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助建築學考研快題設計中要寫的經濟技術指標是寫些什麼,請具體說明
首先,糾正一下,是技術經濟指標。
一般列出:用地面積,建築面積,佔地面積,容積率,停車位數量,綠地率等
對於一些特殊建築,比如醫院、養老院還應列出床位數,酒店列出客房數,小劇場列出座位數等等
『貳』 恩格爾系數說明的經濟指標是什麼
恩格爾系數是指示社會個體或總體的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經濟指標,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恩格爾於上世紀20年代提出。公式如下:恩格爾系數=(家庭購買食品的支出/家庭總支出)100% 恩格爾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隨收入變化而變化的一定趨勢。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間的相關關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來說明經濟發展、收入增加對生活消費的影響程度。眾所周知,吃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較低時,其在消費支出中必然佔有重要地位。 隨著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消費的重心才會開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轉移。通常認為,一個國家或家庭生活水平越低,恩格爾系數就越大;反之,生活水平越高,恩格爾系數就越小。 居民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發展程度,取決於居民實際收入的多寡,但是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經濟指標只是居民生活的一個方面,如果沒有相應財富文化的進階,單純經濟的層次提升就可能導向功利主義。居民生活質量理當是經濟、文化、發展預期和應對風險能力的和諧統一,是多項指標的綜合考量。
『叄』 經濟學試述為什麼不能單獨用一個指標來說明國民經濟的發展
經濟學是表述,為什麼不能單獨用一個指標來說明國民經濟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發展是多方面的,它涉及的領域非常多,比如說體育方面,農業方面,政治方面肯定是不能用一個指標來說明的
『肆』 經濟指標和經濟圖解
我們為每一個國家(地區)計算了一系列經濟尺度和經濟剖面,以便進行財稅制度比較。
內部收益率 投資者的內部收益率是通常使用的衡量利潤率的尺度。內部收益率的定義是,使一個項目的現金流入的現值總和與現金流出的現值總和相等時的利率。另一種可以用數字表示的定義是,內部收益率是使一個項目的凈現值等於零時的利率。公司可以把一個項目的內部收益率與公司每個項目都必須達到的最低預期資本回報率(內部收益率下限)相比較。如果一個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等於或超過最低預期資本回報率,這個項目就達到了公司的最低利潤率要求。雖然內部收益率可以用來確定財稅制度對利潤率的影響,但並不能直接衡量稅收水平,也不能給政府提供衡量稅額的尺度。然而,通過比較稅前和稅後內部收益率,投資者可以看出各種稅收方法是怎樣影響這一利潤率的經濟指標計算結果的。
有效稅率 有效稅率(ETR)的表現形式是實際凈現金流的一個百分比,是衡量公司應支付給政府的全部金額的指標。計算有效稅率的方法是,把公司每年繳納給政府的全部稅及其他費用的現值總和除以年實際現金流總量的現值。該指標可以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願意更早地得到錢)。在把今後的現金流調整為現值時,使用基於規定貼現率的貼現系數把未來價值變為現值。本次研究建立的模型按照0%和12%的貼現率計算有效稅率。
全球礦業稅收比較研究:第2版
收入的分類 為便於理解收入和各種支出的相關層次,我們使用12%的貼現率計算了分配給不同主體的收入的現值。圖表表示了歸於資本成本和營業成本的收入,繳納給政府的以及公司留存的收入的比例。
稅收結構的組成 我們分別計算了應繳給政府的每一種主要的稅的未貼現的數額,以說明每種稅對政府稅收總額的貢獻。
『伍』 讀圖(美國、日本、巴西、印度四國經濟發展綜合指標與人均資源擁有量示意圖),回答1—2題。 1
1、C 2、D |
『陸』 舉例說明國內生產總值指標衡量經濟發展狀況有哪些問題和局限性。
答案一:
1.GDP不能准確反映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結構。由於統計指標設置和統計方法等局限性,現行的統計,只是數據的收集和匯總,難以准確地反映出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結構情況。而判斷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僅要看經濟總量的增長,還必須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協調。有一黑色幽默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轄區內出了特大交通事故,於是指揮搶救,醫療救護、公安消防、意外事故服務中心、汽車修理、法律訴訟、保險代理、新聞報道等各個方面都動起來了。由於所有這些都是正式的職業行為,都是有償服務,盡管參與救助的人都沒有因為參與救助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還有人付出了生命代價,蒙受巨大損失,但該轄區的GDP卻因為這一事件而增加了。這類GDP的增長,不僅沒有改善我們的社會生活質量,反而無端消耗了我們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財富和資源。
2.不能反映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如:人們砍伐森林、開發礦山製造產品,能為GDP增加做貢獻,但沒有扣除自然資源損失,而且將其中過度開採的資源和能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計算在GDP總量之中,這就人為地誇大了經濟效益。據有關報道,2003年我國GDP佔世界總量的比重約為4%,但是消耗全世界7.4%的石油、31%的原煤、27%的鋼鐵、25%的氧化鋁、40%的水泥。這些足以說明GDP只反映了對經濟的貢獻率,而不能反映對環境資源的負面影響,也說明我國經濟增長長期處於高消耗、低效益狀態。
3.人均GDP不能准確地反映社會分配和社會公正,掩蓋了貧富差距。當前,我國GDP的增速以及財富的增速位居世界前列,但體現的是社會總體財富,表明社會財富多、增速快。表明錢越來直多,而並等於有錢的人越來越多。人均GDP不能准確反映社會分配和公正,掩蓋了貧富差距
答案二:
有學者認為有四種局限性:GDP指標本身的局限性;GDP總量的局限性;以GDP衡量的經濟增長速度的局限性;人均GDP的局限性。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將GDP的局限性或缺陷概括為:一是不能反映社會成本,二是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方式和為此付出的代價,三是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效益和質量,四是不是反映社會財富的總積累,五是不能衡量社會分配和社會公正。
再次,GDP不能准確提供一國(或地區)福利狀況的全部真實信息,不能全面衡量一國(或地區)的全部財富,更無法完整反映人類發展狀況。在GDP總量的局限性中,人們關注較多的是「地下經濟」或「隱性經濟」,即未記錄的部分合法收入和全部非法收入。這部分經濟客觀存在,但未統計在GDP之中,造成整個經濟狀態的扭曲和統計數據的失真。隱性經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灰色經濟」,即權力資本化,以行賄、受賄、行政審批、非法拆遷為主要表現形式。「灰色經濟」部分近年來一直保持發展勢頭,是最難以估計的。
答案三:
GDP不能准確衡量經濟增長的方式和代價,特別是不能准確衡量社會成本尤其是資源和環境代價;GDP不能准確衡量經濟增長的效益、效率、質量和實際的國民財富情況;GDP不能准確衡量經濟增長與社會分配、社會公平的關系,也不能准確衡量人們的生活水準和幸福狀態。
『柒』 考察經濟總量的指標有哪些並說明相互之間的關系
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 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 (GNP, 即國民生產總值)。
衡量方法包括:
1. 收入法
是通過加總本國居民、公司和個人直接得自當期貨物和服務生產的收入,即要素收入之總和。對這種由所有要素收入之和給出的國內總收入,只要隨庫存增值對之進行調整,就可以得出按要素成本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如果再加上來自國外的財產凈收入,就可得出國民生產總值。
2. 支出法
是把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及凈出口進行加總,從而得出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總支出。它只是總和最終購買價值,而把所有對中間貨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3. 產出法
是匯總該國的工業和生產型企業在每一生產階段上的增加值。這些增加值之和得出按要素成本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若再包括來自國外的財產凈收入,它就能給出國民生產總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是指經濟社會(及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動)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GNP(gross national proct)則是個國民概念,乃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例如:一個在日本工作的美國公民的收入要計入美國的GNP,但不計入美國的GDP中,而記入日本的GDP。反之,一個在美國製造業中開設公司的日本老闆取得的利潤是日本GNP的一部分,但他是美國GDP的一部分。
若某國一定時期內的GNP超GDP,則說明該時期該國公民從外國獲得的收入超過了外國公民從該國獲得的收入;而GDP超過GNP時,說明的情況則正相反。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