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鋼結構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軸拉、軸壓、受彎、壓彎構件正常使用階段驗算指標分別是什麼
關於鋼結構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軸拉、軸壓、受彎、壓彎構件正常使用階段驗算指標分別是什麼?
我國現行鋼結構設計規范,對材料的軸拉、軸壓、受彎、壓彎構件使用的驗算均為許用應力方法(材料的極限應力/綜合安全系數1.4)。在材料受壓時因穩定的需要進一步減少了應力值。
⑵ 正確應用和計算相對指標的注意原則有哪些
要把相對指標與絕對指標結合起來運用。
正確選擇對比的基數
⑶ RSI指標如何計算。能用具體例子說說嘛
你好,來RSI的計算
強弱指標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RSI=100-[100/(1+RS)]
其中 RS=14天內收市價上漲數之和的平均值/14天內收市價下跌數之和的平均值
舉例說明:
如果最近14天漲跌情形是:
第一天升2元,第二天跌2元,第三至第五天各升3元;第六天跌4元 第七天升2元,第八天跌5元;第九天跌6元,第十至十二天各升1元;第十三至十四天各跌3元。
那麼,計算RSI的步驟如下:
(一)將14天上升的數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總共上升16元除以14得1.143(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二)將14天下跌的數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總共下跌23元除以14得1.643(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三)求出相對強度RS,即RS=1.143/1.643=0.696%(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四)1+RS=1+0.696=1.696;
(五)以100除以1+RS,即100/1.696=58.962;
(六)100-58.962=41.038。
結果14天的強弱指標RS1為41.038。
⑷ 評價某人的某項指標是否正常,使用標准誤進行計算
說不上什麼標准,我進行計算,這個到底是中學,但是你要把它下正確,對不?重要的對不對?
⑸ 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使用的指標是什麼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應收賬款周轉率
⑹ 計算和運用總量指標應遵循什麼原則
1.統計總量指標要有明確的統計含義和合理的統計方法總量指標的統計有些是較為簡單的
⑺ 請問用熵權法計算指標權重,定性指標如何處理,能舉例說明一下嗎謝謝!
熵權法的思想是通過計算各指標值與其均值差異程度來計算權重的,定性指標在經過量化後,也可以應用熵權法進行計算,應該注意的是,熵權法通過數據來計算權重,沒有考慮指標本身的重要程度,計算得到的權重可解釋性較差,最好與主觀權重計算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價
⑻ spss中如何用因子分析計算各指標的權重
確定數據的權重也是進行數據分析的重要前提。可以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方法來確定權重。主要步驟是:
(1)首先將數據標准化,這是考慮到不同數據間的量綱不一致,因而必須要無量綱化。
(2)對標准化後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主成分方法),使用方差最大化旋轉。
(3)寫出主因子得分和每個主因子的方程貢獻率。 Fj =β1j*X1 +β2j*X2 +β3j*X3 + ……+ βnj*Xn ; Fj 為主成分(j=1、2、……、m),X1、X2 、X3 、……、Xn 為各個指標,β1j、β2j、β3j、……、βnj為各指標在主成分Fj 中的系數得分,用ej表示Fj的方程貢獻率。
(4)求出指標權重。 ωi=[(m∑j)βij*ej]/[(n∑i)(m∑j)βij*ej],ωi就是指標Xi的權重。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據相關性大小把原始變數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數之間相關性較高,而不同組的變數間的相關性則較低。
每組變數代表一個基本結構,並用一個不可觀測的綜合變數表示,這個基本結構就成為公共因子,對於所研究的某一具體問題,原始變數就可以分解成兩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是少數幾個不可測的所謂公共因子的線性函數,另一部分是與公共因子無關的特殊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