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色和暖白有什麼區別
其實同一個顏色,是有冷暖之分的。同一款同色調的衣服,被不同的人穿,其效果是不一樣的,跟人體膚色有一定相關性。如果一個人皮膚是冷皮,那麼這個人的呈現出來的整個顏色會是冷色;如果一個人皮膚是暖皮,那麼呈現出來的會是冷色。
除了色調之外,還有一個叫做色階。色階簡單來說,就是有深淺之分,就好比一個粉底液,會有黃一白,黃二白,會有不同層次的白,這個人需要結合自己的膚色來選擇。因為顏色的色階不一樣,給人感覺也不一樣。通常來說,膚色越錢,給人感覺就會越白!
2. LED燈的顏色中的暖白,冷白,正白有什麼區別嗎
區別:
(1)色溫不同
冷白:Cool White 7000K以上的色溫,暖白:warm White 2700K色溫,正白:Daylight White 6000K色溫。
(2)亮度不同
冷白光源接近自然光,有明亮的感覺,使人精力集中;暖色光與白熾燈光色相近,紅光成分較多,給人以溫暖、健康、舒適的感覺;正白光源接近自然光,使人精力集中。
(3)適用范圍不同
冷白適用於辦公室、會議室、教室、繪圖室、設計室、圖書館的閱覽室、展覽櫥窗等場所。暖白適用於家庭、住宅、宿舍、醫院、賓館等場所,或溫度比較低的地方。正白適用於辦公室。
所謂的 LED 燈具,顧名思義,是指燈具產品採用 LED (Light-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 技術作為主要的發光源。
LED 是一種固態的半導體組件,其利用電流順向流通到半導體 p-n 結耦合處,再由半導體中分離的帶負電的電子與帶正電的電洞兩種載子相互結合後,而產生光子發射,不同種類的 LED 能夠發出從紅外線到藍光之間、與紫光到紫外線之間等不同波長的光線。
(2)暖白色的指標擴展閱讀:
近幾年的新發展則是在 藍光 LED 上塗上螢光粉,將藍光 LED 轉化成白光 LED 產品。此項操作一般需要搭配驅動電路(LED Driver) 或電源供應器 (Power Supply),驅動電路或電源供應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將交流電壓轉換為直流電源,並同時完成與 LED 相符合的電壓和電流,以驅動相配合的組件。
LED 燈具的燈泡體積小、重量輕,並以環氧樹脂封裝,可承受高強度機械沖擊和震動,不易破碎,且亮度衰減周期長,所以其使用壽命可長達 50,000-100,000小時,遠超過傳統鎢絲燈泡的 1,000 小時及螢光燈管的10,000 小時。
由於 LED 燈具的使用年限可達 5 ~10 年,所以不僅可大幅降低燈具替換的成本,又因其具有極小電流即可驅動發光的特質,在同樣照明效果的情況下,耗電量也只有螢光燈管的二分之一,因此 LED 也同時擁有省電與節能的優點。
不過因為 LED 的部份技術尚嫌不足,所以起初使用在燈具上的缺點包括光品質 (演色性、 一致性、色溫) 較差、散熱不易、且價格偏高,而其中不當的散熱,則會導致 LED 燈具的亮度及電路零組件使用壽命加速衰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LED燈
3. LED暖白正白和冷白的色溫各是多少
分法多種,按我國的「照明燈國家標准」:
色溫 名稱 符號
6500K 日光色 RR
5000K 中性白色 RZ
4000K 冷白色 RL
3500K 白色 RB
3000K 暖白色 RN
2700K 白熾燈色 RD
4. 暖白色具體指的是哪些顏色
暖白色,一聽就不是純白了。應該就是稍微帶點黃或粉紅的那種白吧。
5. 什麼是暖白色
暖白色是指偏暖色調的白色,就比如兩個色相不是很明確的白色,一個偏藍灰調,一個偏黃灰調,在這種有對比的情況下,偏黃灰調的就比偏藍灰調的暖一些。
(5)暖白色的指標擴展閱讀
色溫是表示光線中包含顏色成分的一個計量單位。從理論上講,色溫是指絕對黑體從絕對零度(一273℃)開始加溫後所呈現的顏色。黑體在受熱後,逐漸由黑變紅,轉黃,發白,最後發出藍色光。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黑體發出的光所含的光譜成分,就稱為這一溫度下的色溫,計量單位為「K」(開爾文)。
如果某一光源發出的光,與某一溫度下黑體發出的光所含的光譜成分相同,即稱為某K色溫、如100 W燈泡發出光的顏色,與絕對黑體在2527K時的顏色相同,那麼這只燈泡發出的光的色溫就是:2527K+ 273K=2800K。
光源的顏色常用色溫這一概念來表示。光源發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光色相同時,黑體的溫度稱為該光源的色溫。在黑體輻射中,隨著溫度不同,光的顏色各不相同,黑體呈現由紅——橙紅——黃——黃白——白——藍白的漸變過程。
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看起來與黑體在某一個溫度下所發射的光顏色相同時,黑體的這個溫度稱為該光源的色溫。「黑體」的溫度越高,光譜中藍色的成份則越多,而紅色的成份則越少。例如,白熾燈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溫表示為2700K,而日光色熒光燈的色溫表示方法則是6000K。
6. 在LED中,冷白、暖白、自然白三者的區別
白平衡效果是LED顯示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色彩學上當紅綠藍三原色的比例為1:4.6:0.16時才會顯示出純正的白色(自然白),如果實際比例有一點偏差則會出現白平衡的偏差,一般要注意白色是否有偏藍色(冷白),偏黃綠色(暖白)現象。白平衡的好壞主要由顯示屏的控制系統來決定,管芯對色彩的還原性也有影響。
7. 乳白色的RGB值是多少
乳白色的RGB值是255,251,240。
RGB是從顏色發光的原理來設計定的,通俗點說它的顏色混合方式就好像有紅、綠、藍三盞燈,當它們的光相互疊合的時候,色彩相混,而亮度卻等於三者亮度之總和,越混合亮度越高,即加法混合。
紅、綠、藍三盞燈的疊加情況,中心三色最亮的疊加區為白色,加法混合的特點:越疊加越明亮。
紅、綠、藍三個顏色通道每種色各分為256階亮度,在0時「燈」最弱——是關掉的,而在255時「燈」最亮。當三色灰度數值相同時,產生不同灰度值的灰色調,即三色灰度都為0時,是最暗的黑色調;三色灰度都為255時,是最亮的白色調。
RGB色彩空間根據實際使用設備系統能力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實現方法。截至2006年,最常用的是24-位實現方法,也就是紅綠藍每個通道有8位或者256色級。基於這樣的24-位RGB 模型的色彩空間可以表現 256×256×256 ≈ 1670萬色。
一些實現方法採用每原色16位,能在相同范圍內實現更高更精確的色彩密度。這在寬域色彩空間中尤其重要,因為大部分通常使用的顏色排列的相對更緊密。
印刷技術的當中的RGB色彩空間主要是指加色法當中的三度色彩空間,通過使用不同強度的三原色,紅、綠、藍色的光線來組合成不同的色彩,就好像說,如果平時我們利用掃描儀從印刷品上掃描圖像,原理就是掃描儀閱讀了圖像上面的紅、綠、藍三色的光亮度,然後把這些量度轉換成數據。
當顯示器收到這些數據的時候就可以按照程序設定轉換成制定的紅、綠、藍三原色,其實他們當中是有很多不同顏色的小色塊的,由於這些色塊的像素非常非常的小而且密密麻麻的,所以我們眼睛沒法分辨出來。
8. 暖光和冷光的值是怎麼劃分的
冷光和暖光主要是由光源的色溫決定的。
冷光是指色溫超過5000K時光色偏藍, 給人以清冷的感覺,所以叫冷光。
色溫在3000K以下時, 光色就有偏紅的現象, 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所以叫暖光。
人造光源最初是愛迪生發明的白熾燈,是利用的黑體輻射,白熾燈不但輻射2760-2900K的可見光,也輻射大量的紅外線,這種燈發光(可見光)效率很低。
20世紀初,利用低氣壓的汞蒸氣在放電過程中輻射紫外線照射鹵粉,從而使熒光粉再發出可見光的原理製造出低壓汞燈,由於鹵粉燈管所消耗的電能大部分用於產生紫外線,因此,鹵粉燈管的發光效率遠比白熾燈高,所以叫冷光燈。
(8)暖白色的指標擴展閱讀:
准確地進行色溫定位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正午10點至下午2點,晴朗無雲的天空,在沒有太陽直射光的情況下,標准日光大約在5200~5500K;新聞攝影燈的色溫在3200K;一般鎢絲燈、照相館拍攝黑白照片使用的鎢絲燈以及一般的普通燈泡光的色溫大約在 2800K;由於色溫偏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拍攝的照片擴印出來以後會感到色彩偏黃色。
而一般日光燈的色溫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燈下拍攝的相片會偏青色。
這都是因為拍攝環境的色溫與拍攝機器設定的色溫不對造成的。一般在擴印機上可以進行調整。但如果拍攝現場有日光燈也有鎢絲燈的情況,我們稱為混合光源,這種片子很難進行調整。
綜上所述,拍攝期間對色溫的考量、設定以及調整就顯得非常重要。無論你是使用傳統相機還是數碼相機以及攝像機。
9. 關於正白、暖白、冷白有沒有明確規定多少K的范圍
關於LED燈的色溫顏色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界定,一般相差不大。暖白,正白,冷白主要以色溫值定義。
1、暖白:2800-3300K ;
2、商業白:4000-4500K;
3、正白(冷白):5500-6000K;
通俗點講,太陽光其實不是白光,它是多色系混合的,但是給我們看了感覺是白光。
世界上是沒有白光的光線的,暖白就是黃光,正白就是黃光向白光的過渡,冷白就是白光了,這基本說就是我們肉眼看到的觀感。
(9)暖白色的指標擴展閱讀:
LED燈的特點:
LED燈最大的優點就是節能環保。
光的發光效率達到100流明/瓦以上,普通的白熾燈只能達到40流明/瓦,節能燈也就在70流明/瓦左右徘徊。
所以,同樣的瓦數,LED燈效果會比白熾燈和節能燈亮很多。1瓦LED燈亮度相當於2瓦左右的節能燈, 5瓦LED燈1000小時耗電5度,LED燈壽命可以達到5萬小時,LED燈無輻射。
10. 暖白色的值
網上找找看,應該有下載的。
常規色卡,油漆店,不過基本不提供給人的。
現場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