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利率的利率掉期
利率掉期,指兩個主體之間簽訂一份協議,約定一方與另一方在規定時期內的一系列時點上按照事先敲定的規則交換一筆借款,本金相同,只不過一方提供浮動利率,另一方提供的則是固定利率。利率的大小也是按事先約定的規則進行,固定利率訂約之時就可以知曉,而浮動利率通常要基於一些有權威性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浮動利率進行計算,如LIBOR(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或SHIBOR(上海……),在其基礎上再加上或減去一個值等等方法可以確定當期的浮動利率最初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協議雙方在市場上融資(尤其是向銀行借款)時,自身借入浮動利率的成本與借入固定利率的成本不同,於是可以結成對子,各自借入自己更擅長的那種利率,從而實現雙贏,都降低了融資成本。之後,或者說現在,人們經常將它作為一個避險工具,市場之大,有人認為利率將會下行,浮動利率好;其他人或可能認為固定利率更劃算,此時,很容易找到一個與你預期不同的人做交易對手,從而雙方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此時,銀行常常充當中介,與不同人簽立掉期協議,再來平衡。中國第一筆公布的利率掉期,發生在招行與花旗之間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業務主要是負責從各商業銀行購買住房抵押貸款,只見具體的財務操作或許會用到,這個是實務問題,提的不多。其實掌握了利率掉期的含義之後,若是真的遇到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業務分析中有掉期問題,應該也可以理解了。掉期只是一個工具,與所有金融衍生品一樣,都說是用來管理風險的,真正導致危機的原因是人的濫用與貪婪,還有整個系統的特徵所決定的脆弱性用途(一)規避利率風險:讓使用者對已有的債務, 有機會利用利率掉期交易進行重新組合,例如預期利率下跌時,可將固定利率形態的債務,換成浮動利率,當利率下降時,債務成本降低。若預期利率上漲時,則反向操作,從而規避利率風險。(二)增加資產收益:利率掉期交易並不僅局限於負債方面利息支出的交換,同樣的,在資產方面也可有所運用。一般資產持有者可以在預期利率下跌時,轉換資產為固定利率形態,或在預期利率上漲時,轉換其資產為浮動利率形態。(三)靈活資產負債管理:當欲改變資產或負債類型組合,以配合投資組合管理或對利率未來動向進行鎖定時,可以利用利率掉期交易調整,而無須賣出資產或償還債務。浮動利率資產可以與浮動利率負債相配合,固定利率資產可以與固定利率負債相配合。某外貿公司4月1日有一筆5年期,浮動利率計息的美元負債,本金為美元1000萬,利率為計息日當天國際市場公布LIBOR+1%,每半年付息一次,4月1日借款利率為3.33%,公司預測目前美元利率已經見底,未來利率有上揚的風險,為規避此風險即與民生銀行進行利率掉期交易,銀行支付給公司以LIBOR+1%的浮動利率利息,與客戶的原借款利率條件完全一致,以讓公司支付應付負債的利息,而公司支付銀行固定利率6.6%,如此一來,公司便可規避利率上升的風險。
『貳』 利率掉期(interest rate swap)是一種什麼樣的金融衍生品
利率掉期(利率調期)就是兩個主體之間簽訂一份協議,約定一方與另一方在規定時期內的一系列時點上按照事先敲定的規則交換一筆借款,本金相同,只不過一方提供浮動利率( Floating Rate),另一方提供的則是固定利率( Fixed Rate)。
利率的大小也是按事先約定的規則進行,固定利率訂約之時就可以知曉,而浮動利率通常要基於一些有權威性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浮動利率進行計算。
如LIBOR(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或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在其基礎上再加上或減去一個值等等方法可以確定當期的浮動利率。
利率掉期用途
1、規避利率風險:讓使用者對已有的債務, 有機會利用利率掉期交易進行重新組合,例如預期利率下跌時,可將固定利率形態的債務,換成浮動利率,當利率下降時,債務成本降低。若預期利率上漲時,則反向操作,從而規避利率風險。
2、增加資產收益:利率掉期交易並不僅局限於負債方面利息支出的交換,同樣的,在資產方面也可有所運用。一般資產持有者可以在預期利率下跌時,轉換資產為固定利率形態,或在預期利率上漲時,轉換其資產為浮動利率形態。
『叄』 掉期交易是什麼呢通俗點,舉個例子
一、掉期交易
掉期交易(Swap Transaction)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交易形式。更為准確的說,掉期交易是當事人之間約定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等價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交易。
較為常見的是貨幣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
貨幣掉期交易,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交換交易、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兩種貨幣資金的本金交換。
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種貨幣資金的不同種類利率之間的交換交易,一般不伴隨本金的交換。
二、舉例:
買方(鋼廠) :
國內某鋼廠達成一筆於2010年供應鋼板產品的合同,預期在2010年3月用好望角型船舶進口總量為75000公噸含鐵量為62%的鐵礦粉。由於鋼廠預計鐵礦石價格將會在3個月內大幅上漲,為鎖定采購成本,該鋼廠將出價105.00美元/公噸乾重,購買2010年3月的CFR中國的含鐵量為62%的鐵礦粉掉期合約。
賣方(鐵礦石供應商):
與此同時,某家擁有鐵礦石存貨的供應商,為了規避鐵礦石價格下跌所可能引起的存貨價值減少的風險,希望以掉期對沖的方式來抵消現貨市場的潛在虧損。該供應商想把鐵礦粉的價格鎖定在107.00美元/公噸乾重。
經紀人 :
作為交易雙方的中介,場外經紀人把雙方撮合在一起,組織其協商後,同意將價格定在106.5美元/公噸乾重。
拓展資料:
掉期交易的特點:
(1)買與賣是有意識地同時進行的
(2)買與賣的貨幣種類相同,金額相等
(3)買賣交割期限不相同掉期交易與前面講到的即期交易和遠期交易有所不同。即期與遠期交易是單一的,要麼做即期交易,要麼做遠期交易,並不同時進行,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單一的外匯買賣,主要用於銀行與客戶的外匯交易之中。掉期交易的操作涉及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或買賣的同時進行,故稱之為復合的外匯買賣,主要用於銀行同業之間的外匯交易。一些大公司也經常利用掉期交易進行套利活動。
掉期交易的目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軋平外匯頭寸,避免匯率變動引發的風險;二是利用不同交割期限匯率的差異,通過賤買貴賣,牟取利潤。
『肆』 利率掉期是什麼意思啊
利率掉期一般指利率互換,利率互換是交易雙方在一筆名義本金數額的基礎上相互交換具有不同性質的利率支付,即同種通貨不同利率的利息交換。通過這種互換行為,交易一方可將某種固定利率資產或負債換成浮動利率資產或負債,另一方則取得相反結果。利率互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雙方的資金成本 (即利息),並使之各自得到自己需要的利息支付方式 (固定或浮動)。
應答時間:2020-12-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伍』 利率掉期交易的用途
(一)規避利抄率風險:讓使用者對已有的債務,有機會利用利率掉期交易進行重新組合,例如預期利率下跌時,可將固定利率形態的債務,換成浮動利率,當利率下降時,債務成本降低。若預期利率上漲時,則反向操作,從而規避利率風險。
(二)增加資產收益:利率掉期交易並不僅局限於負債方面利息支出的交換,同樣的,在資產方面也可有所運用。一般資產持有者可以在預期利率下跌時,轉換資產為固定利率形態,或在預期利率上漲時,轉換其資產為浮動利率形態。
(三)靈活資產負債管理:當欲改變資產或負債類型組合,以配合投資組合管理或對利率未來動向進行鎖定時,可以利用利率掉期交易調整,而無須賣出資產或償還債務。浮動利率資產可以與浮動利率負債相配合,固定利率資產可以與固定利率負債相配合。
『陸』 關於利率掉期(互換)的問題
產品定義:
利率互換又稱「利率掉期」,是指債務人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利率走勢,將其自身的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債務,或將固定利率債務轉換成浮動利率債務的操作。它被用來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以固定自己的邊際利潤。
產品功能與特點
利率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用於管理中長期利率風險。客戶通過利率互換交易可以將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轉換為另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一般地說,當利率看漲時,將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較為理想,而當利率看跌時,將固定利率轉換為浮動利率較好。從而達到規避利率風險,降低債務成本,同時還可以用來固定自己的邊際利潤,便於債務管理。
利率可以有多種形式,任何兩種不同的形式都可以通過利率互換進行相互轉換,其中最常用的利率互換是在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之間進行轉換。
案例:
某公司有一筆美元貸款,期限10年,從1997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利息為每半年計息付息一次,利率水平為USD 6個月LIBOR+70基本點。公司認為在今後十年之中,美元利率呈上升趨勢,如果持有浮動利率債務,利息負擔會越來越重。同時,由於利率水平起伏不定,公司無法精確預測貸款的利息負擔,從而難以進行成本計劃與控制。因此,公司希望能將此貸款轉換為美元固定利率貸款。這時,公司可與中國銀行敘做一筆利率互換交易。
經過利率互換,在每個利息支付日,公司要向銀行支付固定利率7.320%,而收入的USD 6個月LIBOR+70基本點,正好用於支付原貸款利息。這樣一來,公司將自己今後10年的債務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7.320%的水平上,從而達到了管理自身債務利率風險的目的。
利率互換形式十分靈活,可以根據客戶現金流量的實際情況做到「量體裁衣」,既適用於已有債務,也可以用於新借債務,還可以做成遠期起息。
幾點說明:
l 利率互換的期限與費用:美元、日元及主要外幣利率互換期限最長可以做到10年。敘做利率互換只需在每個付息日與銀行互相支付浮動(或固定)利率的利息,此外無其它費用。
l 債務和資產實際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因此債務保值工具同樣也是資產保值工具。利率互換同樣可以運用於資產的收益管理,在利率看跌時將浮動利率的資產轉換為固定利率的資產;在利率看漲時將固定利率的資產轉換為浮動利率的資產,同樣可以達到控制利率風險,增加收益的目的。
『柒』 什麼是利率掉期
利率掉期,就是兩個主體之間簽訂一份協議,約定一方與另一方在規定時期內的一系列時點上按照事先敲定的規則交換一筆借款,本金相同,只不過一方提供浮動利率,另一方提供的則是固定利率。利率的大小也是按事先約定的規則進行,固定利率訂約之時就可以知曉,而浮動利率通常要基於一些有權威性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浮動利率進行計算,如LIBOR(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或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在其基礎上再加上或減去一個值等等方法可以確定當期的浮動利率。
最初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協議雙方在市場上融資(尤其是向銀行借款)時,自身借入浮動利率的成本與借入固定利率的成本不同,於是可以結成對子,各自借入自己更擅長的那種利率,從而實現雙贏,都降低了融資成本。
之後,或者說現在,人們經常將它作為一個避險工具,市場之大,有人認為利率將會下行,浮動利率好;其他人或可能認為固定利率更劃算,此時,很容易找到一個與你預期不同的人做交易對手,從而雙方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此時,銀行常常充當中介,與不同人簽立掉期協議,再來平衡。
利率掉期的作用:
(一)規避利率風險:讓使用者對已有的債務, 有機會利用利率掉期交易進行重新組合,例如預期利率下跌時,可將固定利率形態的債務,換成浮動利率,當利率下降時,債務成本降低。若預期利率上漲時,則反向操作,從而規避利率風險。
(二)增加資產收益:利率掉期交易並不僅局限於負債方面利息支出的交換,同樣的,在資產方面也可有所運用。一般資產持有者可以在預期利率下跌時,轉換資產為固定利率形態,或在預期利率上漲時,轉換其資產為浮動利率形態。
(三)靈活資產負債管理:當欲改變資產或負債類型組合,以配合投資組合管理或對利率未來動向進行鎖定時,可以利用利率掉期交易調整,而無須賣出資產或償還債務。浮動利率資產可以與浮動利率負債相配合,固定利率資產可以與固定利率負債相配合。
『捌』 什麼是掉期交易
更為准確地說,掉期交易是當事人之間約定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等價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交易。較為常見的是貨幣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貨幣掉期交易,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交換交易,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兩種貨幣資金的本金交換。 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種貨幣資金的不同種類利率之間的交換交易,一般不伴隨本金的交換。掉期交易與期貨、期權交易一樣,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金融衍生產品之一,成為國際金融機構規避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重要工具。 1981年,IBM公司和世界銀行進行了一筆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與美元之間的貨幣掉期交易。當時,世界銀行在歐洲美元市場上能夠以較為有利的條件籌集到美元資金,但是實際需要的卻是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此時持有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資金的IBM公司,正好希望將這兩種貨幣形式的資金換成美元資金,以迴避利率風險。在所羅門兄弟公司的中介下,世界銀行將以低息籌集到的美元資金提供給IBM公司,IBM公司將自己持有的瑞上法郎和德國馬克資金提供給世界銀行。通過這種掉期交易,世界銀行以比自己籌集資金更為有利的條件籌集到了所需的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資金,IBM公司則迴避了匯率風險,低成本籌集到美元資金。這是迄今為止正式公布的世界上第一筆貨幣掉期交易。 通過這項掉期交易,世界銀行和IBM公司在沒有改變與原來的債權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的情況下,以低成本籌集到了自身所需的資金。 1982年德意志銀行進行了一項利率掉期交易。德意志銀行對某企業提供了一項長期浮動利率的貸款。 當時.德意志銀行為了進行長期貸款需要籌集長期資金,同時判斷利率將會上升,以固定利率的形式籌集長期資金可能更為有利。德意志銀行用發行長期固定利率債券的方式籌集到了長期資金,通過進行利率掉期交易把固定利率變換成了浮動利率,再支付企業長期浮動利率貸款。這筆交易被認為是第一筆正式的利率掉期交易。 在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潮流的背景下,掉朗交易作為一種靈活、有效的避險和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衍生工具,越來越受到國際金融界的重視,用途日益廣泛,交易量急速增加。近來。這種交易形式己逐步擴展到商品、股票等匯率、利率以外的領域。由於掉期合約內容復雜,多採取由交易雙方一對一進行直接交易的形式,缺少活躍的二級市場和交易的公開性,具有較大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 因此,從事掉期交易者多為實力雄厚、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國際性金融機構,掉期交易市場基本上是銀行同業市場。
『玖』 什麼是掉期交易,套利交易
掉期交易是當事人之間約定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等價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交易。較為常見的是貨幣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貨幣掉期交易,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交換交易,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兩種貨幣資金的本金交換。
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種貨幣資金的不同種類利率之間的交換交易,一般不伴隨本金的交換。掉期交易與期貨、期權交易一樣,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金融衍生產品之一,成為國際金融機構規避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重要工具。
1981年,IBM公司和世界銀行進行了一筆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與美元之間的貨幣掉期交易。當時,世界銀行在歐洲美元市場上能夠以較為有利的條件籌集到美元資金,但是實際需要的卻是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此時持有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資金的IBM公司,正好希望將這兩種貨幣形式的資金換成美元資金,以迴避利率風險。在所羅門兄弟公司的中介下,世界銀行將以低息籌集到的美元資金提供給IBM公司,IBM公司將自己持有的瑞上法郎和德國馬克資金提供給世界銀行。通過這種掉期交易,世界銀行以比自己籌集資金更為有利的條件籌集到了所需的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資金,IBM公司則迴避了匯率風險,低成本籌集到美元資金。這是迄今為止正式公布的世界上第一筆貨幣掉期交易。
通過這項掉期交易,世界銀行和IBM公司在沒有改變與原來的債權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的情況下,以低成本籌集到了自身所需的資金。 1982年德意志銀行進行了一項利率掉期交易。德意志銀行對某企業提供了一項長期浮動利率的貸款。
當時.德意志銀行為了進行長期貸款需要籌集長期資金,同時判斷利率將會上升,以固定利率的形式籌集長期資金可能更為有利。德意志銀行用發行長期固定利率債券的方式籌集到了長期資金,通過進行利率掉期交易把固定利率變換成了浮動利率,再支付企業長期浮動利率貸款。這筆交易被認為是第一筆正式的利率掉期交易。 在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潮流的背景下,掉朗交易作為一種靈活、有效的避險和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衍生工具,越來越受到國際金融界的重視,用途日益廣泛,交易量急速增加。近來。這種交易形式己逐步擴展到商品、股票等匯率、利率以外的領域。由於掉期合約內容復雜,多採取由交易雙方一對一進行直接交易的形式,缺少活躍的二級市場和交易的公開性,具有較大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
因此,從事掉期交易者多為實力雄厚、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國際性金融機構,掉期交易市場基本上是銀行同業市場。
套利交易又叫套期圖利,是(期現貨的)指利用不同國家或地區短期利率的差異,將資金由利率較低的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利率較高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投放,以從中獲得利息差額收益的一種外匯交易。期貨市場的套利交易是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
『拾』 咨詢利率掉期交易
利率互換主要是利用雙方在不同利率(固定或浮動)的優勢,減少融資的成本的金融衍生交易。是在兩者在不同利率借款之間的有差距才有可能做。如固定利率貸款兩者相差1%,浮動利率借款兩者相差0.5%,這樣設計到換可以省下0.5%的利率,省下的利率由雙方享受,中介提取費用。
舉例說明:根據以下資料設計一個利率互換,並收取10個基點作為手續費。說明通過利率互換兩家公司可分別節省多少利息成本。
信用等級:甲:AAA,乙:A
固定利率借款成本:甲:10%,乙:10.7%
浮動利率借款成本:甲:LIBOR-0.10%,乙:LIBOR+0.30%
財務需求:甲:需要浮動利率資金,乙:需要固定利率資金
由於兩者的信用程度不一樣,借款利率不同,在借固定利率款中,甲比乙利率低0.7%,而借浮動利率款,乙利率比甲高0.40%,顯然乙貸浮動利率款有相對優勢,甲借固定利率款有相對優勢。
現在,甲:需要浮動利率資金,乙:需要固定利率資金,進行利率到換,即甲借固定利率款,乙借浮動利率款,共可省下利率為:(LIBOR-0.10%+10.7%)-(10%+LIBOR+0.30%)=0.3%;手續費10個基點,即0.1%,兩者通過互換各省下0.1%的利率水平。
互換後,甲貸固定利率款,利率10%,由乙承擔
乙借浮動利率款,利率LIBOR+0.30%,其中LIBOR-0.25%由甲承擔
這樣:甲需要浮動利率資金,支付浮動利率LIBOR-0.25%
乙需要固定利率資金,支付固定利率10%+0.55%=10.55%
甲乙各支付0.05%的利息費給中介
最終:甲承擔利率LIBOR-0.20%
乙承擔利率: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