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對沖基金交易員

對沖基金交易員

發布時間:2021-05-02 19:43:26

① 什麼是對沖基金奇才

在本書中,全球最成功抄的對沖基金專家們與廣大投資者分享了自己的寶貴經驗與投資理念,這些精闢的知識可以使不同水平的投資者在構建自己的交易系統時獲益。過去的幾十年裡,對沖基金作為一種投資工具越發受到人們的歡迎,但其爆炸式的增長卻使得投資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本書采訪的十五位成功交易員中不乏行業傳奇人物,他們的收益/風險記錄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書適合以下三類讀者普通大眾,本書為他們揭開了對沖基金行業的神秘面紗,讓大眾得以更直觀地了解這個充滿財富傳奇的黃金行業。投資領域的從業人員,特別是私募基金經理和一線交易員,通過閱讀本書中市場大師們的智慧,可以直接有助於他們優化自己的投資。私募與對沖基金的投資人與監管者,本書能為他們提供一個行業的真實視角,從而為投資決策與行業發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寶貴建議。

② 什麼叫對沖基金什麼叫開放式基金

所謂Hedge Fund即避險基金或稱之為對沖基金,

提起對沖基金,首先聯想到的就是SOROS索羅斯同志,它在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操盤手法也被大家津津樂道。

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對沖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風險對沖的內涵,Hedge Fund的稱謂亦徒有虛名。

現今的對沖基金是一種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通過大規模的資金介入(往往是通過資金的集中同杠桿效用Leverage Effect等),無限放大那些影響市場供給的因素,利用各種信息製造價格波動,由此產生價差盈利是對沖基金的"秘密武器"。由於是向漲跌兩面同時下注,因此它的大部分投資風險已被對沖,往往能取得絕對報酬(absolute return),又因投資方向和金額無需對外披露,從而在操作上比公募的開放式基金更具優勢,

?? 而具體對沖基金在常規金融市場上如何操作,可能真正了解的人少之又少,為什麼呢?很簡單,一個人之所以在投資市場上成功,皆因為他有一個理念,而且這個理念他一生都不改變,所以打死他也不會跟別人說。??對沖基金是常人所看不到了解不到的,只對有錢的人服務,從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Club(少數人的俱樂部)。Hedge Fund就像中醫一樣,中醫能看病,但說不清楚為什麼;對沖基金可以賺錢,但往往不能對你說為什麼。區別在於,中醫是說不出來,對沖基金是不能說。

下面就要談到重點之所在了,我們為什麼要將對沖基金的概念引入博彩,怎麼樣應用等等。

其實,對沖基金的定義很鬆散,它就是一組投資工具,交易可以遍及所有市場種類,不僅僅是股票、債券、商品等等,像博彩交易所這樣的衍生品更是一個發展的分支。

一個典型的技巧就是在市場上做空。比如在股市上,賣空就是交易員出售自己並不持有的股票(通常是先從保險公司等長線持有者手中借來這只股票),期望日後以更低的價格買回,賺取其中的差價。

另一個受他們青睞的手段是利用投資組合進行杠桿融資。對沖基金通過使用籌款,以增加市場上的持倉量,一旦它們投資的價值上升,就可以獲得更好的回報。但它們也有可能虧得更多,這就是為什麼基金通常會用期貨和期權(我們在必發市場上的模式當然也算)來減輕這種風險的原因。當然對沖基金操盤手的交易頻率也比傳統投資者更加頻繁。

說回必發市場,在這樣一個IN-PLAY的博彩市場中幾乎具備了操縱對沖基金獲利的全部因素
換言之,只要市場足夠大,理論上在必發上獲利會僅僅屬於那些對沖基金的操盤手

首先,"消息"對市場的影響,熟悉金融的朋友,看過我那篇關於近期期油市場的帖子,應該很清楚"消息"在對沖基金振盪市場上的作用,所謂蝴蝶效應,一個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影響力被無限擴大了,導致了差價產生的大眾心理基礎。

而在滾球市場上,任何一支球隊的任何一次進攻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消息"
這樣頻繁的消息帶給陪率市場頻繁的變化,對於對沖基金而言是最理想不過了,操盤手甚至無需處心積慮去散步"消息",能看到比賽直播的大眾就已經促成影響了。

再,大資金介入引發振盪,其實如今全球的對沖基金總額已達到8500億美元,隨便一個零頭拿到必發來玩都可以將咱們玩死,我們現在討論所謂"大資金"只是在必發現有的市場下的"大",一場比賽5-10萬磅的介入足以導致陪率變化翻雲覆雨,
舉個例子,假設一場小聯賽,可能大多數參與者看不到直播,那麼比賽走勢如何全部靠參與者通過陪率的變化來"判定",而這種判定有時並不準確直觀
當有1-2萬磅的資金湧入這個市場,按行話講,就是"封住"了某個陪率的買賣,越往後拖延對振盪越有利,只要在這個時段內不進球,當這筆資金撤出的時候,陪率會產生相當可觀的振盪,很多朋友也可能有這種經驗,看到相當大的資金撤單之後,陪率變化是相當大的,而當它"封住"陪率的時候對於相對的"閑家"而言,處境則非常難堪,往往無所適從,在陪率發生變化後,一切就符合大資金操盤者的思路了。

特別是在比賽的最後,且不說陪率從1.01到1.02之間翻倍的變化,就是從1.05以降每0.01的變化對對沖基金來說都是可觀的機會
而他們操作的時候,閑家往往是無從下手的,只能幹看著,有很多朋友所遇到的"某某陪率不能及時成交而喪失機會"的情況很大程度也和這有關。

這些操盤手往往擁有比大多數玩家先進得多的交易軟體,就是我們之前所提到的API,不僅僅是交易速度上的優勢,更多的是結合了各類智能化功能的運用,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正確的判斷。所以很多行內人士一致認為,API已經成為大玩家獲取絕對利潤的一個基本保障。而我們現在的一個主攻方向就是開發屬於華人自己的智能API--這個就是後話了。

之前我曾經提到關於英國很多職業的必發玩家都有所謂聯盟,約定好同時投注某某之類,其實這就是一種對沖基金的募集形勢,當然,最理想的狀態是,資金交由公眾信任的操盤手操作,憑他的技巧去通過振盪套利來獲得絕對利潤,它再從中抽取提成。但這種模式目前還難以成形,在英國都是大家聚在一起(相對地域上),在一間酒吧或者什麼地方來共同完成大資金的聚集而像現在我們這些滾友天南地北,有太多的因素牽涉在內。當然,我的構想只是一種理想狀態了

③ 交易員是否需要高學歷

國外對沖基金招收的高學歷人士大部分並不是交易員,而是其他崗位。國內的券商不會去招交易員,要招也是招有經驗的交易員(券商下屬某個營業部的大戶以私人名義招)。

由於國外對沖基金多採用程序化交易,有自己的一套成熟交易模型,需要高學歷的人才才能駕馭。而國內則是以交易員或者交易團隊為主,程序化仍然是摸索發展中。

現在網上招收的美股交易員知道嗎?他們多是鑽外國人程序交易的空子來盈利,你說是人靈活還是程序靈活呢?

④ 交易員是做什麼的有前途嗎

在中國還有一種交易員,叫美股交易員
就是專門熬夜做美國納斯達克和紐約證交內所股票的交容易員
通常的操作模式是公司提供資金和培訓,交易員就賺提成
在07-08年中國美股交易曾經早就出一批小富翁,他們大多都白手起家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個行業就是這樣:永遠適合少數人
一旦你是適合的,你的月薪可能是社會上其他行業幾倍的年薪

⑤ 為什麼要給對沖基金外匯交易員高薪

應該不是高薪的吧。真正的外匯交易員都是按照收益計分成的,底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有能力的外匯交易員,因為手裡掌握著大資金。收益的1%百分已經很可怕了。

⑥ 國外的對沖基金經理是研究員出身還是交易員出身的

我認為是研究員出身,
可能去交易員那裡輪崗
最後我想說
看的是能力,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基金做到盈利最好
你就是經理

⑦ 在美國紐約做對沖基金交易員的工作很有錢嗎

非常有錢
對沖基金經理

⑧ 是不成功的交易員但是成功的研究員,這樣的人能成為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嗎

個人覺得,成功對沖的人士多少需要些天賦異稟。

⑨ 個人職業交易員是個靠譜的職業嗎

在正式成為個人交易員之前,我建議先看看下面幾段話以及之前答案:對沖基金中的員工來源分幾種? - Atlas 的回答:(我不確定這些話該不該說,若有冒犯,請聯系我,我可將答案刪除,謝謝)

PS:剛剛發現我之前在文中上傳的所有演示圖片和內部資料截圖都被知乎刪掉了,貌似是相關行業的員工進行了投訴。。。若有的地方缺少示例圖片,還請各位知友見諒。

以下來源於本人之前的回答:作為身在倫敦行業人士,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對於那些費率過低的或者開戶贈金超過20%的交易平台,他們的客戶經理的獎金幾乎完全取決於跟客戶的對賭收入。也就是說,如果客戶長期盈利,客戶經理不僅一分錢獎金都沒有,而且還有挨領導罵的風險。倫敦地區的鐵匯,Forex.com已是如此,其他地方的分公司估計更甚。。。
。我不是說鐵匯和嘉盛不好,我只是個人不喜歡他們的盈利模式和激勵機制而已,公允的說,他們在B Book交易商里算是運營的很不錯的,取錢出來雖然慢但是一般還是可以取出來的,不過根據我拿到的業內數據,鐵匯招攬來的客戶通常有95%會全部賠光。。。(我在之前答案曾上傳過一張內部文件截圖)

如果你在這類合法的B Book Only平台(不是指國內或離岸黑平台,那些就直接不要考慮了)長期盈利,你將面臨兩種可能:1.客戶經理將你的盈利頭寸關掉(fancy的叫法,Risk Management);2.莫名其妙的提高你的點差或者給你requote,最後把你氣走。不過英國和美國監管體制下的交易商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顧忌到嚴格的罰款制度(Forex.com旗下的子公司前陣子被罰到手軟了),他們絕不會做的太過分。但是國內和離岸注冊的平台我就拜託 各位不要去送錢了,你要是有錢又任性的話,你捐給紅會或者是賭場都行。你若在這些黑平台都能掙錢,我懇請你來倫敦當交易員........我們亟需人手

利益沖突:倫敦某對沖基金秘書,本人主要是與機構業務打交道,對國內黑平台亂象有所了解

------------------------------------------------------------------------------------------------------------------
若想通過第一人稱視角分別了解個人交易員和基金交易員的日常工作,本人強烈推薦BBC這兩年拍的交易員系列紀錄片,目前國內還沒有字幕組翻譯這個,如果知友願意翻牆而且能不用字幕的話,可以在http://TradingMaster.org找到這兩集紀錄片(分為個人交易員和基金交易員兩集,一共6個小時)

另外,為了給大家演示一下的職業交易員的操作方式,本人先選取了一段真實交易狀態下的交易員操作視頻,供大家參考(尤其是止損有障礙的童鞋)。How Pro Traders Make Money 職業交易員

----------------------------------------------------------------------------------------------------------------------

由於前幾年大量駐華辦公室員工濫用其工作職能,在華進行違規金融宣傳,倫敦方面的金融交易公司大多已關閉其駐華辦公室,以避免英國金融監管當局的巨額罰款。但與此接踵而來的是大量國內通過某搜索引擎發展起來的非法『黑交易平台』,予以高額入金獎金回饋,誘騙客戶入金交易,然後通過B Book及後台操作掠奪客戶資金。我曾使用過國內所謂排名第一的搜索引擎搜索過相應關鍵詞,但得到的前兩頁的信息都是國內不受監管的私人黑平台的廣告鏈接,所以我建議大陸用戶請謹慎使用『某度』搜索引擎搜索外匯、期貨、美股等交易信息. 另外,我強烈建議用戶只使用你賠得起或『能讓你睡得好覺'的資本進行投資。(其實嚴格來說,用「投資」來形容外匯交易在英國是違法行為,除非針對對象是家產超過200萬美元的對沖基金投資人,UK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在2014年於倫敦和上海舉辦的幾場金融交易博覽會上,格外醒目的就是國內某搜索引擎『某度』在該峰會的廣告宣傳人員,我曾親自見證他們直接向某些相當可疑且不受任何監管的黑平台推銷其廣告業務。本人由於作為基金公司的行政秘書,擔負著與倫敦主要流動性提供商(Prime Liquidity Provider)的接洽任務。當我上月參加2014 London Summit Forex Magnates的時候,發現數百家官方贊助方里『某度廣告公司』居然作為唯一一家廣告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中資參展企業位列其中,成為本屆倫敦國際外匯交易展里的一大亮點。當我正詫異倫敦外匯峰會為何會出現一家中國廣告公司的時候,旁邊一堆佩戴熊爪工作牌的中國小姑娘便熱情的圍攏上來。。。

(圖被和諧了)

另外,我在此還是奉勸各位,請不要對任何在非嚴格監管環境下的交易平台商抱有任何可能讓你長期盈利的奢望。以下為某主要流動性供應商的內部文件,但出於本人職業原因,我沒膽透露其具體操作模式。。。(該流動性提供商本身並無過錯,但其服務模式很容易在監管不規范的市場被濫用)

(圖被和諧了)

如何識別做市商?
分辨是不是做市商看他的FCA監管牌照上有沒有說明 segregated accounts or custodian services,沒有就是做市商。鐵匯、嘉盛都是比較大的做市商。塞普勒斯和貝里斯(以及幾乎所有國內的和離岸的交易商)也基本上都是做市商。隔離賬戶的意思就是公司賬戶不能和客戶帳和結合,說明了該交易商不允許B Book,不允許給客戶進行對賭,必須放入第三方託管行

新手建議
1,風險控制

本人強烈建議初入金融交易的用戶培養出『圖表上直接交易』的習慣,這樣能讓你可視化的控制風險。交易業最講究的是風險控制,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其抑制住風險的第一要素乃紀律性,這也是為何倫敦金融城如今許多年輕的頂級交易員都是英軍阿富汗退伍老兵的原因。在進入每一筆交易前,請務必事先計算好自己的潛在風險與收益比率(Risk-adjusted Profits),提前規定好自己的止損及盈利目標,並隨著市場波動而不斷調整。為了給大家演示一下的職業交易員的操作方式,本人先選取了一段真實交易狀態下的交易員操作視頻,供大家參考(尤其是止損有障礙的童鞋)。How Pro Traders Make Money 職業交易員

2,心理素質
優秀的交易員並不是憑借其交易成功率,而是保證他們的每一筆成功交易都獲利頗豐,並且每一筆虧損交易都損失可控。交易有虧有盈,不是只有盈利的交易才叫成功,有的交易即使虧損也可被稱為成功。每一筆能讓你安心睡好覺的虧損交易都是一筆好的交易。行話有雲:勝者十次勝五次即可日進斗金,輸者十次勝九次也賠得精光。由於心理作用, Losers always take very small profits, and let losses keep running。每一筆交易的最大敵人其實不是來自於市場,而是你自己。

3,所謂價值投資
我當初在倫敦金融城經歷第一個月集訓之後的最大體會就是:你真的不是巴菲特,請勿盲目追求『價值投資』,也別輕易推測所謂的『探底』。市場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無數個自稱『價值投資者』的交易員扎進市場的浪潮里就再也沒有浮起來過。你不是巴菲特,你沒有百億美元做後備資金,沒有即使低點進倉還能享受股價80%折上折的特殊待遇,也沒有你一旦進倉便能叱吒風雲影響市場走向的號召力。市場的參與者通常都不傻,所謂的『羊群效應』是有其內在邏輯的。

4,工作環境
雖然擁有傲視全球絕大多數人的及高收入,交易員這項職業無論是智力上還是體力上都是一項相當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其背後暗藏的刻苦的專業訓練和心理壓力常不被為人所知。由於倫敦絕佳的時區優勢,倫敦地區的交易員可在一天當中同時在東西半球兩大市場進行交易。但便隨其高額利潤的是較長的工作時間(早6點到晚6點)。總的來說,交易員需要極快的反應能力、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身體素質。他們需要懂得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從而時刻在市場波動面前保持自己從容穩定的自律性。

5,交易種類
對於我這種交易經驗不豐富且每日交易頻率較少的兼職交易員來說(本人主職是基金行政秘書),我個人不喜歡波動較大的外匯、大宗商品和能源期貨的高風險交易。相比之下,我更偏好成長性相對較強的美國科技股,如Tesla、Apple、Google、Bai。舉例來說,Alibaba集團股價11月上漲接近40%,考慮到英國交易商普遍提供的20倍杠桿率,長期投資者的當月收益率能達到800%左右。

6,專注
以下是我們的一名外聘交易員在過去9個月的交易記錄,他的交易記錄雖看似激進,但由於其良好的風險管理及自我約束,並專攻於單一交易產品(EUR/USD),他的交易結果顯得相當平穩且收益頗豐:

7,關於收益率 "規模是回報率的毒葯"---沃倫·巴菲特
對沖基金對每一位的交易員的收益要求通常為每月10%(對,你沒聽錯,是每月10%,倫敦小的基金公司通常要求每月20%)。美國大數學家詹姆斯·西蒙斯創建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旗下的只有他們內部人才能投資的大獎章基金(Medallion Fund)收益率通常為每年80%,即使在08年經濟危機期間其收益率也達到85%。其他規模較小的對沖基金通常也有能維持在每年80%-120%之間。但市場容量有時非常有限,對沖基金找不到額外的投資機會(比如大獎章所在的領域可能就是這樣),那麼對沖基金一般會選擇停止接受新資金甚至清退客戶的資金,保留自己的資金以保證收益率。有的基金公司如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出於形象工程以推廣公司其他金融產品的考慮,格外愛惜其世界第一巨型基金的名聲,不希望自己基金的業績滑落,因此在20年前就停止對外發售。好的投資機會是有限的,最好的機會就那麼點,人家當然要先放自己的錢而不是客戶的錢進去了。所以大獎章你是買不到的,但他旗下還有其他的,買不買?各行各業都有這現象,實惠的特價的東西多半是買不到的,但拿來當廣告效果是很好的。(此段並非本人原創,其內容改寫自知乎某高分答案,但本人可通過自身經歷證實其真實性)

我建議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觀看一些真實的交易員紀錄片,http://TradingMaster.org提供了兩部經典的BBC關於近期交易員生活的紀錄片。

註:對沖基金其實通常不在意應聘者之前的背景,除傳統的財經專業外,最近金融城有大量招收『職業運動員』『電子競技職業選手』『數學、物理、計算機、哲學、歷史』等專業的趨勢。位於金絲雀碼頭的一些非常規基金甚至大量招募了一批專業的電子競技選手作為期權交易員。

交易員的職業發展路徑通常為:Clerk,Junior,Senior,Partner,四十歲前把錢掙夠離職去讀MBA,投行高管/創業/咨詢業/慈善

最後加一句,我們最近正在倫敦地區招募一些Trainee Trader,有興趣的朋友可通過我個人的微信公眾號與我聯系。

⑩ 對沖基金經理 Steve Cohen 本人是怎樣的都有何過人之處

華爾街的交易員在談到科恩的時候充滿敬畏。在默默無聞地做了20年股票交易之後,科恩在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華爾街嶄露頭角,那正是科技股泡沫最嚴重的時候。在1998到1999的兩年間,他和其公司SAC取得了令人咋舌的70%的年收益率。但科恩真正成為傳奇人物是在2000年,他在科技股暴跌前開始做空,結果又獲得70%的收益。這之後不久,《商業周刊》像以往一樣,在一篇封面故事中將他——而不是他的公司——列為華爾街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交易員。他是一位藝術家。他從混亂的股票市場中看到了秩序。他總是一次又一次做出正確的決定。我曾坐在他身邊看他交易,看到他沉靜地盯著終端機,我可以告訴你,毫無疑問,在他所從事的職業中,他是這個星球上做得最好的一個。他在上世紀80年代牛市剛開始的時候進入華爾街,並且在自己並不知曉的情況下,在另一輪更大的牛市開始的時候設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他在SAC最初的一個月中,取得了3.4%的回報,到了年底這一回報是17%。1993年,他的投資人看到自己戶頭上有了51%的驚人回報。盡管科恩提取收益的50%,但他認為相比在Gruntal的時候60%的提成,50%只是小頭。1999年的時候,隨著科技股泡沫的膨脹,SAC最大的基金獲得了69.7%的回報。在看到他2000年的表現之後,所有在華爾街進行交易的人們談論的話題都是科恩。金錢像潮水般湧入SAC。科恩把辦公室搬到了斯坦福的辦公園區,然後在2002年修建了新的總部。以後的5年間,公司以瘋狂的速度擴張。這事我收集整理的,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

閱讀全文

與對沖基金交易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50萬 瀏覽:781
三星鋰電股票 瀏覽:34
理財師人群 瀏覽:724
基金481006基金時 瀏覽:68
基金凈值查502013 瀏覽:43
平安個人貸款查進度 瀏覽:145
2019年4月焦煤價格 瀏覽:575
創新投資券商 瀏覽:306
理財幫幫忙 瀏覽:633
怎麼用公積金貸款裝修 瀏覽:115
銀行貸款家訪看購房合同嗎 瀏覽:814
丹東無抵押貸款 瀏覽:203
深圳天弘基金公司官網 瀏覽:109
信誠滬深300分級母基金 瀏覽:740
格力理財 瀏覽:978
sml理財 瀏覽:129
水杉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64
國投瑞銀核l心基金 瀏覽:584
黃金2007年價格查詢 瀏覽:707
現在還能買理財產品嗎 瀏覽:82