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審計平時工作都做些什麼怎樣才可以做審計呢
<1>思考任何一件事的合理性
審計界有一句口頭禪:「不re」。「不re」,是「not reasonable」的簡稱,也就是「不合理」,不符合常識。審計師的職責就是檢查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合理性。為了防止上當受騙,審計師需要仔細推敲公司當局的每一種說法是否合理,這是他們的一種職業習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管理當局會說:「今年收入增長了50%,是因為銷售數量增長了50%。」審計師一看報表:「不對啊,成本明明下降了20%啊,期末存貨也比上年年底要多。而且也沒聽說有什麼技術進步,能讓單位成本大幅下降,所以成本下降只能是因為生產數量在下降。這和銷售數量增長不是自相矛盾嗎?」
這個例子正印證了一句老話:「說謊話容易,把謊話說圓卻很難。」為了把一句謊話編圓,你需要修改很多相關的地方,而且還不一定修改得圓滿。審計師就是通過尋找會計資料當中不正常、不合理的蛛絲馬跡,從各個角度向公司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像獵犬一樣刨啊刨,從而把公司隱瞞、編造的事情挖出來。
這年頭,不僅公司財務的謊話編得不圓,連騙子的騙術也「不re」。前不久,我收到「淘寶網」發來的一個廣告,通知我中了獎。我登陸淘寶網,輸入密碼,果然有35000元的現金大獎在等著我。在我收到這個廣告之前一天,淘寶網的確在搞抽獎,所以我並沒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
我繼續讀下去,兌獎通知說,稅法規定獎不能白拿。只要我郵寄1500元的增值稅到某個帳號,他們就會立即把獎金支付給我。我剛要激動地抬屁股去郵局,忽然想起一件事:你直接從我35000元的獎金里扣1500元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要我去郵局寄錢呢?我又仔細看了看一遍兌獎說明,發現一個新的問題:怎麼會讓我交增值稅呢,增值稅一般是在工廠進口原材料的時候才交的。就這樣,我識破了一場「不re」的騙局。
審計師喜歡思考事情的合理性,這其實就是日常生活常識的積累。可是,如果審計師把這種職業習慣帶到生活當中來,就不那麼可愛了。在生活里,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記得很清楚,難免說出一些不太准確的話。而且在夫妻之間,有時也會說一些善意的小謊言,互相哄一哄。如果你的另一半是一個干審計的,那麼恭喜你,你的每一句善意的謊話都會引來對方的疑問,你會被打破沙鍋問到底,越挖越深,直到謊話徹底敗露為之。
所以,敢和審計師結婚的人,一定是個赤誠坦盪的人。
<2>用數字說話
中國人喜歡從表象上,從意識形態上,從趨勢上說一些大而化之的話,偏偏懶的拿數字去支持自己的觀點,用數字去檢驗一下是不是這么回事。審計師則不同,他們的很多科目的都需要匡算(Prove in Total)。比如工資費用,審計師會用公司的總人數乘以大致的人均工資,得出一個總數,和報表上的那個數字對比一下,看看相差得大不大。
用數字說話非常重要。因為,有些事情正確與否,並不是從概念上就能看出來的,你得實際計算一下成本、收益分別是多少,才能做出結論。只有數字,才能告訴你答案。
舉個例子。很多西方國家發展競技體育不會動用很多納稅人的錢,而是走市場化、職業化的道路。而在中國,競技體育基本是靠國家財政支持的。如果你舉行一場辯論的話,至少90%的中國人支持用「舉國體制」發展競技體育,恐怕只有不到10%的人反對這么做。到底誰對誰錯呢?
我們可以匡算一下,如果讓納稅人來贊助的話,一枚奧運會金牌會花費納稅人多少錢。假設1名奧運會**,是從1000名運動員里挑選出來的(中國那麼大,33個省平均每個省有30個人練習同一個項目,應該不誇張)。光運動員還不夠,還得有後勤保障人員,比如教練,領隊,隊醫,廚房師父。就算平均兩個運動員有一個後勤人員吧。好了,運動員+後勤人員,一共1500個人,換一枚奧運金牌。這1500個人是職業性的,假設國家得管他們每個人20年,其中10年訓練,10年退休金補貼。每人每月的工資,暫定為1000元。除此之外,運動員還要使用運動器械,要住宿舍,還要出去外地、外國比賽等等開銷,每人每月1000元。這樣一算,一枚奧運金牌的成本,1500人×20年×12個月×2000元/月=7.2億人民幣。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取得了32枚金牌,那麼我們在這32枚金牌上花費了7.2億×30=230.4億元人民幣。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條。數字出來以後,雙方可以再進行一場辯論,就算仍然誰也說服不了誰,至少,他們會把辯論的焦點從簡單的「是」或「否」,轉移到對於成本、收益的權衡上來。這場辯論的水平就會上一個層次。
需要說明的是,我上邊的這些數字都是自己估算的,而不是從哪個政府預算報告上摘錄的。這是一件挺無奈的事情。我從沒見政府給出過明細的財政預算。所以我不知道我納的稅有多少用於教育、多少用於競技體育、多少用於醫療、多少用於公務員工資、多少用於業務招待……不過不要緊,我們每個人都有常識和頭腦。就像上邊計算奧運會金牌的成本一樣,很多事情我們自己就可以依靠現有的知識,大致估算一下。這么做雖然會費點力氣,但是總比一無所知要好。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養成用數字說話、向數字索取答案的好習慣。
<3>做事要留證據
在審計工作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如果你沒有寫下來你做了什麼,那就等於你沒有做。」比如你詢問了誰,詢問的結果是什麼,你查看了什麼單據,都要記錄在工作底稿里。審計師特別喜歡管客戶要資料:合同啦,發票啦,內部文件啦,管理當局的聲名啦,都象寶貝似的要過來,把重點標注清楚,歸入審計工作底稿里。只有當這些證據齊全了,報表上的數字才有依據。
用書面證據說事,和口頭約定相比,無疑是一種進步。只有在每一個環節留下可供查證的證據,才能在發生糾紛的時候有理可說。可惜很多中國的企業總喜歡在合同里說一套,實際當中跟對方口頭約定另外一套,不願意及時更新合同。等發生了糾紛,雙方各執一詞。我想,隨著中國司法制度越來越健全,那些不願意用合同說事的企業,會越來越吃虧。
其實,審計報告本身就是一種書面證據。會計報表使用者需要看到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以確信會計報表是真實公允的。這年頭股民很多,但是會看年報的股民卻不多,看年報的時候關注受聘會計師事務所是誰的股民更是寥寥無幾。如果你只是「炒股」,而不是「投資」股票的話,審計報告的確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做事要留證據」——這句話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就是「不該留的證據堅決不留」。比如,審計師發現企業有一些小問題,但是不太嚴重,並不需要解決。那麼,審計師**就當根本不知道,在工作底稿上提都不提。如果你提了,但是沒解決,反而容易被監管機構抓住小辮子。曾經有一種說法:我們做審計的目的,就是在賺到審計費的同時,取得適當的審計證據把責任盡量都推給公司管理層。這話雖然說的有點露骨,但是無疑是句大實話。
<4>簡明、清晰地表達觀點
「改革開放要堅持,糾正不正之風和打擊經濟犯罪也要堅持;改革開放要堅決,糾正不正之風和打擊經濟犯罪也要堅決;改革開放要是一個長期任務,糾正不正之風和打擊經濟犯罪也是一個長期任務。」——李瑞環,1986年4月3日在中央端正黨風座談會上的發言。
上邊這段話,大家可能都讀得比較累。如果換成一個審計師,他會怎麼表達同樣的意思呢?我想,他大概會這么說:「改革開放、糾正不正之風和打擊經濟犯罪這三件事都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而且,我們在執行的時候要堅決。」
這就是商業社會的要求:從閱讀者的角度出發,盡量通俗、簡明地表達觀點。如果閱讀者很容易就明白了你的意思,他就有希望變成你的客戶,你的表達就是成功的。如果他聽不懂,或者聽起來很費勁,雙方交流的成本很高,你的表達就是失敗的。
在我做第一個審計項目的時候,帶領我工作的是一個第三年的高級審計員。我記得,她做事情一向很麻利,可是唯獨她在往工作底稿上寫「注釋」的時候,總是磨磨蹭蹭的。每一條注釋,她都是寫了又寫,改了又改,不斷試驗怎麼表達才最清楚、最簡明,讓經理一眼就能看明白。她在遣詞造句上所花費的時間,要遠遠多於給經理節省的時間。因為她覺得,多考慮一下閱讀者的需要,讓閱讀者能夠迅速抓住信息的重點,這樣的底稿才是合格的。
在她的影響下,我也學著提高表達的效率,讓別人不費腦子就能看明白。如果我想說的事情不太復雜,我就看門見山,第一句話就把結論扔出去,然後再寫原因:<1>……,<2>……,<3>……。
如果我想說的事情比較復雜,需要先介紹背景知識,然後進行推理演繹,別人才能看懂,我就由淺入深地寫,A,B,C……說清楚一件事,再說下一件事,依次說下去。每一條路如果有多個分支的話,我會加上序號A1,A2,B1,B2,這樣讀者就心裡清楚自己「走」到了哪條路的哪個門牌號。
我看到很多人寫長篇大論的時候,總是想到哪就寫到哪,相同的意思也不合並一下,序號也不加,把ABCBDAE混成一團寫,讓人讀起來像是在走迷宮。就拿李瑞環的那段話來說吧,第一句話的「要堅持」和第三句的「是一個長期任務」明明說的是同一個意思,他偏偏要拆成兩句話到處亂丟。我們自己在寫長篇大論的時候,切忌成為這種「亂丟盒子」的悟空啊。
在平時的閱讀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些文章的作者容易陷入自言自語的夢囈,光顧著自己痛快,光顧著炫耀自己的文采和博學,而不顧文章的條理是否清楚、表達是否簡明、別人是否明白。張五常近年來寫的文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半文半白,思維跳躍。一個人的思想高明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善於表達,讓讀者讀得暈頭轉向、不知所雲、忘文興嘆,由於「交易費用高昂,導致交易無法達成」,這實在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情。
<5>出Q是完善文章的好辦法
所謂出Q,就是由一個獨立的第三人閱讀審計底稿,指出里邊有錯誤、或者是不清楚的地方,然後交給底稿的編制者去修改和完善。
在四大,員工不喜歡經理出Q,經理不喜歡合夥人出Q,審計部不喜歡稅務部出Q。沒有人喜歡別人給自己Q。但是,他們給別人出Q的時候都毫不留情。
出Q的確是完善文章的好辦法。我將這種方法的優點總結如下:
<1>所謂「旁觀者清」。有些事情,底稿編制者自己覺得說得很明白了,但是別人可能還是看不懂。讓一個獨立的第三人看一遍,提出他的疑問,就能夠發現哪些地方表達得還不那麼清楚。
<2>能夠凝聚多個人的智慧。一張好的底稿,需要不斷加以完善,充分吸納不同人的好的思想。經理、合夥人通過出Q,把深層次的問題指出來,等於是將自己在職業生涯中所積累的知識注入到了底稿里。員工通過修改,模仿,下一年再完善,如此循環,底稿的質量就能不斷提高。這不僅是工作底稿的進化模式,也是人類文明的進化模式。
<3>避免面對面的接觸,從而提高溝通的效率。這個優點說來有點好笑,但是的確是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的。據我觀察,如果你當面指出別人底稿的缺點的話,通常會引起對方的解釋、辯護和反駁。爭來爭去,底稿里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如果是出Q的話,就快了很多。反正問題我已經給你指出來了。有則改之,無則加「注釋」在底稿里說清楚,省得別人每次都誤會你。
魔鬼存在於細節當中。出Q就是為了把底稿里隱藏著的大大小小的「妖精」挖出來。在四大,好的底稿無一例外都是Q出來的,而且是海量的Q,反復的Q。沒有人喜歡別人給自己出Q,但是出Q的確能大大提高底稿的質量。希望你在清Q的時候,能夠明白「嚴師出高徒」這個道理,把心態調整得積極一些。
<6>用二元表格傳遞大量信息
關於這個問題,happysun寫過一篇文章,說的已經很清楚了,我沒有什麼要補充的。我將他的文章大段引用在下邊。
用表格來說明問題是一種有條理的思考方法的體現
有這樣一個問題,說某家旅館今天有20個房間有旅客住,其中100元每天的房間有8家,150元每天的房間有7間,200元每天的房間有5間,請問這家旅館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題目。其要點不在於答案,而在於如何表達你的計算過程。我曾經拿著這個問題在近百名大學畢業生的教室里發問,得到的計算過程的表達方式全都是這樣的:
100元x 8+150元x 7+200元x 5=2850元。
這不是一個令人高興的結果。更好的表達方式是這樣的:
房間單價房間數量收入
A B C=A x B
100元8800元 150元71050元 200元51000元 合計2850元
誰都能看出來,這種表達方式體現了一種資料庫結構,而且非常有利於另外一個人來復查整個計算過程。審計師在工作底稿里,要善於使用這樣的表達方式。
不過,這也不能怪那些大學生,我隨便在互聯網上找了一段新聞,是這么寫的:
「去年頻頻出台的宏觀政策極大遏制了北京樓市的躥升式發展,盡管現房和期房的全年供應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卻明顯呈現出求大於供的態勢。受此影響,去年本市住宅銷售非常火爆,現房銷售率以及期房的預售率分別高達97.5%和92.3%。
記者昨天從北京市建委了解到,去年本市商品住宅現房銷售面積總計228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1%。由於供給增長明顯小於需求,去年形成的現房市場已基本被消化完畢,銷售率高達97.5%,比2003年同期高出12.4個百分點。
本市的期房銷售也進入黃金時代。在商品住宅期房批准預售面積僅增長5%的前提下,預售登記同比增長接近60%,預售率為92.3%,比2003年高出30.4個百分點。
建委有關人士表示,上述數據證明目前本市房地產市場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強。這種銷售、預售雙走強的態勢在今年還將持續。《京華時報》)」
這一段文字,就是典型的可以改造成一個表格的文字敘述。
單位:萬平方米2004年2003年增長率/增長百分點
現房銷售面積2,285.801,770.5729.1%
現房完工面積2,344.412,080.5712.7%
現房銷售率97.5%85.1%12.4%
期房預售登記面積1.571.0057.2%
期房批准預售面積1.701.625.4%
期房銷售率92.3%61.9%30.4%
我自己試著將上面的文字敘述用表格表達了一下,發現這樣做的好處真是多,不僅能夠給讀者提供更詳細更豐富的信息,表達上也更清楚了.
另外,我還發現,從數學上講,上面那段文字里關於期房銷售的數據也很有意思,記者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並沒有給出期房的任何具體數據,只給出了幾個百分比,但這幾個百分比之間是互相約束並且自恰的。所以,不管我假設期房銷售面積是1,還是1000,都無所謂。我因此沒有辦法推算出面積的任何具體數字。用數學語言說:根據目前的已知條件,期房的面積有無窮多解。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的記者很少用表格表達這些數字而寧願用文字敘述,外國的記者也一樣。你要是看華爾街日報的第一版,也經常有一大段文字是在討論某些數字的。甚至連很多企業遞交給美國證交會的上市文件里,也時常會用大段文字來描述一些數字。
我猜記者願意用文字來表達這些數字是為了口頭報道的方便。口頭報道是一種單一維度的線性的信息輸出,很難把一個二維的表格念出來。但寫工作底稿和出報紙雜志,信息輸出是一種兩維的平面方式的,用表格來表達就是一種更清楚也更有效率的方式。
記者當然可以有他們的自由來選擇他們喜歡的表達方式,但審計師為了讓自己的思路盡量清楚,也為了讓自己的工作能夠讓別人,例如合夥人,審閱起來簡單易懂,還是用表格來表述自己的思路為好。
『貳』 財務審計和工程審計的區別
一、方法不同
1、財務審計:指審計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國家企業財務審計准則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對國有企業(包括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審計監督。
2、工程審計:指審計機構依據國家的法令和財務制度、企業的經營方針、管理標准和規章制度,對工程項目的工作,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序進行審核檢查,判斷其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
二、作用不同
1、財務審計:揭露和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和盈虧的真實情況,查處企業財務收支中各種違法違規問題,維護國家所有者權益,促進廉政建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政府加強宏觀調控服務。
2、工程審計:發現錯誤、糾正弊端、防止舞弊、改善管理,保證工程項目目標順利實現的活動。
三、方式不同
1、財務審計:檢查各類報表是否編報齊全,仔細閱讀報表說明,注意報表反映的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資金變動情況與其他會計期間的分析對比。
2、工程審計:工程審計獨立於項目組織之外,審計人員與項目組織無任何直接的行政或經濟關系。
『叄』 中國黃金協會的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團體的名稱為中國黃金協會(以下簡稱本團體),英文譯名為 CHINA GOLD ASSOCIATION,縮寫為CGA。
第二條 本團體是由黃金貴金屬行業領域內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自願組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具有社團法人資格。
第三條 本團體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為政府、為行業、為企業、為社會服務的宗旨;建立和完善行業協調和自律機制;在國家宏觀調控指導下,充分發揮政府的參謀助手作用,發揮在政府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規范運作,積極提供服務,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及時反映訴求,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和會員的合法權益,推動我國黃金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本團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第四條 本團體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和業務主管單位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 本團體的住所:北京市。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六條 本團體的業務范圍包括:
(一)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制定本行業的行規行約。維護企業公平競爭,保護行業整體利益,提高行業整體素質。
(二)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服務。接受政府委託,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有關經濟政策、產業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三)參與制訂、修訂國家和本行業標准,組織貫徹實施並進行監督,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
(四)根據授權參與行業統計,收集、分析、發布行業信息。
(五)參與協調本行業價格爭議,反映會員單位要求,協調會員之間關系,維護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六)按照規定,經批准後,組織本行業科技成果評獎。開展新技術推廣、人才交流、業務培訓、管理咨詢、企業評價等工作。
(七)受政府(會員)委託,參與擬訂行業發展規劃,對重大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技術引進等進行前期論證;組織技術協作與交流;受政府委託承辦或根據市場和行業發展需要,舉辦展覽會、展銷會;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舉辦行業競賽;依照有關規定,編輯出版刊物。
(八)組織本行業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組織出國考察、進修、培訓;引進國外智力,推動黃金技術設備的進出口;參與國際同業組織的有關活動;組織和接待國外代表團的來訪和交流。
(九)組織黃金產品、製品、飾品的開發及推廣工作,開展各項有償中介服務。
(十)承擔政府和會員單位委託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 本團體的會員種類:單位會員。
第八條 申請加入本團體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團體章程;
(二)自願加入本團體,能夠積極參加本團體組織的各項活動;
(三)在本團體業務領域中具有一定的影響。
第九條 會員入會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經本團體秘書處審核通過;
(三)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
(四)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進行登記並頒發會員證。
第十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團體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團體的活動;
(三)獲得本團體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團體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本團體章程,執行本團體決議;
(二)維護本團體的合法權益;
(三)完成本團體交辦的工作;
(四) 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向本團體反映情況,及時提供有關資料和信息。
第十二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團體,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1年不履行義務,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的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 本團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制定和修改會費標准;
(四)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五)決定本團體終止事宜;
(六)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條 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 會員代表大會每屆五年,因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
第十七條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團體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十八條 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和除名;
(六)特殊情況下決定增補少數理事,數量不超過理事會人數的1/5;
(七)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注銷和變更。
(八)決定副秘書長及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九)決定名譽職務的設立及人選;
(十)領導本團體各機構開展工作;
(十一)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二)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1次會議,特殊情況時,可採取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一條 本團體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人數不超過理事人數的1/3,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八條第一、三、五、七、八、十、十一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第二十二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條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1次會議,情況特殊時,可採取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四條 代表會員單位出任理事、常務理事的人員,須是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在其由於工作變動、退休等原因不便再任其職務時,由本單位新任主要負責人繼任,並報理事會備案。
第二十五條 本團體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團體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力的刑事處罰;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六條 本團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應當辦理離職手續。
第二十七條 本團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每屆任期5年,連任不超過兩屆。
第二十八條 本團體會長為法定代表人。
因特殊情況,經會長委託,理事會同意,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後,可以由副會長或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代表本團體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本團體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九條 本團體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第三十條 本團體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機構的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其他日常工作。
第三十一條 本團體實行會長負責制,秘書長在會長領導下主持協會日常工作;本團體設立常設辦事機構。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二條 本團體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和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三條 本團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本團體開展評獎等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三十四條 本團體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五條 本團體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六條 本團體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七條 本團體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八條 本團體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認可的審計機構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九條 本團體的資產,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條 本團體專職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一條 本團體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第四十二條 本團體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經同意,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三條 本團體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四條 本團體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五條 本團體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六條 本團體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七條 本團體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團體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八條 本章程經2014年2月16日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九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本團體理事會。
第五十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肆』 我想做黃金外匯,請問國外四大審計的公司是哪些,
普華永道 安永 畢馬威 德勤
『伍』 要找工作了,想找一個可能一輩子做的,保險公司和審計公司哪個更有前途點,
朋友沒有一份工能當一背子,若你這樣想,那你就不會有進步啊,每個人都應努力向上,在年青的時侯就選擇試不同的工作.當你在黃金的時間時就要隱定下來這是搵錢的時期.這時侯你就要想想要不要留下來當一背字,以上的工作保險公司不能給予你任何見意,但審計確實一個一錯的行業.因為需求多.
『陸』 如何審計黃金存貨
1、實地盤點,是否賬實相符;2、檢查倉庫管理員的出入庫登記,是否與財務賬的進貨、銷售數量相符,是否有私自截留情況;3、對大額黃金存貨進出情況進行核對,檢查每一個流程的流轉數量是否相符,以檢驗該黃金企業內部控制是否有效。4、對進項稅和銷項稅進行檢查。
『柒』 含金量最高的金融證書有哪些
特許金融分析師(CFA)CFA全稱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許注冊金融分析師),是全球投資業里嚴格與高含金量資格認證,被稱為金融第一考的考試,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准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准。自1962年設立CFA課程以來,對投資知識、准則及道德設立了全球性的標准,被廣泛認知與認可。金融風險管理師(FRM)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是全球金融風險管理領域國際資格認證,由美國「全球風險管理專業人士協會」(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簡稱GARP)開發。國際數量金融工程認證(CQF)CQF(Certificate in Quantitative Finance)國際數量金融工程證書,是由Paul Wilmott博士組織的國際知名的數量金融工程專家團隊設計和推出,目的是為有意在銀行、基金管理、投資銀行、衍生品與風險管理等領域工作的人士提供高級培訓。國際金融理財師(CFP)CFP是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國際金融理財師」的簡稱。是CFP資格認證體系的較高級。CFP資格證書是美國以及全世界公認的金融理財行業權威等級證書。財務顧問師(RFC)RFC,注冊財務顧問,是由美國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協會(IARF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gis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頒發。IARFC成立於1984年。會員分布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為保險行業從業人員。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CIIA)資格是全球投資分析領域國際影響力的專業資格之一,由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協會(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ACIIA)統一管理。
『捌』 中金黃金的年度報告
§1重要提示
1.1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本半年度報告摘要摘自半年度報告全文,投資者欲了解詳細內容,應當仔細閱讀半年度報告全文。
1.2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1.3公司半年度財務報告未經審計。
1.4是否存在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
否
1.5是否存在違反規定決策程序對外提供擔保的情況?
否
1.6公司負責人孫兆學、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王晉定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魏浩水聲明:保證半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完整。
§2公司基本情況
2.1基本情況簡介
2.2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
2.2.1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註:上年度期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按實施資本公積每10股轉增3股後股本1,850,017,970股計算。
2.2.2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適用 □不適用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3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
3.1股份變動情況表
√適用 □不適用
單位:股
3.2股東數量和持股情況
單位:股
3.3 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情況
□適用 √不適用
§4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情況
4.1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持股變動
□適用 √不適用
§5董事會報告
5.1主營業務分行業、產品情況表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其中:報告期內上市公司向控股股東及其子公司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的關聯交易總金額402,501.32萬元。
5.2主營業務及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說明
□適用 √不適用
5.3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毛利率)與上年相比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說明
□適用 √不適用
5.4利潤構成與上年度相比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分析
□適用 √不適用
5.5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5.5.1募集資金運用
□適用 √不適用
5.5.2變更項目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6非募集資金項目情況
單位:萬元 幣種:人民幣
5.7董事會下半年的經營計劃修改計劃
□適用 √不適用
5.8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度變動的警示及說明
□適用 √不適用
5.9公司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本報告期「非標准審計報告」的說明
□適用 √不適用
5.10公司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上年度「非標准審計報告」涉及事項的變化及處理情況的說明
□適用 √不適用
§6重要事項
6.1收購資產
√適用 □不適用
單位:萬元 幣種:人民幣
6.2出售資產
√適用 □不適用
6.3擔保事項
√適用 □不適用
單位:萬元 幣種:人民幣
6.4關聯債權債務往來
□適用 √不適用
6.5重大訴訟仲裁事項
□適用 √不適用
6.6其他重大事項及其影響和解決方案的分析說明
6.6.1證券投資情況
□適用 √不適用
6.6.2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權情況
□適用 √不適用
6.6.3持有非上市金融企業股權情況
□適用 √不適用
§7財務會計報告
7.1審計意見
7.2財務報表
合並資產負債表
2011年6月30日
編制單位: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