMA(DCLOSE,12)-EMA(DCLOSE,26);
DEA:=EMA(DIFF,9);
MACD:=(DIFF-DEA)*2;
低位金叉:=CROSS(DIFF,DEA) AND DIFF<-0.1;
二次金叉1:=CROSS(DIFF,DEA) AND DEA<0 AND COUNT(低位金叉,21)=2;
TJ1:=低位金叉 OR 二次金叉1;
LJPK:=(C+H+O+L)/4;
MCC:=XMA(LJPK,20)*(1+80/1000);
MRR:=XMA(LJPK,32)*(1-100/1000);
ZXX:=(MCC+MRR)/2;
ZXA:=(MRR+ZXX)/2;
TJ2:=REF(L,1)<ZXA;
TJ3:=TJ2 AND COUNT(TJ2,6)>=6;
TJ8:=REF(C,1)/REF(C,5)<=1.1 AND C>=MA(C,24) AND EXIST(V/REF(V,1)>=2,5) AND C>REF(C,1);
牛股起爆:TJ3 AND TJ8;
門庭若市選股公式:
DIFF:=EMA(DCLOSE,12)-EMA(DCLOSE,26);
DEA:=EMA(DIFF,9);
MACD:=(DIFF-DEA)*2;
低位金叉:=CROSS(DIFF,DEA) AND DIFF<-0.1;
二次金叉1:=CROSS(DIFF,DEA) AND DEA<0 AND COUNT(低位金叉,21)=2;
TJ1:=低位金叉 OR 二次金叉1;
LJPK:=(C+H+O+L)/4;
MCC:=XMA(LJPK,20)*(1+80/1000);
MRR:=XMA(LJPK,32)*(1-100/1000);
ZXX:=(MCC+MRR)/2;
ZXA:=(MRR+ZXX)/2;
TJ2:=REF(L,1)<ZXA;
TJ3:=TJ2 AND COUNT(TJ2,6)>=6;
MA5:=MA(C,5);
MA10:=MA(C,10);
MA17:=MA(C,17);
MA20:=MA(C,20);
MA24:=MA(C,24);
MA30:=MA(C,30);
MA43:=MA(C,43);
MA72:=MA(C,72);
MA200:=MA(C,200);
TJ4:=MA5>=MA24 AND MA24>=MA72 AND MA72>=MA200;
TJ5:=MA10>=MA30 AND MA20>=MA30;
TJ7:=TJ4 OR TJ5;
AAA:=EVERY(V<=REF(V,1),1) OR V/REF(V,1)>=1.5;
牛股:=TJ2 AND TJ3 AND TJ7;
牛股出爐:=AAA AND 牛股 AND C>=MA(C,24);
門庭若市:COUNT(EXIST(牛股出爐,6),6)>=2 AND C>REF(C,1) AND REF(C,2)<REF(C,1) AND C>O;
瘋狂箭頭選股公式:
DIFF:=EMA(DCLOSE,12)-EMA(DCLOSE,26);
DEA:=EMA(DIFF,9);
MACD:=(DIFF-DEA)*2;
低位金叉:=CROSS(DIFF,DEA) AND DIFF<-0.1;
二次金叉1:=CROSS(DIFF,DEA) AND DEA<0 AND COUNT(低位金叉,21)=2;
TJ1:=低位金叉 OR 二次金叉1;
LJPK:=(C+H+O+L)/4;
MCC:=XMA(LJPK,20)*(1+80/1000);
MRR:=XMA(LJPK,32)*(1-100/1000);
ZXX:=(MCC+MRR)/2;
ZXA:=(MRR+ZXX)/2;
TJ2:=REF(L,1)<ZXA;
TJ3:=TJ2 AND COUNT(TJ2,6)>=6;
MA5:=MA(C,5);
MA10:=MA(C,10);
MA17:=MA(C,17);
MA20:=MA(C,20);
MA24:=MA(C,24);
MA30:=MA(C,30);
MA43:=MA(C,43);
MA72:=MA(C,72);
MA200:=MA(C,200);
TJ4:=MA5>=MA24 AND MA24>=MA72 AND MA72>=MA200;
TJ5:=MA10>=MA30 AND MA20>=MA30;
TJ7:=TJ4 OR TJ5;
AAA:=EVERY(V<=REF(V,1),1) OR V/REF(V,1)>=1.5;
牛股:=TJ2 AND TJ3 AND TJ7;
牛股出爐:=AAA AND 牛股 AND C>=MA(C,24);
門庭若市:=COUNT(EXIST(牛股出爐,6),6)>=2 AND C>REF(C,1) AND REF(C,2)<REF(C,1) AND C>O;
瘋狂箭頭:IF(BARSLASTCOUNT(EXIST(門庭若市,3))>=2,門庭若市,0);
F. 請高手將通達信分時指標改為預警公式,就是出現紅色起爆箭頭時作出預警 。
TT:=BARSCOUNT(C);
均價黃:=SUM(C*V,TT)/SUM(V,TT);
量兩步:=MA(V,5)>REF(MA(V,5),1) AND REF(MA(V,5),1)>REF(MA(V,5),2);
價兩步:= C>=REF(C,1) AND REF(C,1)>REF(C,2);
價上崗量破5:=C>均價黃 AND V>MA(V,5);
量起爆:=V>=REF(V,1)*2 ;
價創版新高權:=C>=HHV(C,0);
量創新高:=V>=HHV(V,0);
對昨日漲幅:=C/DYNAINFO(3)<=1.02;
起爆:量兩步 AND 價兩步 AND 價上崗量破5 AND 量起爆 AND 價創新高 AND 量創新高 AND 對昨日漲幅;
G. 火箭公式是什麼
火箭公式 ΔV=Vc×ln{(M+P)/M}
根據動量守恆定律,可以推導出火箭推進系統的燃料攜帶量與速度的關系。其公式為:
ΔV=Vc×ln{(M+P)/M}
或(M+P)/M = e^(ΔV/Vc)
V =>火箭的速度變化量,初速為零的火箭之最終速度即為0+ΔV =ΔV
Vc =>噴氣速度
ln =>自然對數
M =>火箭本體的質量
P =>燃料質量
(M+P)/M =>質量比
其中的(M+P)/M也就是火箭本體加上燃料的質量與火箭本體質量的比值,稱為質量比。其意義可以看成為火箭的運輸效率。也就是消耗的燃料與能運送的酬載的比值。
由於P項是在 ln函數中,因此在當ΔV/Vc的值大於1,即最終速度大於噴氣速度的時候,火箭系統的質量比對於任何速度增加將會變的十分敏感,此時任何微小的最終速度要求增加都會讓質量比成指數增長。假設有一火箭為達到最終速度ΔV,在從靜止加速速的條件下需要攜帶質量為P的燃料。如果此火箭之ΔV大於其Vc,若有減速停止的需求,也就是在加速到ΔV飛行一段時間之後,於到達目的地後欲將速度停止。其意義相當於單程時的速度變化量V加倍(加速減速等於兩倍的速度變化,只不過施力的方向相反而已)。則加倍後其所需要的質量比將成指數性的增加,質量比將成為原先的2次方,而非P的兩倍。這是因為用來讓火箭減速停止的燃料所增加的額外質量同樣需要在最初加速時增加額外燃料來運送的緣故。
另外,又因為火箭速度變化量ΔV和其噴氣速度Vc成線性關系,因此若質量比不變,則只要把Vc加倍,速度變化量也會加倍,因此也就可以達成減速的要求了。由上面的關系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增加噴氣速度的效率遠優於增加燃料攜帶量的效率,因此增加太空船速度的方式以增加噴氣速度為主。噴氣速度提高則代表太空船效率有飛躍性的進展。
H. 火箭,導彈速度的公式是什麼,發射架有什
樓主說的應該是彈道導彈,垂直發射是因為這樣更容易擺脫地球引力飛出大氣層,飛出大氣層後在高速飛行到目標上空 在高速下落這樣的模式 在下落階段很難被攔截 速度快 威力大 射程遠 載重大導彈發射無非就是大致 分成冷發射和熱發射 俄羅斯的導彈如道爾,S-300白揚洲際導彈都是冷發射 用機械臂推出去點火美國的 愛國者 民兵 直接點火 還有垂直發射和傾斜 看導彈的任務和使命分類了
I. 誰有天使起爆點指標的公式或把它改成選股公式,要求當天選出出現紅箭頭的股票
我愛你,傑克,再見。 「
「不,不說再見,不知道的時候嗎?」
「我好冷。」
「聽我說,玫瑰,你會出危險,相信我!」
「居住在登陸後,加入群144??865208
「尋找一組主教的股票。」
J. 什麼是火箭公式
1883年,宇宙航行理論奠基人、俄國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指出,能在太空真空中工作的火箭,可以做為宇宙航行的動力工具。
到1903年,齊奧爾科夫斯基進一步提出火箭公式,指出火箭的飛行速度與火箭發動機的噴氣速度成正比,並指出,黑色火葯一類的固體火箭燃料,產能效率低,無法使火箭達到宇宙速度,應該使用液氫液氧這樣的液體燃料。同時,火箭公式還表明,火箭的自身結構質量越小越好,燃料裝得越多越好。這樣,火箭公式就為發展現代火箭指明了方向。它被稱為「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
在火箭公式的基礎上,齊奧爾科夫斯基還運用他巧妙的思維指出,用多級火箭接替工作的辦法,可使火箭逐級提高速度,最後達到所需的宇宙速度。
火箭公式是把宇宙航行從理論、理想變為現實的轉折點,後來人們將火箭公式譽為「宇宙航行第一公式」。
1957年10月4日和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事業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研製的火箭,分別將人類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和第一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軌道,建造了載人航天的巨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