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通脹之下的保值品,而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經濟的發展不確定性增加。這時候黃金保值避險的作用就會受到人們的青睞。黃金與原油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原油價格的上升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上升,原油價格下跌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下跌。從中長期來看黃金與原油波動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區別,一般來說,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正相關。銅亦如此
『貳』 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全過程
聯合部隊是由12萬人的美軍部隊、4萬5千人的英軍部隊、2千多人的澳大利亞軍隊和200人的波蘭軍隊所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大約5萬人的伊拉克反叛軍。他們是通過駐扎在科威特的美軍基地正式對伊發動軍事打擊的,並得到了海灣地區大量的空基和海基航空兵的支援。
美國第三步兵師從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達挺進,伴隨他們作戰的還有美國第101空中突擊師和第82空降師的若幹部隊。在另一個方向,伊拉克東南部方向,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部隊和英國遠征軍(包含第四和第七裝甲旅組成的第一裝甲師以及若干海軍陸戰隊)則發動了鉗形攻勢以打開伊拉克的海運通道。在戰爭進行了兩周後,美軍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區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種部隊,並和當地的庫爾德武裝力量結成同盟,美國預期中的准備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師則由於土耳其議會的反對而未能在該地參加戰斗。
經過兩個星期的激戰,英軍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鎮、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Basra)。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現了斷水和停電等人道主義危機。國際多個人道組織向伊拉克運輸救援物資。這些援助物資大多都從聯軍所控制的烏姆蓋茨爾港(Umm Qasr)進入伊拉克,還有部分則從科威特進入伊拉克。
戰爭爆發大約三個星期之後,美軍順利進入巴格達市區,途中並沒有遇到任何頑強抵抗。伊拉克官員則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軍隊向美軍投降。之後巴格達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紛紛陷入無政府狀態,巴格達市內發生頻繁的搶掠事件,城市秩序陷入混亂之中,巴格達博物館遭到洗劫,上萬件珍貴文物失蹤,各地的大量古遺跡在戰爭中遭到破壞,有伊拉克民眾批評美軍並沒有努力維持巴格達的市內安全。
『叄』 美國打伊拉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原因介紹:
1.反恐。2001年的9.11事件曾經使美國獲得了巨大的道義資源,但令全世界人民深感失望的是,美國濫用了這種資源,並在「反恐」的名義下大大擴張了其軍事勢力。
2.改變伊拉克的政權,進而重新規劃中東的政治地圖。從「民主和平論」的觀念出發,美國認為,民主國家都是美國的朋友,專制國家皆是美國的敵人或對手。
3.布希家族與薩達姆存在私人恩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由於種種原因,當時任總統的老布希未能直搗巴格達,推翻薩達姆政權,因此留下心病。
4.為了救美國的經濟。美國經濟從2001年3月陷入衰退,迄今沒有恢復元氣。戰爭對美國經濟有好處,首先可以刺激軍事工業、軍火工業。戰爭實際上是一個新式武器的試驗場,也是一場流血的廣告秀。而且,美國近幾年連續打了一些勝仗,打仗不僅不虧本,而且還有許多賺頭,美國人當然要樂此不疲了。
5.為了200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小布希當總統已經兩年多,2004年美國將舉行新的總統選舉。2001年9.11事件過後,小布希的民意支持率曾經高大80-90%,目前因為美國經濟不景氣,小布希的民意支持率已經降到了58%左右。為了扭轉這種不利趨勢,爭取競選連任,特別是避免重蹈其父親競選連任失敗的覆轍,小布希決心孤注一擲,通過武力打擊伊拉克,抬高民意支持率,以及通過戰爭刺激經濟,從而順利實現繼續當美國總統的目標。
6.為了伊拉克和中東的石油。伊拉克所在的中東海灣地區是世界上的最大產油區,美國石油消費量地1/3來源於海灣地區。其中伊拉克的石油探明儲量居世界第2位,出口量佔世界第6位。美國五角大樓曾經直言不諱地表示:有必要對伊拉克採取行動,促成該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使經濟和能源自由化進入伊拉克,一旦實現這一目標,就可以用伊拉克的石油來滿足美國的需求。
7.為了控制中東地緣戰略樞紐區。中東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區,還是重要的地緣政治樞紐區。它是連接歐亞非三洲的橋梁,也是歐亞大陸心臟地帶國家出入海洋的門戶。伊拉克本身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可以說是中東的心臟地區。
8.為了預防「文明沖突」的發生。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在1993-1996年間曾經提出一種理論,叫「文明沖突論」。這個理論認為,冷戰後文明沖突將成為國際政治的主線,其中西方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以及儒教文明的沖突將是最可能發生的。
9.為了打擊歐元,防止歐洲成為美國在21世紀的主要對手。美國攻伊,暗藏著一個陰謀就是要打跨歐元。這個說法有部分道理。美國控制伊拉克特別是控制中東以後,實際上就控制了世界主要石油產區的油閥,也就可以操縱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
歐洲國家普遍對中東石油存在很大的依賴,石油短缺必然打擊歐洲經濟,破壞歐洲經濟一體化事業,並最終導致歐元受到沖擊。
10.為了推行新帝國主義,稱霸世界,建立美利堅帝國新秩序。美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稱:美國在全世界擁有前所未有和無可比擬的實力和影響。
伊拉克戰爭介紹: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
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0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
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將其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
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
『肆』 為什麼美國攻打伊拉克後不把伊拉克石油占為己有
美國不僅僅是為了石油而佔領伊拉克,而是為了更大的利益。首先,世界上最普遍的觀點是,薩達姆不應該繞過美元,用歐元結算石油出口。根據這個版本的傳說,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主要目的是維持美元的霸權。
與此同時,美帝國並不需要擁有油田來賺錢: 有一家公司叫“石油服務公司” ,我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美國副總統切,是一家大石油公司的前董事長。為鑽探油井的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石油服務公司(oil services) ,據悉曾為高通設計晶元,並要求台積電生產這些晶元。
高通,就像那個賺錢的石油服務公司。台積電相當於從地下開採石油,與中石油類似,從事體力勞動,雖然也賺了很多錢,但速度沒有石油服務公司快。因此,入侵伊拉克,油田不一定是他們自己的,美國帝國有很多賺錢的方法。這就是美國的偉大之處。當然,這也是大流氓的風格: 既能賺大錢,又能留下好名聲。當然,未能清理伊拉克的名聲受損,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伍』 美國攻打伊拉克現今得到什麼利益
首先要明白,美國攻打伊拉克是為了「秩序」,而不是石油本身,中東地區是能源基地,這個地方的穩定至關重要,薩達姆政權是一個非常殘暴的獨裁政權,並且在中東挑起過兩次戰爭(赤裸裸侵略科威特,發動兩伊戰爭,並且一直試圖研製核武器),假設薩達姆做大後,就會使得能源基地動盪或控制了能源基地那麼對於國際社會來說損失是巨大的,當然依賴石油最多的國家損失最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便於理解:把中東地區可以比喻成一個大加油站(自發組成的非公司性質的,沒有領導的那種),中東周邊國家可以比喻成這個大加油站中每一個個人控制小加油機,而其他需要石油的國家可以比喻成一些從事商業運營的汽車司機。如果這個大加油站中一個人非常霸道實力很強,加油站的人都不敢惹他,而且要搶奪其他人的加油機佔位己有,並且一直在進行製作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等),那麼就會導致加油站內爆發沖突,這時候就會影響商業運行司機的汽車加油,使得他們無法進行汽車加油損害他們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擁有汽車最多的商業運行司機(美國等發達國家),必然經濟損失最大(耽誤了掙錢),會最先出來,制止這個人的霸道行為。
目前美國已經鏟除了這個威脅,在伊拉克初步建立了民主政權,因此為中東地區能源基地的穩定消除了一個威脅。目前還有一個伊朗核計劃問題,也是影響能源基地穩定的一個大威脅,伊朗擁有核武器,會導致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導致能源基地失去穩定。
『陸』 美國攻打伊拉克從中得到了什麼好處
美國攻打伊拉克從中得到的好處如下:
實行單邊主義,提升美國政治軍事地位,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在戰前,美國總統布希和其他高級官員多次表示,即使聯合國安理會不能通過授權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決議,他們也要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果然,他們撇開聯合國正式發動了戰爭。這件事再一次清清楚楚地表明在當今的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制止美國的行為。事實也的確如此。在當今的國際政治軍事格局中,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除美國自己以外,沒有其他力量足以阻擋美國的行為。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不僅贏得了兩個超級大國爭霸中的最後勝利,而且在勝利之後迎來了連續十年的經濟繁榮,綜合國力又獲得了更大的增強。這使美國強硬派領導人強化了在世界上鶴立雞群、獨步天下的統治慾望。
能夠保證未來美國能夠以優勢地位領導全球,有必要建立有利於自己的國際新秩序,而當前正是他們借單邊主義提升自己政治軍事地位,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的有利時機。如果錯過了這個大好時機,美國就可能難圓「領導世界」的霸權夢。所以,必須不失時機地進行這場戰爭。
如果美國不充分運用其力量,它將會逐漸被邊緣化。的確,在美國的歷史上這樣絕好的機會確實不多。對於朝思暮想稱霸世界的美國來說,坐失良機是絕對不應該的,所以打一場這樣的戰爭可以提升美國在世界的政治地位和軍事地位,使世界在美國面前戰戰兢兢。
『柒』 想了解伊拉克戰爭對當時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的影響
伊戰分2個階段,海灣戰爭時期,美國出兵得到了聯合國授權和支持,在政治上,美國憑借伊戰牢牢地控制住了海灣國家,實現了在海灣地區軍力的長期部署。在軍事上,實現了軍事革命,開創了精確打擊和信息戰時代,在經濟上,由於當時海灣國家和日本歐洲承擔了大部分軍費,所以美國通過伊戰,付出小收貨巨大。並且直接影響到了美國經濟,伊戰後的柯林頓時代,美國憑借網路信息科技,開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經濟大發展,罕見地實現了預算盈餘。
第2個階段,911事件後,小布希政府發動伊戰,雖說迅速推翻傻大木,但是戰爭一直持續了數年,開支巨大,而且美國不久又開辟了阿富汗戰場,同樣遲遲不能脫身,出現了嚴重的赤字,影響到了美國的經濟,也直接影響了世界經濟
至於世界經濟,基本就是綁定在美國這步戰車上
『捌』 美軍打伊拉克當天黃金漲了多少
美軍打伊拉克時當天黃金價格爆漲百分之十左右。
『玖』 美國打伊拉克為什麼啊,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得到的就是中東地區這個能源基地的穩定,維護了美國及其世界各國,以合理價格購買石油的權利。
1、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是一個獨裁的殘暴的地區性強國政權,並且和周邊阿拉伯國家存在巨大矛盾(薩達姆發動過2場針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其中包括吞並弱小的科威特),
2、假設美國不推翻伊拉克,美國的長期制裁是解決不了薩達姆政權更替的,因此迫於人道主義壓力,未來國際社會會要求解除薩達姆的制裁,這就等於給薩達姆政權鬆了綁,那麼伊拉克會再次做大後,那麼就有可能導致中東地區失去穩定(入侵周邊國家、甚至控制油田等等),總之會造成石油短缺,油價暴漲等等,越是發達國家對於石油依賴越大,到時損失也越大,因此美國要維持中東地區的穩定。
中東的穩定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便於理解:把中東地區可以比喻成一個大加油站(自發組成的非公司性質的,沒有領導的那種),中東周邊國家可以比喻成這個大加油站中每一個個人控制小加油機,而其他需要石油的國家可以比喻成一些從事商業運營的汽車司機。如果這個大加油站中一個人非常霸道實力很強(薩達姆),加油站的人都不敢惹他,而且要搶奪其他人的加油機佔位己有,並且一直在進行製作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等),那麼就會導致加油站內爆發沖突,這時候就會影響商業運行司機的汽車加油,使得他們無法進行汽車加油損害他們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擁有汽車最多的商業運行司機(美國等發達國家),必然經濟損失最大(耽誤了掙錢),會最先出來,制止這個人的霸道行為,目前美國已經鏟除了這個威脅,在伊拉克初步建立了民主政權,因此為中東地區能源基地的穩定消除了一個威脅。目前還有一個伊朗核計劃問題,也是影響能源基地穩定的一個大威脅,伊朗擁有核武器,會導致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導致能源基地失去穩定。
中東這個能源基地存在許多不可調和的矛盾,許多人只知道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其實阿拉伯國家之間矛盾也錯綜復雜,也是非常大,以前的薩達姆和科威特和沙特的矛盾就是非常大,薩達姆指責科威特的石油是從伊拉克流過去的(科威特地勢低窪),竊取自己的石油,另外伊朗波斯民族屬於什葉派,同一些阿拉伯國家矛盾也很大,但是只有伊拉克可以抗衡伊朗的影響(但是薩達姆本身又是一隻猛虎,對周邊阿拉伯國家構成威脅),目前美國已經擺平了伊拉克,目前伊拉克還是比較虛弱,在加上伊朗研製核武器,中東其他阿拉伯國家已經對於伊朗非常擔心了,還有就是以色列也擔心伊朗,伊朗一直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因此美國要出面解決伊朗核問題,否則中東地區有可能再次陷入動盪。
『拾』 美國攻打伊拉克對美國的經濟有哪些影響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必然有其弊端-經濟危機~~~~這是任何資本主義國家無法避免的!!!這次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石油~~~石油是工業血液,如果美國能夠奪到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固然對其經濟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在戰爭的過程中,美國經濟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影響,下個經濟危機很可能由此爆發~~~~
不怎麼懂,隨便說了下...個人根據目前所學知識寫的,無科學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