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高頻交易最新情況

高頻交易最新情況

發布時間:2021-04-24 00:13:25

⑴ 在金融市場高頻交易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每筆交易勝率51%,問每天要做多少筆交易當天盈利的概率是99.99%

我沒有看過類似的文章,但是通過我的經驗和所學來判斷的話,你所說內的金融市場高頻交易應該容是不包含中國股市,而是指的其他類型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比如期貨、期權等等。
因為後面所說的這些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可以做兩個方向的,也就是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每筆交易本身的勝率如果能達到51%的話,那麼也就是失敗的幾率為49%,你可以控制倉位的情況下,將勝率和失敗率看成概率,倉位的不同會帶來不同的期望值。
正因為他們的概率相差2%,所以可以在一定的交易次數中達到所謂當天必定盈利這種說法。
但是我必須說明的是,這種說法應該是有前提,或者說是理想化的(如果你看的文章里沒有提及這一點,最好還是不要看這類文章比較好),因為每筆交易都會有其交易成本,高頻交易帶來的本身就是較高的成本,所以在撇開這些成本的情況下,通過概率方式計算的理想化盈利概率在現實中是不可取的。
當然,也必須承認的是,這個觀點真正隱含的含義實際是:如果每筆交易有贏有虧,那麼你只需要在你眾多交易中能做到盈的佔多數,或者盈利數額大於虧損數額,那麼交易總體上來看便是盈利的。

⑵ 如何看待高頻交易與程序化交易

按照目前並不完全的分類方法,高頻交易大概有如下幾類:
1.賺取通道費或成交量回扣,國外大型交易商通過在不同的交易通道上掛單提供流動性,而各大電子交易所提供相應補償,其特點有點類似做市商。不過從目 前國內情況來看,並不具備交易所競爭的態勢,也不存在為吸引交易者而提供回扣的可能,可見此類高頻交易在國內沒有市場基礎。
2.閃單交易或閃電交易。眾所周知的高盛軟體工程師阿列尼可夫事件,加速了閃單策略基本原理的普及,使閃單高頻交易進入白熾化競爭階段。閃單交易方式是美國期貨交易所特有的閃單指令所導致的,而閃電交易方式主要依託於做市場制度,而這些在國內遠未成形。
3.演算法交易。利用計算機演算法,將大單指令分割成眾多小單指令的交易模式,這樣可以使得交易商有效地控制大額建倉或平倉過程中的沖擊成本,美其名為「幽靈單」。
4.「炒手」交易模式。國內炒手一天單個品種的成交量大概可以佔到總體成交量的5%—20%不等,往往是500毫秒成交一次,通過頻繁的掛撤單實現價差獲取,且手續費相當低廉,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期貨市場博弈生態的惡化。
5.定量化交易模型。主要依據各種金融理論、統計實證或傳統技術分析指標來實現自動交易。
第三、四、五種模式是國內目前較為流行的程序化交易方式,第三種模式大都運用在中大型私募機構中,第四種模式正在從傳統手工操作轉向計算機自動化,而 第五種模式主要由大量的「海龜」派主導。可以設想在不遠的將來,隨著股指期貨市場的不斷壯大,參與群體的多元化,機構佔比的提高,這三種計算機交易模式將 會得到較大的發展空間。
從上述的分類,可以發現高頻交易屬於程序化交易中集計算機與策略優勢的高階模式,傳統的程序化交易則更偏重於上述第五類中的短周期,另外,傳統的 程序化交易更注重模型研究,其中定價模型、套利模型、動量模型等均起到了填補市場非理性漏洞、增強市場流動性的作用,與監管層詬病的高頻交易具有較為明顯 的區別。

⑶ 什麼是股票高頻交易高頻交易好嗎

即指交易頻率只有幾毫秒的高頻交易操作員。高頻交易穩穩的把價差賺到了手,而版且整過過程可能只權有幾毫秒的時間。
個人投資者要買某一隻股票的時候輸入了一個買入指令,這個指令傳達到美國第三大股票交易所BATS。幾乎同一時間,高頻交易員就能獲取這一指令(這就相當於交易員已經確切地知道了你的交易計劃),並搶在個人投資者之前買入這只股票。幾毫秒之後,高頻交易員再將這一股票加價賣給個人投資者。
任何擁有股票的人都是高頻交易者這種手段的受害者,交易員們能夠得知投資者將要買入那隻股票,並利用先進的技術先於投資者買入這些股票,然後緊接著把這些股票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投資者。

⑷ 奧美集團Omega Prime Group的高頻交易是怎麼進行的

奧美集團Omega Prime Group的高頻交易以超級計算機為基礎採用復雜的演算法分析多個市場,並基於市場情況以非常高的速度執行大量訂單。

⑸ 高頻交易軟硬體是怎麼架構的

首先,高頻交易不一定是套利演算法。事實上HFT做的最多的業務是做市(market making),可以是把商品從一個交易所倒賣到另一個交易所,也可以是在同一個交易所內部提供某種商品的流動性。這兩種方式的共同點都是讓人們可以特定地點買到本來買不到的商品,所以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收服務費就可以盈利。
二,延遲和流量是不同的概念。低延遲不等於高數據量,事實上大部分時間交易數據流量並不大,一個market一天最多也就幾個GB。但HFT系統需要在流量高峰時也能快速響應,所以更看重延遲。這也是HFT系統和互聯網系統最大的區別所在,HFT系統的精髓在於把單機的軟硬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而不是像互聯網那樣強調高負載和延展性,動輒用幾千台機器搭集群的做法在這里是不適用的。用互聯網系統的性能指標來認知HFT系統也是沒有意義的,像淘寶這樣的應用需要保證交易的正確和一致性,包括從終端用戶的瀏覽器到淘寶後台到銀行介面之間一系列復雜的事務性數據操作,這個場景和HFT直接對接交易所走高速線路收發交易指令有天壤之別,不能用同樣的思維去理解。
三,一個HFT業務包括從主機到交易所的整條通信線路,在這條線路上有很多段不同的延遲,是需要分開討論的。如果是做跨交易所的交易,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兩個交易所之間的網路延遲。當數據通過網路到達主機的時候,有一個最基本的tick-to-trade延遲,是指主機接收到數據到做出響應所需的時間。但這個東西的測量很有技術含量,根據不同的測量方式,它可能包括或不包括網卡及網路棧的處理時間。所以拿到一個HFT系統的延遲數據時,首先要搞清楚它指的是什麼,然後再來討論。
題主提到從一個直連計算節點的router的角度來觀測,這是一個理論上看起來可行但實際仍然很模糊的概念,因為一般router本身是不做存儲和處理的,一個router會收發大量不同的數據,要理解一個接收到的包是對之前發出去的某個包的「回應」,是需要相當的處理邏輯的,一般很難這樣測。比較合理的測試仍然是在主機端做記錄,測試從收到市場數據(tick)的TCP/UDP包到發送交易指令(trade)包的時差。目前(2014)的情況是,這個延遲如果平均控制在個位數字微秒級就是頂級了。因為網路傳輸才是延遲的大頭,如果網路上的平均延遲是1毫秒(1000微秒)以上,你的單機延遲是2微秒還是20微秒其實是沒有區別的。一般單機比網路低一個數量級就可以了,比如網路上需要100微秒(很現實的數字),單機控制在10微秒足以保證速度上沒有劣勢。至於公眾報道,有時是為搏人眼球,難免有誇大的成分,不必太當真。

⑹ 股指期貨殘匪掠奪式高頻交易的殺傷力有多凶險

股指期貨殘匪掠奪式高頻交易的殺傷力有多凶險?

------ 為什麼救市大軍屢戰屢敗? 魏雅華

從6月下旬到今天,中國股市,救市大軍屢戰屢敗,問題仍然出在股指期貨。股指期貨對於股市大盤,有著顛覆性的殺傷力,每天下午兩點之後,股指期貨如群狼一般湧出,股市大盤兵敗如山倒。
為什麼殘匪股指期貨會仍有如此之大的殺傷力?
目前被引入中國市場的,除了高頻交易策略,還有CTA、市場中性、期現套利、阿爾法策略等各類量化投資模型,其中某些量化交易模型在歐美國家已經被禁止。
讓我們來看一起案例,11月1日,公安機關查處了伊世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伊世頓公司通過高頻程序化交易軟體自動批量、快速下單交易,以不足700萬人民幣的本金,非法獲利高達20多億元人民幣。暴利30000%。
伊世頓通過高頻程序化交易軟體自動批量下單、閃電下單,申報價格明顯偏離市場最新價格,其平均下單速度達每0.03秒一筆,一秒內可下單達31筆。
買方通過程序追蹤指數基準變動進行報單,從而進行低買高賣的高頻交易;由於期貨市場實施T+0,買方可用該策略進行反復下單交易,並通過提高交易筆數,來實現短時期內的高回報收益率。
你可以算一下,100萬的本金,假如兩次交易的收益是1‰,那麼2000次交易的收益率就是100%。而交易是以毫秒計算的,假設1秒鍾能有1筆交易,那麼一天四個小時就能交易14400次,收益率就是720%。
股指期貨高頻交易讓救市大軍成為一場羊入狼口的盛宴。
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對股指期貨開征證券交易印花稅,看看他們還敢不敢高頻交易?憑什麼股指期貨可以不徵收證券交易印花稅?

⑺ 高頻交易和量化交易有何不同

高頻交易和量化交易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高頻交易的概述:指從那些人們無法利用的極為短暫的市場變化中尋求獲利的計算機化交易。

2、量化交易的概述: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利用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海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

二、兩者的作用不同:

1、高頻交易的作用:這種交易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有些交易機構將自己的「伺服器群組」安置到了離交易所的計算機很近的地方,以縮短交易指令通過光纜以光速旅行的距離。

2、量化交易的作用: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三、兩者的特點不同:

1、高頻交易的特點:

(1)高頻交易都是由計算機自動完成的程序化交易;

(2)高頻交易的交易量巨大;

(3)高頻交易的持倉時間很短,日內交易次數很多;

(4)高頻交易每筆收益率很低,但是總體收益穩定。

2、量化交易的特點:

(1)紀律性。根據模型的運行結果進行決策,而不是憑感覺。紀律性既可以剋制人性中貪婪、恐懼和僥幸心理等弱點,也可以克服認知偏差,且可跟蹤。

(2)系統性。具體表現為「三多」。一是多層次,包括在大類資產配置、行業選擇、精選具體資產三個層次上都有模型;二是多角度,定量投資的核心思想包括宏觀周期、市場結構、估值、成長、盈利質量、分析師盈利預測、市場情緒等多個角度;三是多數據,即對海量數據的處理。

(3)套利思想。定量投資通過全面、系統性的掃描捕捉錯誤定價、錯誤估值帶來的機會,從而發現估值窪地,並通過買入低估資產、賣出高估資產而獲利。

(4)概率取勝。一是定量投資不斷從歷史數據中挖掘有望重復的規律並加以利用;二是依靠組合資產取勝,而不是單個資產取勝。

⑻ hftag高頻交易,是騙人的嗎謝謝了

金融傳銷,HFTAG.COM HFTAG.ASIA 兩個域名都是美國聖安娜機房的同一個IP地址,美國人自己都不知道有這么高收益的產品,切勿進入。

⑼ 什麼是高頻交易系統

復雜一點,高頻交易一定都有以下特點: 1. 計算機控制,人是控制不過來的。2. 低費率。費率一般都在萬分之一以下,美國甚至會出現負費率(流動性提供商Rebate)3. 持倉/反應時間按秒算(高頻), 甚至按毫秒微妙算(超高頻)一般還有以下特點: 4. 每筆低回報率,0.01%平均每筆回報算高的 5. 高Turnover, 每天交易1000個來回不算多。 6. 低交易風險,年化Sharpe Ratio 10 不算高 7. 高杠桿, 30倍杠桿不算高 8. 高總回報率。做高頻年化回報低於200%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說。 9. 高競爭, 這是一個零和游戲。機會就那麼多,我賺了,你就賺不到甚至賠了。 10. 速度為王. 因為託管伺服器間幾米的距離,NYSE迫於壓力加了固定的延遲。FPGA, GPA計算在這上的運用並不新鮮。 總的來說,很不幸,這個是市場的發展方向。因為計算機的發展,人越來越難跟機器競爭了。 P.S. 70%的流量很多都是做市商,他們有費用回扣,所以交易得多。交易不賺錢, 靠費用回扣盈利(美國 大的幾個高頻交易商一天都有1million+的回扣,2012年數據)再加一條:11. 非常恐怖的系統風險。最新的一個是騎士資本,很短的時間虧了4億美金+

⑽ 網上有一種股票(hft高頻交易),有誰知道這個會不會是騙人的啊

High Frequency Trading ( HFT )高頻交易飽受輿論詬病,主要是因為包括很多專家在內的行業人士將損失和市場操縱歸咎於高頻交易模式,而不是操作風險管理缺陷和違規交易,甚至將市場不公平也歸咎於它,而不考慮大機構行為和監管漏洞。

人們時常從媒體上了解到因為「胖手指」(Fat Finger),或者因為某個機構的訂單程序進入了死循環而導致向市場中發出了巨量訂單,加之高頻交易演算法迅速反應,造成市場崩盤或者劇烈波動的情況。很多人會說,如果沒有高頻交易,人脈就不會來不及反應,那麼市場就不會這么動盪。高頻交易在市場波動的時候推波助瀾,更加劇了市場波動。實際上,即便沒有高頻交易,市場參與者也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開平倉的決策。當這種決策具有廣泛一致性的時候,市場一樣會出現劇烈波動,這個是市場中一個常態特徵。

並不是所有高頻交易策略都採用趨勢跟隨。市場深度的增加和各種不同的交易行為反而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波動,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和策略對行情的看法並不一致。這類情況下大多數虧損的發生,其根本原因,是參與者的操作風險和市場風險管理有嚴重缺陷造成的。比如,不按照交易規定或者策略設計執行操作,風險敞口過大而沒有留存充足的風險准備金等。這類托辭,無異於一名日線操作的交易者抱怨一分鍾線的波動太大。

同樣的,相當多的市場參與者為了盈利也會費盡心思挖掘監管漏洞和利用甚至創造市場的不公平,閃單交易就是一個典型。閃單(Flash Order)的交易模式也是屬於不公平交易的,與高頻無關。即便在人工電話下單時代,券商交易員也會根據自己情況抬高、壓低、延遲成交某些投資人的電話委託,這個也就是閃單(Flash Order)的原型。有券商資質的投行一直將該交易模式作為穩定收入來源之一,從人工到自動,後來還加入了分析客戶訂單的演算法。雖然閃單交易已經因為曝光而被禁止,但還有各類不公平的交易模式,利用著監管漏洞,充斥在市場當中。比如前些日子因為BATS閃電崩盤導致伺服器故障而暴露出的操縱市場事件。違規交易並不等同於高頻交易。

除了上述一些誤解,一些推銷高頻交易的專家有時也會有概念混淆,例如將低延時交易(Low-Latency trading)和高頻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混淆為一個概念,其實並不然。與中國的券商總部集中然後交易所撮合的訂單路徑不同,歐美市場很多券商和交易所支持DMA交易模式(Direct Market Access,直接市場接入),即交易者的訂單可以直接接入到交易所進行撮合。當然國內期貨市場中上期綜合交易平台(CTP)的出現的確改善了部分非上海總部券商客戶交易上期和中金所標的的訂單路徑。

閱讀全文

與高頻交易最新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有個xd 瀏覽:499
廣州財金投資咨詢 瀏覽:340
自動下單股票軟體 瀏覽:385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走勢 瀏覽:507
漢天下融資 瀏覽:109
170000韓幣換算人民幣 瀏覽: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貴金屬微信騙局嗎 瀏覽:579
澳元200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98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