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編寫指標公式,但你所說的最大換手率滿足條件是什麼啊,多大算最大多小算最小啊。也沒說具體判斷條件啊沒有具體條件這公式怎麼編寫啊。
② 求問股票自動畫線公式
DRAWLINE(最高來>0,HHV(H,2),最高>0,HHV(H,2),0),COLORLIGRAY;{連線用};
首先源要設立條件輸出,也就是你說的信號A。
當下一個信號A再次出現時,就會畫線。
上面的公式是出現信號時,返回2日內最高價。
③ 有沒有一個炒股軟體,自己設定一個指標公式,指標公式條件觸發後,盤中實時提醒的
從軟體來菜單中找到公式管自理器,打開後,有兩種方法添加,一種是自編,就是將你自己寫的或是從別的地方拷貝的都可以(當然必須是公式源碼),另一種就是直接導入現成的公式,這些公式會因為軟體的不同而賦予不同的文件後綴,通過後綴就知道這個公式能否用到你的炒股軟體中。
補充:軟體中公式管理器的快捷鍵一般都是Ctrl+F,然後點「新建」,把公式源碼COPY進去,然後起個名就可以了。如果含有參數的話,需要在參數設置框中先輸入參數名,再輸入參數值,一般都是最小值、最大值、默認值。最後就是指定指標畫線方法:在主圖疊加或是在副圖顯示。如果是選股公式就沒有最後一步了。
④ 如何在通達信股票軟體中自定義指標公式
您好,
1、打開軟體,依次選擇:功能--公式系統--公式管理器。
2、此時系統彈出公專式管理器窗口。
3、由屬於這些公式是系統自帶之外的,所以在節點中選擇:其它類型,再點擊新建,打開:指標公式編輯器。
4、下面就是編輯個人公式的主要工作了:在公式名稱、公式描述中分別輸入相關的信息,公式名稱應為英文字母,接下來大窗框中輸入公式的具體代碼,之後點擊確定即可。
5、此時在公式編輯器中已增加了自定義的公式,,說明已成功設置。此時可以關閉此窗口了。
6、在鍵盤上輸入我們設置的公式名稱的英文字母,加回車,此指標已在窗口中體現 。
⑤ 求高手,股票自動劃線公式
假如你用的是通達信
日期:=1121231;{日期參數}CC:REFDATE(C,日期);
⑥ 股票軟體中的「出入線、支撐線、阻力線、生命線」的指標公式
支撐線和壓力線
畫法: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支撐線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壓力線
用法:
1.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
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還有回升。這個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價格就是支撐線所在的位置。
壓力線又稱為阻力線。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個起著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線所在的位置。
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是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向一個方向繼續運動。同時,支撐線和壓力線又有徹底阻止股價按原方向變動的可能。
2.支撐線與壓力線相互轉化
一條支撐線如果被跌破,那麼這個支撐線將成為壓力線;同理,一條壓力線被突破,這個壓力線將成為支撐線。這說明支撐線和壓力線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改變的,條件是它被有效的足夠強大的股價變動突破。
3.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確認和印正
一般來說,一條支撐線或壓力線對當前影響的重要性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股價在這個區域停留時間的長短;二是股價在這個區域伴隨的成交量大小;三是這個支撐區域或壓力區域發生的時間距離當前這個時期的遠近。
趨勢線
⑦ 誰有手機版自動劃線的股票指標或者軟體,電腦版的也行,或者關於股票提示買賣軟體,感謝
沒有。目前沒有軟體可以在線同步保存用戶的劃線作圖。
股票軟體更准確回的稱謂應該是證答券分析軟體或證券決策系統,它的基本功能是信息的實時揭示(包括行情信息和資訊信息),所以早期的股票軟體有時候會被叫做行情軟體。股票軟體的實質是通過對市場信息數據的統計,按照一定的分析模型來給出數(報表)、形(指標圖形)、文(資訊鏈接),用戶則依照一定的分析理論,來對這些結論進行解釋,也有一些傻瓜式的易用軟體會直接給出買賣的建議。其實,比較正確,或者實在的用法,是應該挑選一款性能穩定、信息精準的軟體,結合自己的炒股經驗,經過摸索之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應用法則,那樣才是值得信賴的辦法,而機械地輕信軟體自動發出的進場離場的信號,往往會謬以千里。
⑧ 如何使用公式讓炒股軟體自動畫圖
畫線方法分:主圖疊加和附圖
主圖里找不到,到附圖里找
編輯指標,調整用主圖還是附圖(編輯界面的右上角)
⑨ 如何在股票軟體中加指標公式呢
打開股票軟體,功能-自編指標-技術指標-新編,把你編的指標復制粘貼到下面的空框內里,有參容數的話把參數填到參數表格里,主圖還是副圖選擇點中,給指標起個名字,然後點「確認」就好了。在K線畫面,用英文打出指標名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點「enter」指標就出來了,如果很滿意,就在技術指標里把這個指標設置為常用,像MACD指標一樣隨時方便點開看。
⑩ 【求】股票自劃線指標主圖(請註明什麼軟體使用的)
通達信軟體自劃線指標主圖源碼(不需要參數):
HIGHN:=10;LOWN:=10;HIGHDISPLAY:=0;LOWDISPLAY:=0;ZGDISPLAY:=0;MADISPLAY:=0;
AA:=REF(H,HIGHN)=HHV(H,2*HIGHN+1);
QY:=BACKSET(AA,HIGHN+1);
CC:=FILTER(QY,HIGHN) AND H=HHV(H,HIGHN+1);
DRAWICON(CC,H*1.02,2);
DDD:=BARSLAST(CC);
GDTS:=IF(CC,CURRBARSCOUNT,0);
DINGBU:=IF(DDD,REF(H,DDD),H);
DINGBUTS:=IF(DDD,REF(GDTS,DDD),GDTS);
DINGBU1:=REF(DINGBU,DDD+1);
GDCS1:=CONST(DINGBUTS);
DINGBUTS1:=REF(DINGBUTS,DDD+1);
GDCS2:=CONST(DINGBUTS1);
DINGBU2:=REF(DINGBU1,DDD+1);
MM:=IF(CURRBARSCOUNT>GDCS2,0,1);
高點壓力:DRAWLINE(CURRBARSCOUNT=GDCS2,H,CURRBARSCOUNT=GDCS1,H,1) COLORGREEN,LINETHICK2;
DRAWLINE(CURRBARSCOUNT=GDCS2,H,ISLASTBAR,REF(H,GDCS2-1),1),COLOR0055FF,POINTDOT;
DRAWLINE(CURRBARSCOUNT=GDCS1,H,ISLASTBAR,REF(H,GDCS1-1),1),COLORYELLOW,POINTDOT;
AA1:=REF(L,LOWN)=LLV(L,2*LOWN+1);
QY1:=BACKSET(AA1,LOWN+1);
CC1:=FILTER(QY1,LOWN) AND L=LLV(L,LOWN+1);
DRAWICON(CC1,L*0.98,1);
DD1:=BARSLAST(CC1);
DDTS:=IF(CC1,CURRBARSCOUNT,0);
YDB:=IF(DD1,REF(L,DD1),L);
DDTS1:=IF(DD1,REF(DDTS,DD1),DDTS);
DDCS1:=CONST(DDTS1);
ZDB:=REF(YDB,DD1+1);
DDTS2:=REF(DDTS1,DD1+1);
DDCS2:=CONST(DDTS2);
低點支撐:DRAWLINE(CURRBARSCOUNT=DDCS2,L,CURRBARSCOUNT=DDCS1,L,1) COLORRED,LINETHICK2;
ZGSTAR:=(高點壓力+低點支撐)/2;
ZGEND:=CONST((高點壓力+低點支撐)/2);
STARDAY:=IF(DDCS2<GDCS2,DDCS2,GDCS2);
中軌:DRAWLINE(CURRBARSCOUNT=STARDAY,ZGSTAR,ISLASTBAR,ZGEND,1),COLORFF55BB,LINETHICK2;
DRAWLINE(CURRBARSCOUNT=DDCS1,L,ISLASTBAR,REF(L,DDCS1-1),1),COLORMAGENTA,POINTDOT,;
DRAWLINE(CURRBARSCOUNT=DDCS2,L,ISLASTBAR,REF(L,DDCS2-1),1),COLORCYAN,POINTDOT;
大智慧新一代(L2)軟體自劃線指標主圖源碼(參數:N(5,1,100):
A1:=ref(h,N)=hhv(h,2*N+1);
B1:=filter(A1,N);
C1:=backset(B1,N+1);
D1:=filter(C1,n);
A2:=ref(l,N)=llv(l,2*N+1);
B2:=filter(A2,N);
C2:=backset(B2,N+1);
D2:=filter(C2,N);
E1:=(ref(llv(l,2*N),1)+ref(hhv(h,2*N),1))/2; E2:=(h+l)/2;
H1:=(D1 AND not(D2 AND E1>=E2)) OR barstatus=2 OR barscount(c)=1;
L1:=(D2 AND not(D1 AND E1<E2));
H2:=D1 AND not(D2 AND E1>=E2);
X1:=ref(barslast(H1),1)+1;
F1:=backset(H1 AND count(L1,X1)>0,llvbars
(if(L1,l,10000),X1));
G1:=F1>ref(F1,1);
I1:=backset(G1,2); LD:=I1>ref(I1,1);
L2:=LD OR barstatus=2 OR barscount(c)=1;
X2:=ref(barslast(L2),1)+1; F2:=backset(L2 AND count(H2,X2)>0,hhvbars
(if(H2,h,0),X2));
G2:=F2>ref(F2,1); I2:=backset(G2,2); HD:=I2>ref(I2,1);
R1:=backset(barstatus=2,barslast(HD)+1); S1:=R1>ref(R1,1);
T1:=backset(barstatus=2,barslast(LD)+1); U1:=T1>ref(T1,1);
R2:=backset(S1,ref(barslast(HD),1)+2); S2:=R2>ref(R2,1);
T2:=backset(U1,ref(barslast(LD),1)+2); U2:=T2>ref(T2,1);
T3:=backset(U2,ref(barslast(LD),1)+2); U3:=T3>ref(T3,1);
T4:=backset(U3,ref(barslast(LD),1)+2); U4:=T4>ref(T4,1);
R3:=backset(S2,ref(barslast(HD),1)+2); S3:=R3>ref(R3,1);
R4:=backset(S3,ref(barslast(HD),1)+2); S4:=R4>ref(R4,1);
短期壓力:drawline(S2,h,S1,h,1),Colorred;
短期支撐:drawline(U2,l,U1,l,1),Colorgreen;
中期壓力:drawline(S3,h,S2,h,1),Coloryellow;
中期支撐:drawline(U3,l,U2,l,0),Colorgreen;
長期壓力:drawline(S4,h,S3,h,1),COLORwhite;
長期支撐:drawline(U4,l,U3,l,0),Colorgreen;
DRAWICON(S1,H*1.01,10);
DRAWICON(S2,H*1.01,10);
DRAWICON(S3,H*1.01,10);
DRAWICON(S4,H*1.01,10);
DRAWICON(U1,L*0.99,9);
DRAWICON(U2,L*0.99,9);
DRAWICON(U3,L*0.99,9);
DRAWICON(U4,L*0.99,9);
上面兩個指標都是有未來程序的,用的時候要注意,信號不完全可信!,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