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交易者效應

交易者效應

發布時間:2021-04-24 09:38:13

『壹』 「觀察者效應」是指什麼

我們幾乎沒辦法不影響我們觀察的事物——只不過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

在物理學實驗中,為了能夠讓我們看到「電子」,我們必須想辦法讓「光子」與其相互作用,而這個動作必然使電子的活動路徑產生變化。

在課堂上,學生(觀察者) 的反應會直接影響教師(被觀察者)的情緒和行為。

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痛苦地發現孩子最終和他們看到的並不一樣——因為孩子在處於父母監督下的時候往往會因此改變自己的行為。

(1)交易者效應擴展閱讀:

觀察者期望效應能嚴重歪曲實驗結果,因此需利用雙盲方式進行實驗來消除這效應。 很多實驗經常是受觀察者期望效應影響而出現奇怪結果,尤其在以人類為對象的實驗。觀察者期望效應最常出現於超自然現象研究。

Clever Hans是著名的例子。Clever Hans是一匹懂得算術和做出各式各樣驚奇技能的馬。而事實上Clever Hans不是真的懂得算術,而是靠訓練員和觀察者無意識下給予的暗示(例如:表情、姿勢)得出正確答案。

在另一實驗,實驗人員事先告訴一群小孩他們培養了兩個實驗老鼠品種:一種聰明,一種呆笨,然後安排小孩觀察老鼠逃離迷宮。小孩報告聰明品種老鼠比呆笨品種老鼠更快逃離迷宮,而事實上所有實驗老鼠只是隨機挑選出來而已。

『貳』 雜訊交易者的影響效應

在DSSW模型中,De Long等人總結了影響噪音交易者預期收益的四種效應:
① 多多益善效應(hold more effect)
即指當噪音交易者平均持有更多的風險資產時,也就意味著他們承受的風險份額越大, 自然他們所獲得的風險回報也越多,相對於套利者來說, 噪音交易者預期的收益就會增加。
價格壓力效應(price pressure effect)
即指當噪音交易者情緒越來越樂觀時,他們對風險資產的平均需求會增加,這必然會導致股價上升,這樣他們就降低了風險回報以及他們與套利者之間的收益差別。
③ 買高賣低效應(buy high sell low effect)或弗里德曼效應(Friedman effect)
即指由於噪音交易者的非理性,致使他們選擇了錯誤的入市時間,在高價時買進、低價時賣出,從而形成虧損。噪音交易者的投資心態越易變,他們錯誤的入市時間對他們收益的損害就越大。
④ 空間創造效應(Create space effect)
即指當噪音交易者的想法改變得越來越頻繁,價格風險也就越來越大。套利者如果想利用噪音交易者的錯誤來牟取利潤就必須承受越來越大的風險。因為套利者是風險規避者,所以隨著風險的增加,他們從噪音交易者手中購買的風險資產就會減少,從而噪音交易者「創造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以上四種效應,多多益善效應和空間創造效應有助於提高噪音交易者的相對預期收益,而價格壓力效應和買高賣低效應則將減少噪音交易者的預期收益。因此,噪音交易者的預期收益是高還是低,就要看一定條件下,上述兩組效應中哪一組佔有明顯的優勢。如果噪音交易者普遍看淡後市,此時不存在多多益善效應,他們的平均收益不會太高;當噪音交易者對市場過於看好時,價格壓力效應會增大並發揮主導影響,他們平均來說也不會獲得高的收益只有在對市場看多的程度處於中等時,多多益善效應和空間創造效應發揮主要作用,噪音交易者才能獲得相對較高的預期收益,並且風險迴避型的投資者越多,噪音交易者的平均收益也相對越高。De Long等人的這一發現表明,噪音交易者在市場中並不總是虧損的,當然他們也並不總是盈利,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他們的預期收益可以為正,甚至高於套利者。

『叄』 期貨效應是什麼意思具體些

可能是對未來的預期吧。期貨就是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期貨效應,估計就是對未來預期產生的影響。

『肆』 黃金交易的杠桿效應怎麼理解

黃金保證金交易,是利用杠桿投資的原理,在金融機構之間及金融機構與投資者之間進行的一種遠期黃金買賣方式。
在交易時,交易者只付出1%-10%的保證金,就可進行100%額度的交易。使得每一位小額投資人亦也可在金融市場中買賣黃金,而賺取利益。
我用的這個黃金交易平台,可以先開設模擬賬戶的,就是可以進行模擬交易,你可以去試試:www.4uib.info

『伍』 股市中的羊群效應

在資本市場上,「羊群效應」是指在一個投資群體中,單個投資者總是根據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入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導致出現「羊群效應」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同一群體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優勢。「羊群效應」也可能由系統機制引發。例如,當資產價格突然下跌造成虧損時,為了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規則的限制,一些投資者不得不將其持有的資產割倉賣出。

在目前投資股票積極性大增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能量迅速積聚,極易形成趨同性的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蜂擁而致,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也開始連鎖反映,紛紛恐慌出逃,這樣跳水時量能放大也屬正常。只是在這時容易將股票殺在地板價上。

這就是為什麼牛市中慢漲快跌,而殺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我們需牢記,一般情況下急速殺跌不是出局的時候。

『陸』 羊群效應對於投資者自身分別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所以,投資者的羊群效應,指的是追誰大眾所同意的,並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不會主觀思考事件的意義。

但是,投資者是不是屬於羊群效應,是要具體討論的,那麼我們就給投資者做個分類,且以大家熟知的股市為例。一一道來。


『柒』 什麼是期貨的杠桿效應

期貨交易具有的以少量資金就可以進行較大價值額的投資特點,被形象稱之為:杠桿機制。期貨交易的杠桿機制使期貨交易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

杠桿的作用是以小抬大,杠桿機制是期貨術語,就是以少量資金就可以進行較大價值額的投資,一般配合著保證金制度一起使用。

以相對較少的資本控制期貨合約的整體價值,即用5%至10%的資金做100%的交易。但是,期貨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高收益的背後是高風險。

因此,踏入期貨市場者要有承擔風險的意識,對可能出現的蝕本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 除此之外,由於期貨交易的規則和慣例與證券交易、一般現現貨交易等有許多異同之處,故踏入期貨市場者還應了解和掌握一些期貨交易的必要知識。

(7)交易者效應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1、以小博大。期貨交易只需交納5-10%的履約保證金就能完成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合約交易。由於期貨交易保證金制度的杠桿效應,使之具有 「以小博大」 的特點,交易者可以用少量的資金進行大宗的買賣,節省大量的流動資金。

2、雙向交易。期貨市場中可以先買後賣,也可以先賣後買,投資方式靈活。

3、不必擔心履約問題。所有期貨交易都通過期貨交易所進行結算,且交易所成為任何一個買者或賣者的交易對方,為每筆交易做擔保。所以交易者不必擔心交易的履約問題

4、市場透明。交易信息完全公開,且交易採取公開競價方式進行,使交易者可在平等的條件下公開競爭。

5、組織嚴密,效率高。期貨交易是一種規范化的交易,有固定的交易程序和規則,一環扣一環,環環高效運作,一筆交易通常在幾秒鍾內即可完成。

『捌』 期貨的杠桿效應是什麼意思

說法一:
杠桿效應是期貨投資的魅力所在。所謂杠桿效應,簡單說就是「以一博十」,投資者用少量資金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收益;當然,伴隨著高額收益的是同樣的高額損失。期貨之所以會有杠桿效應,是因為目前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交易,投資者不需要支付全部資金就可以完成期貨交易。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實行的保證金比例為5%——15%。
舉例來說,投資者A投資10萬元進行期貨投資,A的主要交易目的就是短線投機,假定期貨交易所規定的初始保證金是10%。A於2月1日以1萬元∕份的價格買入5月1日到期的大豆合約,由於初始保證金是10%,因此此時A可以買入100份總價值為100萬的大豆合約。2月2日,如果該大豆合約價格上漲10%,A將大豆合約賣出,則A的資金變成1.1×100-100×(1-10%)=20萬,收益率100%,遠遠高於股市等其他投資方式的回報。當然,如果價格下跌10%的話,A的收益率將為-100%,如果A不增加保證金的話,將面臨被期貨交易所強制平倉的危險。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期貨杠桿效應是把「雙刃劍」,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隨時可能使投資者承受巨大損失。
說法二:
由於期貨是保證金交易,就是說,你只需要出一定比例的錢就可以做全部的買賣了。例如:假設銅每噸20000元,一手=5噸,那麼一手單子的總價值就是5*20000=100000,如果保證金比例是10%,那麼你只需要有1萬做保證金就可以買入或賣出1手銅了。但是虧,盈都還是按一手單子貨物的全價算,如果銅價跌到19000,那麼5*19000=95000,如果這個時候平倉的話就是輸贏5000元,相對1萬的本金來說就是輸贏50%了。所以說期貨的杠桿是指1/保證金比例,保證金比例越高那麼杠桿越低,反之,保證金比例越低杠桿越高。正規的期貨品種杠桿倍數應該是大概8~12倍左右。一句話,杠桿效應就是有放大輸贏倍數的作用。

『玖』 十大著名效應

1、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由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在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提出: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其含義是:任何微小的初始變化,經不斷放大都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影響。

2、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幸。

3、鯰魚效應:

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但是沙丁魚生性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又很長,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就死了。時間久了人們發現只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賺的錢也比別人的多。

該漁民嚴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後,人們才打開他的魚槽,才發現只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由於鯰魚以魚為主要食物,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啟示:鯰魚效應是採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

4、青蛙現象:

十九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青蛙試驗」。實驗內容為:

1.沸水煮青蛙:當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鍋里,青蛙觸電般地立即竄了出去,並安然落地。2.溫水煮青蛙:當青蛙放在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里,緩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卻因惰性而沒有立即往外跳,等後來感到熱度難忍時已經來不及了。

啟示:居安思危。舒適的環境就是最危險的時刻。已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最危險的生活方式,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


5、羊群效應: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

6、刺蝟法則:

兩只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只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管理上啟示:距離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則來維持,這種原則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既可以約束領導者自己,也可以約束員工。掌握了這個原則,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訣。

7、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鍾,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只時卻無法確定。兩只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准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准確時間的信心。

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8、破窗理論: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啟示:由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觀察總結的「破窗理論」指出環境可以對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

9、二八定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

啟示: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佔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木桶理論:

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水桶效應是指一隻水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

是說一隻水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又稱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論,水桶短板管理理論,所謂「水桶理論」也即「水桶定律」。

啟示:整個社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並盡早補足它。

閱讀全文

與交易者效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澳元200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98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