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以前中國人為什麼拿貨黃金來銅錢

以前中國人為什麼拿貨黃金來銅錢

發布時間:2021-04-25 09:31:48

1. 古時的貨幣銅錢、銀子和金子分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貨幣天然是金銀! 其實在中國古代,金銀在很長時間內不是主流貨幣,主流貨幣是銅錢,即... 只有等到明朝時期,通過對外貿易大量進口白銀後.

但是他們的錢從哪來的呢?古代練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富家子弟,原本就不缺錢。練武就是強身健體,考取功名。若他們武學水平很高成為大俠自然是不缺錢花的。還有一種就是出生貧苦的一些孤兒之類的,他們往往會在一些門派習武,在門派的安排下會從事一些安保工作掙錢。再不濟也可能殺個貪官弄點盤纏也是可能的。

其二:從不問飯錢多少,留下銀子就走

在電視的情節中,一般都是俠客來到一地方歇腳,一般叫小二都是上一斤白酒兩斤牛肉,富裕點的還會加上幾個小菜,吃飽以後往往不問價錢,留下兩錠銀子就走,他也不怕錢少了店小二追出來。

其實這有必要了解下在古代兩錠銀子值多少錢?在古代用於交易的貨幣有很多種,比如金子,銀子,銅錢甚至貝殼和布匹都充當交易流通的貨幣。當然銅錢,銀子和金子使用的還是最多的。

2. 為什麼古代西方流行金幣,而中國人用銀子,中國的黃金都哪去了

中國黃金不是哪去了,是本來就沒多少。中國金銀礦相對匱乏,明朝前基本都是糧本位,用銅錢,影視劇作品裡面大量使用銀子金子是個漏洞。比如我們能查到的南宋稅收一年大約一億6千萬貫。明朝開始外國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才開始使用銀子。也是因為外國大量廉價白銀流入,才閉關鎖國(當然也有海患的原因)。

3. 古代銅錢有黃金的嗎

如果用金鑄幣那就是金錢,而非銅錢了。中國古代沒有實現金銀本位。金子即使鑄成錢的樣子,也應該是花錢,不出現在流通中。

西方國家古代很多採用金幣。

西班牙金幣(1787年)


望採納

4. 古代西方喜用金幣,為什麼古代中國喜用銅幣

我國的古典美學,或者說古人的審美趣味,與我國的古典哲學觀是分不開的。在筆者的一篇文章中,曾經談到數字五的非凡意義。簡單來說,古人認為數字五居陽數之間,可起到調和的作用。

第二,則是「質」的均衡。雖著時間推移,對稱又擁有了莊重、肅穆、嚴謹等諸多意義。事物皆由「質」構成,一件事物可能不是絕對的對稱,但是在人為的控制之下,讓人感受到它的「形」足以成立。

並且具備美感,或可稱之為「結構」的合理與成立。這在很多中國文字中就可見得線索,用器中講求的「優美」也源於此。

5.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為什麼作為主要貨幣的是銅錢,而不是黃金和白銀

和目前使用人民幣還不是使用黃金和白銀一個道理

6. 關於日本的渡來錢,我想問的是,日本有大量用日本的黃金到中國明朝買銅錢嗎換取渡來錢途徑具體是什麼

只是傳說,大概不是的,日本在明朝是對中國還是蠻敬仰的,什麼都和中國學,對中國產生敵意是從乾隆那代開始的,在明朝時像朝鮮韓國,越南,日本;都相當敬仰中國的(俗稱小中華思想)乾隆之前中日關系滿好的。我在日本上學,以上是我看了中日各國當地版本國史總結的。希望對你有用~以後有這方面的可以直接問我。鑄造銅錢...他們早就會造了。。。不需要阻止的,中國錢只是他們想用(原因我上面寫了。) 而且,這時他們不發達,需要和中國交易的。

7. 為何我國古代使用的都是銅錢,而歐洲卻用金幣

我們在古錢幣的收藏中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古錢幣是我國古代的主要貨幣,而在當時的西方,通用的貨幣是金幣。原因是什麼?


此外,銅幣的發行還需要中央政府的強大公信力來保證。由於銅的價值無處不在,所以沒有必要攜帶這么重的黃金。而後世的紙幣實際上也有同樣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紙幣的國家。

8. 馬可·波羅說中國遍地黃金,那古人為什麼總用銅錢

馬可波羅這個說法太誇張了,他是想形容中國的繁榮,但是他卻說中國遍地黃金,古人大部分都是用銅錢的,只有個別有錢人,皇家貴族才會出手就是黃金。

9. 漢朝的時候說撥款黃金一千斤是說真的黃金么

據我所知,這里的「黃金千斤」之類的說法中的「黃金」未必就是真的黃金。基本原因是,直到漢朝,中國人在記錄與「金」「黃金」等相關的事件時,所用的詞語比較混亂,「金」在先秦時期一般是泛指各種金屬,有時則是指金屬器具,當然,這些金屬種類中,「銅」最為常見,所以,先秦時期的古代典籍中出現的「金」的主要成分應該是「黃銅」。(附帶說明一點,「銅」字出現得比較晚,最早出現於漢代,漢文帝以銅山賜給他心愛的男寵鄧通,似為「銅」字在古文獻中第一次出現。出土文物「銅」字出現最早的也是在西漢,長沙西漢墓出土的銅燈,刻有「銅鐙高一尺……」)。
清朝大詩人兼歷史學家趙翼在他的名著《二十二史扎記》中記載了近20項涉及漢朝的有關黃金的事件。其中一次涉及萬斤黃金以上的記載有:1、劉邦給陳平四萬斤黃金,以收買項羽部下;2、梁孝王死時其府藏黃金四十萬斤;3、衛青作戰有功所部共得二十萬斤黃金賞賜;4、王莽聘皇後聘禮三萬斤黃金;5、王莽府庫中一萬斤黃金為一匱,共六十匱等。按,漢朝時一斤200多克,一萬斤黃金約兩噸半,那麼王莽府藏黃金就有150噸之多,一個諸侯王的府藏也有一百噸之巨。有人統計,《史記》《漢書》中提到的黃金總量在500噸以上,真是不可思議。趙翼列舉了這些記載,然後提出了「西漢的黃金到哪裡去了?」的問題,然後他給出一些答案,主要是塑佛像貼金用掉了。
但是,這應該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在漢以後的歷史記載中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大量的「黃金」的相關記載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漢朝典籍中出現的有關「黃金」的記載,指的並不全是「黃金」,而自從漢字中出現了「銅」字,人們在文字上對「金」「黃金」和「銅(黃銅)」的使用逐漸變得不再像以前那樣模糊不清,而是越來越清晰。

閱讀全文

與以前中國人為什麼拿貨黃金來銅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24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
燕郊49800民間互助理財 瀏覽:990
產權交易所管理辦法 瀏覽:516
科創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的申購費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